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初衷是同情,核心是伤痕

等李易把《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简略地讲述了一遍之后。

众人都有些沉默。

“这个故事还真的是......”陈问有些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是啊,明明好像平平无奇,可是为什么却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受。”楚雪湘也说道。

“不过,这时间跨度真长啊,要拍出来,成本不会低啊!”紧接着唐路又说道。

李易点了点头,《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电影,别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场面之类的,但是这种时间跨度极长,涉及到的不同的场景很多的电影,又涉及到了不同的年代的建筑,场景,等等,等等,这样的电影要制作起来,成本的确不会低。

事实上,原版的这个电影,制片成本也不低,超过一亿美刀。

虽然说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几亿美刀的大片来,这样的成本,好像不是特别高,但是别忘记了,这是一部剧情片,虽然带有奇幻色彩,但是这依然不是什么商业元素很浓郁的电影。

猎奇是有,但是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一生,这种电影,其实并不受那些电影资本的欢迎。

不过,对于李易来说,却都不是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真的不是问题。

只是《本杰明·巴顿奇事》真的想要拍,对于李易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电影的故事本身讲述的是一个阿美利加人的故事,社会背景也是老美那边的。

而李易毕竟是华国人,对老美的那边的很多东西,比如历史这一块,真的了解的不多,那么要拍的话,就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其实为什么不改编成港版,或者内地版的?”唐路不由地问道。

其他人闻言也是有些恍然。

李易苦笑着摇头道:“首先,你们知道,我预想中的故事前后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其实并不适合国产化,为什么?因为本杰明·巴顿所在的养老院,始终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之中,而如果放在国内的话......”

众人闻言也都是有些愕然。

的确,这样的故事,特别是横跨了近一个世纪的故事,如果真的改成国内的故事,那么很多地方都必须大改。

而且,如果真的要打造成国产版的话,那么很多时段的故事,就要发生巨大的转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时代,战争年代,等等,这些如果不表现出来,那么必然会让电影的时代背景失真!

《本杰明·巴顿奇事》有一点其实一直都存在,那就是稳定的环境。

虽然电影淡化了经济这一块的逻辑,但是实际上,却引入了本杰明·巴顿的亲生父亲是个有钱人这个事情,这会让他在养老院,以及养老院一直维持着一个很好的合理的逻辑。

其实说起来《本杰明·巴顿奇事》并不是那种取悦观众,娱乐大众的电影,这部电影应该算是伤痕电影,这里说的伤痕,不仅包括演员演后的那种感受,也包括观众在看后心里所留下的那种淡淡的哀伤。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故事?我的意思是,你想拍这个故事,心里是怎么想的?”陈问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李易总不能回答,这是金手指,不是我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而是我有什么我才能拍什么啊。

“我也很好奇,如果拍这部电影,你会用什么样的姿态,或者说,什么样的方式去拍?这种电影可不好拍啊!”唐路自己也是导演,所以,他问的问题更偏向导演。

有些电影,或许导演的确只是工具人,但是到了李易这个层次的导演,可以说,他的想法,就是电影的灵魂。

而就像唐路说的那样,《本杰明·巴顿奇事》这种电影,可以说是最难拍的电影之一了,第一个难题在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对象。

对于演员来说,本杰明·巴顿的角色是很难演绎的,因为,我们通常来说,都是生老病死,从年幼到年长,从婴儿到老人,可是这里面却反过来了,那么问题就来了。

故事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整个童年都被垂垂老矣的人群所包围,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十分适宜的应对,这本就是一个心理挑战,尽管他的心理成熟度很低,仅仅是个初生婴儿。但是试想想,如果我们刚出生时就面对一大群85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这种体会让演员自己去演,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甚至找不到可参考的对象,这个时候,导演就很关键了。

演员不知道到底需要演出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来,凭空作画是很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导演,就必须有自己的清晰的思路,告诉演员,我想象当中的是如何如何的。

至少需要指出一个方向。

然后就是电影的核心思路了,对于电影来说,这一点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你需要这部电影展现出来,仅仅只是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吗?

这的确可以,但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导演拍出来,为什么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就是因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的,而李易的电影,他自然需要赋予电影自己的主题。

电影的主题风格是什么?

黑暗的?还是是暗淡的?亦或者同时也有些扭曲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的想法?我认为关键在于,必须确定同情本杰明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的疾病,还是因为他的‘诅咒’,或者是其他。这或许会是整部片子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坚守了这个基础,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片中他就是要去到那些他该去的地方,找他应该找的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李易想了想说道。

“同情吗?”众人都有些讶然,没想到李易给出的会是这样的一个答案。

“不错,难道不该同情吗?作为父母,生下本杰明这样的一个“怪胎”,他们抛弃了他,他本就已经足够可怜了,一出生就是“怪胎”,却还被父母抛弃,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作为正常的旁人,旁观者,或者说是观众,他们看到本杰明,知道本杰明的事情,我相信,第一反应也必然是包含同情的,同情他的悲惨经历,悲惨的身世!所以,我想,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演员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心理。

比如故事里面的本杰明的“母亲”,她必然也是先对孩子产生了同情,然后才有其他。”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好吧,这就不多说了,其实我就是想拍出来,然后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李易说着自己也不由地有些莞尔。

“不过,要从老年变成青年,那孩子的“老年”,好像没那么好拍吧?”这个时候,林云斌突然开口问道。

众人怔了一下,随即都有些恍然。

的确是这样的!

其他的电影,如果拍摄婴儿时期的孩子,那么找个婴儿来拍就好了。

可是《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里的本杰明,一出生就是老头的样子,关键就在于此,李易不能真的找个婴儿来演,因为那根本不是“婴儿”,而是处于耄耋之年的婴儿。

关键是,这种婴儿,面相必然是男主演,婴儿成长起来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肉眼不可判断,但是从老年到年轻,那必然不可能用这种方式。

“这个倒是没什么,现在的特效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子成像捕捉男主演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就OK了。”李易对此倒是没有太在意。

因为听起来好像挺难的,但是实际上,这年月的特效技术而言,这真的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技术。

当然了,对于这种特效,李易必然也是会精益求精。

“依照我们的想法,这个合成体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在观众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整体,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合成体。难点在于男主演的面部表演,由于是电子成像,必须对其表演时的脸部面容进行动态捕捉,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特技效果,必须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认出那就是男主演。”李易又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这和什么抠图啊,AI换脸啊,其实完全是两码事。

抠图或者AI换脸,不可能真的完全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抠图也好,AI换脸也罢,都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精确的,自然的“表演”!

所以,到时候肯定有的磨了。

当然更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李易和特效团队具体去谈,或许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了也说不定。

其实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需要的特效或许还真的不少。

当然,都是比较细微的特效,不是那种,完全追求视觉效果的特效。

不过,这部电影想要像李易之前的其他电影那样快速开拍,是不太可能了。

毕竟这样的电影,需要做的前期筹备工作太多太多了。

电影开拍之前,需要完成的筹备工作非常多和繁琐。

首先是需要寻找“养老院”等场景,然后进行搭建,还原出不同年代的街景,内景,等等。

这些不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进行考究。

其实放在好莱坞拍会跟便利一点,因为《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其实主题虽然不是怀旧,但是,你电影的背景是什么年代,那么必然需要具备那个年代的特征。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个时代,那么倒是还好说一点,可是关键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自然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

其实李易看来,原版里面,已经大量的弱化了这种时代变迁而产生的环境变化。

总体上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这方面并不侧重。

可是却依然做到了相对的符合了。

只不过,并没有给予某个时代独特的代表性的象征。

当然,这也是因为,阿美利加在那一个世纪,整体上来说,内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并没有战火燃烧,而又只是局限于养老院这个小地方,所以,变化不至于太大。

但是如果放在国内的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那时代变迁的节点就太多太多了。

而电影的拍摄却必须展现出时代感和时间的节点,在原版里面,这方面在李易看来做的并不好,因为总体上来说,更多的只是展现本杰明·巴顿本身的身体,面部变化等等。

其他方面却给人的感觉似乎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可大几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没有变化?

建筑会渐渐开始产生历史感,人们的着装也必然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等等,等等。

好在李易并不急,他接下来的时间,每天也就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剧本,写电影策划,在里面标注上自己的具体详细的要求等等。

同时他还需要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节点,不同的时代的着装,环境等等。

虽然比如布景这些不需要李易去做,但是他却不能不懂,所谓的专家,专业人士,或许大体上他们可以做的很好地还原,但是李易却必须对每个细节进行考究,否则的话,一些低级的BUG出现在电影里面,会一下子拉低整部电影的质量。

《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筹备已然在李易的远程指挥下展开。

不得不说,这方面好莱坞的确要便利不少,只要你给出具体的要求,他们就会有专业的团队,帮你找到,做到。

当然,或许不完美,或许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李易的要求,但是大体上却不会有问题,李易需要做的只是在细节上进行调整。

这会省掉李易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