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九百零五章 老无所依和安享晚年

催泪系导演第九百零五章老无所依和安享晚年

《桃姐》电影放映结束。

不出李易所料,这部电影,国内的观众反响可能不及《岁月神偷》,可是外国观众的反应却要超出《岁月神偷》不少。

不要以为西方观众就是家庭情感很大条的粗人,尤其是在意大利这样一个儿子永远念叨妈妈做的面条、爷爷时常成为邻家小孩教父、对个西西里老电影放映员都能无比怀念的细腻艺术国度。生活里的互助互爱、亲人间的嘘寒问暖,其实或许本就是日常的一部分,只不过在忙碌中暂被忽略,可当这一切汹涌于银幕上时,没有哪颗心还能继续冷漠,没有哪双眼还能不帮助身体挥发水分。

其实《岁月神偷》这样的电影,本来也同样的在这里能有不错的反响,只不过,因为《岁月神偷》港岛独特的那个时代的文化太过浓郁,里面的很多元素,让一些人有些云里雾里,所以才会反应比较一般。

可是《桃姐》不同,虽然也是讲述的港岛的故事,但是更多的聚焦在老人,佣人这个群体。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他们的老龄化实际上比起港岛,比起华国国内还要更加严重。

所以,反倒是能有更深刻的共鸣。

在《桃姐》展映开启之后的几场,几乎是场场爆满。

更有外国记者当场泪崩!

因为养老这个话题,放眼全世界都是大同的,甚至于可以说,外国这类的情况更突出。

或许在经济上,外国的那些老人,他们会比港岛那边要好一些,可是在情感上却缺失的太多了。

156n

所以《桃姐》的场刊评分比《岁月神偷》要高不少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桃姐》的背景是港岛,而且年代比之《岁月神偷》更近一些,所以,很多港岛影评人,媒体人,对这部电影的感触要更深刻一些。

毕竟,《岁月神偷》讲述的是比较笼统的概念,感叹岁月,回忆往事。

如同一张张老照片一般,让人嘘唏,而《桃姐》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当下。

如果说《岁月神偷》里面的爱情,里面的罗家一家人的经历,可能会让一部分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感慨万分,情感上有很大的共鸣。

可是同样的《岁月神偷》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独属于港岛的往事。

可是《桃姐》不同,虽然讲述的主角是佣人桃姐,可是实际上,延伸出来的东西却是“老无所依”的话题。

而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一天,那么自然而然地对这部电影就会有更多的感触。

《电影周刊》的主编,周清泉第一时间就写了一篇感慨良多的影评发回了国内。

“《桃姐》——老无所依和安享晚年!”

“每一位老人都想能够安享晚年,快乐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趋势,养老这个话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及其关注的话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依《桃姐》以其说讲述的是佣人的晚年,倒不如说是在讲述一个老有所依的故事。

对于老去的人们而言,晚年的时候,有子女陪伴左右,是让人羡慕的事情。可是有很多老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享受这种待遇,只能去养老院。

《桃姐》里面,老人院院长说,现在老人院开遍港岛,和便利店一样多。

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巨大的悲哀。

我们都明白,对于老人而言,如非实在没办法,没有人愿意去离开自己的子女住进老人院,每天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老人离开,仿佛在倒数着自己的生命,这是何等残酷的事情。

《桃姐》这部电影我想之所以明明看起来很平澹的剧情,没有刻意的扇情,没有刻意地营造催泪的氛围,却依然让观影者潸然泪下,就是因为这部影片,让人感受到爱的流动,也让人看到了老人在养老院的孤独与凄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桃姐是家佣,在梁家做了60年。她一直把梁家的老老小小当成是自己的亲人,尽心尽力照顾她们。

可以说,桃姐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梁家,她没有结婚,没有儿女,她从十三岁开始就在梁家当佣人,一直到六十年了,她做不动了,才卸下了佣人的活计!

她其实早就已经成为了梁家的一部分,梁家从上到下,对于桃姐都是那样的亲切,他们的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之中,都留下了桃姐的印记。

可因为桃姐没有嫁人,没有儿女,所以晚年后只能住到养老院。

索性,她的晚年生活,至少还有罗杰的照顾,仿佛冬天里出现的太阳,暖洋洋的。

她和罗杰的是主仆关系,但两人的感情,情同母子,尽管在桃姐好的时候,她们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交流,可是多年下来,两人都已经习惯了彼此,也许不是因为不想多交流,只是因为彼此之间已然默契地超越了母子关系,罗杰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桃姐都能明白。

桃姐没生病之前,罗杰过得是大少爷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简单的洗衣机都不会用。

桃姐生病后,罗杰的生活突然就变得一团糟了,这才更让他陡然关注起来,这个看着自己长大,这个陪伴了自己童年,陪伴了自己少年,青年的老人,原来早就已经刻进了他的所有记忆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开始笨拙地学着照顾桃姐,给她煲汤,尽管不是那么好喝,带她看电影首映,给她夹好鱼肉放在碗里。

他一有空就去看桃姐,陪她一起聊天。桃姐病重,桃姐坐在轮椅上,他推着晒太阳。

桃姐这一辈子没有儿女,罗杰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让桃姐在晚年弥补这个缺憾,因为桃姐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梁家。

所以最后他给桃姐养老送终,罗杰的姐姐自愿支付桃姐百年之后的开支。

桃姐曾经照顾罗杰中风的奶奶,罗杰妈妈,照顾四代人。

桃姐用她无私的爱给予梁家,回馈给她的也是满满的爱。

罗杰妈妈住院的时候,是桃姐无微不至照顾,恨不得把家里的厨房都搬到医院。

桃姐住到养老院,罗杰的妈妈看望桃姐,给她炖了燕窝,尽管被桃姐嫌弃做的不好。

她知道桃姐冬天脚冷送给她袜子,把自己的围巾送给她。

她把家里的一处房子,腾出来给桃姐养老住。

桃姐对罗杰的每位家人都很好,家人回馈给桃姐的是感恩与尊敬。

梁家的第五代孩子出生一周年,他们请桃姐参加。合影的时候,让桃姐坐在中间。

每个人对桃姐都很亲近,因为桃姐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尽心尽力把他们照顾好。其实如果可以,桃姐依然愿意继续下去,可惜的是,她做不动了。

养老院里面的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金姨,桃姐在养老院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她和很多传统的有着老观念的母亲一样,固执地重男轻女,把房子过早过户给儿子。儿女把她送到养老院,说好儿女分摊养老费,而儿子的那份迟迟不交。

金姨每次打电话给儿子永远都是留言,总是看不见人影。

女儿一直都爱着金姨,尽管一直埋怨她偏心儿子,责问妈妈对她像草,对儿子像宝。

过年的时候,金姨一直等着儿子来接她过年,始终没有等到。

女儿来请她一起去过年,她不肯去,她始终想着去儿子那里。

她在桃姐的劝说下才肯去女儿家过年。金姨上厕所不小心跌倒,被送进医院再也没有醒过来。

女儿收拾金姨的遗物,小心翼翼拿着她生前用的抱枕,想到金姨,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她签完字离开养老院的时候,再也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痛哭一场。

她再也不会埋怨妈妈偏心儿子,因为她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对妈妈所有的感情全部化为无尽的思念。

在生死面前,她选择原谅妈妈的偏心,可悲的是金姨一直心心念念的宝贝儿子,从她出场到去世,一个人影都没有。反而是女儿经常来看她,送她最后一程。

金姨的悲剧,很大的程度来源于她的教育方式,和老旧的观念,她对儿子过分溺爱,对女儿不重视。

可是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的社会上,并不罕见。

其实金姨求的并不多,或者说每个老人所求的都不多,老人需要的是甚至不是无微不至的时时陪伴,而是哪怕一点点的关怀。

中秋节快到了,一群人,打着慰问养老院的旗号,其实做的是表面功夫。

女歌手唱歌给老人听,满脸微笑面对老人,等到唱歌结束,站在旁边,满脸怒气,一脸的不情愿。

他们给老人分发月饼,拍摄好之后月饼再收回去。

老人坐在板凳上,一波又一波的人名义上来看望他们,其实只是借着幌子来实现他们的商业目的。

老人累了,想回去休息。养老院的主任让他们再忍耐一下。

老人们哪里是在享受啊,明明是在受罪。

只是这些人是否应该们心自问,倘若有一天当你老去,是否也会如同他们这般?

老人们不需要贵重的礼物,需要的是能够陪他们聊聊天,真正的关心他们的人,他们来到了生命的最后时段,只不过渴望在孤独寂寞的时候,获得那么一点点的慰藉而已,可是只是如此,也依然求而不得。

《桃姐》这部电影,我看完之后除了被罗杰和桃姐胜似母子之情所感动,还有对养老院有着深深的恐惧。

养老院里,我看到更多的是老人的孤苦与凄凉。

在养老院,对于很多年轻人,可以给出无数的理由,什么那里可以找到很多朋友,不至于那么孤单寂寞,有人照顾,等等,等等。

在新年里,没有亲人陪伴的老人,只能孤零零的耗着时间,好像被世界遗弃。

金姨上厕所跌倒,被救护车抬走。养老院的老人们伸着头看着这一切。

他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离别,他们知道,人年纪大了,随时都会被死神带走。

可是这难道不是对住在老人院里面的老人们最为残酷的事情吗?

他们无助又无奈的身影让人看着心疼,愿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希望多一些关爱老人的爱心人士,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快乐。”

章节报错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