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伤心者

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伤心者

作者:天下小黑,明星,轻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1 09:55:48 来源:总裁文学

《小鞋子》的热度逐渐消弭,不过,对于李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给他带来了一定的东西,比如伊朗电影圈的推崇。

甚至很多阿巴斯这样的伊朗导演,都开始着手筹备类似《小鞋子》这样的并非讽刺和揭露社会问题的纯粹的电影。

李易又消停了,他倒是想咸鱼的,可是有人不让啊。

科幻电影,在国内,虽然这些年有一定的发展,可是实际上,随着几部大制作接连扑街,按照影迷们的话说,李易打开了华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但是后来者却又把这一扇大门又给关上了。

为此,今年的科幻电影节,就显得很尴尬,因为国产科幻片,今年只有小猫三两只,根本没有重量级的本土科幻电影报名。

虽然距离科幻电影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科幻电影节这边却急了。

尽管这个电影节,一直都没有能够获得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毕竟还是一个电影节,如果没有了本土科幻电影的参与,那就真的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其实不怪国内的导演不愿意拍科幻电影,一来掣肘的确是有的,二来也是因为,科幻电影,小成本太吃剧本,大制作又风险太高,投资回报和风险不成正比,所以资本自然更青睐那些能以小博大的影片,或者那些稳赚不赔的类型。

于是,科幻电影又面临了极其尴尬的一幕。

这不,电影遇事不决找李易,几乎已经成为国内的电影圈流传的一句话了。

为此,李易自然而然地又被找上门了。

本来吧,反正大家也不熟,李易完全可以拒绝,但是架不住,对方人脉的确广,找了好些个李易的圈内好友做说客,最后甚至找到了李易的媳妇慕晴来当说客。

“你怎么也学人当说客来了?”李易有些无奈地道。

“没办法,当年欠下的人情咯。当然,你要是没兴趣,就算了。”慕晴倒是没强求。

这种事情本身也强求不来。

“说实话,国产科幻电影,的确不太好搞,主要是我这里也没有什么现成的本子啊。”李易摇头道。

“那就没办法了。”慕晴不以为意地道。

李易倒是有兴趣,可是就像他说的,灵感这玩意,天知道什么时候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科幻电影节到处做工作,希望能有合适的片源报名今年的科幻电影节,可惜的是收获寥寥无几。

倒是这天,李易看到了一篇文章。

一篇很特别的文章。

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特别火的文章,只是编者在缅怀一位曾经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认可的科学家。

而李易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了一段话。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罗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当时学术界无人理解他的思想,以致论文得不到发表,一百多年后群论获得具体应用。凯莱公元1855年左右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于量子力学。

数学家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巴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一无用处广受嘲讽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

何夕独立提出并于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连续理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成果最终导致了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的诞生。世界沉默着,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寂寞的时光。

很特别,这一次李易触发的记忆,并不是电影,而是一篇小说,一篇科幻小说!

《伤心者》!

说起来,这部科幻短篇,虽然获得了另外一个世界的银河奖,但是争议颇大。

有人觉得,这根本不算科幻。

甚至如果剪除掉“时空穿越”的过程,都很难说这是一部“科幻”作品,而“时空穿越”已经是科幻最通俗的门槛了吧。更让人在意的是,《伤心者》里存在着许多难以忽视的“硬伤”。例如,“对数学应用意义的质疑”,“将出书作为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一百五十年后观察者能从废墟中找出这本书”等等。这一切都充斥着一个作家对于理科学术界的臆想。

但这都不重要,在很多人心目中,它依旧是“软科幻”的一座丰碑,它内里所折射出来的哲思,既有着母性光辉的赞美,又有着探求真理的精神。而后者让人觉得它实在是一部不能再“科幻”的作品了。

而且《伤心者》的优秀不止于此,在小说中,作者这样写道:“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你的耳朵会欺骗你,你的想象力会欺骗你,但数学不会。”正因为现代数学发展到今天,非欧几何已经触及了人类的感知极限,人们才开始相信纯粹数学中的逻辑推演。而罗氏很不幸,是这个转型时代的一场悲剧。

由此,当被《伤心者》中的亲情感动之余,又不由被历史里那些硬着头皮、坚持真理的数学家们所感动,为那些怀才不遇、蹉跎一生的数学家们而感到遗憾。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客观性,每一个超越时代的思想都可能难以获得其应有的尊崇和光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抛开这些,对于李易而言,《伤心者》是不是好故事?

答案是肯定的,它的表现形式很像《美丽心灵》——一个天才科学家的成长历程!

当然,小说要改编成电影剧本,肯定要进行一定的改编,不过,却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伤心者》是一本合集,同名的故事,在合集里面只是一篇而已。

《伤心者》作为第一卷,仅40页。

《伤心者》虽被定义为科幻小说,应属软科幻了,因为全书始末科幻元素很少,除了一个看不见的“我”娓娓讲述和采用时空转换两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科幻形象,反而,去除宏大的场景和一发不可收拾的漫天狂想,小巧的人物格局对仗出来的人情观、时代观和宇宙观紧凑深刻,文字的人情描述多了几分科幻中罕有的诗意和美丽,添了几分真情味儿。

全书**是在数学天才何夕面对自己所发现的微连续理论,所采取的强硬坚守立场,与当时所处时代产生的剧烈对立和冲突,包括爱情,友请,理想和时代风向。

微连续理论,这个超越时代的伟大存在,在不被时代接纳时,主人公何夕背负的不是荣誉,而是与世界为敌。相恋女友的渐行渐远,导师在现实生存中的初心遗忘,社会世俗的趁机裹挟,让主人公苍白无力的悲凉跃然纸上。幸运,由始而终让人能在这愤懑的压抑中,得以喘息的是来自母亲夏群芳倾尽无私的爱,它是唯一不灭的希望,生生不息。

李易翻看了很多遍这部小说,可以说书中让人感受最为敏感和深刻的有三点:时间、母爱、执念。

时间,没有人能讲明它是什么东西,你说它平常无奇,时时存在,每个人都有,不看出身,不分贵贱高廉,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而有时候,时间这东西它又像洪水猛兽一样,吞没你毫无招架之力。就像何夕的女友江雪在与他分别后出国深造写下的那段话一样:“......回想当日的一切就像是在做梦,我们有过那么多欢乐的时光。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不是善变的人,直到今天我还这么想。

我曾经深信真爱无敌,可我现在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正无敌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时间。

痛苦也好喜悦也好,爱也好恨也好,在时间面前它们都是可以被战胜的,即使当初你以为它们一生难忘。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敢称永恒。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但这并非因为对你的爱,而是我在恨自己为何改变了对你的爱——我本以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曾经在她眼中,他是那样的崇高,不管外界说他们是“鲜花与牛粪”的组合,亦或是在外人看来他有多么的寒酸迂腐书呆子。

恰恰相反,江雪觉得何夕是她见过最聪明剔透的人,身上充满了灵气,尤其是他的眼睛,在此之前她从未见过谁拥有那样一双睿智而深邃的眼睛。

看到那双眼睛的时候,她总止不住地想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原以为自己出国深造学成,两人就可重聚规划出一篇壮丽的人生烟云,却不曾料,时间这个巨人,让两人从此横亘两方。

能说是背叛吗?算不上,他们如此深爱,两心相知。

只是,残酷的是,在时间面前,不要妄图去证明,去拿任何东西和时间作对比。

因为,时间的存在,才让爱,让希望,让人生有了依托和凭借。然而,我们常常会理所当然地忽略时间的存在,自命不凡的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应该是合情合理,等到被它包围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囿于其中,无能为力。

面对时间的洪荒,应该怎么办?答案是不能怎么办。我们活在时间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该在的时间点尽你所有的去珍惜、享受每一颗时间粒子赠与你的生命意义。你不能改变它,也左右不了它,但一定要敬畏它。

当然,这是最具体可微的时间存在,在文中时间的力量性重点横贯于当时整个时代的存在。

主人公也正是因为自身使命与所属年代不够契合才导致天才悲剧的发生。微连续理论,这个在百年之后才被承认的伟大着作,非凡思想,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突破性理论基础的大统一方程数学表达式,在一百五十年前的主人公时代却无人问津,甚至遭人哂笑。

那是怎样的奇异思想,让主人公超脱于时代禁锢,以一种殉道者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完成他所认为的“生来宿命”,他一定有超越时代的伟大,但却也注定要屈于时代的设限,生在其中,无法挣脱。这也是全书的冲突要点,正因于这个无法调和的对冲,让主人公走上了与整个时代背离的一面,与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包裹着的人和事为对立,万般忠贞地孤独守卫着自己发现的散发着灼灼光华的微连续。甚至在作者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间,这本大部头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被时间的黄沙足足掩埋,无人知晓。直到今天,当重见天日再次被人发现之时,现代人才惊讶于它的天工之作,时代正确了。

谁能说时间的普通?它记录着万物,定义着万物,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让生存或毁灭都只是瞬间由它决定。有些东西本身并没有意义,却终究被时间赋予了意义。时间的存在,才让万事万物在其之上生根发芽,开出耀眼的花,有了一个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在李易看来,其实《伤心者》最出彩的地方,并不是科幻,而是母爱。

这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更因为母爱,才让这个篇章被推崇。

文章开始就是母亲夏群芳在菜市场和小贩们讨价还价的情景。从开始到文末母亲的陪伴一直在身边,从未断弃。全书也正是因为母亲的温暖与爱让孤立无援的主人公还能抓得着一丝现世希望,虽然这希望并不怎么管用,但的确给了悲泣者温热,也让文章多了少有的柔和。

很难想象,不,作为常人,应该是很难想象,但对于夏群芳,一个在琐碎生活中为几毛钱讨价还价精打细算的穷苦母亲,能够在儿子何夕为他的微连续孤注一掷出书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厂里买断自己二十七年工龄的钱不计后果的递给儿子,这个举动是如此地自然。

她相信儿子,就像在看到儿子的书被印刷出来后生出的满腔敬畏。在她看来,书就是标准,就是世界上最了不得的东西,而写书的人当然更了不得了,而这些书都是他儿子写出来的。可是她不知道,这是些没有一个人会买的书,甚至连送图书馆作收藏都不要的书。于是,她就又把这样的书往各中小学塞,为的是能让儿子感觉到,他的书,其实是有人看的。

人们总是感叹母爱的一如既往,但也足能够看出母爱的无力。夏群芳的爱饱满的让人心生一种被珍爱的梦幻,但当母亲希图为儿子多送出去几本书的心愿无果,当母爱给出后的行动无人问津时,更让人能感受到一股油然的无力悲凉。她是多么地想帮帮自己的儿子,她已经把自己能够想出来的,可以为儿子做的一切都去努力了。但是,时代并没有因为她的真诚、善良和爱而对她们娘俩儿展现出宽容。最终,他们离开了,离开了这个他们一生都没能理解的世界,就仿佛他们从来就没有来过。

然而,无论时代多么枯冷,何夕是幸运的,至少,母亲一直陪伴他到终点。母亲夏群芳,应该也是幸福的,因为何夕人生尽头的呼唤是那世界上最具温度的两个字“妈妈”!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