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英雄的魅力

《黄飞鸿》火了,一个系列三部曲,部部评分都高过8.5分,关键是票房同样的不俗。

这一次两部连映更是让“黄飞鸿”成为时下最热的荧屏人物。

当然紧随其后的是许多关于“黄飞鸿”的电影,电视剧的立项。

毕竟,这是个大IP,但是却又不是说独属于谁的。

这个暂且不提,《黄飞鸿》三部曲全部上映了,这一次大多数影评人,媒体人,给出的评论都不再是三部曲的某一部,而是三部曲一起来,解读的也开始是整个系列。

李易的铁杆粉丝影评人刘飞对这三部曲可谓推崇备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就是三部曲里面每当电影里的坏人一听到“黄飞鸿”三个字,无不吓得惊慌失措,而作为观众的我一听到背景音乐响起时,都会莫名地激动起来。起初我以为只是《男儿当自强》的音乐旋律的原因,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我想,这就是英雄的魅力。

对于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平凡人来说,“英雄”这个词汇承载着太多的内容:人们一方面将英雄奉为遥不可及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又殷切地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真实存在着活生生的英雄。“英雄”从来都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体,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华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有许多来自于神魔斗法、妖魔神仙齐聚的神话传说当中,另有许多则是实实在在地曾经生活于这片大地上,来自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类似孙悟空一样的英雄形象令人钦羡,而另一种英雄,则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传说和故事,华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之中,便不乏经过改编和再创作的“英雄”案例。

但是唯独黄飞鸿是特别的,而更特别的是李易导演的《黄飞鸿》系列。

在个人看来《黄飞鸿》系列最大的成功在于他把该片提升到了史诗片的高度。该片所关注的,不再是传统功夫片的武术之争,甚至也不是胡金铨式的家国之恨,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思。

我们可以在《黄飞鸿》三部曲当中看到很多东西。

《黄飞鸿》的反思是多方面的:

有关于民族自强的;

有关于民族自尊的;

有关于清廷**的;

有关于民众愚昧的;

有关于革命牺牲的;

有关于传统武术与洋枪洋炮的;

有关于科技革命的;

甚至有关于爱情观念的。

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反思或许并不深刻,但种气魄和视野,在以往的功夫片甚至商业片中都是从所未见的。

内容方面,徐克将影片时空聚焦在清末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时代背景中,并将各种历史事件穿插在一起:中法战争、黑骑军、民团、贩卖人口、白莲教、革命党……虽然存在很多历史性错误,但这种做法,的确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影片第二个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黄飞鸿形象。和一般的功夫片不同,赵千版的黄飞鸿是有“形象”的,而且身份和性格都相当复杂:他既是普通百姓,又是地方上知名的武术家,更兼任黑骑军教头和民团总教练;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但对官府之**和民众之愚昧深恶痛绝;他对西方的先进科技持开明态度,但仍然时刻不忘民族自尊自爱自强;在其他任何方面,他都是主动且坚定的,但在爱情方面,他却是被动而内敛的……将现代性格投入古代角色,李易导演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无疑拉近了角色同观众的距离。

看完电影,不得不感叹,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回望华国近代史,真的让人无比地感慨和庆幸,感慨这条救亡图存之路革命者们走得太艰辛了;又无比庆幸先辈们的血与泪没有白费,今日之华国如你们所愿。

很多人看到了黄飞鸿的故事,却忽略了这也是在讲华国的近代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黄飞鸿》的时代背景。

电影故事发生在清末,当时正值慈禧当政,也是大清国最颓靡、最动荡的时代,从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当时有非常多的外国租界,华洋纠纷频繁。鹰国向清政府以非常廉洁的价格在沪上建立租界后,在洋泾浜沿岸造了800多幢简易住宅,供华国难民居住,做起了房地产生意。继鹰租界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清朝设立租界,清政府逐渐丧失了对租界的控制权,从而产生了国中之国的现象。

诸国列强在清朝各自占山为王,清政府对国土的主权丧失,快速消耗了清政府在平民中的公信力。民间无法依靠政府,许多平民开始热衷于习武以求自保,民间武风大振。黄飞鸿的形象,就是当时民间武术团的精神代表。

“冲突”,是剧本情节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黄飞鸿》里的冲突,来自当时的华洋对抗,文化的对抗,时代的对抗。

在《黄飞鸿1》中,黄飞鸿第一次见到十三姨的场景里,海归的十三姨向黄飞鸿握手,黄飞鸿愣了一下,向十三姨拱手作揖,此时的黄飞鸿是当时华人对外国文化的态度缩影,古板,守旧,排外,而海归的十三姨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对国外的科技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两人的相处在电影里营造了非常多的冲突点和笑点,也映射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第一部里面,其实还有一点,如严振东临终所言:我们功夫再好,也敌不过洋枪洋炮。

也暗示了冷兵器时代在近代的终结。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里有一个场景,外国人贩子商人为了暗杀黄飞鸿,在戏棚里开枪扫射,很多平民因此受伤,黄飞鸿反倒受清衙门诬陷。在宝芝林里黄飞鸿拿着洋人的火枪若有所思,对十三姨说,“唐山应该要变,拳脚是打不过枪炮的。”黄飞鸿此时明白,即使自己是民团教练,即使自己的武功多么高强,也对抗不了枪只弹炮。而在历史上,随着清政府倒台,民国建立,枪只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冷兵器时代才真正成为了历史。

剧中黄飞鸿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转变,映射了在华国近代,国人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力求转变的上进之心。

通过在电影中的情节可以看出,在最开始,黄飞鸿心里对西方文化是抵触的,比如说十三姨帮黄飞鸿量身型做西装的场景,当时黄飞鸿说,“等将来华国人都要装西装的时候,我再穿吧!”到了后来,黄飞鸿开始戴上了洋帽,带上墨镜,坐火车,甚至参加医学交流会,用蒸汽机制药,黄飞鸿完整复现了华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所经历的“学器物”的过程。

和《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相比,第二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更加地贴近历史,里面在中出现了陆浩东和孙先生这样的角色,其中孙先生他跟黄飞鸿在医学交流会中相识,后在鹰国领事馆中以中西医术共同救治伤众。这里的孙先生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位先生,包括他的字“逸仙”,医生的职业,基本还原了先生的人设。为什么要把孙先生这个角色放进电影?因为如果是讲华国往事,那辛亥革命这个元素就必不可少。电影暗暗地表达了一个观点,在当时备受压迫的华国,习武不可救国,行医不可救国,唯有思想改革才能帮助国人实现独立、民主和富强。

当然,更让人难以忘怀,更意难平的是陆浩东!

特别是在面对民众的愚昧的时候,他的前后的反应,真的令人嘘唏不已,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先驱者们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陆浩东最终并没有迷茫,而是越发地坚定了,要去改变这一切,才能够救这个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那一面旗帜,而他只是众多先烈之中的一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许籍籍无名,可是他们都曾经为了同一个目标抛头颅洒热血!

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的剧情主线是,沙俄为阻止李鸿章跟岛国签订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决定在狮王争霸的比赛中暗杀李鸿章。黄飞鸿在无意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方面要跟当时的地霸“赵天霸”周旋,另一方面还要破坏沙俄的计划,阻止暗杀李鸿章。

电影中提到的条约,其实就是历史上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里的重要一条,就是大清国向岛国割让辽东半岛,当时的沙俄一直视大清国的东北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联合了德、法向岛国施压,而最终结果是岛国归还了辽东半岛,但大清国需要在原来的2亿两赔款上,额外支付三千万白银。这一大笔相当于清王朝15年的国库收入,让岛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发展。

电影的**是最后面的狮王争霸比赛,其实这个场景设定得非常有意思,大清国举办这场比赛是为了向其他列强国彰显自己的国力,当各方势力在城下斗得头破血流,城墙上作壁上观的诸国列强我想他们感叹的并不是大清国的强大,黄飞鸿在夺得金牌后对李鸿章说的那段话至今堪称经典。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看看电影的反派角色,我们都知道,如果说主角团的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电影的质量的话,那么反派角色的塑造的成功与否,却同样的决定着电影的上限!

一个塑造成功的反派,绝对能够提升电影整体的上限。

而《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反面角色无疑也塑造得相当成功。

在《黄飞鸿一之壮志凌云》中,严振东是一个极为矛盾和悲情的人物,影片的编导在这个角色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华国传统武人的一个缩影:他本来有着作为武术家的尊严和底线,但在生存的压迫之下,不得不向内心鄙视的恶势力低头,甚至助纣为虐。而当他使出卑鄙的暗器手段,却仍不敌对手黄飞鸿时,内心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也被无情地撕下,只能在癫狂中走向灭亡,垂死之际只留下“我们的功夫再高,也抵不过洋枪”的无奈喟叹。

对于严振东这样的角色,他可以说真的不是纯粹的那种反派,人们看到严振东,我相信第一印象绝对不是反感,而是同情,同情他的生不逢时!

与之相似的还有《黄飞鸿二之男儿当自强》中的纳兰元述,这个角色定位更为复杂。严格来说纳兰元述更应该称之为主角黄飞鸿的对手而不是反面角色:两人既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又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二者都是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只不过所选择的道路,以及所使用的手段不同罢了。

纳兰元述这个角色,站在我们观众的立场上,或许觉得,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觉得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可事实上,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所做的一切,唯一错误的只是他忠诚的对象而已!

他懂英文,他怜悯百姓,他甚至同情白莲教,他对洋人的态度不卑不亢,等等,可以说都是那个时代官员当中的异类!可他还是行差走错,最终落得那样的下场!

第三部里面的赵天霸就不多说了,这个角色,其实很简单,他就是一个嚣张跋扈见利忘义的帮派头子,他的恶也是纯粹的,是三部曲里面反派当中最纯粹的恶人。

真正要说的是鬼脚七这个人物的塑造,在第三部里面绝对堪称是亮眼的。

和赵天霸的纯粹的恶相比,鬼脚七是很纯粹的社会底层人士,他并不是那种独立自主的人格,他是车夫头子,他依附赵天霸,那么他便作恶,依附黄飞鸿便为善!

鬼脚七也是纯粹的,他更像是当时的那些社会底层人士的一个缩影,没有那么多善恶是非观,恶也恶的纯粹,善也善的纯粹!

鬼脚七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黄飞鸿,遇到了十三姨,遇到了黄麒英这样的人,否则的话,在被赵天霸如垃圾一般丢弃之后,他的下场可以预见!”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