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七十章 解释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一千七十章 解释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20:44:55 来源:ibiquge.com

“每年种出来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如山如海的堆在哪里又卖不掉,到最后还要存起来,哪怕是放在哪里看,他们都是高兴的。哦,最后这一句是他们说的,原话!”朱寿满脸的无奈,越说越委屈。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嫌粮食多的时候。

韩度也是听的目瞪口呆,等朱寿说完了之后,过好几秒钟,韩度才回过神来,好奇地问道:“朱兄说的这个那些人,是谁?”

“还能是谁?就是从大明被流放过来的那些人呗。”朱寿的语速明显加快了许多,显然是有些不想提起这些人。

反倒是韩度听到朱寿的话之后,有些懂了。大明的百姓哪里过过粮食吃不完的日子?有再多的粮食,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继续种粮,存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已经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了,而是刻入基因深处的血泪教诲。即便是有吃不完的粮食,即便是种甘蔗也许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是大明的百姓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种粮。哪怕粮食在吕宋根本就不值钱,他们也不会放弃。

摆摆头,朱寿长叹一口气说道:“算了,不说他们了。不过既然你要粮食,那他们的粮食也总算是有了个出处了。”

韩度微笑着朝朱寿点点头,皆大欢喜的事情,当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语气平静的说道:“这些粮食恐怕也是朱兄买来的吧,既然如此那就别说送了。秦王殿下有钱,我想朱寿即便是卖个高价,殿下也是会接受的。”

朱寿说要送给韩度,可是韩度却不敢收。一来,这事朱樉要的粮食,凭什么要自己来欠下这个人情?二来,若是一两万石韩度或许会收下,但是五百万石太多了,分量也太重。就算是按照现在大明的粮食的价格,一石也在七八百文左右,五百万石换成银子都是四百万两。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韩度怎么可能点点头就收下?

朱寿想了一下,见韩度执意如此,也只好点头说道:“也好,那就按照市价算吧。”

韩度离开安南的时候,就带走朱樉给的买粮的钱。毕竟朱樉现在急需粮食,能够用真金白银买到他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会天真的以为,真能够借到五百万石?

酒宴过后,朱寿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下令调集粮食。而韩度则提前一箱箱的金条和银锭从船上搬下来,送到总督府。

方孝孺则无所事事的趁着这段时间在吕宋港闲逛,吕宋虽然生活的人大多数都是大明人。但是由于偶尔也会有西洋商人来此交易的缘故,街面上还是能够偶尔看到西洋人的。至于说西洋的各种玩意儿,那就要比人更多一些。

方孝孺走在大街上,目光如同微风一样拂过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各种各样的人和物给他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甚至这几日,他将吕宋港的街道走了一遍又一遍,却丝毫没有觉得发威厌烦,反而每一次都能够让他又更深更新的感受。

或许是吕宋的粮食的确是太多了,朱寿没有用几天便将粮食凑齐。而且还主动提出要派人给秦王殿下送去。

正好,韩度也不准备再回到安南,既然朱寿有意,那就正好顺水推舟。韩度将除了水师战船之外的其他船只,全部交给朱寿,然后便带着水师浩浩荡荡的向南而下。

来到旧港,方孝孺又再次被震撼了一番。他实在是难以想想,为什么在这距离大明的万里之外,还有如此多的人,如此的繁华之地。

站在船首上,方孝孺看着前方的港口一动不动,喃喃自语道:“这里的人看着好似比吕宋还多,这海外之地竟然有这么多人?”

韩度闻言侧头看向他,笑着说道:“这世上又不是只有大明,天下大着呢,人自然也多的是。”

方孝孺不解没有因为韩度的话而释怀,反而回头不依不饶的问道:“那这天下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多少人?”

韩度愣神了一下,忽然洒笑起来,颇为有趣的看向方孝孺,问道:“天下究竟有多大?你指的是什么?是土地,还是包括大海?”

“若是土地呢?”见韩度竟然真的能够回答的意思,方孝孺惊讶过后,便带着虚心的态度,求教道。

韩度低头估算了一下,用不确定的口吻说道:“如果光论土地的话,天下土地应该有大明疆土的十几倍吧。”

具体是什么比例,韩度也不清楚,只能够给出一个大概的答案。

听到天下土地有大明的十几倍之多,方孝孺心神震动,双眼瞪大了一下。连忙又问道:“那若是加上大海呢?”

“加上大海的话......或许有差不多百倍大小吧。”韩度随意的说道,然后笑了笑问方孝孺,“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方孝孺并没有回答韩度,而是直接问道:“那这天下的人,岂不是也有很多?就如同你说的那些西洋人?”

闻言,韩度郑重的点点头,说道:“当然,既然土地都有这么多,人也差不了多少。不说十几倍嘛,恐怕十倍还是有的。”

方孝孺一直认为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是天地的中心,大明的疆土和人应该占据这天下的大多数。但是韩度却告诉他,大明也不过是天下的十几分之一罢了。

“大明周边的那些小国我就不说了,你还记得曾经的西察合台汗国吧?”韩度准备继续和方孝孺解释一番。

方孝孺两眼看着韩度,下意识的点头。当初韩景云在奉天殿上凭数学造诣将西察合台汗国压下,闹的沸沸扬扬,他自然不会没有听过。

韩度转头看向繁忙的港口,继续说道:“这西察合台汗国,就在原本唐朝时期的西域位置,只是原本西域的数十个小国,被前元征服之后统一了起来,成为了现在的西察合台汗国。而前元鼎盛时期,共有四个汗国,有两个还在比西察合台汗国更远的地方。这西察合台汗国,论疆土、论人口,可几乎和大明差不多的。”

方孝孺猛然明白过来韩度想要说些上面,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在比西察合台汗国更远的西边,还有两个和大明差不多大小的国家?”

韩度先是点头,紧接着又摇头。面对方孝孺疑惑不解,韩度坦然回应道:“这样说也不对,那里曾经的确是有两个差不多的汗国,不过现在恐怕都已经变成几十个小国了。不过无论如何分裂,总体上的疆土和人口,是差不多的。”

说完之后,韩度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喃喃自语道:“不,或许在这些小国之中,已经又有统一的大国崛起了也不一定。”

方孝孺慢慢回过神来,不得不认可韩度的说法。一个大国就算是分裂成几十个小国,但是总体上的疆土变化肯定是不大的。至于人口,虽然会因战乱减少,但是也会随着安定下来,而慢慢恢复。

就在两人谈话的时候,韩度的旗舰已经慢慢靠向港口。在这过程中,韩度还专门朝港口上看了一眼,高大的龙门吊矗立在码头上。三个并排的高大身影,让人为之震撼。

韩度咧嘴一笑,看来这傅雍的速度还真是不慢,这才三四个月吧,竟然就立起来了。虽然没有看到开始吊装货物,显然是因为才刚刚安装,还不能使用的缘故。不过,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货物不断在港口起降了。

龙门吊是被拆开了运到这里的,自然需要重新组装起来。原本傅雍是想要到书院请孙贤出山相助的,但是孙贤正忙着研究韩度的十万贯悬赏,哪里有时间理会傅雍?

看着傅雍和书院也是熟人的脸面下,孙贤随手指了两个学生给傅雍。直言这样简单的事情,他们两人就能够做好,根本不用劳动他的大驾。

这两人也是孙贤的得意门生,当初也是参与了龙门吊的制作的。但是他们现在也对镇海侯的悬赏着了迷,本不愿意出海。

不过在傅雍强有力的金钱引诱下,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傅雍给他们开的价码是,一月一百贯,从他们离开书院的那一刻算起,直到再次回到书院为止。

如此闻所未闻的天价,一经传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好奇。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嘲笑傅雍,说他就是爆发户,就是想着花钱来吸引众人的注意,好提高他自己的身份。

可是在后来,傅雍却直言他给的价格低了,亏待了书院的两位先生。甚至还一度再次登门,主动为两人送上大礼。

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来,就在京城里面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猜测两个还没有从书院出师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能够让傅雍如此心甘情愿的掏钱?

这世上,钱是心头好,谁都离不了。看到书院的学子竟然这么值钱,自然引得人们纷纷侧目。

就连京官听了,都不面对书院的人露出羡慕的眼神。一个月一百贯,这简直就是别人一个月挣的钱就比很多京官一年的俸禄都多。而且,若是能够出海五六个月,这就是五六百贯到手,若是能够拖到七八个月,这就是七八百贯到手。再加上后来傅雍送上的大礼,有人就猜测这两人只出海一趟,就赚了不下上千贯。

一趟就赚上千贯啊,很多官员顿时觉得自己的官职都不香了。

施进卿对于韩度的到来,自然是不敢怠慢,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韩度。

听说方孝孺是东宫侍讲,施进卿更是连连夸赞方孝孺学究天人,“方大人看着年纪不大,没想到就已经是东宫侍讲,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祝,方大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施进卿听到韩度介绍方孝孺的时候,明显眼睛都亮了几下。别看方孝孺现在只是东宫侍讲,但说个僭越的话,等到将来太子即位,这位说不定就是天子面前的宠臣。

这样的人,施进卿是无论如何都要结交,都要打理好关系的。因为,现在施家在旧港宣慰司可谓是一言九鼎,他施进卿更是宣慰使。但是去过大明京城的他深深的知道,旧港比起大明来说什么都不是。若是皇上一道旨意,不,甚至都不需要皇上下旨,只需要透露一点想要换掉施家的意思,那整个施家就会被瞬间打落谷底。

而施家偏偏又距离大明这么远,远离朝堂,若是有个风吹草动,施家根本就反应不及。因此,能够有人在朝中为施家说上几句好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方孝孺这样前途远大的人,施进卿当然是一定要拉拢的。不为什么,就为了在施家落难之前,他能够出手拉上一把,那就千值万值了。

在施进卿的一味奉承下,一番酒宴吃的皆大欢喜。

至少韩度没有从方孝孺的脸上,看出来他有什么不满。

隔日,韩度的驻地来了一个人。

“末将拜见侯爷。”张超身穿伯爵锦袍,一进门就朝着韩度跪拜下去。

韩度闻言放下手里的毛笔,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你也是有爵位的人了,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以为爵位这么不值钱的吗?”

张超满脸陪笑的站了起来,他有些嘴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韩度才好。总觉得无论怎么说,都好像有些不太合适的样子。

韩度知道他读书少,免不了这样,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伸手示意他坐下,让后亲手为他倒上茶水。

张超在受宠若惊下,才接过。

韩度坐在张超旁边,吹了吹茶水,慢慢地抿了一口。这茶远不如东宫的茶好,不过能够在这里尝到这样的茶,也算是不错了。

喝过茶之后,韩度才轻声问道:“这两年你在这里,有没有发现施家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张超闻言立刻放下茶杯,认真的说道:“当初侯爷吩咐末将之后,末将便一直留心施家的动静,不过这两年,据末将的观察施家的确是没有在暗地里活动的迹象。”

“嗯,那就好。”韩度闻言点点头,同时心里也松了口气。

见张超双眼灼灼的看着自己,韩度怕他误会,便说道:“只要施家能够真心的归附大明,本侯就不会食言,一定会给施家一个富贵。”

“末将明白了。”张超顿时低下头回答。

韩度嗯了一声,然后又补充道:“不过该有的监视,你还是不能放松,尽量不要让施家察觉。”

“是,末将这几年倒是一次都没有主动来过旧港,一直都驻扎在水寨。施家......倒是主动和末将联系过几次。末将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就这样维持着平淡的联系。”

“这样很好。”韩度赞赏的看了张超一眼。

张超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这一点韩度在他还在水师的时候就发现了。只要是给张超的命令,他都能够如数的完成,既不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

“那大洲上的那些人呢?这两年有发现他们的踪迹吗?”韩度暂且将施家放在一边,转而问起另外一件事。

“没有。”张超认真的点头回道。

“蒋明哪里呢?他有什么发现吗?”韩度又问。

“上一次末将和他通信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现,就是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张超坦然回应。张超也不觉得蒋明现在就会有什么好消息,毕竟这两年都没有丝毫发现,现在突然发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韩度沉吟着微微颔首,张超蒋明没有发现也是正常的,本来那些人敢逃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大。大洲那么大,他们随便找个地方一躲,大明都难以找到他们,何必要跑到海上来暴露自己?

“侯爷,末将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张超迟疑了一下,小声的问道。

韩度想了想,说道:“你想说什么,说来听听。”

张超斟酌了下道:“末将担心,这些人会不会不通过旧港,直接从海上逃走。”???.

韩度闻言噗呲一下,笑了起来,看着了张超两眼,忽然反应过来他不知道这大海有多大,难怪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以为这里的大海,也是向南洋一样,顶多不过几千里而已。

可是大洲的周围是太平洋啊,这边又是一个大洋,光靠着船只,没有落脚点就想要横渡,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年头的航行,说是远洋航行,但其实要么还是只能够沿着陆地海岸线航行,要么就有岛屿作为落脚点,才能够航行。

真要是用木船一头扎进深海里,那不叫逃命,那叫找死。若是那些人真的从深海逃走,那韩度倒是不用在担心这些人会活着了。

韩度略微给张超解释一番。

张超听到要从大洲,直接通过深海逃走,需要航行的距离不是万里,而是几万里的时候,也被震惊的咂舌不已。同时,他也明白了,既然那些人不可能从深海逃走,那现在肯定就还躲在大洲之上。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七十章 解释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