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一千八百三十七章热闹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一千八百三十七章热闹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9:09:22 来源:ibiquge.com

于谦犹豫半晌,悄悄地瞄了老师一眼,诺诺地道:“老师,为何非得是我?”

“你不想干?”韩度明知故问,见于谦两眼希冀地望着自己,于是便道:“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干的话,那为师也不能太过勉强你。”

“多谢恩师!”于谦毫不犹豫地起身,欢天喜地就要拜下。

却被韩度伸手拦住,“前些日子王元吉说他太累,不想干首辅了,希望我给他派个人去接替他。既然你不想待在书院里面,那就出仕为官让王元吉带你几年吧。”

“正好,为师这把老骨头还能够咬牙硬挺几年。等到王元吉辞官了,正好可以来掌管书院。”

“啊?”于谦嘴巴张得老大,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韩度一脸无所谓,反正只要有人接管书院就行,不管是王元吉还是于谦,自己都不挑地。

只是王元吉身为首辅,根本没有精力再管书院。而韩度刚才说王元吉不想干的话,也只是忽悠于谦的。

于谦也不是没有怀疑老师是在骗他,王首辅或许根本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又不能证实。难道他还能够跑去找王元吉,问个清楚?

虽然他和王元吉相交很好,别人想要见一面或许难如登天,可对于他来说却是轻而易举,但是就算他去问了,又能够如何?

而且,王元吉若知道这是老师说的话,就算这话他没有说过,恐怕他都会点头说,就是这样的。

所以,于谦问王元吉是毫无用处的。

“老师,您为何不直接让王首辅掌管书院?”

韩度淡淡地摇头,深吸一口气长身而起,一步走到于谦面前,语重心长地道:“你也是书院的人,你应该知道,别看书院现在好似风光无限,但潜在的危机却暗流汹涌吧?”

于谦闻言,脸上的苦涩顿时褪去,变得凝重起来,轻轻点了一下头。

韩度这才重新坐了回去,长叹道:“别看书院已经建立这么多年了,数理化学问也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但是你要明白,此时此刻认为这些学问离经叛道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其他的不说,就拿国子监来说。别看他们现在丝毫不提起书院,但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给予书院致命一击。”

“到现在,书院出身的官员都还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子监出身官员的针对。王元吉是首辅,他们还不敢做得明目张胆。假如首辅换成是国子监出身的人,你觉得他们会如何对待书院出身的人?”

于谦被说得无言以对,在老师的目光中低下头来,“老师,书院里出仕为官的人不在少数。老师为何不在他们当中挑选一人,非要让弟子出仕?”

韩度抿了一口,摇头叹道:“想要坐稳首辅,还要庇护住书院出身的官员,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到目前为止,也就王元吉和你有这个资质能行。”

“老师,您是不是太过高看弟子了?”对于老师的评价,于谦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高兴的是,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也算不枉他的勤学努力。郁闷的是,老师非要把书院甩给他。他也想要清闲一点,不想整天疲于奔命啊!

韩度摆了摆手,“这不是高看,而是你的确是有这个本事。”

身躯靠近于谦一点,叹了口气道:“要不然,书院学子好几万,为何我只收你这么一个亲传弟子?”

于谦缓缓点头,吐出一口气,他明白了,这是身为老师弟子躲不开的责任。

点头道:“好吧,弟子答应。”

不等老师开口,于谦抬头看向韩度的眼睛,诚恳道:“不过,弟子还是想继续钻研学问,不知道老师可否暂时缓一缓,等将来再让弟子接手书院?”

韩度一想,看方孝孺的样子应该还能够坚持几年,于是便点头。

“可以!”

“多谢,老师。”

......

随着距离书院奖励评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书院周围的街道都变得异常热闹起来。

以往书院正门属于书院这边的街道都是有人巡查的,不允许寻常人轻易靠近。就算是前来瞻仰书院,或者是来参观刻在墙壁上的三百问。短时间看看还可以,时间一长,书院杂役就会前来面带笑容地将人劝走。

除非来人表示,想要挑战书院题目。

起初人们还不知道刻在墙上的三百问究竟有多难,还有不少人表示要挑战一下。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成功,被周围的百姓看了不少的笑话。

随着韩景云公开解出种树的问题之后,有了对比人们才知道那三百问的厉害。

连种树问题都解决不了,上面的题目就更加不用想了。

时间一长,大家都形成了习惯,那就是没事不会去书院正门。想要看热闹,坐在街对面的酒楼里面,就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而现在,书院正门这边的街面上,已经有了不少的杂耍艺人开始表演手艺,他们是书院专门花钱请来的。

随着这些人的表演,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看得精彩处,众人还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甚至有人朝手艺人盘子里放铜钱。

杂耍艺人本来就是从书院得了一份钱,现在又得一份自然笑得格外开心。

书院东边街道上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吃食,香糖果子、糕点、白团等等。每当有人饿了,又舍不得离去,便来这里买上几份吃食边走边吃。既能够果腹,又能够不耽误眼前的美景。

因此这东街上小孩童居多,即便是有大人,也是因为孩子闹着要吃食,才不得不带着孩子来这边买的。

真正逛到这边来的大人很少,而且很多人都是脚步匆匆,借道这里罢了。

书院西面的街道上又不一样,这里也是小商贩云集,不过卖的都是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胭脂水粉、簪子银钗之类的东西。

因此,这条街上也吸引了许多年轻女子前来闲逛。

时而有女子拿起一只簪子轻轻插在头上,转头嫣然一笑问向身旁的人。时而有女子素手轻点,沾一点水粉放到琼鼻下面轻轻一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