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汹涌的父爱

《默默无闻》这个电影名字是译名,但是李易却觉得非常恰当。

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的父亲,的确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有一个儿子。

如果他没有身患绝症,或许他无法成为一个多么成功的人,但是至少,他可以陪伴着儿子成长,做一个好父亲。

可惜的是,人生无常,身患绝症的他,根本别无选择。

这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压抑和绝望的电影,甚至任何一个人代入其中,都会产生一种无助的绝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倒是和当初的《婚纱》很像,只是,《婚纱》里面的女儿,更大了,她至少也还有亲人可以托付。

可是对于《默默无闻》里面的父亲,他却没有任何亲人可以托付,这是何等的绝望的事情。

这大概是亚洲人和西方国家的人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国内,或许有这样的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的人,但是却始终是极少数。

可是在西方国家,像男主角那样的人,却真的不少。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从电影的层面上来说,《默默无闻》的故事,更加有冲击力,《婚纱》当然也很有冲击力,但是至少没有那么的令人冰寒到骨子里的绝望。

至少,她还可以找到值得托付的人,当然,同时,《婚纱》里面的母亲,也的确比《默默无闻》里面的父亲在事业上更加成功。

《婚纱》的女儿,已经上学了,或者说已经懂得了一些东西,比如死亡!

可是《默默无闻》里面的儿子,却仅仅只有三岁,他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更不用说让这么丁点大的孩子,去明白什么是死亡!

两者看似很像,都是身患绝症的父亲(母亲),都是在为自己即将永远离开孩子而安排后事。

不过不同的是,《默默无闻》里面的父亲,需要做的却更多,需要担心的也更多,因为他的孩子还只有三岁,他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家,找到能替代他照顾孩子的人,乃至于为孩子找新的父母。

李易将两个故事进行了对比,不好说孰高孰低,但是《默默无闻》却的确更加的压抑和绝望。

《婚纱》能获得高票房,其实也很影片虽然同样的是以死亡作为结局,但是至少,电影展现的更多的不是绝望!

李易想着如果改编成国产电影的话,会如何?

这么一想,他突然觉得,或许的确可以!

不过,如果真的要改编的话,其实挺麻烦的,因为国情不同。

国内的收养孩子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外可以说有着巨大的差别。

如果真的需要进行本土化改编的话,那么李易还得去咨询国内的法律相关人士。

还有一点,收养人家庭,如果进行本土化改编的话,那么肯定不可能和原版的那般,因为国内和国外在这方面本身也有很大的区别。

再一个,就是父亲的观念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怎么又有新的灵感了?”慕晴见李易失神,就有些期待地问道。

“嗯,这个新闻,我觉得很适合改编。”李易点了点头说道。

“你觉得如果把这个故事进行本土化改编,怎么样?”李易又问道。

慕晴的反应却让李易颇有些意外。

“不怎么样!”慕晴想都没想就说道。

“为什么?”李易疑惑。

“因为,这种事情在国内就不太可能会发生。”慕晴说道。

“你的意思是,这个父亲没有亲人?”李易以为慕晴说的是这个。

谁知道她却摇头道:“不,孤家寡人的人,或许不算多,但是也不是没有,我之所以觉得不适合,是因为,国内的有能力收养孩子的家庭,和国外有着巨大的差别。”

“嗯?你继续说。”李易闻言不置可否,示意媳妇继续。

“这么说吧,在国外,可能孩子被寄养,或者被领养的情况很常见,但是在国内,其实相对还是比较少见的。”慕晴想了想说道。

“外国人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找的是领养机构,但是国内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找的绝对不会是福利院或者领养机构之类的。”慕晴继续说道。

“他们会优先寻找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托付,而不会寄希望于其他人。”

李易顿时就懂了,事实好像真的是这样。

一个人可能没有亲人,或者亲人都不在了,但是朋友却大多数时候都是会有的。

仔细想想,原版的电影里面的剧情,的确如果要本土化,那需要改的地方真的就海了去了。

甚至可以说,全部都要推翻了重来。

比如,原版里面的那几个家庭,第一个家庭很富裕的家庭,而且一开始就提出了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国人如果听了肯定是会非常满意,但是外国人的观念却和国内有着巨大的不同,所以,影片里面的男主角果断地PASS掉了这个家庭。

当然,也有可能是骨子里,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记住自己,虽然嘴上说希望孩子能忘掉自己,但是作为父亲,又怎么可能舍得?

而这样的家庭,那样的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妇,如果真的收养了,那么很大的可能真的会当亲生的看待,那么他们也有很大的概率会希望孩子忘掉过去。

后面的几个家庭,也同样如此。

那对连个公仔都要拿回来的夫妇就不提了,最后收养的那个独生女人,如果换成是国内的话,任何一个父母怕是都不会把孩子给这样的家庭来抚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在意,是否父母双全之类的,但是对于国内的家庭来说,却绝对是希望孩子能够同时拥有父母的。

不止如此,按照国内的法律法规,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所以,这样的人,在国内也根本领养不了!

再一个那个家里已经收养了很多孩子的家庭,就更不用提了,那是欧美特色,在华国,想都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的。

越想,李易就越觉得,本土化改编,真的太麻烦了。

再加上这个故事人家原版的原型人物就是英伦那边的人,所以,本土化改编的话,反而就有些不妥了。

当然,这样的电影,如果李易想要运作到国内上映的话,肯定不难,而且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过,这种电影,换成了西方背景的话,国人是否能接受?李易也不敢保证。

至于海外的票房,说实话,李易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毕竟,原版这部电影并没有获得什么太好的成绩,电影始终太过压抑了。

不过李易就喜欢这种的电影,嗯,催泪系导演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默默无闻》或许可能比《婚纱》的票房潜力要差一些,商业属性要差一些,但是论催泪指数,却丝毫不弱。

说实话,催泪煽情的电影,或许未必是什么经典之作,但是能催人泪下的电影,却绝对不会差。

《默默无闻》记忆里真的“默默无闻”大概也和影片本身的导演虽然有一点名气,但是却也是小众的导演,而演员方面,宣发方面,可以说,都几乎聊胜于无。更不用说这还是一部非好莱坞电影,自然而然地“默默无闻”也变成了理所当然。

到李易手里头,却不同了,别看《怦然心动》国内有不少人叫嚣着李易的神话破灭,可是实际上,这部片子在北美虽然票房不算多高,但是却绝对不差。

迪恩影业这边,詹姆斯·迪恩,当然更希望李易拍的是那种《第六感》这类的商业属性比较浓郁的电影,但是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无视《怦然心动》这种电影了。

赚钱只是多少不同,反正都是有的赚。

更何况《怦然心动》的盈利能力就未必差了。

《怦然心动》虽然在北美院线方面,票房并没有太高,但是在流媒体互联网上点播率可是非常高的。

李易打消了本土化改编的念头,不过,既然要改编自真实的事件,那么一些准备工作就需要去做了,不过,这不需要他出面,只需要知会一下迪恩影业那边就可以了。

他们操作这类的事情,不要太熟悉。

更何况,也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因为这次的事件和其他事件不同,这只是一个小事件,无关其他人。

李易开始着手“写”剧本。

《默默无闻》这种电影,拍起来其实挺轻松的,因为是剧情片,当然,如此一来,演员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男主角和小男主角尤其是关键。

原版的男主角虽然不算什么新人,长得也算帅气,但是却真的在影坛没什么名气和号召力。

当然,这也和原版的电影,根本也找不到那些大牌演员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李易这边就没有任何顾虑了,只要合适,咖位真的不是问题。

因为整个剧组,论咖位谁能比李易大咖?

《默默无闻》的剧本,还需要打磨,李易虽然有原版的做参考,但是还是需要一些协助的。

比如找相关的当事人,比如原型人物有过接触的那些家庭,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

这方面,李易全部都委托给迪恩影业那边。

而且既然有原型人物,虽然说电影剧情李易熟悉的很,但是如果能重走一遍原型人物的最后时光的路,李易相信会对这部电影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事件的原型是来自英伦,不过,这不是问题。

李易很快地就踏上了行程。

“他当时怎么说呢?很无助!是的,我永远记得他的眼神,他是个好人,愿上帝保佑他!”福利机构的人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起来。

“他一直试图为孩子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家庭,他企图告诉孩子,死亡的意义,但是孩子太小了,这让他很为难,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孩子才三岁,那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宝贝......”

“那个孩子很可爱,真的,我们夫妇俩都非常喜欢!”李易走访的第一对想要领养孩子的夫妇,和记忆里面的原版的电影,肯定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这对夫妇,的确很富裕,而且的确是不能生孩子,他们对孩子的也的确很喜欢。

但是李易看的出来,男主人是比较保守和传统的那种人。

“我们的孩子当然要接受最好的教育,虽然这么说可能有些不好,但是我还是想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精英,而不是像他(电影里面的父亲)那样默默无闻!”男主人说道。

李易发现,这对夫妇已经领养了一个男孩,而且看的出来他们很喜欢那孩子。

当然,李易不可能真的完全走访所有的人。

不过,这却也足够了。

怎么说呢?李易自己也是做父亲的人,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为父亲的绝望和无助。

关于死亡,怎么去向一个三岁的孩子解释,又怎么去告别,去面对这样的离去......

如果说在这之前,李易纯粹地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不错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他并没有简单地把这个电影当成一个普通的故事了。

而是尝试着代入到男主角的角色里,但是他很快地发现,自己有些做不到,因为他无法承受那种绝望。

平凡却伟大的父爱,不外如是!

李易并没有去打扰那个孩子,只是远远地看了几眼,那个收养孩子的单身妈妈,对孩子很好,孩子似乎也已经从父亲的离开的悲伤之中走了出来。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孩子的天真的笑容,李易心里却有些复杂。

他无法想象如果孩子的父亲看到这一幕,心情会是如何的?

他渴望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但是如果这是以遗忘他作为代价呢?

李易试图靠近孩子的父亲最后的时光的心境。

他的孩子像很多单身父母般乖,也像他的那个沉默父亲一样不善表达。陪儿子的最后那段时间,父亲最大的遗憾是,他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的孩子。

他愧疚极了,可是他没有办法,他要跟世界告别了。

死亡面前,他愤怒,愤怒的是他无法陪儿子一起面对这个世界。

死亡面前,他也渴望内心平静,可因为儿子,他也无法面对这个课题。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