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朱棣的心思

内阁的命令传到各方,但传回来的结果却十分不妙。

“不对劲啊皇上,这些人怎么都纷纷渡江而去?”

韩度十分不解,于是拿着沿江各县的奏报找到朱标。

朱标也是一脸凝重,世上没有这么奇怪的事情,那么多人竟然在短时间内就全部渡过长江北去。若是没有提前约定好的话,谁信?

这其中,究竟有着什么阴谋?

“他们不过是一群辞了官的人,这些想要做什么?”朱标疑惑问道。

韩度当然也不知道这些人想要做什么,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朱标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一个细节,连忙道:“皇上,臣能不能再看看各县的奏报?”

虽然奇怪这些奏报韩度早就看过了,现在为何要重新看,但是朱标还是点头让王钺将奏报给韩度端过去。

韩度从托盘里拿起一封奏报,随意翻了几下又放下。接着继续一本一本的看过去,速度越来越快。

“不对劲,这不对劲啊......”

“哪里不对劲?”朱标连忙问道。

韩度停下翻查奏报的举动,望向朱标回道:“皇上请看,这些渡江的官员都是老家在长江南面的。其他的人呢?”

“其他人的老家都在长江北面吧?他们也不用渡江过来啊!”朱标下意识的说道。

韩度冷哼一声:“皇上,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为何南边的人全部去了北边,是不是北边有着什么变故?”

“而且,内阁的命令是下到各县的。为何南边各县都有奏报送来,而北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标恍然大悟,神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你是说,北边有些县对朝廷命令阳奉阴违?”

韩度缓缓点头。

现在情况不明,也不知道仅仅是这些人的老家才是这样,还是整个北边都是这样,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对于韩度来说,最好是做最坏的打算。

“查,给朕仔仔细细查清楚!”朱标怒喝。

韩度立刻拱手一拜:“是!”

......

北平,燕王府。

一座孤零零的阁楼,连周围的守卫都不敢太过靠近这个地方,只能够站在数丈外的走廊里守着。

阁楼顶层,朱棣身穿黑色劲装坐在主位上,他的面前只有姚广孝一个人。

面对朱棣阴沉无比的神色,姚广孝反而好似有一股红光从他的笑容里面透射出来。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可是姚广孝说完之后,朱棣却没有接话,而是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他。

随着回音在房间里面逐渐消失干净,姚广孝不由得有些尴尬。

“呵呵?恭喜本王?本王何喜之有。”朱棣淡淡的说。

姚广孝听出了朱棣话里的讥讽之色,但是他却不在乎。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朱棣这个东风了,无论如何他都要把朱棣说服!

“王爷,皇上听信谗言,倒行逆施,弃天下读书人于不顾。甚至准备扶持书院,贬低名教,以至于人心尽失!”

“而王爷继承先皇遗志,尊拜圣贤,礼遇士林。如今天下名士听闻王爷品行高洁,皆慕名蜂拥而来。此正是王爷秉承先皇诏令,拨乱反正之时啊!”

说朱标倒行逆施,朱棣是不信的。他虽然不在京中,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也能够大体猜到文官和朱标之间一定是发生了不能让朱标容忍的事情。

不过这对朱棣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机会,千万年难遇。

至于朱标和文官当中谁是谁非,他朱棣不想知道,他现在也没有资格去评判朱标和文官之间的对错。

朱棣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光头,哪怕姚广孝说他品行高洁的时候,朱棣也是纹丝不动。他早就过了被别人高捧一句,就忘乎所以的年纪。

“你们想要本王做什么?”

姚广孝微微一笑:“王爷误会了,不是我们要求王爷如何,而是王爷自己会选择该怎么做。”

朱棣呵呵笑着摇头,往后靠在椅背上,盯着姚广孝道:“本王能怎么做?本王身为一藩国之主,荣华富贵享受不尽。皇兄也本王也是爱护有加,十分信任本王。”

“你自己说,本王是发了疯,才会与你们沆瀣一气?”

姚广孝眉头挑了挑,没有丝毫的担心。他跟在朱棣身边这么多年,对朱棣的了解比他自己都多。朱棣这样的几句话,根本就瞒不过他。

“王爷此言差矣,皇上真的对王爷信任吗?贫僧看来,却是未必。”

朱棣的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他之所以那样说,不过是为了壮壮声势而已。至于皇上对他究竟信任与否,说实话就连以朱棣的心思都不能够确定。

姚广孝将朱棣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继续道:“王爷以为,皇上对韩度的信任怎么样?王爷以为和韩度相比,皇上会更加信任谁?”

朱棣低下头,语气十分不甘的道:“本王是皇上胞弟!”

“韩度还是皇上的大舅哥和妹夫呢!”姚广孝不以为然的说,“而且先皇还在的时候,韩度就是先皇面前的红人。侍奉先皇多年,他立下多少功勋,多少功绩?”

“可即便是如此,皇上对韩度都不是十分的信任。否则也不会韩度一出海,皇上便让齐泰暂代内阁。难道皇上会不知道齐泰和韩度不对付?这不可能。”

“说来说去,还是皇上连韩度都要防备罢了。王爷自认为在皇上心里,会比韩度更加受信任?”

朱棣脸色变得阴沉,若是皇上真的绝对信任他的话,那就不会一年到头连问候的书信都不给他几封了。即便是偶尔送来书信,也是询问边关事务超过兄弟之间的叙旧。

见此,姚广孝又加了一把火,意味深长地道:“若是皇上真的信任王爷的话,为何会将蓝玉和傅友德都放在北平边上?”

“说是练兵,可是天下这么大,哪里不能练兵?为何非要放在北平旁边?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监视王爷吗?”

“就算是帖木儿来攻,皇上也没有将蓝玉和傅友德一并调走。留下傅友德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防备王爷吗?”

朱棣被说的哑口无言,他是精通战阵,怎么会不知道朱标将傅友德放在这里的目的。姚广孝没有说错,就是为了防备他的。

抬眼看向姚广孝,朱棣下巴朝着左手边第一把椅子示意。

“坐。”

“谢王爷。”姚广孝知道他的话被朱棣听进去了,满脸笑容的一拜,然后坐到椅子上。

朱棣摩梭一下茶杯,淡淡的问道:“那么依你之见,本王现在该如何?”

“王爷要么就束手就擒,带着全家老小亲自去京城负荆请罪,或许皇上会看在亲情的份上,将王爷圈禁到死。要么王爷就要早做准备了......”

朱棣眉头一挑:“本王什么都没做,一直安分守己,为何要负荆请罪?”

姚广孝哈哈一笑,低头摇晃:“那么多人北上而来,齐聚北平。王爷不会认为,皇上什么都发现不了吧?就算能够瞒过皇上,难道还能够瞒过狡诈的韩度?”

“你们!你们这是故意陷害本王!”朱棣一听怒了。

姚广孝也不否认和那些人的关系,轻声解释道:“王爷是什么心思,贫僧跟着王爷这么多年,自认为对王爷还是有些了解的,王爷又何必要急于否认呢?”

朱棣深深的看了姚广孝一眼,两手在椅子上一撑,站起来。

边踱步,边说道:“大好河山,那个大丈夫不想要?本王自然也不会例外。若是皇兄治理不好天下,那本王自然当仁不让。”

“可是现在皇兄将天下治理的很好,百姓安居乐业,民心都在皇兄那边。现在你们要逼本王反,这不是把本王往绝路上逼迫吗?”

姚广孝摇头反驳道:“王爷错了,现在民心在王爷,不在皇上!”

“你开什么玩笑?”朱棣根本不信。

朱标即位这几年,虽然算不上有多么突出,但至少是完美的稳固了先皇留下的一切的。百姓衣食无忧,民心怎么会在他这里?

姚广孝盯着朱棣的眼睛,厉声问道:“贫僧斗胆问王爷,何为民心?”

“百姓拥护,自然就是民心。”朱棣随口回道,这是人尽皆知的答案,没有什么难的。

姚广孝却听的直摇头,“百姓拥护当然是民心,但是历朝历代以来,王爷有见过百姓亲自站出来说拥护谁吗?”

“怎么没有......”朱棣话一出口,才发现说不下去。

姚广孝发出一声呵呵,“王爷,百姓目不识丁,他们即便是拥护谁,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反而是当地的乡绅和读书人,从他们口中说出来拥护谁,谁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朱棣就如同遭受的晴天霹雳,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说的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

百姓全都是文盲,甚至多数人连说话都没有逻辑。这样的人,如何能够真正表现出他们拥护的是谁?最后还不是被乡绅和读书人一忽悠,便被代表了?

这也是为何,前宋读书人敢和皇帝喊出“士大夫与皇帝公天下”的底气。因为,皇权不下乡不是一句虚言,而是铁律一样的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