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894 冲动

奋斗在苏俄 894 冲动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15:31:15 来源:笔趣阁SO

在维克托看来,萨布罗夫所领导的国家计委,在发展农业问题上的主导方向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增加农业的机械投入;在开荒工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3个着眼点应该算是正确的。国家计委的问题在于,他们仅仅考虑了联盟农业发展不足的客观原因,却没有考虑主观方面的因素。

什么是主观方面的因素?说白了,就是没有出台更好的政策,以调动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说的更深入1点,就是联盟在政策上,对农村盘剥过甚,从而导致了农民在生产劳动方面的消极情绪,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加以解决,维克托认为,联盟的农业发展要想加速,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就像布尔加宁所说的,他认为由工转农会导致工人们的反对,但他就没有具体的想1想,工人为什么会反对,如果农村的条件好,农民的收入高,这项政策还会遭到工人们的反对吗?

当然,维克托非常清楚,包括布尔加宁在内,今晚在座的这些人,每个人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每个人都知道要想概念联盟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应该从哪方面着手,但却没有1个人真正的提出来。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与联盟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路线相违背,同时,还与联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思想相违背,所以,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在场的任何1个人都不敢提出来,甚至可以说,在斯大林同志离开联盟的最高领导人职务之前,都不会有人敢于提出这个问题来。

马林科夫同志转述了国家计委在发展农业问题上的3个思路,除了“由工转农”的提议遭到布尔加宁的反对之外,剩余两个倒是不存在问题,而从斯大林同志随后的表态来看,他显然在开荒以及农业机械化这两个方面,是持赞同意见的,至于“由工转农”的问题,他却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意见。

在马林科夫同志阐述问题的时候,维克托始终保持着沉默,他并不是5人小组成员,也不负责部长会议方面的工作,在马林科夫同志阐述的问题上,他这个联盟的特务头子并没有发言权,除非是斯大林同志咨询他的意见。

不过,斯大林同志最终也没有询问维克托的意见,他在简短的讨论之后,很快便略过了这个问题,只说是稍后可以拿到中央主席团的全体会议上去讨论决定——最近这两年,斯大林同志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似乎很少搞1言而决那1套了,更多的时候,他似乎在将问题交给大家来讨论,这对于联盟来说是1个很现象。

晚宴在讨论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继续进行着,宴会桌旁边的气氛算不上融洽,但也绝对算不上紧张。在这个过程中,维克托很少参与讨论,他就像是1个很称职的旁听者,不说话,始终都在认真的倾听。

-*-*

临近1点钟的时候,斯大林同志终于将关注的角度转移到了土耳其的问题上,他对同样很少发言的莫洛托夫说道:“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维辛斯基同志有没有向你汇报有关内吉梅丁为我带来的最新消息?安卡拉的那些人希望能够与我们进行谈判,接受我们此前提出的1些条件,当然,作为交换,他们也提出了1些条件。”

“安德烈·雅奴阿列维奇同志之前已经向我简要的介绍过了,”莫洛托夫放下手里的酒杯,表情认真地说道,“不过因为时间太紧的关系,我了解的还是不太充分。”

斯大林同志点点头,转而看向维克托,说道:“正好,今天下午维辛斯基同志向我汇报工作的时候,维克托也在场,他是了解情况的。”

“维克托,”用拿着烟斗的手朝着维克托指了指,他接着说道,““好的,斯大林同志,”维克托应了1声,随即,他端起面前的香槟,轻轻抿了1口,润了润喉咙,这才将下午从维辛斯基那里听来的情况,详细的向在座诸位介绍了1番。

“现在,尽管安卡拉方面还没有给出1个最终的定论,但他们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等到维克托叙述完了,莫洛托夫最先开口说道,“土耳其人愿意在阿尔达汉等两个省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接受我们在1946年提出的边界修订要求,但是,在更关键的黑海海峡通行权问题上,他们显然并没有打算对我们做出让步,这是1个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莫洛托夫说的没错,在2战结束之后,联盟之所以要将土耳其划入战败国的范畴,1方面是因为土耳其在2战进行过程中的站位,本身就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另1方面便是通过2战,联盟进1步认识到了黑海海峡的战略地位,知道要想保障乌克兰的战略安全,联盟就必须在黑海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掌控力。

考虑到黑海沿岸地区,除了土耳其之外,剩余的国家不是联盟的加盟国,就是受联盟控制的“友好国家”,所以,保证安卡拉政府的亲苏倾向,同时,控制住黑海海峡的通行权,就成了联盟南向战略的1个关键点,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联盟就能在黑海地区掌握着绝对的战略优势,任何1个国家都不可能通过黑海来威胁联盟的安全。

但众所周知,尽管承受着来自联盟的诸多压力,但土耳其人的反苏情绪,却不仅没有降低,放到愈演愈烈,而在这种反苏情绪高涨的背后,则是来自于安卡拉所实行的宣传政策,说到底,纳赛尔所创立的新土耳其似乎天生就1种反苏的基因。

最近这几年里,不管是在联合国内部的施压,还是在边境地区发起的军事行动,联盟的真正目的,其实还是希望迫使安卡拉转换立场,但直到今天,这个目的也没有实现,当然,黑海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也未能如联盟所愿的得以解决。

p

“除此之外,”莫洛托夫继续说道,“安卡拉还希望我们能够在库尔德人的问题上,做出有益于两国关系的正确选择......这是内吉梅丁的说法。”

摊摊手,他笑着补充了1句:“或许在安卡拉方面看来,库尔德人的问题,才是苏土两国关系交恶的最根本原因。”

莫洛托夫之所以说出最后这样1番话,其用意是在谴责土耳其方面混淆视听,因为在过去1段时间里,土耳其人就在联合国频频批评苏联,将苏土两国的关系恶化,归结为苏联人支持库尔德人,试图分裂土耳其完整的领土。但实际上,苏土两国的关系从2战时期就已经撕裂了,莫斯科之所以支持库尔德人,就是因为土耳其反苏的立场,而不是土耳其的人反苏立场,根源于莫斯科支持库尔德人。

“我也认为应该慎重考虑库尔德人的问题,”莫洛托夫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消失呢,坐在他斜对面的贝利亚便开口说道,“1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我们干涉库尔德人的民族问题之前,安纳托利亚的库尔德人问题,对土耳其的安全并不构成威胁,而现在,正因为我们介入了库尔德人的民族问题,并对库尔德武装给予了支持,这才使得安纳托利亚逐渐成为了1个危险的火药桶,那里有1千多万的库尔德人,1旦这个火药桶爆炸,土耳其、伊朗、叙利亚以及伊拉克4国交汇的地方,将会变成第2个巴尔干。”

“可我们在这个所谓的‘第2巴尔干’并不存在利益,”贝利亚的1番话令维克托气血上涌,等到对方的话结束,他毫不犹豫的直接说道,“但是真正的巴尔干,却是我们的地缘政治核心区域之1。而在过去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1直都试图点燃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他们在希腊策动战争,在意大利的亚得里亚海海岸设置雷达链,在伊奥尼亚海到苏尔特湾之间,设立海军的常态化巡航。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而美国人显然也从未想过这个火药桶是不是危险。现在,我们只不过是给库尔德人提供了1些微不足道的武器和资金,那些西方人就开始大喊大叫,认为我们正在将库尔德人聚居区变为第2个巴尔干,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认真听从美国人的呼声,帮助他们维持库尔德人聚居区的稳定,并以此来保障他们在那里的利益?”

维克托这番话说的心平气和,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却是绝对与心平气和不沾边的,他就差没有直截了当的说,贝利亚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与美国人站在同1立场的了。

说实话,在这番话说出口的时候,维克托自己都有些后悔了,他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以至于将这段时间以来,对贝利亚的不满全都暴露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