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888 首要的目标

奋斗在苏俄 888 首要的目标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15:31:15 来源:笔趣阁SO

实际上,现在的联盟核心领导层正处在1种权力失衡的状态里,拥有斯大林同志接班人身份的马林科夫,不仅未能掌握更多的优势,反倒在过去几个月里,显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弱势,当然,这与贝利亚的野心增涨有很大的关系,原来的政治同盟1旦出现分化的趋势,那么同盟内的所有人都要选择未来的站位。

尽管马林科夫的优势在纸面上非常明显,但纸面上始终都是纸面上,总体来说,他的性格还是太过的优柔寡断,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不够果决,不够狠厉,这种性格的人,在政治圈子里往往不被人们所看好。1般来说,类似马林科夫这样的人,即便是走到了联盟权力的巅峰,成为了全联盟的最高领导人,他对局势的掌控力度也是有限的,至少他不太可能成为斯大林同志那样的铁腕领导人。

而相比起马林科夫来,贝利亚无疑要果决的多,另外,他在党代会之前以及党代会召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所阐述出来的政治观点与立场,也明确表现出了与斯大林主义的不同,这在1定程度上帮他拉拢了1些党内有能力,具备远见卓识的人。在这方面,束手束脚的马林科夫显然是失了分的,这也令他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当然,最关键的1点是,除了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的分道扬镳之外,他们在政治派系的外部,还面临着来自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的威胁,当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的政治盟友关系告1段落的时候,他们任何1方面对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的压力时,都不具备优势。

所以说,在维克托看来,如果按照当前的局势发展下去,1旦斯大林同志在近两年内发生意外的话,马林科夫......当然,他肯定是仍旧能够接替斯大林同志的位置,成为联盟国家领导人的,毕竟通过刚刚结束的党代会,这1点已经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形成了某种形式上的共识,如果斯大林同志尸骨未寒,国家领导人就换位的话,那么很容易在党内、在联盟内部造成不良影响,人们会用阴谋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变故,认为克里姆林宫发生了政变,接替马林科夫上台的人就是政变的操纵者。换句话说,到时候不管是贝利亚还是赫鲁晓夫,他们即便是取代了马林科夫的地位,也会给人1种得位不正的印象。

维克托的观点是,如果马林科夫不能在斯大林同志出现意外之前掌控住大局,那么联盟的核心领导层将会出现持续的动荡,直到下1次全联盟党代会开幕,到了那个时候,试图将马林科夫赶下台的人,才会趁着党代会的机会,对马林科夫展开攻讦,动摇他国家领导人的地位,并在会议之后取而代之。

今年刚刚召开了全联盟十9大,按此推算的话,马林科夫应该还有5年的时间来做好准备,当然,这里的关键点,就是斯大林同志还能坚持5年,对于这1点,维克托真的不太看好,所以,他认为密切掌控斯大林同志健康状况,是1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另外,梳理1下联盟核心领导层当前的状况,看看谁是马林科夫掌控局势的敌人。

毫无疑问,在5人小组中,除了斯大林同志之外,剩余的3个人都可以算作是马林科夫的敌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敌人并不是阶级敌人,而是政治对手。

在这3个人中,布尔加宁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忽略不计不是说他对马林科夫没有威胁,而是如果没有了赫鲁晓夫的存在,仅以布尔加宁本人的力量,是无法撼动马林科夫政治地位的,最关键的1点是,布尔加宁这个人并不是1个意志多么坚决的人,他与赫鲁晓夫的政治结合,也不是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其原因纯粹是两人在工作经历上有着太多的交汇点,从而在政治之外,形成了某种不错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是的布尔加宁在选择政治合作者的时候,没有必要,同时,也没有办法再去选择别人。

维克托可以确定的1点是,1旦赫鲁晓夫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那么布尔加宁必然会第1时间选择与他切割,这是必然的。

-*-*

因此,在马林科夫的前进道路上,真正的障碍就只有两个:赫鲁晓夫与贝利亚。以维克托的眼光来看,在这两个人中,马林科夫首先要对付的,其实并不是赫鲁晓夫,而是曾经的盟友贝利亚。

维克托之所以将贝利亚看作是马林科夫的头号敌人,不,准确的说,是他自己将贝利亚看做了头号敌人。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贝利亚在过去1段时间里所阐明的政治理念和观点,在维克托看来,这个试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并且是以放弃对东欧各国的影响力来实现这1目的的家伙,就是1个彻头彻尾的右倾机会主义者。

另外,贝利亚在民族政策上的主张和立场,也令维克托非常的不满,在看来,如果贝利亚真正的上台,并且成为了联盟的最高领导人,那么苏联恐怕会在短短几年之后便分崩离析的。

没错,维克托的确有着很大的政治野心,他之所以支持马林科夫,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在将来的某1天,接替马林科夫的位置,登上联盟最高领导人的宝座,按照自己的构想来绘制联盟的发展蓝图。除此之外,他之所以支持马林科夫,还是因为对方的政治理念以及立场倾向,与他个人的主张最为贴近,在这个基础上,等到将来的某1天,他即便是要执行自己的那1套,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

换句话说,维克托政治野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纯对权力的贪欲,更多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

其实,对于类似维克托这样的国家高层领导人来说,他们对更多权力的索求,已经不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贪欲了,就像莫洛托夫,他之所以不觊觎联盟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而是甘于1直窝在外交部的1亩3分地上耕耘,就是因为他在国家的宏观问题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相对的,他也就没有冲击国家最高领导人宝座的动力。他就是喜欢做外交工作,而不喜欢抓总,不喜欢决定大政方针方面的东西。

而类似马林科夫、贝利亚以及赫鲁晓夫他们这样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他们都想在联盟推行属于自己的那1套东西,并且都认为只有自己所信仰的那1套才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说白了,国家领导人的权位之争,其实就是国家的路线之争,谁胜了,谁就能决定联盟未来的道路怎么走。

维克托不认同赫鲁晓夫,原因是此人在民族问题上所推动的那1套是错误的,至少在维克托的眼里是错误的,如果赫鲁晓夫的民族政策长期贯彻下去,必然会对联盟的稳定造成影响,但是说实话,这种影响会有多大,维克托自己都不太清楚,至少在当前联盟强大的背景下,民族问题即便是恶化了,也不可能会而恶化到不受控的地步上,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联盟还有转弯的时间。

至于赫鲁晓夫所提出的其它观点和立场,维克托倒是不怎么反对,尤其是对方积极发展农业的立场,维克托还是比较赞同的。

但是贝利亚就不1样了,这家伙所选择的道路,已经与维克托的观点背道而驰了。

那些国际上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们,都认为负责联盟情报工作的维克托是1个“鹰派”,其对外强硬的立场,甚至比联盟那些军方的将领都顽固。这种分析虽然维克托自己不太认同,但基本上还是符合事实的,唯11点,就是维克托强硬不是对外,而是在针对美苏争霸的问题上,他的立场是强硬的。

因为对维克托来说,不仅仅是前世的历史认知,还是今生做情报工作所掌握的信息,都在时时刻刻的提醒他,苏美之间的对立立场是注定了的,它与意识形态无关,也与哪1方主动哪1方被动无关,它是由整个地球的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可以说,当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这个地球上就逐渐容不下两个超级帝国了。所谓两超多强的局面,或许可以在短期内存在,但绝不可能在长期内1直延续下去,而且这两超绝对不可能和平相处,美苏之间便是这样1种状态。

贝利亚认为莫斯科应该主动缓和与华盛顿的关系,为此,他主张联盟放弃对东德的控制,他还主张联盟应该弱化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收缩在南线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扩张。说白了,他的这种主张就类似于两名剑客在决斗的时候,1方为了避免决斗进行下去,就将自己的武器丢掉,张开双臂,将胸膛要害暴露给对方,从而换取对方的和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