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五十七章 改变搬运方式

应天府,府丞杨俊正在伏案劳形,被人通报东宫侍讲方孝孺求见。

杨俊虽然官职比方孝孺要高很多,而且和方孝孺这样的虚职不一样,他是实打实的应天府二把手。不过方孝孺在儒林的名气极大,不是他杨俊可以比拟的。

“快请。”连忙把手里的文书放下,杨俊豁然起身站起来,跟在衙役身后走出去。

来到一间厢房,杨俊人一露出来便未语先笑,从门口就开始拱手,说道:“方大人大驾光临,迎接来迟,还请恕罪,恕罪......”

方孝孺也笑着站起来回礼道:“杨大人客气了,在下唐突了。”

两人笑着寒暄几句,纷纷落座。

不用杨俊吩咐,自然有吏员赶紧将茶水奉上。

两人相互敬了一下,喝了口茶之后,杨俊率先开口问道:“方大人此来,不知道杨某有哪里能够效劳的地方?”

方孝孺笑了起来,客气的回敬道:“杨大人客气了,在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大人所料不错,在下的确是有事要求大人。”

“方大人尽管说来,只要是杨某能够办到的,绝不推辞。”杨俊这话说的极为漂亮,甚至给人一种他能够帮你,有些大包大揽的意思。但其实这就是一句客套话,他能够办到的不推辞,那他不能办到的岂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推辞?而且,这能不能办到又没有一个标准,完全就是杨俊一心而决。

这杨俊根本就没有答应方孝孺什么,而是在坐壁观望,视情况而定。

方孝孺当然也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不过方孝孺不认为一个买码头土地的小事,他会不答应。

便直说了:“杨大人是这样的,我呢,想要出钱将码头买下,不知道杨大人是否可以通融一二?”

买地!

杨俊瞬间警觉起来,现在韩家马场周边的土地简直就是水涨船高,无数的人都在讨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悔不当初,自己若是提早将马场周围的土地收入囊中,那现在早就发大财了。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当初买地的都是些什么人。

杨俊自然不会像寻常百姓那样天真,以为别人能够吃下的暴利,自己就可以照样吞下。不过这件事还是给力杨俊极大的震撼,现在听到方孝孺想要买地,他的心一下子就警觉起来。

见方孝孺说完之后,直勾勾的看着自己,杨俊没有随口出声,而是不动声色的喝了口茶,让自己冷静几分之后,才出言问道:“不知道是方大人你自己要买,还是......”

说话的时候,杨俊紧紧地盯着方孝孺,眼睛一眨不眨。

方孝孺不由地眉头一皱,抬眼看向杨俊,疑惑的问道:“杨大人这是何意?”

或许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杨俊哈哈笑了起来,摆手解释道:“杨某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好奇想要问一下,这是给方大人自己买呢?还是大人帮别人买?方大人不要介意,毕竟方大人和镇海侯的关系谁都知道。

呵呵,毕竟镇海侯几次买地都让不少的人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甚是还让人声名扫地。杨某也不过是不想步那些人的后尘,因此杨某也不过是想问的清楚一点罢了。”

杨俊的话让方孝孺没法反驳,同时也感叹着韩度的威力巨大。没有犹豫,方孝孺点头便说道:“其实这码头不是在下要买的,也不是韩度要买的,是书院要买的。”

听到不是韩度想买,杨俊的心里松了口气,可是听到是书院要买,他又不禁好奇起来。“哦?书院买码头作甚?”

书院教书育人就好了嘛,为何要买一个码头?这样奇怪的举动让杨俊更加的好奇。

方孝孺沉默了一下,随后支支吾吾的说道:“这个,书院正在做一门研究,想要用码头做个尝试......”

杨俊顿时明白方孝孺没有和他说真话,不过他也不当面揭破。坐直身躯,下意识的搓动手指沉吟道:“这码头虽然从常理上来说是应天府的土地,但是那里现在可是每日都有大量的货物装船卸货,本官若是将它卖了,这恐怕对本官的名声有碍吧?至少,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本官是逃不掉的。”

杨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就是不卖!

方孝孺也没有坚持,转而问道:“那码头旁边的土地呢?大人可否卖给书院?”

这是韩度和方孝孺早就商量好的,直接买码头的希望不大,应天府不是傻子,只要书院一买码头,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拖上一拖,先看看情况。而且,这码头现在每天有那么多货物需要装船,若是买下来,那肯定需要重新建造,这不是耽误了货物的装卸了嘛。

因此,韩度一早就没有准备直接买码头。之所以这样提出来,那就是为真正的目的做铺垫的。

杨俊拒绝了方孝孺的第一个要求,总不能还拒绝第二个吧?杨俊拒绝方孝孺买码头,还算是有点合乎情理,毕竟这码头也显得有些颇为重要,他坚持不卖,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但是这码头旁边的土地,本来就是一片河滩荒地。若是他再拒绝方孝孺的这个要求,那就是有得罪人的倾向了。

杨俊也是聪明人,他在方孝孺改变主意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这码头旁边的荒地,才是方孝孺真正的目的。

但是明白归明白,他却不好再拒绝方孝孺。微微叹了口气之后,笑容勉强的说道:“当然,那不过是一片连百姓垦荒都不愿意去荒地,若是书院想要本官当然可以将它卖给书院。就是不知道书院准备用多少钱,买多少?”

“大人想要多少?”方孝孺没有直接开价,转而问道。

“一百贯一亩吧。”杨俊说话的声音很轻,完全就是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好似在他看来,这个价格一点都不高似的。

但是方孝孺听到却豁然瞪大眼睛,虽然韩度早就和他商议过土地的价格肯定不会太低,但是他以为顶多也就是良田的价格罢了。

“多少?杨大人,你若是不想卖就直说,何必漫天要价?”

面对方孝孺的厉声责问,杨俊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反而笑盈盈的说道:“方大人,虽然你是为书院买的土地,按理说本官不能卖你高价才是。不过你也知道,镇海侯也是书院院判,因此本官不得不留个退路,万一这些土地日后涨价了,那本官也能够给所有人一个交待不是?”

“不行,这个价格太高了,书院不会接受的。”方孝孺连连摇头,站起来作势要走,“寻常土地才十几二十贯一亩,你这荒地顶多就几贯罢了,现在你却要卖上十倍的价,这根本不可能的。今日算在下打扰了,告辞。”

杨俊见方孝孺抬步朝着门外走去,没有丝毫的犹豫。杨俊的心一下子就有些慌了,他也怕方孝孺被高价吓住。毕竟这钱是白捡的,若是就此错过,那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可惜的。

“方兄!”杨俊连忙起身,几步上前将方孝孺拉住。

方孝孺心里顿时有谱了,顺势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杨俊叹声摇头说道:“杨大人你这价格,书院真的没有办法买。再说了,书院也只是想要做一个尝试罢了,若是花钱太多,那可就不值当了,还不如放弃算了。”

“方兄说的哪里话,谁不知道书院有钱啊。”杨俊也不清楚书院的情况,但是现在既然书院是金主,那自然用力的夸金主就对了。

“书院的情况恐怕给杨大人也知道,虽然有些进项,但是书院那么多学子可都是完全免费入学的,而且书院每个月还要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这笔开销巨大,哪里还有什么钱?”既然杨俊极力的捧,那方孝孺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反正每个人都在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努力。

拉着方孝孺重新坐下,杨俊才继续说道:“价钱是可以谈的嘛,既然方兄觉得一百贯一亩太高,那本官今日和方兄一见如故,本官就擅自做主了,九十九贯一亩,如何?”

你的一见如故就只值一贯钱?方孝孺顿时心里鄙视不已。当然,他也没有和杨俊客气,随口就把价格杀到五贯。

经过一番极限拉扯,最终两人协商妥当,以六十贯一亩成交,并且书院买地不能够少于五十亩。

而且杨俊还故意只卖河滩地给书院,因此,当方孝孺拿到地契的时候,就是一片沿着长江边延伸出去的一片土地。

韩度看到方孝孺脸色有些不好的回来,将地契从他手里接过,看了一眼之后满意的点头。问了一下方孝孺闷闷不乐的原由,韩度笑着安慰道:“六十贯一亩不算贵,方兄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我知道对于咱们来说这个价格不贵,但是我就在想,这也就是你有办法点石成金,才能够接受这样的价格。那若是换成寻常百姓呢?他们如何能够接受?”方孝孺这些疑惑从应天府就开始憋着,到现在总算是能够一吐为快。

韩度不以为意的说道:“寻常百姓才不会去买什么河滩地。”

“这......倒也是。”方孝孺不得不点头承认,百姓连垦荒都不会去找河滩地,哪里会花钱去买?可是就是这些在百姓眼里没有丝毫作用的河滩地,在韩度眼里却是值了金子的价格。

对于这一点,方孝孺都不得不佩服韩度,他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总是能够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而且还是大赚特赚。

“好了,既然土地有了,那你就按照咱们的计划安排吧,尽快找人将码头修建出来。”韩度将地契折起,递给方孝孺,然后便起身回家。

方孝孺点点头接过地契,看着韩度离开的背影,不由得摇摇头将脑袋里的杂念甩出去。低头看向手里的地契,还是先顾眼前吧。

......

不知道马皇后究竟是如何与老朱争论的,反正朱樉移封海外的事情总算是有了结果。和韩度以为的老朱会将朱樉移封到大洲上不一样,老朱将朱樉放到了安南。据朱标说,这是马皇后极力和老朱争论的结果,理由就是,她想要朱樉离得近一点,想他的时候可以随时召回。甚至还专门将朱樉出海的事情放到了几个月后,就是想在朱樉出海之前,多看看他。

韩度不知道老朱是怎么同意的,但是有个问题却迫在眉睫。

“殿下说的是真的?但是这安平现在可乱得很啊,如何能够将秦王分封在此?”

安平的旁边就是安南,安南现在对于安平的可是虎视眈眈,将这样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老朱究竟是怎么想的?

朱标意味深长的看着韩度,意有所指的问道:“你还不明白吗?父皇这是要对安南动手了。”

动手?

韩度心里一动,这些年安南的确是对大明的敌意浓厚了很多。尤其是在韩度清扫了倭寇,强占了安平县,并且大明在此设立总督府之后,更是将大明视为敌人。

南洋三十三总督府,其他都还算是太平,顶多也就土人闹事的时候,派兵镇压一下。而由于土人那拉跨的战斗力,在明军的火器面前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杀,根本连像样的战斗都算不上便结束了。

可是在安平总督府情况却完全不一样,时不时的会受到安南的骚扰不说,偶尔安南还会发动大军强攻总督府,虽然每次都被安平总督给打退。但是这蚂蚁多了,也是要咬死象的,要不是有着水师做后盾和及时补充兵力,恐怕安平总督府早就被安南给夺回去了。

为此,大明朝廷不止一次的派使者前往安南,想要安南将安平县划归大明所有,并且不要在攻打安平。

这要求看似有些霸道,但是这安平县原本也不是安南的啊,原本是倭寇占据的。对于大明来说,既然是倭寇的,那倭寇被大明消灭之后,那此地就自然成为大明的疆土。

这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对于安南来说,他们的想法可不一样。在安南君臣看来,倭寇他们惹不起,毕竟倭寇是真的会烧杀抢掠肆无忌惮的,钢刀砍在他们头上,他们也知道会痛。可是他们却不怕大明,因为在他们看来,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做什么都要先讲理。

安平一面靠海,一面和安南接壤,那就自然应该属于安南的,哪怕是大明将安平的倭寇消灭了,那更加应该主动将安平还给安南。

毕竟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如何能够占他们这样的番属小国的便宜,为他们打一仗消灭倭寇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数次商议,都被安南以各种可笑的理由给搪塞过去。

现在看来,老朱是忍无可忍,决定无须再忍了。

也是,这安南也不瞧瞧老朱是什么脾气,真以为老朱这天下都是别人商量着拱手相让的。

韩度心里冷笑两声,对于井底之蛙的安南完全提不起兴趣。

......

水泥的加入,让码头的建设速度变得很快。反正韩度也不要求将码头建设的如何尽善尽美,只要能够放下龙门吊就行了。

从新码头第一天修建开始就有百姓好奇这是要干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码头的全貌慢慢展现出来,等到将高大的龙门吊组装安好之后,人们纷纷惊奇于它的高大,但是对于这东西又什么作用,却是满头雾水一无所知。

韩度也没有准备和人解释,直接找了一艘船,然后将船驶到龙门吊下面。看着沉重的货物被巨大的铁钩吊起,不到十息功夫便被轻而易举的吊到船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简洁无比。

不用韩度在做什么宣传,这一幕早就被旁边码头盯着货物装卸的船主看在眼里,一个个目瞪口呆之余,也纷纷上前询问韩度,能不能也帮他们装卸货物,价钱好说。???.

韩度本来就是瞄上的这些船主,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来者不拒。挥挥手便找过一群书院数学较好的学子,让他们去应付这些密密麻麻的船主。

这些学子不仅懂数学,而且还学过相关的记账学问。他们能够将每一船的货物具体化,既分种类,又分重量,反正有精于计算的这群人在,书院是不会吃亏的就是了。

大明第一次有了如此巨大的机械,自然引得百姓纷纷围观。就算是被围墙给挡住,不能够近距离的触摸,能够远远的看一眼龙门吊是如何作业的,也能够让人兴奋莫名。

“看,那么大的箱子,竟然被轻松的吊起来了......”

“是啊,我是卖米的,看那箱子的大小,若是装的都是米粮的化,起码有几千斤重......”

“什么几千斤?我看是有上万斤才是......”

一阵阵的感叹声中,自然少不了对龙门吊的夸大其词。

就连老朱都被吸引亲自过来看一眼,当然老朱和那些被堵在围墙外面的百姓不同,他可以近距离的仔细观摩龙门吊。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五十七章 改变搬运方式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