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戏幕起戏幕落

《横空出世》的大卖,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让主旋律电影重新起死回生。

因为,很多人都还在观望,可以说赵光明的想法有点失败,因为,他忽略了,李易在影坛的地位,也忽略了李易的名气和战绩带来的影响力。

在很多人看来,李易的电影大卖,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所以《横空出世》大卖,是李易导演作品的理所当然的成功,而不具备有普遍性。

而事实上,甚至可能还起到了反作用。

因为看到《横空出世》似乎重新带起了主旋律电影的热潮,也有其他的主旋律电影选择紧随其后上映,可惜的是,他们只看到了《横空出世》似乎重新洗白了主旋律,但是却忘记了,有时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毕竟《横空出世》口碑那么好,和其他的一比,怎么比?

所以,自然而然地,《横空出世》的成功就成了个例,特例。

而且,破坏容易建设难,想要重现让那些亏了不少的人重新建立起信心,显然一部电影也是不够的。

赵光明也很快地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拍摄之中的《赤伶》上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赤伶》也的确是主旋律电影。

而且《赤伶》这部电影,可以说,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比《横空出世》更符合李易此前提出来的观点,首先是距离感,年代感。

《赤伶》的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发生在敌寇入侵的年代,这本身就有了时代感,其次,《赤伶》的类型可以说有些偏,主打的元素除了主旋律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有戏曲元素,而这类的电影,对于很多普通的观众来说,「距离感」就出来了。

但是偏偏这个故事发生的人群,却很接地气,于古代而言,伶人,戏子,本就是社会的底层人士。

再一个《赤伶》虽然创意来自李易,但是却又不是李易亲自执导,而是由慕晴来执导的,那么比起《横空出世》来,就显得更有代表性。

虽然慕晴的名气不弱,可毕竟不是李易这样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赤伶》剧组拍摄其实也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最后一场大戏,却也是这部电影最难拍的地方。

因为这场戏,就是整部戏的最**的部分,烈焰下,戏院的台柱子和五朵金花,将在这一场戏里面,英勇就义和小日子同归于尽。

而这场戏难在,你很难拍第二遍。

因为这场戏,可是要放火的。

而同时这场戏,拍摄期间,几个主演都需要演绎一场最后的属于《赤伶》的落幕戏,这段戏很长,稍为出一点差错,都会导致功亏一篑。

所以,这场戏,慕晴特意把李易也叫了过来帮忙,反正,按照她的话说,这个戏,是李易起的头,而且创意也是来自于他,再加上,这货最近其实很闲,所以,自然而然地被抓了壮丁。

其实这场戏,已经彩排了好几遍了。

「你来跟大家说说吧。」慕晴笑着把自家男人推了出去。

《赤伶》的男主角和其他的女配角,都是有很深的戏曲功底的。

「你们先排演一遍我看看!」李易倒是也没有必要谦虚,而是直接让他们排一遍。

最后这场戏,一个是用流行唱法唱影片里面的东西,而另外一个是用戏曲唱腔唱流行歌曲的歌词。

路虽然不同,但是目的却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但是同样的,这种转换,却是很考验这些演员们的功底的。

完整的剧本,慕晴早就给李易看过了。

《赤伶》的开场戏是《桃花扇》的剧目演绎,而结束的时候,

依旧是《桃花扇》。

只不过,结束之前会加入《赤伶》这首歌的唱段进去,渲染最后的悲壮。

今古合演,最终达成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桃花扇》这个剧目,在开场的时候,和结束的时候,其实表现出来的东西又是不同的。

因为开场的表演,只是单纯地伶人的演绎,而结束的表演,却是慷慨赴死之前的演绎,是绝唱。

很快地,排练就开始了。

其中的女配角之一,是京城戏剧学院的高材生,杨歌。

这个姑娘才十八岁,但是却是出身曲艺世家,一开始排演,她的气质就顿时变了。

一身戏服极有派头地一站:「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杨歌开头,后面的很快地其他的配角按照顺序跟上。

全部都是一人一句开腔,不过,她们唱的不是《桃花扇》而是《赤伶》!

这一段流行唱法,其实并不算难,更何况这几个可都是唱戏曲出身的,本身都有很深的功底,当然,想要好看又好听,和她们的身段,表情等等却是分不开的。

不过,真正的难点还是在于后面的用戏腔唱的那一段。

不得不说,单单是看着这几个千娇百媚的妹子,眉眼流苏地唱着,就很勾动人心了。

李易一边看着一边不由地点头,自家媳妇的眼光没的说,找的都是神仙人物啊。

蓦然起头的杨歌做了一个青衣的身段动作,摊手!

不得不说,传统文化的精髓,真的是妙不可言,那恰到好处地凸显出来了大青衣的一股子曼妙。

红唇微启:「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后面马上有人不示弱地跟上:「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最后是合唱:「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啪啪啪!」这一段排演完,李易忍不住鼓起掌来,哪怕他并不是特别懂戏曲,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发自骨子里的。

这和他记忆之中的任何一个版本都不同,毕竟,记忆之中,这也只是一首相对流行的歌曲,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阵仗。

这几个女演员,可以说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本身的资质都是上乘,再加上专业的唱腔,和曼妙的身段,演绎出来的这个版本的《赤伶》真不是一些歌手能相比的。

毕竟,《赤伶》虽然是以歌曲的形式出现,可是内涵却是融入了戏曲。

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些专业的戏「伶」人能演绎的更好的?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