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二十四章 万寿节

韩度来到书斋里面,刚一推开门,就看到薛祥和金先生坐在里面。

连忙笑着拱手道:“哟,薛老,金先生,你们这是好兴致啊。”

“侯爷客气了。”金先生脸上笑容温和,朝韩度点点头。

而薛祥则是捋了捋胡须,看了韩度和方孝孺两眼,伸手示意道:“坐吧。希直应该和你说了吧?”

韩度提了提锦袍,中规中矩的坐在椅子上,朝薛祥笑着点头。

薛祥继续说道:“咱们几个对经营之道一窍不通,还是要你来想办法才是。书院本来是做学问的地方,应该清清白白才是,可是这世上没有钱也的确是寸步难行。”

薛祥没有进书院的时候,不知道书院的开销竟然这么大。光是在学子身上,书院每年就要花掉十几万贯。现在更是多了大量的教习,虽然方孝孺等人轻松了,但是书院的开销可是更大了。

这些教习,每一个可是都要拿月俸的。而且韩度定的月俸有很高,普通的教习每月就能够拿到五贯,厉害的甚至是能达到十贯。

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样下来,书院每年的开销就奔着三十万贯去了。

三十万贯!

这要不是知道有韩度撑着,光是这个数字都能够把薛祥吓退。三十万贯,大殿都要修建一座起来了,而书院却每年就要吃掉一座大殿。

韩度见三人神色紧张的盯着自己,忽然笑了笑说道:“这事可急不得,慢慢来吧。”

薛祥几人也没有催促韩度的意思,点点头便答应下来。

由于马场那边已经进入了正轨,即便是韩度不在,也能够自行运作。因此,韩度就干脆把时间花到书院里,想着怎么才能够让书院有稳定的财源。

书院教的是数理化,数学不用想了,想靠数学赚钱可不容易。物理、化学其实也没有比数学好多少,毕竟韩度只交了物理的力学和化学的燃烧反应等初级知识。

韩度想了几天,也想不到书院能够靠着什么赚钱养活自己。

考虑了一下,便将薛祥等人找来坐下,说道:“这几日我思来想去,也难以为书院找到什么好的财源。”

薛祥等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觑。原本以为他们找不到来钱的路子,是因为不懂经营,没有想到连韩度都在书院里找不到来钱的路子。

韩度见了众人的反应,低头苦笑一下。要是稳定的财源这么好找,那就不叫财源了。

现在办书院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根本不能指望着能靠学子的束修。因为国子监只要考上了,是不收束修的,不仅不收,反而还会每月给学子发放米粮。

但是国子监之所以敢这么豪奢,那是因为有老朱支撑着,每年老朱给国子监的钱也是在十万贯以上。

或许书院是因为有着韩度支撑的原因,老朱故意装作看不见,除了一个大明皇家书院的牌子之外,一文钱都没有给过书院。

见三人有些失望,韩度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把酿酒和玻璃工艺拿出来,让书院弄几个作坊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韩度的话音一落,薛祥就连忙摇头反对,“咱们是找你来想办法的,不是为了挖你的墙角的。有办法自然好,若是没有办法,就照着现在这样也是不错。”

酿酒和玻璃,都是韩度的产业。韩度虽然开口愿意将其拿出来,但若是薛祥答应了,那就有从韩度嘴里夺食的嫌疑。

薛祥自然万万不敢答应。

不仅是薛祥,方孝孺和金先生也是连连摇头拒绝。

韩度倒是觉得无所谓,也没有想到几人口的反应这么大,淡笑着说道:“我说把工艺拿出来给书院,又不是说自己不酿酒不制作玻璃了。”

“这......还是不妥。”薛祥摇摇头,“若是让书院也做这些,那岂不是和你抢生意么?”

韩度哈哈一笑,说道:“薛老多虑了,这世上想要喝酒的人多如过江之鲫,玻璃的需求也是庞大无比,别说是一个书院了,就算是再来十个百个,也填不满这么大的需求。这根本就不算是抢生意,因为这生意再来十个咱们,也做不完。”

蒸馏烈酒现在是稀缺品,价格虽然高,但是真正能够喝得起的人却多的是。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拿着钱都买不到烈酒。书院插手进来,并不会影响烈酒的价格,顶多是供应再充足了些罢了。

薛祥几人对视一眼,纷纷沉默着没有说话。虽然韩度的说的道理没错,但是这样总是有从韩度手里抢生意的感觉。

韩度见几人迟迟做不下决定,便无奈的笑着说道:“以前我拿钱补贴书院,都没有这么麻烦。怎么以前你们觉得可行,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

韩度这话倒是没错,以前直接从韩度手里拿钱的时候,都没有觉得有什么。现在书院自己挣钱了,怎么还扭捏起来了?

再说了,韩度是书院的副院判,众人当中就他最大,要不好意思,也应该是韩度才对。

“那......好吧。”薛祥和方孝孺、金先生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趁着没事,韩度便留在书院里面,原本教的物理化学都太过初级,作用显现不出来。这次的事情也提醒了韩度,若是教授的知识没有价值的话,那恐怕会极大的打击学子们的兴趣。

于是,韩度本着为了书院的发展,干脆留在书院里面,继续教授更加高深的内容。

......

老朱刚刚批阅完奏折,朱标就赶来求见。

父子两人坐在交流一番之后,老朱忽然问道:“韩度呢?他最近在做什么?”

朱标不知道父皇为什么向他问起韩度,不过还是如实回道:“听说是在书院。”

“书院?”老朱有些诧异的抬起头,奇怪的问道:“他不是要建马场吗?怎么跑到书院去了?”

“这儿臣就不知道了,不过马场那边他派人盯着便是,恐怕是闲来无事才会去书院的吧。”朱标猜测着回道。

老朱听了之后,也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朱标见父皇没有了下文,迟疑片刻之后,问道:“父皇,儿臣有件事不知道当不当讲。”

“说吧。”老朱对于朱标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不管是他心情好坏,他都愿意听听朱标的想法。而现在老朱的心情还算不错,自然更加不会拒绝朱标。

“父皇的万寿节就快要到了,今年又是父皇的六十大寿。再加上今年北元破灭,俘获了安乐王,连传国玉玺都现世,对于大明来说可谓是三喜临门。今年对大明来说,可是大吉的一年。儿臣以为,可以趁着父皇万寿节的机会,好好庆贺一番。”朱标提议道。

随着朱标的述说,老朱更是眯着眼睛高兴起来。不梳理还不知道,的确是如同朱标说的那样,今年对于大明来说,还真的是与众不同的一年。

大明从立国开始,一路筚路蓝缕的走到现在,还真的是没有那一年能够有今年这么辉煌过。而且还巧合的和老朱的六十大寿给碰在一起,就更加显得今年的不同凡响。

“嗯,是该好好热闹热闹。”老朱赞同的点头。

北元原本是大明的心腹之患,现在如此大患一去,老朱自然也想要好生彰显一番。这么大的事情,要是他都无动于衷,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而且,不将此事大为宣扬,如何能够彰显他朱元璋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想到这里,老朱顿时说道:“今年的万寿节既然是三喜临门,那就应该办,而且要大办特办。”

老朱现在可不必往日了,以往的万寿节几乎都办的非常寒酸。老朱也没有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明连年北伐,花出去的银子如同流水一样。内库空虚的老朱,也只能够能省则省。

而现在,老朱的内库充盈,那自然可以肆意一回。

既然觉得大办特办万寿节了,那老朱自然会想到礼官的人选。转头看向朱标,问道:“标儿以为,谁可以做这礼官?”

朱标闻言一愣,随即尴尬的回道:“儿臣就以为今年乃是大吉之年,父皇日夜操劳正好可以借此好好休息一番。至于这礼官......儿臣没有想过。”

见父皇对自己的话不置可否,朱标低头想了一下,继续回道:“不过按照往年的惯例,应当是六部尚书之类的重臣担任才是。”

老朱听了之后,沉默片刻才说道:“不过是一个礼官而已,谁担任不可以?这样吧,就由韩度来当这个礼官吧。”

韩度来当!

朱标顿时咽了咽唾沫,见父皇面无表情,不知道父皇为什么非要韩度来当这个礼官。不过还是出声询问道:“父皇,韩度虽然也是读书人,但是从他平日里的言谈举止就能够看的出来,他恐怕对于礼仪有所不熟悉吧......”

万寿节礼官,别的不说,至少要熟知礼仪,不能够在礼节上出错才行。

不是朱标对韩度有意见,韩度做其他的朱标不会有分毫意见,但是唯独这礼官不行。韩度在他面前都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来做礼官,若是闹出笑话,惹恼了父皇倒是不美了。

朱标为韩度推脱,其实也是为了韩度好。

老朱却好似铁了心一样,非要用韩度不可。

“礼仪不熟悉,不是正好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学一学吗?整日在外面胡作非为,他也该好好的学一学礼仪之道了。”

朱标见父皇都这样说了,哪里还不知道这是父皇对于韩度平日里的失礼之处不满?非要借着这个机会收拾韩度。他也不敢再为韩度开脱了,点头说道:“是,儿臣这就去告知韩度。”

老朱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朱标,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方孝孺现在不是你东宫的侍讲吗?让他也来,帮着韩度把礼官做好。”

老朱也有些担心韩度对于礼仪一窍不通,怕这么难得的万寿节被韩度给弄砸了。韩度弄砸了万寿节,老朱肯定是不会饶了韩度的。但是再怎么不饶,老朱也不可能因此把韩度给砍头了吧,要是那样安庆肯定会找马皇后闹起来。

朱标也松了口气,有方孝孺这个儒学名家帮着韩度,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是,儿臣这就去办。”

没有让人传话,朱标亲自来到韩府。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把韩景云也给带来了。

韩景云成了太子妃之后,能够回到韩府的机会极少。现在韩景云有了身孕,心情起伏极大。朱标为她着想,便趁此机会将她带回韩府,也好让她高兴一番。

太子和太子妃到来,顿时就将整个韩家惊动。为了迎接太子和韩景云,韩家从大门开始,一路便是张灯结彩,简直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等到朱标带着韩景云来到韩府的时候,韩家所有人便站到门外相迎。

韩德和刘氏带头朝着朱标和韩景云跪下,“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快快平身。”朱标连忙躬身,虚扶了一下。

而韩景云也连忙亲自动手,将爹娘扶起来,“爹娘,你们快快起来。”

君臣之礼不可费,韩德刘氏虽然是韩景云的爹娘,但是她现在是太子妃,是君。因此,不得不对她叩拜。

不过,韩景云毕竟是韩德刘氏的女儿,因此叩拜过后她向两人回礼也是应当的。

将朱标和韩景云迎回府里,由于韩景云想念娘亲的很,她现在也是身怀六甲了,很多初次遇到的不好问外人的问题,正好可以朝刘氏一一询问一番。因此,一进门,韩景云便拉着刘氏走了。

只有韩德、韩度、韩曙三人陪着朱标走进内堂,主要是韩德和韩德陪着朱标,韩曙是凑数的。

众人依次落座之后,朱标便笑着将父皇决定让韩度当礼官主持万寿节的事情说了出来。

韩德和韩度听了之后,都是一脸的诧异。

韩德是诧异,虽然韩度是侯爵,是超品,但是论资历并不符合主持万寿节。

而韩度则是在想,老朱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吗?前面刚刚收了自己的兵权,现在又让自己担任万寿节礼官。

万寿节礼官在举行礼仪的时候,站在老朱旁边,面对百官的朝贺的确是风光无限。但是这份风光对于平常人来说或许极为难得,但是对于韩度来说却也就那样。

“臣当万寿节礼官?这,臣恐怕难当大任。”韩度看在朱标推辞说道。

自己当礼官?别开玩笑了,自己对于繁复的礼仪可一点都不熟悉,这个礼官怎么当?

朱标好似看透了韩度的心思,笑了笑便道:“放心,父皇又派了方孝孺帮你,不会有问题的。”

这还差不多!韩度撇了撇嘴。有方孝孺这个儒学名家在,那自己心里就有底了。只要礼仪上没有问题,对于万寿节其他的事情,韩度还真的不怵。

见韩度一脸的轻松,朱标忍不住提醒他道:“今年的万寿节可是与往常不同,今年是父皇的六十大寿,不仅是整寿,更是一甲子整寿。到时候各地藩王,外邦使节都会到来,这万寿节可要办的热热闹闹,不能坠了大明天朝上国的威风才好。”

韩度点点头,表示明白。

隔日,韩度便带着方孝孺来到礼部。

礼部历年都会为老朱准备万寿节,他们经验丰富,韩度自然不会放过。

礼部现在没有尚书,只是由李原名这个左侍郎代管着,相当于是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没有尚书领头,整个礼部都好似被抽去了脊梁骨一样,很难强势起来。

面对韩度的时候,李原名连忙当先一步拜道:“下官李原名,拜见镇海侯。”

“李大人客气了。”韩度虚抬了抬手。

“谢侯爷。”李原名这才直起腰来,伸手示意韩度,“侯爷请入座,来人,上好茶!”

韩度也不客气,和李原名谦让了一番,便在他右手位置坐下。

方孝孺更是坐在韩度下首位置。

很快,礼部的书吏便端着茶水进来。

韩度端起茶杯,沿着杯沿滑动两圈,吹了吹气,少少的抿了一口,“好茶。”

李原名对于韩度的赞赏非常满意,不过还是谦虚的说道:“这茶虽然是杭郡龙井,不过侯爷什么茶没有喝过?恐怕难当侯爷一个好字。”

韩度微微笑了笑,没有再说茶的事。自己的确是喝过龙井,而且还是比这更好的龙井。朱标哪里的都是贡品龙井,自然要比面前这龙井还好。

不过既然是有求于李原名,那韩度自然不会吝啬几句溢美之词。

而李原名也对韩度的态度感到极为满意。

“不知侯爷今日前来有何要事?若是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还请侯爷直言,下官定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的意思就是,一般的要求他可以满足韩度,但是如果要求太过分了,那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他就爱莫能助。

李原名虽然对韩度放低姿态感到满意,但是还没有到了让他不顾一切的地步。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二十四章 万寿节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