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一千五十一章 深思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一千五十一章 深思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8:58:49 来源:ibiquge.com

夜色沉沉如黑幕,压在整个京城的上空。

这一夜,有人从被窝里给粗暴的拉出来,也有人好梦做到天明。不管是经历了吵闹,还是享受了宁静,所有人都齐齐迎向天色渐明。

天光刚亮,城门打开的一瞬间,数骑快马便从城门洞里飞奔而出,踩踏地官道上尘土飞扬,朝着远处疾驰而去。而且,在这一刻,有快马奔出的城门不止一处。

一处隐秘的小山坡上,一笼杂草丛生的地方,细心拨开杂草之后,便能够看到一块石头上有着一处巨大的豁口,这大小恰好能够容纳一人躺着的安眠。

而且这个位置,正好可以透过杂草的缝隙,将山坡下官道的动静一览无余。穆达正躺在里面,休息了一整夜,穆达随意扭动了一下身躯,浑身上下便传来阵阵骨节炸响的声音。

看着官道上奔驰而过的数骑快马,穆达脸上露出久违的真诚笑意。没有丝毫动作,他就这么继续躺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他才小心翼翼,尽量不改变这笼杂草丝毫,从石头里出来。

在下巴上和耳根下面扭动几下,肌肉扯动间改变了样貌,从一个富态白皙养尊处优的侯府管家,变成了黝黑粗糙面黄肌瘦。穆达穿上早就准备好的衣衫,拿着路引亦步亦趋的走进京城。

京城这里并没有过多的风声鹤唳,城门口的守卫也并没有增加,只是多了写盘查。

“哪里来的?进京干上面?”

面对守卫的盘问,亩表现的很是紧张,甚至是连话都说不利索,呀啊两声。只顾着将一份路引捧在自己胸前。

对于穆达的紧张,守卫并没有什么反应。一个极少出门的老头,害怕他是正常的。若是穆达面对这些守卫,还是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那他们才会怀疑这老头是不是有问题。

“溧阳来的?”

“是是是,小老儿......”穆达就要说出准备好的说辞,可是守卫却没有耐心听他说什么,直接挥手将他的话给打断。如此正好合了穆达的心意,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连忙闭上了嘴巴。

“来京城做什么?”守卫再次问道。

“找,找人......找我侄子,他在南边的......”穆达就要和守卫说清楚地址。

不过守卫一天不知道要盘问多少入城的人,到穆达这里的时候早就疲惫不堪了,挥挥手便毫不在意的朝他吩咐道:“进去吧。”

每日进京城寻亲的人,没有一千都有八百,守卫哪里能够一一盘问清楚?只能问个大概罢了。见穆达一举一动没有异常的地方,便将他放进去。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穆达走过城门洞的那一刻,他苍老的脸上挂着胸有成足的笑容。

将消息通过朱标告知老朱之后,韩东就没有再去管了。从毛骧的行动如风来看,老朱的现在的心情恐怕是不怎么好。

自己作为让老朱心情不好的始作俑者,韩度决定就窝在家里守着安庆和儿子,哪里都不去。即便是老朱兴师问罪,有安庆和他外孙在,多少也能够帮自己消泯写火力。

在家里躲了几天,韩度没有见到上面兴师问罪的老朱,却见到了满脸忧心忡忡的朱标。

朱标一来,二话不说,拉起韩度就走。

“殿下,你这是要干什么?”韩度不明白朱标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又遇到什么难事了?可是朱樉的事情都了了,也没有听说老朱要将他如何,应该是没事了吧。

朱标回头朝韩度说了一句,“快走吧,二弟今日和父皇吵起来了。现在父皇正在气头上,扬言要将二弟除爵呢。”

“秦王除爵?这不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嘛......”韩度下意识的说道。朱樉在西安做的事情,那真不叫人事。对大明百姓横征暴敛,逼得那么多人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但是这就,都还算是好的,他对土番十八族人那才叫一个狠,什么捉拿孕妇、掳掠幼女、阉割幼男......可以说,完全没有把这些土番当人。

这让老朱对于土番十八族的极力安抚,瞬间化为乌有,让老朱大为震怒。

不过在韩度看来,虽然觉得朱樉下手狠辣了些,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这些土番人韩度也没有将他们当成是自己人,根本不可能将他们和大明百姓一视同仁。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明的人口有近千万户,这么多的自己人都照顾不过来呢,韩度才没有心思去照顾外人。对于这些土番,韩度的态度就是,要么臣服,要么死。

既然臣服了,那有什么罪,就都给本侯忍着。忍不了想要反抗,那正好,留地不留人。反正土地才是韩度看重的,至于上面的土番,没了更好,大明百姓正好可以趁机占过去。

哪怕是在南洋,韩度也是这样施行的。设立总督府,保留驻兵,大明流放过去的人就全部赶去种地。当然,不是他们亲自种地,而是让他们管理着南洋土著种地。获得的收益,一部分拿来自用,一部分被他们用来和总督府交易。

越是离开大明的人,随着天长日久,对大明的眷恋就会越发的浓烈。他们回不了大明,那就只好购买大明的各种东西,以便慰籍一下他们的思乡之情。

对于韩度的这么一套操作流程,南洋三十三位总督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各位总督先是带兵四处出击,将土著劫掠一番,收集到大量的财富。然后便将朝廷流放过来的百姓安顿下来,分给他们土地,卖给他们土人,让他们用铁鞭和钢刀驱使着土人去辛苦劳作。

劫掠土著虽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但是这同样也只是一锤子的买卖。若是没有驱使着土人进行生产劳作,这些总督每年上贡老朱的钱从哪里来?

思绪飘飞的韩度,刚刚回过神来,就看到朱标满脸不满的看着自己。顿时察觉到自己说话太过耿直了,韩度不好意思的尴尬笑了笑。

“秦王这次虽然有错,但不是已经对百姓补偿了吗?这总最不至死吧,就这样被除爵,是不是对秦王太过不公了?”朱标好似想不到说服老朱的办法,便想着先说服韩度。

可是,韩度对此根本就不怎么在意。无论是秦王被老朱除爵,还是不除爵,和韩度有什么关系?

我和他不熟的~

见朱标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韩度也不好沉默以对,嘿嘿笑了两声,带着几分疑惑的问道:“这皇上要如何处置秦王,那是皇上的事情,和臣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朱标却不认同韩度的话,“怎么没有关系?孤不是视你为臂膀吗?孤不想二弟被除爵,你难道不应该站出来劝阻父皇?”

被朱标拉了一下,韩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定定的看着朱标。

“殿下,有时候太过......”韩度原本是想说让朱标不要太过仁慈的,可是话到嘴边,却有些说不出口。

只好话锋一折,转而说道:“太过爱护秦王,恐怕对于他也未必是好事啊。”

“为何?兄友弟恭,孤以诚心待诸位皇弟,他们以诚回报于孤,有何问题?”朱标满是疑惑的反问韩度。

韩度怔怔的看着朱标,有心给他解释什么叫皇家无亲情,什么叫帝位是用兄弟的血肉铸就的......可是,有怕被老朱知道了之后,将自己打死,最终韩度还是选择了沉默。

见韩度无话可说,朱标也没有多想,直接拉着他边走边说道:“走吧,你去帮孤好好劝劝二弟。让他好好给父皇认个错,保住他的爵位。”

朱标不由韩度分说地将他带到东宫,屏退其他人之后,整个殿内就只剩下韩度、朱标和朱樉三人。

屋子内安静的落针可闻,朱标数次眼神示意韩度,韩度都假装没有看见。

不是韩度不帮朱标,实在是这件事韩度不知道该如何帮忙才好。

而朱樉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更是让朱标气的牙牙痒。

没有办法,朱标只好先开口:“二弟,父皇说要将你除爵不过是气话,你就去向父皇认个错,这件事就过去了。”

“咱不去。”面对朱标苦口婆心的劝话,朱樉就只有这三个冷冰冰的字。

按理说朱标该生气,该愤怒,该不管这个二愣子弟弟。可是朱标毕竟心慈仁厚,不想看到朱樉被贬为庶民的下场。见他自己劝不动朱樉,只好把目光投到韩度身上。

韩度嘿嘿干笑了一下,摊手疑惑问道:“殿下,这究竟是发生了何事?臣可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啊。”

朱标回头看了朱樉一眼,见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次仔细和韩度解释道:“这次有因为你提议赔偿安抚百姓的缘故,父皇原本也没有想过要如何处罚二弟。”

说着又回看了朱樉一眼。

朱樉好似知道朱标接下来会说什么,哼了一声把头侧向另外一边。

朱标只好继续说道:“可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父皇准备斥责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就在父皇说到他残害土番族人,破坏父皇安抚大计的时候,他竟然和父皇顶撞起来了。”

韩度听到这里,忍不住看了朱樉一眼。这家伙胆子不小啊,连他爹都敢顶撞。说实话,韩度没错见老朱的时候,都恍恍惚惚看到老朱是随时都在张口血盆大口的。

“父皇一气之下,便说要将二弟除爵,贬为庶人。”朱标无奈的说道。看他的样子,显然他是劝过老朱的,但肯定是没有什么效果,这才想着来劝朱樉。并且从他将韩度给拉来的情况看,显然朱樉也不听他的。

“贬就贬,将咱贬为庶人倒是好了,那时候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再看谁的脸色。”朱樉破口大骂道。

从他的语气当中,韩度就能够感觉到这是他孩子气的话。

韩度摇摇头反驳朱樉的话,“秦王错了,庶人可一点都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天下,最受约束的就是庶人了。”

朱樉刚才也不过是他的气话,他当然知道一旦贬为庶人,他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想要他低头认错,他却咽不下心中的这口气。

带着几分委屈,有些呜咽地说道:“咱也没做什么,不就是对那些土番人狠了一点吗?父皇不在那里,他是不知道那些土番人曾经是如何对大明百姓的。本王也是气不过,才想着为百姓报仇的。”

朱标无奈的叹息一声,轻声说道:“二弟,你说的土番残害百姓,那都是百年前的事了。”

“百年又如何?”朱樉眼睛一瞪,浑身都是不满的气息,眼中好似在喷火道:“血债血偿,这是父皇从小教咱的。难道就因为时间太久,便轻飘飘的揭过去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在老朱看来,为了大明边疆大局的稳定,安抚一下土番族人,这是很有必要的。

朱标也是这个看法。

但是在朱樉看来,土番人既然当成在汉人势弱的时候,肆意欺凌过汉人。那现在既然汉人重新站起来了,那自然要新仇旧恨一起算。如此,才无愧于祖先。

韩度算是听明白了,老朱和朱标都是帝王心术的思维,为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大明的利益。而朱樉却是不管天下大义如何,要的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朱樉眼睛泛红,转头看向韩度,带着几分委屈的问道:“你说,这血海深仇也可以随意忘却吗?”

“当然不可能。”韩度毫不犹豫的回答,不过神色平静淡然。

朱标没有想到韩度竟然会站在朱樉那边,顿时不敢置信的看着韩度,那眼神就好似在说,孤找你来是帮孤劝二弟的,不是让你来帮他的。

朱樉也没有料到韩度竟然会如此干脆的赞同他的观点,一时之间都有些不敢相信的呆愣当场。

“韩度,好好说话。”朱标都不知道该怎么说韩度,只好含含糊糊的斥责了一句。

韩度满脸微笑,两手一摊,说道:“我说得就是好话啊,又没有胡说八道。”

朱标差点被韩度给气死,要不是腿不够长,都恨不得在桌子底下踹他一脚。

见两人神色各异,韩度沉吟一下之后,首先看向朱标正色说道:“我知道殿下认为大明应该安抚四方,这样四方才会感恩大明,与大明各相安好,如此才能天下太平。”

“难道不是这样?”朱标十分不满,既然韩度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他刚才为何又要说那样的话?

“哈哈哈......”韩度仰头笑了几声,止住笑声之后,才看向朱标沉声问道:“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这真的是殿下自己的想法吗?还是......书籍告诉你的?”

原本在韩度说到前半句话的时候,朱标都很清楚这就是他自己的想法,可是等到韩度后半句说话,朱标顿时脸色一变,刚才无比肯定的事情,现在却忽然变得摇晃起来。

这究竟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书籍告诉自己的?朱标陷入沉思,自己当然是有想法的,但是这想法......朱标也不得不承认,却是从书籍上来的。

朱樉也陷入了沉思,他在认真思考韩度的话。韩度刚才说的乍然一看,好似有些饶头,但是仔细一想却总是觉得这里面有着一些了不得的道理。

韩度见自己的目的达到,让朱标自己开始思考起来。便继续说道:“这世上的书籍,几乎都是出自儒家。臣不是说儒家不好,而是觉得他们太过理想化了......嗯,也就是太过想当然了。总是以为,自己以诚心待人,别人就能够将心比心的对待自己。”

“难道不是这样?”朱标总感觉韩度的话和他之间隔着一层迷雾,明明看到眼前有物,但是却偏偏看不真切,让他十分难受。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不是理论。现实不仅和理论差别甚大,有些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韩度斩钉截铁的说道。

“若是这些土番人从各个方面不输于大明人,甚至是和大明人完全一模一样,那他们或许会心平气和的与大明平等相交,大家和和气气的互通有无。”

“这是不可能的。”不用韩度解释,朱标就直接摇头反驳,“这些人不过无论是礼仪、生活、吃穿用度,都要比大明百姓差很多。”

韩度扺掌大笑道:“正是如此。大明百姓和这些土番人之间是有着落差的,他们各个方面都不如大明百姓。差距会让人产生嫉妒,大明强势的时候,他们能够屈服在大明之下,看似规矩的依附大明。但是一旦大明稍有颓势,这些人就会像狼一样,睚眦必报,冲上来对大明百姓进行撕咬。”

“这,这不可能吧?难道等到他们和大明交好数十年之后,都还能够反目不成?”朱标显然是不信韩度的话。在他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石头揣在怀里捂上几年也应该捂热了,更何况是人呢?几十年相熟下来,还会在旦夕之间反目成仇?这不能。

“为什么不可能?”韩度脸色平静的反问朱标。

朱标张口就想要解释......

但是韩度却没有给他机会,直接问道:“难道殿下忘了五胡乱华吗?”

五胡乱华......只要是汉人,就没有人不知道这剜心之痛。朱标熟读史书,显然不会不知道。但是即便是他,在平日里也会下意识的将这些痛心的信息给摒弃掉,仍在角落里,不去回想。

“五胡乱华之前,晋朝是何等的繁荣风流?那个时候,周边胡人难道不是依附于汉人吗?那个时候,汉人不也以为以诚待人,便能够被人以诚相待吗?结果呢?汉人稍有衰弱,胡人便张开獠牙血口,疯狂的撕咬汉人,两脚羊遍地,整个江山被染成一片血红......”

“不要说了!”朱标通红着双眼,再也忍不住猛然拍了一下桌子,打断韩度的话。

韩度顿时沉默不语。

朱樉坐在一旁呆呆的看着韩度,他对那些土番人狠,那只是讨厌那些土番人。当然,也有土番人曾经欺辱过当地汉人的原因。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韩度竟然对于番人的恨意竟然还在他之上,拿历史来说事,这是真的把番人给恨到骨子里了。

韩度眯起眼睛看了一眼朱标,缓缓开口道:“殿下,这不是臣说不说的问题。就算是臣不说,史书总是摆在那里。而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既然有前车之鉴在前,那大明就应该避免重蹈覆辙才是。”

“孤......孤刚才只是有些难以接受。”朱标眼神有些恍惚,似在和韩度说话,又好似在喃喃自语:“孤以前听过数位老师、大儒讲过历朝历代的事,他们也想让孤能够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们也亲自给孤讲过五胡乱华的事情,可为何就是没有人告诉孤,要提防这些胡人?”

韩度叹息一声,摇着头说道:“这就是臣说得,文人总是太过想当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总是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呵呵,不过是闭门造车罢了。”

韩度摇头的幅度更大,显然是看不起那些自以为是的书生。连伟人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是书生却总是以为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韩度想要问他们一句,这可能吗?

决胜千里之外的先决条件是对千里之外的信息了如指掌,这在通信靠吼的年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听着韩度的话,朱标总是觉得如闻阵阵惊雷,滚滚雷声从他的脑海里轰鸣而过。

“是啊,如不是本王亲眼见到边关百姓的经历过的凄惨,本王也不会知道这世上竟然还有那么可怜的大明百姓,本王也不至于对那些土番人恨之入骨。”就连坐在一旁少有说话的朱樉,都忍不住感叹,神情之间带着几分悲怜。

朱标回头看了朱樉一眼,不过眼睛里面也没有了责备,目光深沉如水,如同古井无波一般,显然了深思当中。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五十一章 深思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