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齐齐北上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齐齐北上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9:09:22 来源:ibiquge.com

韩度点头赞同:“京营现在只有二十万兵马,的确是不能再调走了。”

“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朱标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够把希望放在韩度身上。

韩度微微摇头:“臣也没有办法,不过臣有个想法。”

“哦?说来听听?”朱标急切的问。

韩度道:“臣斗胆问皇上,倭国对于大明来说,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倭奴?”朱标想了片刻,实在是想不到倭国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被大明看得上,只好拿出倭奴来充数。

韩度微笑着摇头:“以往需要倭奴,那是因为要挖天方运河。不过这条运河就快要挖通了,并不需要倭奴。”

“有话你就直说吧。”朱标习惯了直接问韩度,最近他精神有些疲惫,懒得再独自去想。

“臣以为,倭奴对于大明最大的益处,还是在矿产上。”

顿了顿,继续说道:“倭国的银矿十分丰富,尤其是石见银山。臣以为,可以命汤鼎退到石见银山,先把银子挖出来才是最大的道理。”

听到银子,朱标顿时来了精神,再也不感觉到困了。“好,那就命汤鼎去石见,挖银子!”

......

汤鼎接到圣旨,朱标在圣旨里面耐心的和他解释了现在派不出大军的原因,然后命他去石见开采银子。

“怎么能这样?难道咱们刀口舔血打下了的地方,就不要了?”一个副将十分不满的道。

汤鼎抬头扫了他脸上一眼,淡淡的道:“怎么?你要是舍不得,本公上奏皇上命你坐镇此地如何?”

“公爷,公爷息怒。”副将连忙伸手推脱,“末将就这么一说......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末将才不愿意多待。”

“哼!你也知道这里不好,那还抱怨什么?”汤鼎中气十足的喝道。

倭国大多数都是山林,平原极少,的确算不上什么好地方。而且就算是平原,土地也较为贫瘠。

水师的将士见过了南洋一年三熟的肥沃土地,哪里能够看上倭国这样破地方!

“公爷,挖银子的话,那是不是还需要一些倭奴?”副将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个能够公爷面前邀功的办法。

“怎么?你有办法弄到?”汤鼎也十分郁闷,他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给他下这样一道旨意。

他一路上秉承韩度曾经说过‘死了的倭人才是最好的倭人’的原则,一路上就没有留下活口,更加没有俘虏。

现在总不能明军将士自己去挖银子吧?所以倭奴就是变得非常必要。

“公爷放心,末将以前就是山民。这些山上哪里会有水,哪里能够藏人,末将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汤鼎眼睛一亮,大喜道:“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个本事,走,咱们抓倭奴去!”

......

陈迪用了半个月才回到老家,他毕竟是做过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人。一回到老家,就得到了当地县令热情的接待。

家乡的人也视他为当地长了脸,对他极为敬重。

陈迪满脸笑容的应付了好几日,才算是将所有人打发走。

“老爷,回来也好,以后咱们就在这里过清净日子。”陈迪的老妻说。

陈迪低头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背着手走进宅院。

接下的几日,陈迪借着乡绅对他的敬重,将家里的一些产业逐一处理干净,只留下一座老宅。

大家虽然诧异陈迪的举动,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问,只能静静的看着。

而陈迪也不在乎,等到产业全部变现之后。他以一辈子都没有好好的走一走大明江山为由,带着所有家眷出发巡游去了。

虽然当地乡绅都奇怪陈迪的举动,但是也没有深究。毕竟在交通还不算发达的大明,谁不想游遍大明万里江山?

现在陈迪有这样的理想,只会引来其他人的羡慕。

......

长江边上,一处隐蔽的荒草地。

陈迪带着家眷来到这里。

老妻也是见过市面的人,看到陈迪尽往人烟稀少的地方钻,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

“老爷,你这是要做什么?”

陈迪望着江面上徐徐驶过来的小船,没有回头道:“咱们不是要游山玩水嘛,正好北边有个老友,去拜访一下。”

老妻沉默良久之后,问:“老爷,真的是去访友吗?访友需要把全家老少都带上?”

陈迪回头,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说:“当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你们出来也能够增进你们的见识。”

老妻不再言语,陈迪才是一家之主,他做出的决定没有人能够反对。

......

就在陈迪渡过长江之后,有不少的人和他一样拖家带口,或是做渔船,或是做客船,纷纷渡过长江。

而这些人,偏偏都是刚刚辞官回乡,还没有待上几天就变卖了家产,出来游山玩水的。

......

这世上平凡人很多,但是也绝不缺少一两个聪明人。

有一个县令就察觉到了不对劲,虽然没有证据,不过他还是通过密折将这个消息递了上来。

想了想之后,他又提笔写了一封奏疏,递上朝廷。

然后便不管了,反正现在人都离开他的辖区了,他想管也管不了。

奏折通过驿站,一颠一颠的来到通政司。原本官员看到这奏折报的杂事,本想随手将其黜落。

可是通政司刚好有新上任的官员,他知道这些人辞官的事情闹的究竟有多大。想了一下,便画了一个圈,将这封记载杂事的奏折递上内阁。

韩度本来就对辞官的那些人十分在意,偶然看到这封奏折之后脑海里就好似炸出一道灵光一样。

“不对劲!这一定有哪里不对劲......”

韩度背着手在房间里面来回转了几圈,但偏偏如同雾里看花一样,他极力的想要看清楚缘由,却就是看不清楚。

“来人!”

“公爷,请吩咐。”一个官员走进来,拱手一礼。

韩度立刻道:“传令下去,清理一下前段时间辞官的人都回了哪里。让当地县令写一份这些详细的动向上来,本公要用。”

“公爷,这可是涉及上百个县啊!”官员有些奇怪镇国公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却只为了这样的一件小事。

这些辞官人的动向,对于内阁来说的确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

“那就传令上百个县!”

听到公爷的语气变得严厉,官员不敢再说些什么,连忙道:“是,下官这就去传令。”

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内阁收到各县回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但是这些人举动却是出奇的一致,他们回到老家之后,根本没有像常人那样购买田地置业,反而连原本的一点家产都变卖干净。

然后,都以一个理由‘游山玩水’,便不知所踪。

得到的消息越多,韩度心里的就越是愤怒。

等到最后一个县的消息传来,韩度立刻进宫求见朱标。

“皇上,大事不好!”

朱标可是极少见到能够让韩度都神色大变的事情,急忙放下茶杯站起来。

“出了何事?”

韩度将各县上报的奏折交给王钺,急切的道:“皇上,那些辞官的人回到老家之后,便纷纷变卖家产,然后齐齐不知所踪。”

朱标愣了一下,就这个事?

随手接过王钺奉上的奏折,随意翻看了几本,心里的担忧反而放了下来。

“他们想要游山玩水,也是情理之中吧?至于变卖家产的确是奇怪了一点,他们又不是连这点钱都没有......”

韩度见朱标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解释道:“皇上请看,上百人的举动几乎一模一样。这要是他们没有事先串通一气,怎么可能做到?”

朱标赞同的点头,不过随后说道:“可就算是他们串通一气,那又能如何?他们现在没有半点职权在手,能出什么事?”

这......韩度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按照常理来说,这些人现在无官无权根本不足为虑。可是韩度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韩度很相信自己的直觉,在海上的时候,他就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才数次逃出生天。

“皇上,他们沆瀣一气,必然有所图谋啊。”

朱标轻轻笑了笑,“他们都辞官了,朕总不能派人去将他们都抓回了吧?”

韩度顿时无语,若是真的将这些人抓回来,那朱标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闲言碎语恐怕会说朱标刻薄,连辞了官都不放过。

朱标见韩度一副不肯放弃的样子,摆了摆手:“你若是心有疑虑,那你便继续追查下去吧。若是真有什么发现,再来禀报朕。”

朱标话里有话,意思是若没有什么发现的话,那就不用来禀报了。

朕懒得听!

韩度苦于没有十足的证据,总不能要求朱标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吧?

只好无奈叹息一声,“好吧......等臣有了眉目,再来向皇上禀报。”

朱标以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没有在意。

而韩度回到内阁之后,考虑再三,还是下令各县,注意一下这些人的去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