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北派盗墓笔记_最新章节_无弹窗 > 第191章 罕见的人头罐

北派盗墓笔记_最新章节_无弹窗 第191章 罕见的人头罐

作者:云峰李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4 05:42:08 来源:ibiquge.com

文文妈围着围裙,手中提着菜刀从厨房走出来喊道:“小项留着肚子啊,晚上就在家里吃,我给你炖了猪蹄儿!”

我还没说话,文文老爸抢话道:“婆娘别老打岔!你没看我们爷俩正在研究古董吗。”

文文妈脸色逐渐阴沉,举起菜刀说:“你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老婆你辛苦了。”

听到这话,文文妈才放下菜刀,骂骂咧咧又进了厨房。

文文爸立即道:“小项,我一般不跟女的见识。”

我心想你就是是个耙耳朵,不用狡辩了。

思绪被文文妈打断,当下我继续认真打量锦盒中的“人头罐儿”。

“看出来什么了?这东西的去年我找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过,专家说年份不太老,说古代没有这种器形,是癔造品。”

“伯父,你信我的话,还是信专家的?”

“小项,我家文文说你是真正的高手!我肯定信你的话。”

我点头,皱眉道:“这东西很老,最起码有大几百年的年份。”

古董行中讲究的是眼力,可除了眼力,还讲究一个魄力!

有些专家一辈子没见过某类东西,某天突然见到了就不敢认,我不一样,老东西都有神韵,我认定这“人头罐儿”就是件特殊文物。

“伯父,我能不能上手看看?”

“当然可以。”

我小心将东西从盒子中捧出来,入手感觉冰冰凉,材质应该是陶类。

人头罐儿,顾名思义,外形就是一个人头,黑陶制,面部五官捏造的栩栩如生,正头顶是光头,脑后刻画出了一缕缕头发,天灵盖上做了个提纽盖子,用手轻轻一提,便打开了脑瓜子,看着无比的别扭和诡异。

想想,在古代什么人每天会用这种东西?它是用来装什么的?

有句歌词是“掀起你的头盖骨”,可能这东西就是原型。

没看之前,我以为会是兵马俑头那类东西,没想到是这样式的。

文文爸问我:“小项,你看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我哪里知道。

但我不想丢面子,就说:“这东西....可能是古代人装瓜子皮用的。”

“装瓜子皮?”

我点头:“对,装瓜子皮,就像这样用。”

我坐在椅子上演示,将人头罐子用腿夹住,打开盖子,做了一套嗑瓜子动作,十分方便。

“伯父,这东西是怎么得来的?”

文文爸哦了一声,回忆道:“前年吧,那天周日,早上五点多,我去古玩市场逛早市,看市场老熊的摊子上摆了这么个东西,于是我就花了三千块钱买下来了。”

“那老熊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东西?”我追问。

文文爸摇头说不清楚,不料他又赶忙说:“老熊现在还在古玩市场摆摊,不远,要不咱爷两去转转?去问问他就清楚。”

我都不认识的东西,肯定大有来头!

迫切的想搞清楚这人头罐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便跟文文爸去了古玩市场,找那个姓熊的卖家。

早年康定哪里有古玩市场,就是个菜市场,一半卖菜,一半卖古董,印象中从市场出来能看到折多河,河边儿沿岸的土路上,全是摆摊儿卖菌子的老头老太太。

进了市场,文文爸领着我七拐八绕,他突然喊道:“老熊!怎么今天收摊这么早!”

这个老熊五十多岁,肚子大的像孕妇,满脸胡子拉碴,一副不修边幅的粗人形象。

“老王,你怎么有空过来了,这天是越来越冷了,没人买东西,还不如早点收摊回家睡觉。”

我扫了一眼,这老熊摊子上没一件真货,全是假货,什么假绿松石项链戒指,假珊瑚手串,各种假的藏传文玩等等,估计所有东西全加起来,进货价不超过五百块,这种不入流的摊子,是怎么搞到人头罐儿的?

文文爸说:“你先别忙着收摊,有个事儿问你,前年我从你这里买走个人头罐儿,还记不记得?花了三千块。”

“草,你要退货啊?这都过两年了,可退不了啊。”

“不退货,我就是问问你,那人头罐儿从哪里来的,是你收的还是捡的。”

“捡的?开玩笑!你去捡一个让我看看!”老熊双手揣在大衣袖子里,瞪眼道:“那件东西是我花2800,从一个锅庄后代手里买来的!当时我急用钱,就挣了你两百!”

我听到一个词,“锅庄后代”。

感觉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文文爸给老熊递烟,追问具体是哪家锅庄。

老熊接烟就抽,他十根手指上全缠着白胶布,估计是冬天皲裂了。

老熊深吸一口,吐出烟道:“东西是锣斯堡的包家锅庄后代卖我的,他们家好东西可真不少,只不过咱他妈没钱收。”

“对了老王,我卖你那个人头罐儿上头有字,你知不知道。”

文文爸顿时惊讶道:“有字?什么字,不可能吧,我没看到有字。”

老熊咧嘴,笑着说:“原来你还不知道啊,那个人头罐儿脑瓜子后头有字,你晚上找个桶,把它泡水里,用手电一照就能看到了。”

“好了,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婆娘等着我回家吃饭,改天在聊啊。”

老熊收摊走了,我们也回去,文文爸走的很快,看样子,他是迫切的想试试老熊说的办法,并肩前行,我随口问他锅庄的事儿。

文文爸一通解释,我恍然大悟。

外地人或许不懂,但我相信康定的朋友肯定多少知道点儿吧?

明清时期,康定这里也叫打箭炉,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当时每年有大量的茶商马商途径此地,久而久之,于是当地便有一些人开了客栈,而本地人不叫客栈,叫锅庄。

随着时间发展,这些锅庄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数量也由最早的4家发展成了48家,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康定48锅庄”。

到了清代中期,这些锅庄早已不是单纯的开客栈了,他们有自己的马队,大量收货倒卖,很多跑茶马古道的行脚商到这里后,干脆把货物卖给某家锅庄,自己则拿着钱回家了。

所以,这48家锅庄,可以看成是康定版的乔家大院,家家富的流油。

但有钱归有钱,他们仍然受到了当地土司王的压榨。

土司王就是清政权承认的土皇帝,当地有个传言不知真假,说土司王尤喜年龄小的处|女,48家锅庄中,被土司王祸害的女孩儿数量有八百多人!这个数我认为夸张了,但肯定是不少的。

最后到了民国时期,伴随着清朝垮台,土司制度和48家锅庄,都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中。

老熊说人头罐儿是他从某家锅庄后代手里购得,我认为可能性很大,说不定,人头罐儿就是当年某个庄主的收藏品,被其后代卖了,最后流落到了文文爸手里。

一小时后。

“行,知道,我晚上不回去了,在外头住。”

“放心把头,咱们的货很安全,现在就是等刘元宁给我回话。”

“把打电话了小项,快进来吃饭,都做好了!”

“伯母你太客气了,这我怎么好意思。”

文文妈笑道:“东北老爷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赶快吃,千万别客气。”

人话都到这里了,我也不能给东北爷们丢脸,抓起来猪蹄便大口啃。

菌子猪蹄炖的烂糊,尝一口满嘴流香。

文文妈满脸微笑,至于文文,她就端着个巴掌大的小碗米饭,正在那里咬着筷子看我啃。

我正吃的香,突然听文文爸喊道:“小项小项!别吃了!快来看看!真有字!”

“不行,吃完在去!”文

文妈不满,大声骂道:“龟孙儿子的,我指不定哪天把你那些破烂儿全扔了!”

“伯母别生气,烫的慌,我等会儿在吃。”

跑过去,看到文文爸正蹲在卫生间地上,人头罐儿整个泡在水桶中,他用手电一照,看到人头罐儿的盖子上真有字!

真是奇了,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用古代某种特殊颜料写上去的,以前打仗传密信也会用类似办法。

“小项,我眼神不太好,你看看这都写的什么啊。”

我尝试念道:“欲革银,夏旧俗,限时三日,违者格杀勿论,天授礼法延祚四年颁令。”

念完后,我自己都呆住了,。

我知道这人头罐儿是什么东西了。

这他妈是件国宝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