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再痴情的爱,也阻挡不住黎明的到来!

《倩女幽魂》的上映和爆红,让整个华语电影圈都刮起了一阵聊斋热,或者说女鬼热。

不止是影视公司瞄准了聊斋这个宝库,同时网友们也在网络上纷纷地分析聊斋里面的哪个篇章适合改编成电影。

《倩女幽魂》带来的影响力还不止如此。

一时间,短视频里面,聂小倩的妆,她的发髻,宁采臣的装等等,都成为了一时间的模仿的对象。

当然,关于《倩女幽魂》里面的一些东西,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和争议。

“为什么电影《倩女幽魂》中燕赤霞一个道士却拿着金刚经?”

有网友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也想问,在看电影的时候,就有点懵,明明燕赤霞是个道士来着,可却给宁采臣拿了一本金刚经,用的是道家的八卦,可是念的却是佛教的般若波罗密,就很奇怪了。”

“就是啊,感觉有点大乱炖的意思,宁采臣是书生,燕赤霞又是道士又用的佛经,但是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虽然有点奇怪,可却不妨碍莫名地有些和谐。”

然后就有一些内行人士也开始分析。

“首先,电影中并没有交代,燕赤霞是道士,只是有着道士的打扮,有着道士打扮的人就一定是道士吗?也未必。于是,我们就来看看《倩女幽魂》的发生年代,影视中并没有交代的很清晰!

但从里面出现的一些官职和官员的装扮可以看出,应该是明朝时期,从故事背景中民不聊生来看的话,差不多是明末时期,当然故事里大约也都是架空历史的。

明朝时期,道教、佛教都有所发展,而我们从原版的《聊斋志异》里面,只言片语中来看下燕赤霞的身份: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也就是说燕赤霞来自秦地,而且会御剑飞行术以及万万剑诀,差不多来看的话,师从应该是隐秘的古老方术。或者说,燕赤霞本身是一个术士,而非道士。

而作为方士(或说是术士),则是我国本土最早的玄学门派,风靡于秦汉两朝,汉时佛教慢慢在中国兴起,作为中国本土的玄学门派,自然也会研学佛教,并且学以致用,这本身就相对平常,有传释迦牟尼与老子之间互而论道,不足为奇。

也就是说,燕赤霞本身师从的门派就是遥远的方士,或是术士门下,那么在整个降妖伏魔中,所应用的法术都是自己所学之精要,于是出现了又是般若波多密,又是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而燕赤霞归隐兰若寺,也可以看出,从其本身而言,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是修行,所以,燕赤霞会大唱着:条条大道条条系路,哈我自求我道,我自求我道……”

“我感觉是闹着玩的呗,感觉李易导演是为了重现当年港片的尽皆过火的风采吧。

其实在原着中,燕赤霞和聂小倩是打家劫舍的坏蛋,聂小倩勾引书生,燕赤霞杀死,劫财,聂小倩不是女鬼,燕赤霞也不是道士,是一个书生。

所以本来就是改编的,当然也当然,这也不是随便改编的,在电影里,燕赤霞是一位法力高强的道士,而道士有很多分支,但主流的是全真教,全真教是集百家之长的一个宗教,需要研读的经书很多,其中,儒家的《孝经》、佛教《金刚经》、道家《道德经》都是弟子必须研读的。

所以,电影《倩女幽魂》中燕赤霞用《金刚经》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换一个说法,《金刚经》是唐朝传入我国的,作为佛门一门非常重要的书籍,具有很高的研读价值,其实书里面教的都是一些大道理,中国的儒家、法家等都曾研读过,当年的书籍很少,有书就念念,没有坏处的,而且佛门大兴之后,《金刚经》更是传入了千家万户,很多老太太没事就抄抄,这在影视剧里也很常见。”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突然化身大佬,从不同的角度也能分析个头头是道。

当然,这个前提是电影的确足够火,足够精彩,足够有话题性,所以才会让人们斤斤计较起来。

如果是一部槽点特别多的电影,那么这种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就必然多不胜数,自然也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其实《倩女幽魂》被人们津津热道的话题远不止于此。

因为在这个时代主流影视作品的当中,《倩女幽魂》怪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服化道也同样的让人觉得怪。

“难道就没有人觉得,《倩女幽魂》里面的服装设计和造型也很奇怪吗?”

“对,记得最深刻的就是那个树妖姥姥的发型,简直怪到了极点,有什么说法吗?哪个懂行的来说说呗。”

“还有小倩的造型和服装,颜色变化也很奇怪,哪个大佬来给分析一下啊!”

大佬肯定是有的,所谓高手在民间。

网友们里面可是潜藏着很多的高手。

很快地就有高手出来分析。

“谢邀,很多人觉得《倩女幽魂》里面的服装和造型奇怪,可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奇怪,只是因为和眼下大小银幕上的主流服装和造型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才让人觉得奇怪。

而事实上,当下而言,很多造型服装,都朝着一个方向去,那就是怎么美怎么来,怎么漂亮怎么来,现代剧就算了,可是古代剧,也都这么来的话,那么本身其实就失去了很多韵味,毕竟,审美不同的时代都是不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回到正题上来。

其实在《倩女幽魂》里面聂小倩的装束既有古典借鉴,又有设计的特色。

首先我们知道她是鬼,总要有“阿飘”的感觉,所谓衣袂飘飘,似真似幻就是如此。

大家注意到没有,小倩的服装多为薄纱,层叠的薄纱走动起来会飘散纷飞,再辅以白色,凸显鬼魅气质。除了白色之外,还有素雅淡色(淡紫、淡黄、淡粉),衬托女性柔美、清新,也与小倩的善良相搭配。

其次,除了整体之外,《倩女幽魂》还做了改造。比如,原本传统衣裙上的披帛夸张为了披纱,以显现飘逸;小倩空中镜头里,又融入了水袖。虽说小倩是鬼,然而造型是仙。

最后再看小倩的发式,在片中来看至少有5-6种变化。其发髻主要参考了汉、唐、宋的经典款式,反绾、半翻、惊鹘、堕马、同心,又有与之相配的鬓式,更让小倩的整体造型趋近完备,高挑的发式,瞬间拔高整个人的精气神,雕琢出脖颈的曼妙与修长,让人,噢,不,让鬼更加立体。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细节所在,正常来说,我们很多影视作品,很少有这么细节的。

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小倩的出场,都会根据不同的剧情,不同的环境,切换不同的发式,不同的着装颜色,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当然,不可避免地肯定还是有人会谈到《倩女幽魂》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港岛着名影评人阿炳认为《倩女幽魂》的主题,绝不仅仅只是爱情。

“别看《倩女幽魂》谈的是鬼,聊的是人鬼恋,但本质上是以道为载体,透过人鬼斗争,完成了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居然这么神奇?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硬要给《倩女幽魂》定一个主题的话,我认为用“妖魔道”更为贴切一些。

基于原着,李易导演他们对《倩女幽魂》做出了大量改编,加大了燕赤霞这个落寞道士的叙事空间,使得整部作品既有鬼怪的传奇性,又包含了《聊斋志异》所缺少的江湖情怀、世道沧桑。

我们不难看出来,一开场,宁采臣就经历慌乱、迷茫,作为一名无法掌控命运的穷书生,去一个比鬼蜮更像鬼蜮的地方收账,那里的人们趋炎附势、见钱眼开,充满了世俗和肮脏。

影片通过几个镜头就把这个“妖魔”一般的世界展现了出来,贴的到处都是的通缉令,满街上都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帮派分子,这里,甚至根本没有秩序可言。

为了钱,可以怂恿宁采臣去兰若寺,提前为他量好尺寸,只为了多卖一口棺材!

等的,等等,无一不在凸显了,这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世道。

聂小倩呢?一名有着自己的善恶观,却苦于被姥姥控制的女鬼。

她的身份比很多人都要高,官宦之女,大家闺秀,可是在这样的世道,连死都不安稳,还要沦为妖怪的控制。

一个是可怜、心地纯正的穷苦书生,一个是妖娆、委曲求全的漂亮女鬼,二者顺其自然地上演了一出凄美哀伤的恋歌。

燕赤霞隐于世外,独善其身,至情至性,但透过他的歌声,也看到了这位侠客与道士化身的方外之人的无奈与苦涩。“道可道,非常道东道南道西道北道,各自求各道。”

可他躲得开世俗,依旧躲不掉人心的复杂,正如其所言:“其实做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这话就足够直白了,在失去了良知、善念、道德后的人们,整天蝇营狗苟,为非作歹,这跟鬼害人有什么区别,况且鬼害人就是害人,而人害人往往还披着伪善的外衣,举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简直比鬼都不如。

可惜的这一重意味在两个盛世美颜与爱情哀歌面前,根本不够看。”

同时也有人盘点《倩女幽魂》里面的最精彩的瞬间。

第一个瞬间,聂小倩秀发遮脸.jpg

一袭白衣的幽怨,一袭红袍的炽烈,甚至是现在看起来很“米奇”的发型,一颦一笑无不完美。这个角色的生动来自眼波流转的美和万种风情。不论采用何种评判标准,这个聂小倩都演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美得有点造孽的不真实,令人喜欢到无以复加。

实际上,人们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比较。但是某些时刻,这种比较真的很有意义。我可以毫不讳言的说:我喜欢这个版本的小倩,因为那不是漂亮,那是美。

第二个瞬间,燕赤霞醉酒弹剑而歌

“道,道,道”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

明明燕赤霞一点都不帅,可是在这里,他醉酒,他舞剑,他癫狂地唱着“道,道,道”,但是却有着一种别样的洒脱,无奈。

而事实上,燕赤霞同样的是一个真正的侠客,他做起事来,我行我素,不拘小节。

明明是行侠仗义,却怕受人恩惠,偏偏要来个欲盖弥彰。

为了一个萍水相逢的穷酸书生,不惜大斗法力无边的千年树妖,险些搭上自己的小命。

刚斗完树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一猛子扎进幽冥地狱,挑战几乎毫无胜算的黑山老妖。这就是李易镜下的大侠,他做好事,做行侠仗义的大好事,甚至为了这件事丢了性命也不会去皱一皱眉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事只要是正义的,是对的,你不必重金相求,也不必感恩戴德,我就会去做,去帮你。就算帮了你,可能会丢了性命,也义无反顾。这种豪气盖天的侠之大者,被燕赤霞诠释的淋漓尽致。

第三个瞬间,一桶水——水中之吻。

宁采臣的藏身的一桶水,香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一幕从姥姥开始现身,到姐妹之间羁绊,再到宁采臣几起几落的浮出水面,观众心里的那根弦一直崩到最大形变。但是当红衣褪去,玉体横陈,很不淡定的我们发现那根弦几乎在你脑海里“啪”的一声绷断了。之后,就是那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水中之吻。

第四个瞬间,盘肠大战

树妖姥姥舌头.jpg。

黑山老妖.jpg

虽然从特效上来说,似乎并不出彩,但是拍出了真正的惊心动魄之感,这是如今纵使多少cg效果在银幕上横飞也难达到的。很简单,有牵制!戏剧里出现的角色都属于哪个都要救,谁都不可死的安排。而绝佳的剪辑与仰拍特写和晃动镜头,增加了紧张的气氛,渲染了反派的鬼魅之感。

这也可以给当今的导演以启示,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道理:技术是把双刃剑。哪怕银幕上打得再火热,杀的再激烈,没有剧力的牵制,只不过是一场我们吃着爆米花冷眼旁观与我无关的秀。要想被观者记住,演的人必须走心。

第五个瞬间,我为你遮挡这世间的光明。

相信如果让人说这部电影最煽情的部分,莫过于《黎明不要来》,宁采臣背对着聂小倩,为她遮挡着阳光的那一幕。

这对痴男怨女,竟连最后一面都无法相见,可悲可叹!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