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诱因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诱因

作者:空长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1-10 16:58:09 来源:ibiquge.com

【叮!您的吱付宝到账500万元。】

看着手机上传来的到账提示,高媛有些无语。

“我说,你们组织打钱,都是这种风格吗?会不会太随意啊?”

前后加起来都1000万了……

这500万是孟浪打过来的启动资金,专款专用,用来注册所谓“孟山牧业”的。

虽说人家是正式成员,自己只是个预备役,有那么点上级给下级打钱的意思。

但你连个凭据都不留,这到底是对自己有多信任啊……

不过孟浪误会了她的意思。

“嗯!1000万以下的转账没什么保密需要,这钱也是干净的,等你什么时候需要大额转账了,我们会切换风格的。”

主要他正常账户里也就只有一千多万,这500万投下去,卡里余额跌到200万以下了。

“我是在说保密的问题么……”

高媛心里吐槽,嘴角却是渐渐勾起一抹弧度。

这种被毫无保留信任的感觉……还不赖。

事实上,孟浪也只是下意识的按照书中旳评价来判断高媛这个人。

【25年的合作生涯告诉我,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不论是对方的能力,还是对方的人品……】

这一份超前25年的征信记录,就问你对放款还有什么疑问?

某种意义上,孟浪不仅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潜力,还能看到一个人的“忠诚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时间,是绝对不会骗人的!

数百亿都能合作愉快,对方不至于为了区区1000万就坑自己,这就是孟浪简单而直接的判断方式。

嗯!非常直接!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种下意识的理所当然,无形中也触发了信任度加成。

有句话叫:使一个人值得信任的唯一方法就是信任她。

你越是信任她,她往往就越是值得信任!

反之,你若一开始就不信任一个人,那么自己也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陷入恶性循环。

孟浪无意中践行了这一信条。

越是浏览高媛的生平,对她的为人就越是信任,对她越是信任,对方反馈的好感度就越高,就会在下一集里的合作更加愉快,进一步导致孟浪对她更加信任……

一个在时空中轮回的良性循环。

嗯……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故事。

这是一只小母鸡不停下蛋的故事……

“对了,我最近收到了一些消息,是有关许氏集团的。”孟浪突然道。

高媛脚步一顿。

“他们接下来可能会对长青生物有些动作……”

……

放下手机,孟浪忍不住感叹。

有个传奇级的帮手就是省心。

嗯!你们负责冲锋陷阵,我负责查缺补漏,完美!

解决完“孟山牧业”的托管,孟浪再次翻开自己的《烦恼》,查看这一次偷渡过来附录。

这两天的技术面收获,包括《背影》中的《神经系统数模初构》,以及《狂人日记》中一篇很令人在意的的《x病毒加速大脑萎缩作用机理的研究分析》。

短时间来看没什么作用,但是每一篇都能加速长青生物的技术攻关,它们的影响,是“未来式”的。

而这一次……

《狂人病猜想》,署名林小雨。

【假设存在某种诱因,触发令人‘丧失理智’的所谓狂人病,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发病范围超过一千公里,且拥有刺激身体力量增强的附带效果。

基于某大叔毫无根据的臆想,在此进行技术性讨论,不做公开发表。】

某大叔?

看来是自己曾经与小雨讨论过这個问题?

嗯……这倒是个好方法,外事不决问高媛,内事不决问小雨。

孟浪继续往下看。

【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物质,一直都渗透在我们极其复杂又微妙的人体系统中。

情绪、观念、冲动这些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东西,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生理条件所激发的。

正如心理学家们所说,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生理活动。

例如,当听到一声巨大的惊雷,大脑如同台风一样迅速释放大量的化学物质,造成“呆若木鸡”的效果。

这些化学物质操控着我们的行为模式,破解了它们操控人类的密码,就能操控人类的行动。

所以,令人丧失理智,变得疯狂的方法,理论是存在的!】

嗯!开篇便是一个肯定。

【人类的大脑十分精密,它用各种化学物质,构筑了一堵严密的防火墙。

假设狂人病确实在某一时刻被同时大范围触发,那么存在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某种能够大范围扩散的声、光、味道,甚至是失重等影响五感的外部变化。

它刺激大脑中枢瞬间释放大量某种化学物质,直接击溃了大脑防火墙,使人陷入癫狂。

理论上,大脑活跃度更强的人,对这种刺激的抵抗能力越强,符合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的假设条件。

考虑到发病范围高达上千公里,声、光一类传播速度更快的外界变化可能性更大。

但自然条件下发生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第二种可能性:病毒、细菌、毒素等内部刺激因素。

例如du品等致幻剂,能够对大脑发起进攻,进而影响人类行为模式,丧失基本判断。

但基于大范围同时爆发的条件,基本可以排除。

细菌和病毒猜想: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共生体,存在某种细菌或者病毒长期与人共存的现象。

人类的肠道有多种微生物,消化、吸收、血糖、血脂和人类的胖瘦都受到肠道微生物活动的制约,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信号分子或多或少产生相互作用。

例如,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被人体吸收,合成受阻会导致人体缺乏维k从而影响凝血功能。

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差异直接会影响到个体对食物的选择。

从这种意义上说,细菌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我们的大脑,使得我们的反应和肠道细菌的健康互利关系得以维系。

细菌是一类有意识的生物,目的是从宿主那里获得最大的利益,与宿主共存,通常不会存在异常激烈的变异反应。

病毒虽不是生物,但也是有意识的。

而且相对来说,它对人类的影响更加长远,甚至想把自己的遗传物质留在宿主的基因组当中,世世代代的与宿主一起生存下去。

某新兴学派认为,人类基因组中40%~80%都与远古病毒的入侵有关。

从这个角度,病毒可能是加速人类进化的一个工具,也可能是打开人类基因锁上的一把钥匙!

人类的进化过程,除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受到了病毒对人类的基因干预,甚至是有目的的直接重组。

人为什么会死?神经系统为什么会萎缩?

这是2040年人类生命科学最为巅峰的自问。

从细胞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人类细胞的增值有一个海福列克极限。

人的正常细胞,它在停止分裂之前,所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这个限制就叫海富列克极限。

如果突破这个极限以后会有两个结果,一是癌症,二是细胞永生。

自1951年开始持续分裂至今的海拉细胞(hela cells),便是感染了一种hpv病毒,这个病毒的基因在细胞当中得到表达,瞬间打开了永生基因的开关。

利用病毒的这种作用机制,注入特定rna片段,改善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这同样是长青生物实验室最前沿的课题之一。

综合来说,病毒对神经系统,乃至人体的影响,比细菌更加隐秘而深远。

但,基于大范围同时爆发的先决条件,没有任何广泛存在的自然病毒可以达到类似效果。

结论:适度yy有益身心健康。

如果想要找出狂人病的发病机理,关键……在于找出那个诱因!

你可能需要一部光谱仪或声波探测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