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百十四章 汤和的告诫

不出老朱所料,文官们果然没有一个敢来他面前聒噪。但是文官不聒噪,却不代表他们会就此消停下来。尤其是在文官费尽心力之下,终于的打探到担任总督都会得到一笔赏赐之后,更是后悔不已。

但凡知道的人,没有一个不对当初决定后悔的。

可是现在木已成舟,南洋所有总督都赴任,他们再是不甘心,也只能够等到下一届总督重新任命的时候,才有机会了。

这文官当中有些年纪大的人,都不知道能不能熬到下一届重新任命总督的时候。即便是能够成为总督,也不知道可以当多久。

四月初的时候,京城有百姓受到牵连,要被发配到南洋去。这其中有一人叫丁斌,是李善长的亲戚。

丁斌想要逃脱罪责,自然而然的便求到李善长门下。

李善长看在是自己亲戚的份上也没有拒绝,就点头答应为他想办法免除发配。隔日,李善长便进宫求见皇上。

当见礼过后,皇上问起李善长来意的时候。李善长便将丁斌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并且还求皇上开恩,饶过丁斌。

李善长之所以会这么直接的和皇上说,那是因为他觉得他劳苦功高,在立国的时候还被皇上将他比之萧何。李善长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随着他的权势越来越高,平常的行事也是越发的傲慢。

有句话说的好,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而现实,往往和想当然差距太大。

李善长以为自己功勋卓著,皇上应该记念他的功劳。但是在皇帝眼里,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去爱嫉妒,待人苛刻。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善长的权欲心极重。老朱已经烦他了,趁着他生病将他给打发回老家。

可是回到老家的李善长并不安分,没有过多久,就上书说他的病已经痊愈,并且直接表示想要继续为官。逼得老朱没有办法,只得让他重新入朝为官。

李善长做官做到不得不退下来,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扶植了他的高徒胡惟庸上了相位。

如此权欲熏心的人,老朱自然倍加防范着。

现在李善长为丁斌求情,老朱长久以来的积怨顿时爆发,不仅没有如李善长的远,还直接下旨将李兵重重治罪。

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件事过后,没有多久,就有人御史上书弹劾李善长。说他因李兵之事对皇上多有怨愤,曾经在家里的一次酒宴上出于不逊。事情的经过当然被人给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但是究竟是不是这样,恐怕连李善长自己都并不清楚。

毕竟人要是喝断片了,怎么可能会记得说过什么话?

不过李善长记不记得不要紧,关键是有人帮他记得就行。甚至有人记不记得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老朱是否认为真的,才是最重要的。

李善长被人弹劾之后,老朱让他上折子自辩。

李善长接到旨意,连忙上奏自辩。

可是已经晚了,从皇上让他上奏自辩,群臣就非常明确的知道了皇上对李善长的态度。

于是,几日过后,丁斌曾经在胡惟庸家里做事,他供出李存义过去与胡惟庸之间的来往情况。

老朱闻言大怒,立刻下令逮捕李存义父子。

大狱之中,李存义父子被挂在了木架上,灰白的囚衣上面血痕道道。

蒋瓛一脸兴奋的看着李存义父子,好似根本就不是在看两个阶下囚,而是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金光大道和功成名就的捷径。

蒋瓛生个懒腰,叹息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李存义面前,笑着说道:“李寺丞,你这又是何苦呢?咱们同殿为臣,蒋某也不想这样。你还是招了吧,只要你将李善长和胡惟庸之间的勾结招出来,咱保证不会再让你受皮肉之苦。”

李存义搭怂着脑袋,好似听到了蒋瓛的声音,艰难的抬起眼皮,痛苦的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蒋瓛却笑了起来,叹声说道:“其实即便是你什么都不说,咱也知道。李善长和胡惟庸来往甚密,胡惟庸谋反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李存义闻言神色激动起来,不顾身上的伤痛,浑身挣扎起来,搅动的他身上的锁链哗啦啦作响:“胡说八道,家兄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有来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胡惟庸被抓的时候,连皇上都没有因此追究家兄,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违逆皇上的旨意?”

蒋瓛表情没有丝毫改变,还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凑近了点盯着李存义的眼睛,说道:“蒋某当然不算什么东西,咱顶多就算皇上的一条狗。皇上让咱咬谁,咱就咬谁。你这么聪明,连皇上的心思都知道。你觉得咱都把你给弄到这里来了,是什么意思?”

蒋瓛眉头挑了挑,朝着李存义示意几下。

李存义闻言顿时浑身一僵,瞪大眼睛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蒋瓛看到李存义的神色变化,脸上的笑容逐渐变为冷笑,挺直了身躯居高临下的看着李存义,长叹一声说道:“嘴长在你的脸上,你不说咱也拿你没有办法。不过你不说,可就要问问它们答应不答应了。”

伸手朝着满屋子的各种刑具一指,蒋瓛转身朝着下属吩咐道:“给他用刑,咱倒是要看看是这满屋子的刑具硬,还是他的嘴硬。”

“是!”

吩咐完了之后,蒋瓛便回到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低着头喝茶。在他的面前,数个属下朝着李存义围了过去。不大一会儿,蒋瓛耳边就响起李存义凄厉的惨叫声。

......

夜幕降临,乾清宫也是一片灯火通明。

老朱正低头看着手里的奏折,眉头不禁奏起,迟迟没有下笔。

蒋瓛一脸兴奋的带着一叠供词走进来,“臣蒋瓛,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朱这才抬起头,搁下朱批。一眼就看到蒋瓛手里捧着的一叠纸张,便沉声问道:“李存义招供了?”

蒋瓛连忙抬头,满脸喜色的说道:“回皇上,招了。”

“起来吧。给朕说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老朱背脊往后,靠在椅背上。

“是。”蒋瓛连忙从地上站起来,躬身说道:“据李存义招供,胡惟庸企图谋反的时候,曾经派李存义暗地里劝说过李善长。”

老朱闻言,眼睛顿时眯了起来,冒着寒芒的自言自语道:“这件事,他可从来没有向朕禀报过啊。”

见蒋瓛因为自己的话而暂时停住,不敢继续说下去。老朱脸色一沉,说道:“继续说,当初李善长知道这件事之后是什么反应?”

“是。”蒋瓛再次点头,“据李存义亲口所说,他将胡惟庸的意图告诉李善长之后。李善长很是惊诧,不过最后只对他说了一句‘你这么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们一定要慎重,否则九族都要被灭’,便不了了之了。”???.

“好,好一个要慎重,好一个不了了之......”老朱目露凶光,庞大的气势压的蒋瓛抬不起头来,额头和脸庞上全都是冷汗。

“然后呢?”老朱再次问道。

蒋瓛连忙继续说下去,“李存义劝说李善长失败之后,据李存义交待,胡惟庸又派来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再次劝说他,并且许诺李善长‘事成之后,当以淮西之地封他为王。”

“他答应了?”老朱声音清晰,语气平静,可是给蒋瓛的寒意,却是要比刚才更甚。

“据李存义招供,当时李善长惊骇不已,仍然是没有同意。不过据李存义当时看到的,他看出来李善长是颇为心动的。”

“颇为心动?”老朱淡淡的问了一句,眼睛里的杀意却是暴涨起来。

蒋瓛点点头,表示正是如此。

“据李存义的招供,连续两次劝不动李善长,于是胡惟庸后来亲自登门去劝说李善长,不过李善长仍然是没有同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胡惟庸又派李存义去劝说他。李善长还是没有同意,不过这一次他却长叹着说,他已经老了,他死了之后,让胡惟庸好自为之。”

“混账!”老朱怒不可遏,猛然挥手将奏折并茶杯等扫落在地,奏折散落的到处都是,茶杯被摔的粉碎。

趁此机会,蒋瓛郑重其事的说道:“皇上,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但却明明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如此大逆不道,臣恳请皇上下旨捉拿李善长,以儆效尤!”

老朱站在御案后面,看着匍匐跪在地上的蒋瓛,沉默半响没有说话。

就在蒋瓛越来越战战兢兢,额头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的时候,总算是等来了皇上冰冷的两个字。

“退下。”

“臣,告退。”蒋瓛再也不敢多说一个人,起身之后连看一眼皇上都不敢,就这么躬身后退,直到到了殿门口,才转身离去。

刚走出殿门的蒋瓛,猛然吐出一口气,感觉自己整个后背都被冷汗给湿透了。同时心里深恨自己太过急于求成,以至于让皇上对自己有了芥蒂。

......

风波渐起,显赫无比的韩*国公府却也开始飘摇起来。不过这一切,韩*国公府的人却没有丝毫的察觉。

不过,朝堂之上,却开始风声雨聚起来。

一日早朝,有御史上奏弹劾李善长,声称李善长在回濠州养病期间,大肆侵占百姓土地,以至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御史弹劾李善长任人唯亲,并且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对于胡惟庸谋逆的事情,知情不报......

一时之间,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以往权势显赫的韩*国公,一瞬之间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

面对群臣汹涌的弹劾,以及将李善长问罪、严加审讯的要求。老朱也不得不做出退让,下令将李善长下狱,着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审理。

堂堂的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就这样倒了?

消息传到民间,不管是官名都是一副惊愕不已的样子,这个消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仅如此,就在李善长被下狱没多久。就有人告发李善长,说他:“梁国公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并且,就连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人,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在府里关起门来说话,还禁止任何人靠近。

......

韩度看着眼前的朝堂上,眼花缭乱的变化,被震惊的目瞪口呆。按理说,这李善长和自己并不熟悉,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来往。韩度应该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才是。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韩度总觉得这里面没有这么简单。

正在韩度疑惑不解的时候,汤和派人来要韩度过去一趟。

韩度来到汤和府上,走进屋子,看到躺在床上,额头顶了一块布巾的汤和。顿时大惊失色,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关切的问道:“公爷这是怎么了?”

汤和摇摇头,精神好似还不错的笑着说道:“没怎么。人老了,毛病总是不少的,没什么大碍。”

“你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怎么没有大碍?看过大夫了吗?”韩度紧张的问道,要是汤和还没有看过大夫,那韩度无论如何都要让大夫进来给他看看。

汤和看到韩度紧张起来,心里一暖,精神头尚好的翻了一下身,点头说道:“御医已经来看过了,让老夫多加休息便可。”

韩度听了不由得点头,既然御医都说没有什么事,那韩度也不再多说什么。

回头朝着屋子里扫了一眼,疑惑的问道:“公爷都病了,身边怎么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汤和微微喟叹一声,解释道:“是老夫将他们赶出去的,老夫有些话想要和你单独说。”

“怎么了?公爷。”韩度有些奇怪汤和想要和自己说些什么。

汤和却没有急着回答韩度,反而问道:“这几日朝堂之上热闹的很,你怎么看?”

韩度皱了皱眉头,忽然理解了汤和的意思,涩然问道:“公爷想说的是,韩*国公被下狱的事情?”

汤和点点头,两眼紧紧盯着韩度。

韩度沉吟一番,叹了口气道:“我和韩*国公没有什么来往,因此对于他的事情并不了解。而且我也听说了,他是因为和胡惟庸勾结的事情东窗事发了。公爷是知道的,我在出仕之前胡惟庸就被斩了,因此对于这些事情并不了解。”

“不了解最好,老夫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可千万别掺和。”汤和满意的颔首,嘱咐了韩度一句。

韩度愣了一下,失笑问道:“我和韩*国公只不过才见过几面而已,怎么会掺和他的事?公爷,你究竟是担心什么?”

“不掺和最好。”汤和看了韩度一眼,然后才压低声音说道:“李善长这个人嫉妒心重,而且居功自傲。你看他比老夫还要先封国公,但是老夫却从来都没有和他亲近过。实话告诉你吧,这件事没有你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这几日,韩度也察觉到了这件事情扑朔迷离,完全让韩度看不清楚。正是疑惑重重的时候,现在听到汤和这么一说,显然汤和是知道内情的。

于是,韩度便立刻好奇的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公爷可以和我说说吗?”

汤和神色凝重的点点头,肃然道:“老夫可以告诉你,但是你觉得不能够再告诉第三人。”

“小子省得!”韩度郑重点头答应下来。

汤和微微一声长叹,好似陷入了回忆,片刻之后才说道:“李善长不仅是胡惟庸的师长,他们更是儿女亲家。你说当初胡惟庸谋逆的事情,李善长知道不知道?”

两人即是师傅和徒弟,又是儿女亲家,这要是说胡惟庸做的事情,李善长完全一无所知,恐怕不会有人相信。

“可是,当初胡惟庸被斩,为何李善长会独善其身?难道是皇上不知道?”韩度有些疑惑。

汤和呵呵一笑,眼睛慢慢眨了一下,悠悠的道:“这世上或许有能够瞒过皇上的事情,但是老夫这么多年却没有见过。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人暗地里的动作被皇上看的一清二楚,怎么可能不知道?”

韩度听了,却更加疑惑不解了,连忙问道:“既然皇上都知道,那当初都没有追究李善长的这些罪过,那现在被人揭发出来,为何又将他下狱了?”

汤和神色严肃的说道:“当初皇上不追究他的罪过,那是看在李善长的劳苦功高和皇亲国戚的份上。现在又要翻出来追究,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收敛。在位的时候就喜欢大权独揽,即便是告老还乡了,还喜欢通过他的门生故吏干预朝政。你看着吧,这次倒霉的肯定不止李善长一人,他的那淮西一伙人,恐怕一个都跑不掉。”

“淮西一伙人?”韩度猛然听到一个陌生的词,好奇问道。

汤和点点头,耐心的给韩度解释道:“李善长出身淮西,你应该听说过淮西勋贵的名头吧。”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百十四章 汤和的告诫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