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马被钉上马掌之后就有铁了

当然各种各样的过度的解读,其实影响不到普通的观众。

好吧,换个说法,其实大多数观众只会听到:“哦,最近有一部《隐入尘烟》挺火的。”

是的,他们不会在于什么现在国内的社会文化,都变成了中产阶层文化之类的。

这些话题营造出来的热度,更多的是让这部电影看起来“火”了。

但是这也就足够了。

而更多的影评人,更多的媒体人,着重点评的还是关于电影本身。

比如细节。

刘飞,作为一个富二代影评人,他根本不了解农村。

农村的苦难之类的对于他而言,其实很陌生。

“我刘飞,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所以,你要说让我从这个方面去点评,去挖掘这些东西,明显的是在为难我刘飞。

所以,我只从电影本身来解读这部影片。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展现出来的很多东西,都隐藏在细节里面。

我们不谈其他,只谈电影本身。

首先,第一个细节,驴!

马有铁就是驴!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我们来看看电影展现出来的细节。

相信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不难记得,全片第一个镜头,是一扇土坯房窗口,女人在画外不停呼唤老四。观众等待老四从窗口现身的时候,一只驴从窗口探出头来,朝声音来源望去,随后真正的老四才从窗口出场,这是第一个暗示——老四就是那只驴。

随后,我们很快得知老四就是男主,他的名字叫做马有铁。这几乎是个明示,马被钉了铁掌,是被驯服的象征,是成为驴的开始,自由的野马是不会“有铁”的。另外,片中这只驴的颈上戴着一个大大的铁铃铛,很显眼,一直在叮咚作响,也是马有铁这个名字的呼应。

是不是很有意思?有铁,有铁,马有铁,哈哈,很佩服李易导演的这个直接展现出来的名字隐藏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那么我们再往后看,进入第一场重头戏,相亲。饭局中途有铁的哥哥突然出门去打骂那只驴,骂它吃的多,问它还要吃多少才够?而这个时候马有铁也正在吃饭。这里也暗示了有铁和哥哥的关系,他在这个家里一直当牛做马,他就是那头驴。

指桑骂槐,这个狗导演也是运用的炉火纯青,明明是很生活化的一个剧情,可是却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啊。

同样还是这场戏,马有铁被叫来吃饭的时候,端了一碗稀饭,还拿了一个馒头。哥哥说他,这桌上都是菜,你怎么又拿饭又拿馒头?我想这个细节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是马有铁在这个家里一直被亏待着,他习惯了只吃主食;第二层是主食是谷物,驴也基本只吃谷物。

哪怕只是这些,这都是一部堪称细节爆炸的电影。

抛开情感上的疑虑,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见编导功力。虽然我不是做编导的,但是我却了解过这个行业,同样的也算是阅片无数,我们知道很多作品常习惯用台词叙事,其实并不高效,也不高级。而在这部电影里,以上情节不过才开场三分钟,便通过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镜头,在细节里交代了大量的信息。

包括在这场相亲饭局上,贵英也一直在吃主食,这是暗示她与有铁有着相同的境遇。

包括在有铁脏兮兮的走入屋中,坐下吃饭那一瞬间,背景里一个玩手机的年轻男孩突然起身走了出去,那是有铁即将结婚的侄子,也是因为侄子的嫌弃,这个家庭才决定以娶妻另立门户为由,把任劳任怨的有铁赶出家门。后来媒婆与女主人的台词,也呼应了这个细节。

以上是总结出来的关于驴,关于马有铁就是驴的细节隐喻。

我们来看第二个细节,熊猫血!

这段剧情其实很有意思,或许有人可能会说,只是想展现被吸血,所以安排的这个剧情。

但是我认为并不止是如此。

马有铁是驴,但他却拥有熊猫血。

这是不是很奇怪的一种设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个非常真实的设定。

我认为其实也是两个视角:在哥哥嫂子家里,在村子里,有铁是驴;但影片是否是想要告诉观众,马有铁的内在是无比珍贵的,是如今已经非常罕见的,只是很多人看不到。

这一点从马有铁之后做的那些事情,就可以看的出来,他不施恩图报,对方给的报酬,他只当是借的。

他赊账,不管如何都要还清,这是他做人的最基本的诚信。

等等,等等。

另外,一个村子里最贫困的老鳏夫,和这个村子里最有钱的大老板,血型竟是一样的。其实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同时也有比较讽刺的一点,如果不是因为熊猫血,村里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马老四就是马有铁。

从最初要求救救张永福,村民们开始反感,开始抱怨,说要救的是他们,可是当知道只需要马有铁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开始哄笑,开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个细节,对视。

为什么特别提到这个?

因为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里面非常非常动人的设计,那就是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头一尾的两次对视。

有铁和贵英在相亲的过程中,两人其实完全没有看过对方。而在有铁出门喂驴,并回到自己的屋子之后,镜头没有再运动了:画面的右边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正在吃饭的有铁,画面左边是一扇木门,木门框里下着鹅毛大雪,贵英站在雪中,直勾勾的盯着有铁,一动不动,甚至有些呆滞。此时有铁抬头看了她一眼,又羞涩的低下头去,完成了两个人的第一次对视。

而两个人的最后一次对视,是在贵英死了之后,在他们的新家里。也是固定机位的镜头:画面右边是有铁,他正在吃一个鸡蛋,画面左边是贵英的遗照,她被装在木框里面,直勾勾的盯着有铁,一动不动,有些呆滞。此时有铁抬头看了她一眼,又默默的低下头去,完成了两个人的最后一次对视。

如果你细心地去看的话,如果把这两个画面都定格出来做对比的话,你会发现,这两次的对视,人物的眼神、动作、位置关系,近乎完全一模一样,甚至贵英也都一样被装在一个木头框子里,只不过第一次是门框,而第二次的相框。因为这两个镜头实在有太多细致的呼应,让我相信一定是导演故意设计的,这两次对视一前一后的呼应,会有种一眼万年,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