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真正的富养是爱与陪伴

相比起老美来,国人更喜欢谈教育,谈论教育,家长们也同样的更重视教育。

所以国内的孩子们,才会那么卷。

可以说真正的是卷到了极致。

为此《我是山姆》这部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如何教育孩子才是对孩子好”的话题,才会引爆国内的观众,纷纷进行讨论和解读。

人们总说,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想要什么。

道理是一个道理。

比如某位网络影评人就这样解读:“《我是山姆》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应该让家长们去观看的影片。

影片内容并不复杂,主要围绕着智商只有7岁的山姆为了争夺女儿抚养权的故事展开。在我看来,影片厉害之处就在于导演用一个温暖治愈的故事,让不那么聪明的人给所谓的精明人上了一课,让观众明白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难得的是,这一次,李易并没有过度的煽情,可是狗导演就是狗导演,只能说他的功力越来越深了,因为虽然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却是一部让人们看完会泪目的电影,女儿露西与山姆日常的互动是全片最让人感动地方,这也是能让全网都对这部影片打出高分的原因之一。

我们国人常常说,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那么到底什么是穷养,什么是富养?

《我是山姆》里面的孩子是女儿,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是富养。

从字面上来看,富养的意思,大抵是给予女儿更多的物质上的满足,这是最浅显的理解。

但是事实上,《我是山姆》却真正的定义了,什么是富养!

不要急,让我们慢慢地分析。

长久以来,教育题材的电影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影片中成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让观众在剧中感悟教育真谛。

但《我是山姆》偏偏剑走偏锋,它跟以往教育类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虽不新颖,但其表现手法却很独特,影片大胆采用了一个智商只有7岁的父亲作为整个故事的主人公,来给现实生活中所有自以为聪明的父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悟对孩子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从这方面讲,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用反常理的情节设定来突出影片主题,使影片在教育题材类的电影中独具一格!

我们很多时候,电影总是以家长作为主视角,可是《我是山姆》却不同。

而这个独特的设计却成功的抓住了观众心理,从山姆手忙脚乱为女儿换尿布的那刻起,就让所有观众发出灵魂一问,“智商只有7岁的山姆能养育好露西吗?”

而这个疑问也正是吸引观众观影的重要原因,因为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里,我们还是通俗的认为或许山姆能把女儿养大,但他的智商毕竟只有七岁,等到露西上学之后,不管是辅导功课还是有关养育女儿的知识,山姆肯定是不具备的。

但当看到山姆给露西买鞋这一剧情时,观众的心理开始慢慢转变,山姆掏出全部的钱都不够支付露西喜欢的一双鞋,此时山姆的那些残疾朋友陆续开始“捐款”,只为了给他们心爱的露西买一双漂亮的鞋子。

在这里,导演并没有添加刻意渲染情绪的音乐以及任何让人感动的台词,但却成功的收获了观众们的眼泪,因为正是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观众明白露西过去7年,都是在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爱的包围下长大,所以露西才能成长的外表活泼又开朗,内心丰富而充盈。

这一剧情为以后山姆能够成功争取到抚养权奠定了基础,而接下来露西与山姆的对话,则让观众明白了露西为何拒绝社会福利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

山姆对露西没能拥有一个正常爸爸感到抱歉,但露西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因为别的爸爸不会每天都陪孩子去公园里玩,也不会为了给孩子买一个蛋糕跑几公里,更不会在无意摔倒后只关心蛋糕有没有坏,而不关心自己疼不疼。

至此,影片“爱”与“陪伴”的主题昭然若揭,这也是山姆最终赢得抚养权的关键,在所有人都不认为山姆有能力抚养孩子,强行将他们父女分离的时候,山姆却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出了父爱与智商无关。

“很多地方我不如你们,但是也有某些地方我比你们强,比你们任何人都强。”

“我会花时间去考虑怎样作个好父母,那需要耐心聆听,我不是个完美的父亲,但我会尽我所能!”

山姆最终赢回了抚养权,而他也因为爱露西,则主动请求抚养家庭跟他共同抚养露西,这对山姆来讲,则是最好的结局。

而他的故事也给屏幕前的观众提了个醒,我们希望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希望孩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所以花心思给孩子买玩具、送他上各种辅导班。我们都希望能够“富养孩子”,但影片通过山姆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富养,是爱和陪伴。

影片比较讽刺的一点,是对剧中几个“正常”父母性格的塑造,在山姆与他们的对比之下,恰到好处的讽刺了很多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

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大抵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首先是相信大家记忆很深刻的,露西的同学康纳的父亲。

康纳父亲,代表着以输赢为导向的控制型父亲!相信很多人看到那一幕都会忍不住皱眉,可是讽刺的是,这样的父亲,在当前的社会真的比比皆是。

康纳父亲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但也是在他的对比之下才显示出山姆独特的教育。

康纳是露西的同学,在他们开学的第一天,老师要求同学们背诵有关“昆虫”的知识,在康纳展示有关蜘蛛的知识时卡了壳,而此时台下的爸爸害怕孩子失败所以小声的提醒孩子正确答案,儿子接受到信号之后便接着背诵,但由于过于紧张所以总是错误百出,而爸爸一边纠正错误的同时一边略显焦虑。

康纳感受到爸爸焦虑的情绪,索性放弃了背诵,并且用略带责备的口气对爸爸说“你非得让我背这个,其实我想展示甲壳虫的知识!”

此时镜头一转,我们看到山姆正低声对露西说“他(泰纳爸爸)完全可以不让孩子难看!”

就像是我们很多家长,喜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作为理由教育孩子,其实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其实就是一种把孩子的成绩,素质等等,当成自己的面子工程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露西的表现,轮到露西的时候,露西给大家展示的是有关蝴蝶蜕变的知识,讲到一半时,露西突然忘记了接下来的内容,她紧张的看着台下的同学以及家长,这个时候山姆站了起来笑着对露西说:太多阶段了,很难背!

得到了爸爸的支持,露西紧张的神情便放松了下来,心情一放松,露西便记起了接下来的知识。

而康纳爸爸与山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利用这个情节完成了对现实生活中那些“聪明的父母”的讽刺,他们希望孩子表现的处处完美,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他们只关注自己想要的,而不考虑孩子需要的。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让孩子做各种他不喜欢,而父母喜欢的事情。

各种培训班,各种兴趣班,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而更讽刺的是,往往那些在成绩上学有所成的,却几乎很少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达成的。

可是家长们却依然乐此不彼,认为就应该卷起来。

与之相反的是山姆,或许他不如这位“精英爸爸”聪明,不能给孩子提醒结果,但他懂得无条件的支持,具体哪一个对孩子成长有益,我想结果不言而喻。

再来看另外一个家庭,律师丽塔的家庭。

可以说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对以工作为导向的忽略型父母!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父母,同样的也是最广泛的,最普遍的。

这类的父母,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能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在精神上,却极度缺乏,更不用提陪伴了。

整部影片有两条线,一条围绕着山姆展开,而另一条则围绕着帮助山姆打官司的律师丽塔展开。

丽塔表面看起来是个事业有成的商务精英,但实际上,丽塔与她7岁儿子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

儿子不满妈妈总是忙于工作,即使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在打电话会议,儿子打电话找妈妈,也只能被妈妈安排在办公室电话的第二条线,因为第一条线妈妈永远都留给工作。

丽塔一天要处理七八个案子,晚上也经常会把工作带回家,丽塔总抱怨孩子不跟她亲近,即使她抽出时间去接孩子,儿子也叛逆的不想坐她的车回家。

丽塔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这样,但我想屏幕前的观众已经明白,因为她的生活已经被工作填满,对儿子情感上的疏忽,使儿子与她渐行渐远。

而山姆的出现,无疑点醒了丽塔,丽塔起初对山姆的官司并不抱任何希望,但她看到了山姆对露西的爱,看到山姆为了女儿开心可以陪她在游乐场呆一整天,而这点,也正是现实中很多父母不愿做的,他们不能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看着在陪孩子玩,实际上思绪早已飞到了工作上,他们对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高兴了陪他们玩会而,不高兴了就丢给手机或者电视。

当然,或许这也是因为山姆本身的智商相当于孩子的原因。

而讽刺的是,正常的家长,却反而做不到。

而山姆总是在孩子需要他的时候出现,这也是让丽塔为山姆据理力争的原因之一,如果说一开始同意帮助山姆打官司是出于“人道主义”,而后来丽塔则是被山姆身上满满的父爱所感动,她坚信山姆能养育好女儿。

影片通过两个“精英父母”的角色设定,来完成对当下父母教育方式的讽刺,我们习惯了用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习惯了“摁着牛头喝水”,我们总把孩子当做我们生命的延伸,不能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所以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爱,导致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

而这部影片也通过山姆这个特殊角色的设定来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人父母,或许不需要“那么聪明”,当在育儿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沮丧的时候,只需要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与耐心的陪伴,或许就能帮孩子度过短暂的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相比起来,我们总是用成人的司空见惯,扼杀孩子的求知欲,露西跟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爱问“为什么”的阶段,她对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十分好奇,她总是不断的向爸爸提问。虽然山姆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镜头下的山姆,总是乐此不疲的解答露西提出的所有无厘头的问题。

我们会怎么回答?

会不会显得不耐烦?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敷衍地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总是觉得“这些幼稚的问题有什么好问的”,也总会用“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净想这么多没用的”!来回答孩子。

而山姆是不同的,虽然山姆的回答并非“标准答案”,但是导演的重点并不是山姆回答问题的能力,而是山姆对待女儿提问的态度,或许他的回答并不是那么完美,但他对待女儿提问的态度却是我们为人父母要学习的。

父母说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提问了,再后来他们就变得不再好奇了,面对不懂的事情不再去想了解,觉得和他们无关;面对感兴趣的事情也不再全力以赴,觉得花太多精力毫无意义;他慢慢的形成了固化的判断,不愿意再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

可是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如果你总是说“这有什么好问的”,会打消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我们要知道,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打造成被动的答案复印机,而是挖掘和引导孩子好奇与探索的本能,让他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技能,千万不要再用我们成人的司空见惯,而扼杀了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