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十二怒汉

《本杰明·巴顿奇事》告一段落。

只是李易还没开始咸鱼,就有事儿找上门来了。

来的人是陈伟杰。

陈伟杰的来意,倒是让李易有些讶然。

因为他竟然是为了筹款而来的。

而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让李易颇感嘘唏。

陈伟杰此次是代表港岛演艺人协会而来,李易本身的确也加入了这个协会,不过,大多时候他也基本上就是挂名而已。

陈伟杰代表演艺人协会,倒是并没有出乎李易的预料,因为他是这一届的协会会长。

演艺人协会最早的成立,是在九十年代,演艺人协会的诞生正值港岛电影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由于电影易赚钱,一度成为港岛的那些社团觊觎的目标,而协会成立的目的之一即是凝聚业内力量,对抗黑恶势力的介入。

不过,到了如今,这个宗旨早就变了,毕竟港岛都已经回来了。

所以,演艺人协会的职能和宗旨也开始渐渐开始改变。

其中有一条就是保障演艺人权益。

这些年演艺人协会也的确做了不少事情,不过,这次陈伟杰之所以来找李易,却是因为最近接连爆出的港岛的一些曾经的老明星,老演艺人晚年凄惨的新闻。

甚至有一个曾经的红极一时的女明星,晚年竟然沦落到街头乞讨无人帮的地步。

而近期更是去世了,关键是,港岛演艺人协会在对方过世之后,希望能够给予帮助,但是却被对方的家人拒绝了。

这个事情,让港岛演艺人协会,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因为那位女明星,虽然不曾加入这个协会,但是她却和协会里面的很多人都是认识的,甚至曾经合作过。

不过,李易看陈伟杰的眼神却变得有些讶然起来。

因为据李易所知,那位可是曾经和陈伟杰搭档过,算起来,对方应该和陈伟杰算是朋友,以陈伟杰的为人,李易不太理解为什么,陈伟杰没有帮她?

虽然曾经有传闻说,那位性格格尖锐,恃才傲物,清高自许,所以得罪人被封杀。

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李易毕竟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也不认识对方,所以并不得而知。

“传闻的确是真的,当初她的确不好相处,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她和那么多老演员合作过,可是却没有人出手帮她对吧?”陈伟杰似乎猜到了李易的想法说道。

李易点了点头。

“其实最初的时候,她的确是被封杀,但是后来很快地就解封了,可是后来她就“疯了!””陈伟杰说道。

“怎么疯的?”李易疑惑。

“你没看新闻吗?”陈伟杰有些惊讶。

李易摇了摇头,他的确没有看新闻。

毕竟,虽然同情对方,但是始终李易并不认识她。

“不知道!”陈伟杰摇头道。

“不知道?”李易更加疑惑了。

“因为,她自己说的版本就有好几个,当时她的精神状况就已经不好了,所以她的话,你知道的。”陈伟杰苦笑道。

“其实我们尝试过帮她,但是......”陈伟杰再次苦笑摇头。

“她的性格怎么说呢?比较尖锐,而后来精神出问题之后,性格变得更加爆裂,我们曾经想资助她,但是都不了了之。”陈伟杰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并没有说的特别具体。

不过,李易也没有寻根究底的意思。

“所以呢?”李易疑惑地问道。

“其实港岛很多老演员的状况都不是太好,像我们这些运气好的,成功了,可以赚大钱,就算退休了也有积蓄,可是更多的人,他们的工资是很低的,特别是港岛电影减产多年......”

“而这次英姐的事情,让我们都有很大的触动,所以想要以港岛演艺人协会的名义,成立一个内部援助基金,旨在援助像英姐这样的晚年凄惨的老演艺人。”

“那直接捐款就是了啊!”李易有些疑惑,毕竟,演艺人协会的会员们,顶级的那些可都不差钱。

要筹款,真的不叫事儿。

陈伟杰摇了摇头道:“最初我们的确是决定直接捐款,但是后来大家商量之后,又觉得,既然是演艺人协会,我们的会员有导演,有编剧,有演员,那么为什么不组合起来,拍一部电影来筹款......”

李易点了点头,这倒是一点,其实港岛这边早就有这样的惯例。

当初的编剧家协会,为了筹建协会大厦,就是一起拍了一部电影来筹款。

导演协会也有过类似的例子。

而当初李易他们一起搞的演员培训计划,同样的也拍了一部电影筹款。

虽然同样的是筹款,但是直接捐款,的确不如这种拍片子筹款的模式。

“可是你这突然就找我,我也没想法啊。”李易微微皱眉道。

说起来,这种事情,李易倒是没想过拒绝,但是就像他说的那样,这么突然,他哪里有那么多的灵感。

关键是,这类的筹款电影,肯定不可能搞什么大制作,而且最好是制作周期短的小成本影片。

而实际上,在港岛在,这类的电影,通常都会囊括一大堆的演员明星一起出演。

而这种电影想要拍好,真的很考验导演的功力和编剧的能耐了。

......

“英姐可惜了,以前听说过她的一些事情,你说她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后来那个样子?”李易和慕晴也聊起了这个事情,慕晴颇有些遗憾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知道,我猜测,她说的那些版本,虽然每次都不同,但是必然是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否则的话,好好的一个前途无量的艺人,怎么会突然一夜之间就疯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连陈伟杰都讳莫如深。”李易摇了摇头道。

其实港岛电影黄金时代,是港岛电影最好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也绝对是港岛娱乐圈最为混乱的时代。

港岛演艺人协会的成立的初衷,就可以看的出来。

所以,实际上,能够让那么多人闭嘴,并且不去谈论这个事情,连陈伟杰这样的天王巨星都讳莫如深,那么幕后的黑手,其实也就屈指可数了。

“那你答应了?”慕晴问道。

李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暂时没有灵感,这种筹款的片子,没那么好拍。”

“也是,港岛这类的电影其实不少,但是好口碑的却真的很少,反而不少被影迷们骂是圈钱之作。”慕晴点了点头道。

这种事情也就是陈伟杰亲自上门了,否则的话,李易真的不会轻易应下。

因为有些吃力不讨好。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一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越多,电影越难拍,越难出彩。

毕竟,角色一多,就很难让观众轻易地代入,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你凭什么让那些角色,都能展现出存在感来?

《本杰明·巴顿奇事》看似角色不少,但是实际上呢?

真正的主要角色,其实就那么几个。

当然,港岛演艺人协会,以及陈伟杰他们的想法,李易还是比较支持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易也没有很刻意地去寻找灵感,激发金手指什么的,毕竟,他现在都搞不懂,金手指的触发机制是什么。

所以,依然还是每天该干嘛干嘛。

倒是也会偶尔看看新闻什么的。

另外一个新闻就打了这些吹捧者的脸。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港岛突然爆出了一个大新闻,一个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

而这个连环杀人案的死者竟然都是曾经一个案件的陪审团的成员。

港岛警方第一时间逮捕了出狱不久的当初的那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到这里,好像案件就很明了了。

可是结果很快地竟然出现了大反转。

当初的那位被判有罪,入狱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无辜的!

而这次的杀害陪审团成员的连环杀手,竟然就是当初那个案件的凶手!

顿时,这两个新闻关联在一块,引发的舆论可想而知。

于是,网络上的讨论和争议也就越发地热烈起来,之前推崇陪审团制度的人,被啪啪啪打脸。

毕竟,港岛的那个案子,同样的也是被证明了是冤案,也证明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的制度。

而李易在这个时候,金手指却是意外地被激发了。

一部关于陪审团的电影,浮现在脑海之中。

《十二怒汉》!

这部被翻拍了好多个版本的电影,每个版本都出现在李易的记忆之中。

最早要追溯到非常久远。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一个版本的口碑都非常不错。

国产版本的《十二怒汉》在票房方面的表现最差,当然,这一点李易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在记忆之中的那个世界,本身有原作和许多翻拍的版本,让国产版的《十二怒汉》少了新鲜感。

而又因为国内的国情不同导致剧情无法让国内的观众有那么好的代入感。

虽然口碑不错,但是却没有能够获得什么好的票房反馈。

有网友总结出了几点失败的原因:第一,把真实的案件判决改成了模拟庭审。

这当然是因为国内不存在真是的陪审员制度。硬在国内弄出个真实陪审员庭审的故事未免有些怪异,所以不得不改编为政法大学授课的模拟陪审。

而且这么一改,就显得每个人在讨论过程中的较真价值大打折扣,因为不管你多么的认真负责,都并不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与清白。

所以,论过程中那些情绪的变化,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毕竟,模拟法庭,只是模拟而已,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那么哪里来的那么多情绪反应?

其次,原版的《十二怒汉》是没有真相的,因为陪审团成员,实际上每个人都只是围观者,他们很多人都坚信那个孩子就是凶手,但作为一个决定生死的陪审员,却坚持无罪,因为检方并没有拿出让他们无法产生怀疑的证据,这才是符合这个制度的法理精神。

或者说,在这制度下,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就通过这些找到真相,真相重要,但是又不重要。

李易把几个版本的都看了一遍,说实话,对于国产版的《十二怒汉》他其实觉得挺好的,但是同样的,也能理解,为什么电影最终票房失利,因为,首先,模拟法庭,这个先决条件,就让这部电影很难获得成功。

简单地说,虚拟股票,你赢的再多,那也是假的。

同样的道理,模拟法庭,你模拟地再像,可是也根本无法真正地决定什么。

只不过是探讨,或者辩论了一番而已!

李易最喜欢的是黑白版本的那个《十二怒汉》!

但是这个的确不好本土化改编,《十二公民》抛开模拟法庭这个致命的缺陷不提,其实里面的十二公民,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职业,这一点倒是挺符合李易的口味的。

不过,前提却是不能模拟,不能模拟,不能模拟。

《十二怒汉》剧本是真的很不错,构思也非常巧妙,可是这是建立在陪审团制度上,这一点放在港岛,其实倒是挺合适的。

因为港岛也是陪审团制度,虽然可能和电影里面有所不同。

但是只要前提这些是真正的陪审团,那就OK了。

而且这种电影,其实成本真的可以很低,因为场景单一,但是想要拍好,也是真的挺难的。

前文说过了,一部电影角色太多了,就很难让观众分辨清楚,对每个角色都有印象。

所以,这里就很考验编剧和导演,以及演员的演技。

因为从头到尾,都是聚焦在陪审团室,聚焦在一张桌子周围的十二个陪审团成员上面。

顺利的话,完全可以很快地拍完!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