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六十三章 密令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一千六十三章 密令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20:44:55 来源:ibiquge.com

洪武二十一年,秦王朱樉移封海外。

老朱或许是为了补偿朱樉,也或许是想给世人证明,他不是将儿子流放的薄情寡义皇帝。于是将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以朱樉为诸王之长为由,任命他为宗人令。

朱樉移封海外的事情瞬间在朝野引起震动,朝中众臣在大惊失色之余,心有余悸的感受着老朱的冷酷无情。连亲儿子都舍得发配到海外去,何况是他们这些臣子?至于将朱樉任命为宗人令,朝臣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是皇帝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才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朱樉都被提出大明疆土了,再任命他当宗人令有个屁用?难道他还能够在万里之外,对宗人府发号施令吗?在群臣看来,这宗人府还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朱樉顶多算个摆设,甚至是连摆设都算不上。

对于皇帝这样一石三鸟的手段,群臣麻木之余,也不禁心生寒意。一时之间,群臣对老朱战战兢兢,畏惧之意在心里生根发芽,再也不敢想着欺上瞒下。

而秦王移封海外的事情,也是在百姓当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大明立国以来,第一个被移封海外的秦王,而且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有人认为皇上对秦王的惩罚过重,毕竟骨肉亲情嘛,犯错打一顿就好,没有必要让亲生父子难以相见。

在古人眼里,这样的惩罚就仅仅次于“不及九泉,不相见”了。

不过也有百姓认为,现在的海外也不是完全的一片荒芜,要不然那些海商怎么可能会赚的盆满钵满,泼天的银子往家里搬?秦王去海外也不一定就是受罪,当然受苦肯定是一定了的。

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的议论之声都传不到秦王耳朵里。

与此同时,他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圣旨下了之后,他一向最为偏爱的侧妃邓氏,这一次却没有和他站在一起,以要替他在京城尽孝为由,拒绝去海外。

朱樉听到这话的时候,简直就是如遭雷击。邓氏可是他最爱的侧妃啊,他为了她不惜抗旨不遵,甚至这次为了救她,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现在却得到这么一个结果,朱樉自然是心如死灰。

邓氏的理由虽然充分,但是无论是谁都明白,她这是不想和朱樉一起去海外,也就是说她放弃了朱樉。

倒是朱樉的正妃王氏,却坚持要和朱樉一起去海外。哪怕是在此之前十几年,朱樉对她极为冷淡,甚至还听信邓氏之言,将她给幽禁起来,她也毫不犹豫的选择和朱樉在一起。

原本马皇后见她这些年跟着朱樉过的可怜,想要将她留在京城,也被她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给回绝。

老朱对她的忠贞不二大为感动,专门下旨给朱樉,让他对正妃王氏“以礼相待”。

朱樉也没有想到,到头来肯陪着他一起出海的,竟然是这个往日完全不被他看在眼里的正妃。以往他不喜欢一举一动谨言慎行的王氏,觉得她无趣至极,认为邓氏的跳脱和肆意而为极为附和他的胃口。现在静下心来仔细一看,却觉得王氏也不差。王氏本身就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大美人,再加上她那股沉稳幽静的气质,让朱樉只是看了一眼,就感到一阵阵安心。

王氏对于朱樉贪婪的直视感到几分不适,微怒的瞥了他一眼,悄悄的挪开了目光。朱樉这样的目光,王氏一辈子都没有体会到过,疑惑之中有些逃避。

朱樉却是来了兴趣,上去抓住王氏的素手,慢慢的仔细打量起这个和自己大婚多年的正妃来。

......

毫无疑问的,朱樉和方孝孺两人都上了韩度的旗舰。

韩度热情的招呼两人坐下,然后就一手撑着下巴,眼睛不断在两人脸上来回巡视。

原本两人没有在意,可是韩度却一直如此盯着他们。

朱樉略微一想,哼哼笑了两声道:“怎么?难道你还想看本王的笑话?以为本王会在这船上出丑,是不是?”

“哪有,哪有,我是那样的人吗?”韩度笑嘻嘻的说道。不过脸上的表情却是,你们不用怀疑,我就是那样的人。

朱樉见了冷哼一声,端起茶杯不想理会韩度。

不过韩度却更加的好奇,凑近朱樉问道:“王爷以前做过船?”

朱樉不屑的瞪了韩度一眼道:“本王不仅精通步战、马战,连水战也精通,你说本王有没有坐过船?”

该死......这混蛋竟然还是一个全才。

韩度只好悻悻的坐了回来,又转看向方孝孺,满脸疑惑的问道:“那你呢?你不会是以前也坐过船吧?”

方孝孺端着茶杯低头喝茶,然后摇摇头说道:“我以前没有坐过。”

没坐过船,那你第一次坐怎么就能够稳如泰山,一点反应都没有?韩度满脸的不信。

方孝孺见韩度不相信他,微怒的一挥袖袍,施施然地说道:“人读白家书,故能养其气。只要心有静气,则遇事不碍。坐船的确是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我还能够承受。倒是你也是读书人,听说第一次上船的时候,吐的天昏地暗?”

嗯?总感觉方孝孺这家伙是在骂我,意思是我读了书,却没有养气功夫,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呗?韩度目光狐疑的盯着方孝孺,想要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可惜方孝孺一脸的平静,让韩度瞧不出什么来。

方孝孺这一波装的,让朱樉大感佩服。既指着韩度的鼻子骂了,又让韩度找不出理来。他本来对文人是不怎么看在眼里的,总觉得文人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太多,说话弯弯绕绕,一点都不爽利,只会躲在暗处算计人。但是这次和方孝孺一接触,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感不说,反而从头到尾都无不畅快,让朱樉非常的高兴。

甚至,他生出一种和方孝孺一见如故的感觉。

......

水师顺风顺水南下,不过十日便到达安平港。

大大小小上百艘战船,瞬间就将整个安平港给围得水泄不通。原本在此逗留的海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变故,不过在看到大明水师的明黄金龙旗之后,顿时又安心下来。

既然来的是大明水师,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不起将港口让给水师停靠嘛。能够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的水师战船,大家也觉得此举不亏。

韩度和朱樉、方孝孺站在船首上,迎着烈烈海风笑道:“王爷平安到达,臣的使命就完了。”

“你想怎么样?就此回京?”朱樉头也没回,满脸赞叹的看着安平港内的事物,随口问道。

从这安平港的繁华来看,当初韩度是真的没有骗他,这海外根本就不再是蛮荒之地,而是一片热土。就安平港的规模来看,也不必大明的港口小。而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之处,更是和大明不遑多让。

韩度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点头。

虽然老朱将兵权还给自己了,但是韩度毕竟已经看明白了。老朱对兵权看的极重,稍有风吹草动,都能够挑拨到他敏感的神经。与其自己肆意妄为引来老朱的猜忌,还不如像青蛙一样,老朱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朱樉回过头看着韩度的表态,微微一笑,从袖袍里拿出一道令御。

“韩度听令。”

韩度看了一眼朱樉手里的令御,连忙单膝跪下。

“命韩度竭力辅助秦王就藩一事,后赴往大洲,清剿残余。”

“臣遵命。”韩度恭恭敬敬一拜。

朱樉将令御交到韩度手里。

韩度站起来,打开一看,的确是老朱的手笔,而且还烧包的盖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大印。

韩度小心将令御收好,笑呵呵的朝朱樉问道:“不知道王爷有何吩咐。”

出乎意料,朱樉并没有直接告诉韩度,而是说道:“先下船吧,这些日子一路奔波,将士们早已劳苦不堪,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等将士们恢复了再说。”

水师的将士倒是无所谓,比这更远、更险、更难的航行他们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这点劳苦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可是秦王自己的六卫兵马却不行了,他们不可能人人都想方孝孺一样,哪怕是第一次坐船也能够控制住不晕。很多人一上船就晕的上吐下泻,好在有着‘端盘子’的方法让他们好受了一点。要不然,说不定还没有到这里呢,就会有人受不了颠簸而魂飞天外。

安平港的总督是黄中,这也曾经是武将当中的一员猛将,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来到这安平港。他早就得到提起传来的军令,知道秦王要来。现在看到连绵不绝的大明战船,遮天蔽日一样来到港口,他自然猜到多半的秦王来了。

还没有等战船靠岸,黄中就带着一众麾下前来栈道上迎接。

韩度的旗舰缓缓靠岸,朱樉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第一个下船。

“末将黄中,拜见秦王殿下。”黄中在军中混迹多年,自然对朱樉熟悉的不能再熟。还没有等朱樉下船,黄中便连忙躬身抱拳拜下。

“免礼。”朱樉淡淡的说了一句,看着岸上鳞次栉比的房屋,规模颇大,而且百姓如织。

回头看了黄中一眼,笑道:“你这港口,经营的不错。”

“谢殿下。”黄中笑着连忙躬身,随后抬起头来叹道:“殿下的称赞末将可是受之有愧,这南洋总督府里,恐怕就属末将这里最差了吧。”

朱樉闻言根本不信,眼前这还是最差的话,那最好的地方该是什么样子?

当然,黄中这话也是自谦的说法。虽然他这里是不是就会受到安南的骚扰,但是这安平港毕竟是站着地利的缘故,至少是能够在南洋三十三总督府中排在中游位置的。

“怎么?安南对你的骚扰还是很严重的吗?”韩度走了下来,恰好听到黄中的话,不由得好奇问道。

黄中见韩度穿着侯爵的服饰,又从水师旗舰上下来,便猜测道:“敢问可是镇海侯?”

“正是。”韩度点点头,笑着看向他。

黄中连忙躬身行礼,心情激动莫名的朝韩度问候:“末将拜见侯爷。”

由不得黄中激动啊,虽然他到现在才看到韩度一面,但是他对韩度的大名却早就深入心里,这是其他人完全体会不到的。

因为是韩度凭着一己之力荡平整个南洋,并且极力向皇上请命在南洋设立总督府,他黄中才有机会成为这安平港的总督。原本他被人建议到这里当总督的时候,他还是很犹豫的。毕竟是要来到这海外了,万里迢迢的又完全不了解,换成谁心里都会忐忑不安。最后还是因为他和那人在战场上的过命交情,才选择信了他的话,自己向皇上自荐来担任这安平总督。

可是来到这里之后,黄中才真正恍然大悟过来,这里发财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他来对了。虽然他要时不时的遭到安南的骚扰,不过还是要比在国内带兵轻松许多。就安南的那些兵,根本就不是他麾下全火器人马的对手。也就是他主要任务是守着安平港这个下金蛋的母鸡,要不然他早就反推回去了。

他黄中能够有今日,完全是拜韩度所赐,自然对韩度感激涕零。

“不用多礼。”韩度朝他摆摆手。

正好这个时候方孝孺从后面走下来,韩度便抬手指向他,和黄中介绍道:“这位是东宫侍讲,方孝孺。”

“末将见过方大人。”黄中见方孝孺穿着一身文官的官服,他自己是个大老粗,以往从来没有被文官看的起过。而他自己也不想凑到文官面前受气,因此对于文官他是完全不想搭理。

不过既然是韩度给他介绍的,他也打个招呼,算是点头见过。

“黄将军客气了。”方孝孺笑呵呵的回了一句,看着港口上人来人往的景象,不由得惊讶。这样的景象,竟然是在海外蛮荒之地?根本就和大明内没有多大的区别嘛,或者说这里是因为大明才会如此繁荣?

黄中见几人站在栈道上,连忙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末将已经备好酒菜为王爷、侯爷,方大人接风,请!”

在海上奔波了十来天,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朱樉正想好好的享受一番,自然不会拒绝。顺着黄中的指引,大踏步走在前面,朝着总督府走去。

一路上方孝孺都在观察港口里面的人们,看装束这些人都是大明人,几乎都是海商和海商带来的水手,很难见到一个百姓。不过方孝孺略微一想也能够明白,这里远离大明,寻常百姓可不会前来。

一行人走进大堂坐下,黄中便连忙吩咐人传上酒菜。

等菜上来了,黄中便笑着说道:“孤僻之地,简陋不堪,还请王爷、侯爷和方大人不要嫌弃。”

方孝孺顿时有些无语的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肴,像是海参、海胆之类的东西,即便是在京城海鲜楼,那都是难得一见非常稀少的东西,当然价格自然也会贵的吓死人。但是在黄中这里,却是每样都用超大的盘子装着,显然是阔气到可以让人随便吃。

朱樉对于菜肴很是满意,虽然有些他都没有见过,不过从色香味上来说,看着还是很不错的。饥饿感之下,他也不拘束,直接抬起筷子吃了一口。

黄中连忙微微俯身,看着朱樉轻声问道:“王爷,味道怎么样?”

朱樉在嘴里咀嚼,慢慢地品味一番之后,才眉开眼笑的说道:“不错,不比海鲜楼的差。”

同时笑了起来,朝韩度说道:“韩度,听说海鲜楼有你的份儿?你也要改进一下味道啊,别让人给赶上来了。本王真不是胡说,别看这道菜佐料几乎没用,但是味道却一点不差。”

韩度笑了笑,自然不会将朱樉的话给放在心上。

黄中闻言自然是惊喜莫名,连忙伸手示意道:“诸位请用,不用客气。”

在朱樉的提议下,大家举杯共饮,一顿饭正式进入了热络阶段。

酒过三巡,韩度边端着酒杯喝酒,边问黄中道:“刚才听你说,好似安南骚扰你有点严重?究竟是怎么回事,难得过了这么久,安南人还是不肯罢休吗?”

黄中原本要喝酒的,听到韩度的话,顿时把酒杯放了下来,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末将也不知道这些安南人是怎么回事,明明不是末将的对手,却偏偏像是疯了一样。”

韩度放下空酒杯,顿时沉下脸来,有些不满的说道:“还能够是怎么回事?无非不过就是倭寇摸得,我大明摸不得而已。这些混蛋,真是给他们脸了。”

“怎么回事?”朱樉不仅好奇的问道。他吃的差不多了,放慢了出筷子的速度,有时间听韩度两人的谈话了。

韩度便和朱樉解释一番:“原来这里本是被倭寇占据的,臣将倭寇剿灭了之后,便派人在这里驻扎下来。可是安南倒好,原本倭寇在这里的时候,他们连屁都不敢放,完全假装看不见。现在大明占据这里了,他们却跳出来说这里是安南的疆土,想让咱们离开。”

“简直是岂有此理,按照他们的意思,大明就是为他们白忙活呗?”朱樉听到都气的不行,眼睛一瞪说道。

韩度也深以为然的点头,的确是太过分了。按照安南的意图,他们这完全是把大明当作是苦力在使唤呐。哦,倭寇凶残,所以倭寇占据这里的时候,安南连个屁都不敢放。现在大明来了,他们却不依不饶的张口讨要,不给还敢派兵来攻打。

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大明没有倭寇凶残,毕竟好欺负?

方孝孺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的说道:“这安南为何会这样?若这里真是安南的故土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还给他们的,毕竟大明是礼仪之邦嘛。”

韩度目瞪口呆的看着方孝孺,完全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叫故土?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强大了才有资格说这里是故土,那里是故土。就凭现在的安南?他配说这样的话吗?

韩度皱着眉头看了方孝孺一眼,说道:“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利益,什么礼仪也没有利益管用。只要有利益在,他们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前来。”

方孝孺对于韩度的话也有些不满,这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合。张口闭口谈利益,而完全把礼仪放在一边,这怎么合适?

黄中见场面有些僵硬,连忙笑了起来,插话道:“王爷、侯爷和方大人能来,末将倍感荣幸。末将为诸位准备了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说完,黄中便举起双手拍了两下。

顿时有侍女捧着精美的盒子走进了,分别在三人面前放下。

朱樉毫不在意的打开,满满一盒珍珠呈现在他眼前。哪怕朱樉早就见识不凡了,但是这刚来就收到黄中这么大一盒珍珠也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以为黄中是不是犯了什么事情,想要他帮忙。

韩度和方孝孺的盒子里,也是没有意外的满满一盒珍珠。

唯一的区别就是,朱樉和韩度盒子里的珍珠品相明显是最顶级的,颗颗圆润饱满,比指肚还大上一点,而方孝孺的则是明显笑了一截。

韩度惊讶的抬头看了黄中一眼,笑着说道:“怎么?你是发财了,还是抢钱了?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今年的份额完成了吗?”

黄中笑了笑,语气豪迈的说道:“侯爷放心,上贡的一百二十万贯末将早就准备好了。这些都是多出来的,算是末将的一点心意。”

话音一落,整个大堂变得无比安静,落针可闻。

就连朱樉的伸出去夹菜的筷子,都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禁锢在空中。

“什么上贡?什么一百二十万贯?”朱樉觉得自己有必要问个清楚明白,连菜都不吃了,缩回手将筷子放下,目光在韩度和黄中两人脸上来回打转。

“对啊,一百二十万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方孝孺也恰逢其时的出声,同样盯着两人,深色带着冷笑。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六十三章 密令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