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北派盗墓笔记_最新章节_无弹窗 > 第46章 碧落黄泉

北派盗墓笔记_最新章节_无弹窗 第46章 碧落黄泉

作者:云峰李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4 05:31:04 来源:ibiquge.com

稻草身子,真人头。

没见过这东西,不光是诡异,是吓人。

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人走夜路回家,路过一片农田时看到一个插在木棍上的稻草人随风摇摆,一阵大风刮来转过了身子,却看到一张人脸。

空气潮湿,光线黑暗,吊在顶上的草人来回摇摆。

小萱立即捂住了嘴,她忍着没叫出声。

别说我,鱼哥也下意识后退了两步。

“把....把头,这!这是个什么鬼东西?”豆芽仔结巴的说。

饶是见多识广的把头也深呼吸了两口,他抬头看着洞顶,开口说:“结合田广洞村的传言看,有可能是那个陈妹晴。”

“人早死了,没事。”

“文斌,想办法把她放下来。”

缓过来后,鱼哥想了个办法。

那些明黄布和绳子时间久了很脆,用锋利的洛阳铲用力一拍就烂了。

我们帮忙照明,鱼哥把洛阳铲插在草人身上,慢慢挑了下来。

弄下来后我们围着看。

只见,草人穿了身老式道士服,衣服上绣有八卦祥云图案,领口开的很小,紧紧卡在脖子上。

也是放下来近距离看才看清楚,不光是干稻草,还有藤编,是滕编做了固定,把人头和稻草做的身子拴在了一起。

时间太久了,人头已经变成了白骨,牙齿外漏,眼睛是两个黑窟窿。

我们在看它,它似乎也在盯着我们。

“等等。d.....”

“嘴里好像有东西。”

把头伸手过去,一阵摸索,慢慢从骷髅头嘴里摸出来一件东西。

这是一件白瓷香合。

香合盖着盖儿,釉色润白如纸,底部有很小的芝麻钉,是件一眼货,北宋白定小香合。

打开香合,里头用油纸包了一丸丹药。

这枚丹药不怎么圆,深黑色泛点灰,看着像羊拉的屎,就是羊粪蛋。

“这是道士炼的丹?

“把头,这什么药?怎么藏在这里?”我问。

把头仔细看了看这一丸丹药,摇头皱眉说:“我也不清楚,我们对这东西都不懂,得找人问。”

豆芽仔小声说:“这女的嘴真够大啊,这么大的香合都能吃进嘴里。”

鱼哥说:“那不一定,说不定是在她死后,被她徒弟塞进去的。”

“我们别看了,这东西好吓人,”小萱对这草人有些抵触。

“云峰,我们下来第几天了?”

“这应该是第三天了,过了今晚就是第四天了,怎么了把头?”

把头皱眉道:“我们找的地方不是这里,是胡公墓,要加快进度,我怕师弟突然回来。”

这里没找到有其他东西,我们拿了香合和丹药后顺原路钻了出去。

豆芽仔说药丸过期了,赶快扔了吧,不值钱。

这是他不懂。

老丹药,尤其是有名的道士炼的,不管过不过期,现在都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不管那些有钱人怎么想的,反正这东西确实能卖钱。

我听说过,前几年有三枚明代晚期的玉枢丹卖了三十多万,合一颗十万块了。

吃了能不能升天不知道,反正我决定把这东西带出去,出去后找人问问。

几个时辰后。

“小心!”

豆芽仔眼急手快,把头扶着豆芽仔才堪堪站稳当,

我们背着包走到了一处斜坡处。

这地方太滑了,有地下暗河流过的地方就会有溶洞,我大致算过,如果按照我们走的路程来说,应该离开田广洞村十多里了。

“把头,之前那条路就不通,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这怎么越走越难走了。”豆芽仔疑惑问。

把头站稳后叹了声说:“在这种环境下,哪还能分出来什么对路错路,如果我们的回声鸭还在的话会方便一些,那东西受过训练,知道哪里好走,在这种幻境下能帮我们带路。”

小萱捡到一根烂树枝,她拄着木棍道:“现在说那些没用,那鸭子不是丢了吗,而且把头你说过,我们还要陪人钱。”

“别说那些了,手给我。”

我拉着小萱,小心翼翼的向下走。

走半道的时候,能听到下方有水流的声音,我们没其他路可走,其他路基本都是死路,过不去。

“哎,峰子?”

“干什么?”

豆芽仔朝左努了努嘴,意思让我看。

我扭头一看,刚好看到鱼哥拉着阿春手。

豆芽仔说:“他两之前不是要干仗吗?怎么又拉手了?”

“你真能想,这地方一个人不好下,怕滑下去,找个人帮忙不是很正常?你不也和把头拉着手吗。”

“我草,那我不想拉把头啊,我也想拉个女的。”

“快滚吧,照着点路,别说废话。”

下来后看到是条暗河,河面儿很窄。

岸边能下脚的地方大概一米多宽,地上到处都是碎石,有的石头很尖锐,踩上去咯脚。

把头随手捡起来一块,看了看说:“你们看这里,看见没?”

“从边缘痕迹看,这些碎石灰岩,应该是从大块石灰岩身上凿下来的。”

“是做鬼崽雕像不用的料?”我问。

“可以这么理解。”把头说。

我又问:“把头,这地方也太偏了,太难走了,如果关在这里的石匠们曾经在这里取料,他们怎么运到地面上的?毕竟我们背着个包都走的很费力。”

“你看。”把头突然伸手指向暗河。

“把头你说走水路?”

“这么窄的河面能划船?”

把头摇头:“我们只能猜想,说不定是小船,只运取好料的石头不坐人,飘到下一处地点后在倒船送石头。”

“把头!峰子!别聊了!”

头前的豆芽仔突然大喊道:“你们快过来!前头又有一个钟乳洞!”

踩着碎石结伴走过去,等靠近山洞时,豆芽仔用手电一晃。

我看到好像在洞口上方两米左右处,有几个红色大字。

豆芽仔也看到了,他惊讶的抬头看了一会儿,念道:“盘....盘丝洞?”

“什么盘丝洞,”

我抬头打量说:“是篆体,的确是字,就是看不太清了。”

因为石灰岩本身裂缝比较大,下雨涨水时会向里渗水,时间久了加上风化,这七八个字真不好认了。

小萱举着手电筒,尝试着开口念道:“洞....洞地,碧...碧什么落。”

“洞天福地,碧落黄泉?”我几乎是下意识脱口而出。

“唉?好像真是啊。”

豆芽仔疑惑的说:“不过也可能念,碧落洞天,黄泉福地。”

我心想,“鬼崽庙的庙碑上有提过“碧落黄泉”这几个字,难道是说的这地方?”

我们背着包,踩着一地碎石,都拿着手电向里走。

这溶洞是天然形成,但通过墙上隐约可见的凿痕能看出来,曾经被人为的修整过。

挨着暗河,四周时不时能听到,“滴答滴答”的水滴声。

洞里有一些石灰岩做的生活用品,我看到有小石桌,石凳。

有的石凳倒在了地上,落了一层灰尘。

石桌上有个香炉,材质是普通的黑陶,香炉后,倒着个石头做的牌位。

而在石桌之后,背对着我们,盘腿坐着一具白骨骷髅。

来之前路上见了很多白骨,我们只是惊了一下,并未感到害怕。

盘腿坐着的骷髅,身下有个暗黄色蒲团,可以看出来之前穿了衣服,只不过没保存下来,烂成了一条条烂布条,横七竖八挂在骷髅身上。

在把头示意下,豆芽仔大着胆子,小心绕过去,扶起石牌位吹了吹灰。

吹掉厚厚一层灰尘,可以看到,牌位上刻了一行小字,刀口清晰可见。

牌位上写了,

“烟霞子羽化之地,康熙四十二年,留刻。”

“烟霞子....烟霞子....烟霞?”

把头念叨了两遍,皱眉说:“好熟悉的名字,我好像以前在哪儿听过。”

“你们别出声,让我想想。”

“滴答,滴答。”

听着洞内的滴水声,把头似乎在努力回想着什么。

我们也不敢打扰,怕打断把头思路。

让豆芽仔放下石牌位,把头突然问:“豆芽子,之前我们见到的庙碑,你背一遍给我听。”

豆芽仔想了半天说“我忘了把头,没记住啊。”

把头又看向我。

我尝试着回忆道:“坤炼师陈,遂道县寻碧落黄泉,终得见七道金刚门,然,自知大限已至,天下胡陈本同宗,皆舜禹之后,炼师陈亦效仿陈大真人,头下黄泉身作庙,不枉人间来一遭。”

“对!”

“没错!”

“全对上了!”

把头看着我,脸色惊咦不定的说:“遂道县寻碧落黄泉,碧落和黄泉,我们应该分开来念。”

“黄泉,代表的是死亡,是葬身埋魂之地。”

“碧落于洞。”

“那就是那一派的道士....”

“一定是这样....不会错。”

“陈大真人,能当起大真人名号的,只有他了。”

把头说完话,看了眼盘腿坐在蒲团上的骷髅骨架。

“我说怎么烟霞子这名听起来有点熟悉。”

把头表情凝重,指着我说:“云峰,你上次在道县文管局见到的那两件东西,一件脸部涂了红朱砂,就那个断手的鬼崽石像,”把头比了一根小拇指。

“第二件东西,你看到的那块陈姓石碑,你在仔细想想,石碑的落款时间,还有,想想石碑第一行,排在前头的几个人名。”

我在脑海中努力回想,那天在文管所和杨雄心的碰面。

“把头,第一排的人名好像是...陈一庆。”

“落款的时间,是...清乾隆五十五年,岁末甲寅,孟秋月记立。”

“对,没错。”

把头又问我:“鬼崽庙的庙碑,落款时间是哪年。”

我说:“是光绪二十一年,岁乙末冬,坤炼师陈,弟子留刻。”

“好。”

把头接着问:“你在看这石牌位的时间。”

我边看边听把头说道:

“康熙四十二年留刻,是1703年。”

“鬼崽庙1895建立,也就是说,陈妹晴这一年出现在了田广洞村。”

“1895减去1703,190多年,我们把三代人算60年,6代人就差不多190年。”

“应该是,陈妹晴是陈一庆的后代,这个陈一庆是乾隆年间人士,而他的师傅。”

把头指向骷髅说:“就是他。”

“那他是谁?”我问。

“呼....”

把头深呼吸一口气,开口说:“怪不得那些搞研究的弄不明白,没想到竟会如此复杂。”

“如果我们运气不好,漏掉了其中一块碑文,恐怕也解不开这个谜。”

这时豆芽仔急声说:“把头!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都把我绕糊涂了!”

把头伸出一根手指。

“这几个姓陈的道士,是鬼崽岭最后的祭祀者。”

“他们同认一位祖先,那就是,陈国国君.....陈满公。”

见我嘴巴张的老大,把头看了眼骷髅继续说:

“此人号烟霞,早年是个很有才华的读书人,年轻时中过进士,他入道以后看破红尘,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到青城山当了道门天师。”

“十八年后,1687年,他卸下青城天师的身份,到青羊宫继续修道。”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亲自请他入皇宫为其母祈福,随后便赏赐给他碧洞丹台的牌匾,并且御封为大天师,赐碧洞真人道号。”

“这人,就是碧洞派开派祖师。”

“在当年曾以一己之力,力压龙虎全真的大道士.....”

“陈清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