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江远国民法医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垃圾分类

江远自动自觉的开始换起了防护服,准备继续工作了。

两具尸体和一具尸体,就是两个概念了。

在国内的环境中,一具尸体属于正常的凶杀案。以宁台县来说,若是有一具尸体出现了,首先就是县局的局长和主管刑侦的常务副局长出现,刑警队全员出动,并报告给市局。

市局有资源的情况下,往往就会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实验室的支持,指纹的支持,法医有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送个法医过去帮忙一起解剖。

但如果出现两具尸体的话,这個案子就直接上升到省厅知晓的程度了。

若是做的顺利也就罢了,要是做的不顺利的话,省厅很快就会派出督导组,或者技术专家,前来帮忙。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慎杀死了另一个人,他逃避侦查的技巧还是有可能发挥作用的。但如果一口气杀了两个人,比如一对小情侣,一对小夫妻什么的,那案子直接就会得到省级专家的照顾。

到时候,现场的指纹、足迹、血迹乃至于影像资料,全都有可能得到省厅技术部门的支持。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杀一个人,面对的侦缉和两个人是天壤之别的。

而有的凶手,凶性大发的干出灭门惨案之类的,将受害人一家三口都杀死了,这种凶手,面对的就是部级刑侦机构和人员的注视。

有时候,基层提取不出来的指纹,送到部委的实验室里,都能轻松的提出来。

至于专案组和警员,面对不同级别的案件,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说别的,现在要是再出一具尸体的话,徐泰宁都不用考虑回去了,非得将这个案子做出点东西来才行。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出现第三具尸体的可能性极大。

新挖掘出来的尸包,被重新装入到一个新的尸袋尸袋中,由牛法医半个身子垫在篮子里,将那包尸体半抱着,上到了矿洞顶。

旅行袋的质量感觉也不是特别好,加上不知道在水底下埋了多长时间,谁都不敢扯着袋子提起来。

而吊篮底部还不是平底的,是有网眼的钢制格栅,法医们担心吊篮走走停停的颠坏了尸体,哪怕是已经分尸的尸体,到了这个时候,大家能寻找的线索也就是它了。

等吊篮升上来,几名法医一拥而上,将尸袋抱上了平板车,接着就准备直接运到清河市去解剖。

至于牛法医,浑身脏兮兮的,到最后才被人给拉起来。

江远还犹豫着要不要跟着尸体去,王澜已是将他给叫住了。

“江远,咱们先做现场勘查。”王澜当着领导的面,道:“江远的现场勘查是法医里数一数二的,解剖可以让其他人先弄着,回头再去看。”

法医也是需要做现场勘查的,尤其是这种环境下,法医自己做的现场勘查,和现勘们做的现场勘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江远也没什么意见,点头道:“那我下去。”

“辛苦了。”徐泰宁难得抽出空来,说了一句安慰的话。

江远笑笑,就跟着王澜再下到了矿洞底。

经过差不多10个小时左右的工作,矿洞地的淤泥都被清的差不多了,大块的混凝土块,也被钩机等设备给拉上去了几个。

那台跟头驴差不多大的小松挖掘机,此时正哼哧哼哧的往下挖垃圾。

上面几十米的水压着,垃圾都变的瓷实起来,一块块的板结成了一体似的,挖的也很是费劲。

王澜见江远下来了,就给他重新分配了区域,顺便低声道:“你觉得这里的尸体,是不是王国山做的?”

水库抛尸案的凶手王国山,被确定的杀人数都超过了10人,但他对于前期的案件,交代的都非常模糊。

涉及到紫峰山的案件,王国山从始至终,都是语焉不详的,这也是柳景辉认为有必要继续调查的原因之一。

江远此时也很难确定,只能道:“不管是不是王国山干的,他在外面,肯定还是有同伙的。”

“你是说戳轮胎的那个?”王澜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对。”

“戳轮胎的也许只是一两起案子的从犯?”王澜遇到过类似的案件。

多次杀人的凶犯和欧美描述的连环杀手,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很多凶手,都是出于某种利益关系而杀人。

在这种情况下,凶手就会有临时性寻找同伙的可能性。差不多类似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的概念。

但临时的联合结束,有的凶手还会继续杀人,有的则为了保守秘密而纠结一生。

相比之下,这样的案件,自然是要好侦破一些。

江远知道王澜的意思,也知道她期待听到什么样的答案。

但江远还是摇头,道:“不会是新手的。柳处被戳轮胎的案子,我有仔细的研究过,犯人做的非常果断,称得上胆大心细,如果不是运气好的话,柳处当时就可能车祸死亡了。”

停了一下,江远又道:“要是车祸引起火灾,或者车祸的位置比较符合凶手的预期,他再放一次火,轮胎案都可能不存在了。”

王澜缓缓点头:“所以,另一个凶手还是主案犯?”

“王国山还在监狱里关着呢,他可以独立或者纠集其他人再次作案。”江远说到这里,道:“但如果让我来做这个案子的话,我不会把它跟王国山联系到一起的。”

“哦?为什么?”王澜很有些意外,并案往往是解决案子的最好方式。

“柳处应该考虑过并案的问题了。他也没做到短时间破案。”江远给的答案也很简单。

自来到紫峰镇以后,江远就有意识的选择跟柳景辉不同的着眼点。

在江远的印象里,柳景辉的推理能力还是极强的。

他搞了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搞通的案子,自己再循着他的路子来一遍,即使不考虑凶手暗中破获,或者受到提醒而自我修正之类的问题,柳景辉也等不住再一个月的时间了。

若只是为了破这个案子,那江远觉得,完全可以再等几个月之后,再做此案也不迟。

而目前最紧迫的事情,还是找出柳景辉的所在。

见人,或者见尸,总比失踪要强。

再者,江远跟柳景辉的路数本就不同,他只要跟着证据走就可以了。

并案考验的恰恰是推理分析的能力。

这本身也不是江远所擅长的。

王澜部分理解江远的思路,但也不是完全认同。

不过,这个案子的负责人是徐泰宁,也轮不到两名法医指挥案件的方向。

两人结束了对话,继续刨着矿洞。

越来越多的垃圾和建筑废料被刨了出来。

快到晚间的时候,又有一台三一的微型挖掘机被送了下来,进度略微加快。

然后,又是一只灰色的塑料袋,被刨了出来。

“稍等。别取出来。”江远远远的看见了,就快步走了过来。

上一个尸袋被挖出来的时候,大家还不确定里面装的就是尸体,这一次不用说,大家都能猜得出来了。

有专人拍了照,江远看着尸袋和周围的垃圾,冷静分析着,道:“垃圾也都拍照,位置确定一下。”

王澜迅速醒悟过来,忙道:“对,垃圾应该是同批次填埋进来的,也可以帮助分析尸源。”

他们现在还没见到尸体,但从后方传来的消息,虽然尸体提供的信息非常多,但对于确定尸体的来源,并不一定是有帮助的。

事实上,死亡多年的尸体,要辨认来源,本身就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而能辨认出来源的尸体,占总量的比例是极小的。

刑事案件的辨认率并无数据,但从另一个侧面能看出辨认尸源的难度——一些地区著名的万人坑,派遣极强的人类学专家进入,以做尸源辨认,面对的还是已知地区的特定人群,辨认率依旧不高。

对在场的法医们来说,任何一点提高辨识率的东西,都是有帮助的。

江远更是现场换了手套,多加了两层后,就地分辨起了垃圾。

此前做拾荒老人的案子,让他得到过垃圾分类(lv4),此时运用起来,效率亦是颇高。

旁边的法医们,虽然也有一定的证物辨别的能力,可看着江远的动作,渐渐的都是等在了跟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