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修长城?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修长城?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9:09:22 来源:ibiquge.com

众人都在低头,想着齐泰的话。

片刻,韩度抬眼望着朱标,沉吟着说道:“或许......也不算是误认。”

朱标忙抬头看向韩度,其他人的目光也齐齐集中在韩度身上。

韩度深吸口气道:“十万石粮食对于鞑靼部来说已经算是一大块肥肉了,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大宁竟然还存放着六十万石豆子。”

朱标一番感慨之后,猛的又想起什么:“是啊,人虽然不怎么吃豆子,但是对于马匹来说豆子却是最好的粮食。六十万石豆子......至少可以把十万匹战马养的膘肥体壮......”

鞑靼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战马。十万匹战马是什么概念,哪怕是一人双马,也足以征召出五万骑兵,若是一人一马,那更是可以拉起十万铁骑。

到了此刻,几位尚书才陡然回过神来,为何刚才皇上会一脸的凝重表情。

韩度猛然抬头,说道:“得到了这么多粮食和豆子,鞑靼部必然会飞速的壮大。就算是他不敢来挥师南下,他也可以趁此机会扫平周边蒙元各部。一旦让鞑靼统一了草原,那么必然会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而这次大宁遇袭,也充分说明了通过官道运送粮草物资不安全。臣建议,以后辽东和大明的物资往来都走海路,这样可以完全避开鞑靼部的袭击。”

“全部走海路?这怎么可以?”齐泰第一个出声反对。

韩度原本面色平静,似乎心情还算可以接受,此时脸色却微微一变,有些恼火的道:“为何不可以?海路比官道要快,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便可以将物资送到,花费还小。”

齐泰知道水师是在韩度麾下,若是将朝廷运送物资都走海路,还就只有水师才能够承担如此庞大的运送量。这样一来,水师的地位必然会飞速提升,这就会导致韩度的权势高涨。这是齐泰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哪怕是拼了老命,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走海路。

“皇上,海上大风很多,一旦遇到大风,有可能船只十天半月都不能出海。若是在关键时候,岂不是耽误了吗?”

韩度豁然盯着齐泰:“大风是有,但是哪里有你说的这么严重?若是真像你说的这样,那海商都干脆不做生意了。可是这么多年了,你有看见海商不做生意了吗?”

齐泰勃然大怒,指着韩度的鼻子道:“商人逐利,为了钱财他们什么事情干不出来?但是朝廷要的是安稳,若是稍有差池便会人命关天。若是在百姓需要粮食的时候,因为大风耽误了,你承担吗?”

韩度冷笑道:“你拿万分之一的可能,便要反对走海路。这就好比曾经有人喝水被呛死,难道天下人都不喝水了吗?”

“你......强词夺理......”齐泰被怼的词穷,红着脸反驳。

韩度嗤之以鼻道:“我看你才是强词夺理......”

“好了!”朱标豁然大喝一声,抬手拦住了两人越来越烈的争吵。

皱起眉头,朱标看向韩度,沉声说道:“户部即刻准备十万石粮食,由水师送到辽东,此事就这么定了!”

“皇上圣明!”韩度笑了起来,微微躬身。

暴昭、陈迪、郑赐三人都开口附和,“皇上圣明。”

他们三人也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给辽东百姓送去粮食,否则一旦百姓存粮消耗完,还没有粮食送去的话,是会出大乱的。

至于以后朝廷和辽东之间究竟是选择官道,还是海运,等到将来再说。

齐泰和张紞见了,虽然心里不怎么情愿,但是在朱标目光的压迫下,不得不低下头来。

朱标微微颔首,勉强算是满意。

随后说道:“鞑靼袭击大宁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哪怕是在座的都是各部尚书,面对这样的大事,还是不愿意轻易开口。

韩度倒是心里有些想法,但是自己毕竟是户部尚书,这涉及到兵事第一个开口却是有些不好。更何况,还不知道朱标心里是什么想法。

朱标等了片刻,见众人都沉吟着没有说话,只好看向齐泰,点名道:“齐泰,你是兵部尚书,你先说。”

“是,皇上。”齐泰郑重拱手一礼,显出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大宁乃是关内和辽东之间的第一重城,这几年随着辽东的兴起,和关内的来往非常密切频繁。就像这次一样,大宁还承担着辽东和关内的物资交换地的巨大作用。

如果按照齐泰的主张,以后物资运输还是要依靠官道的话,那么大宁的重要性就会变得非常巨大。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让大宁再次有失的。

果然,齐泰两手一抖,露出袖袍里面的手,自信的说道:“皇上,臣以为大宁是辽东和关内联系的关键,必须要确保大宁万无一失。”

韩度顿时冷笑一声,“怎么确保?大宁周边连个关隘都没有,完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鞑靼骑兵可以在此来去如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除非是安排大量骑兵守在大宁,否则如何能够拦截和阻拦鞑靼骑兵?”

齐泰自认为他的办法比韩度要高明,顿时得意的看了韩度一眼,得意的道:“大宁周边的确是没有关隘,但是臣以为可以修筑长城,将大宁和喜峰口连接起来。如此,不仅可以确保大宁万无一失,而且还能够阻拦鞑靼骑兵四处出没。”

修长城?

“好办法,齐大人真是高见!”张紞迫不及待地吹捧。他和齐泰是站在一起的,即便是他也并不清楚这样是好是坏,但是只要是齐泰提出来的,他都会毫无底线的支持。

当然,齐泰的这个想法也并不能说他错了。甚至,这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朱标心里也觉得修长城这个办法不错,但是他没有直接点头同意,反而看向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呢?”

暴昭和陈迪低头想了一下,他们对此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大明又不是第一个修长城的,而且长城的好处在这一千多年里,已经完完全全的向世人展示了出来。更何况,大明立国之后,先皇也是修了多年的长城的。

“臣等以为,修长城的确是可以一劳永逸。”暴昭、陈迪点头赞同。

朱标随后看向韩度和郑赐,问道:“你们呢?”

一旦决定修长城,那么就需要大量的钱粮和工匠,这两个都分别要依靠户部和工部,朱标自然要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还没有等郑赐开口,韩度就干净利落的摇头拒绝道:“臣以为不妥。”

“噢?”朱标刚才还轻松的神色,顿时凝重起来,对于韩度的意见,他是非常重视的。

于是,朱标急忙问道:“有何不妥?”

齐泰见韩度反对,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直接向皇帝告状,“皇上,韩度就是不满臣,才会反对臣提出的办法。”

话里话外齐泰都在指责韩度暗戳戳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韩度对齐泰的确是没有丝毫好感,目光看向他,语气凝重的问道:“齐大人想要修长城把喜峰口和大宁连起来,那我问你,你可知道喜峰口距离大宁有多远吗?”

“八百余里。”齐泰张口就来,丝毫犹豫都没有。

可以看得出来,齐泰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是混日子的,对于大明兵事上的事情,他也是了熟于胸。

“修八百里的长城,你可知道需要多少人去修,需要多久才修好吗?”韩度再次问道。

齐泰能够一口回答出大宁距离喜峰口有多远,但是他却没有办法说出修这一段长城,休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

郑赐见了,顿了顿开口:“皇上,修建八百里的长城,至少要征调十万徭役,起码要三年才可以完成。若是以前征调徭役还简单一点,可是现在将徭役合并到赋税之后,恐怕就只能够征调民夫了。而且这期间,还会耗费无数的钱粮,臣恳请皇上三思......”

韩度也点头附和道:“正是,十万民夫要最少要三五年才能够修好,这期间的花费对于户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今年的赋税虽然已经入了太仓库,但是去年户部只有几万贯的结余,即便是加上今年的,也不会超过一千万贯。户部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点能够应急的钱,总不能全都砸进这里面吧?”

齐泰顿时眼睛一亮,指着韩度的鼻子骂道:“韩度,都怪你更改税制,让百姓可以用赋税抵徭役。否则的话,征调十万徭役,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见齐泰如此不要脸的胡搅蛮缠,韩度顿时火冒三丈,也不和他客气了,气呼呼地骂道:“无耻之尤,要不是更改税制、清丈田亩、合并赋税,现在户部能够收取这么多的赋税上来?恐怕还是和去年一样,能够有几万贯的结余就不错了。没有钱,你拿你的家业去修长城?”

在韩度更改税制之前,即便是朱标其实心里也是没有底的。但是更改税制的效果,却是远远超出朱标意料的好。

现在齐泰再提起这点,自然引得朱标不满。怎么的?你齐泰是看不得朝廷有两个闲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