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838 北欧

奋斗在苏俄 838 北欧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4 20:42:05 来源:大家读

按照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所做的评估预测,尽管中国北平政府与莫斯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去几年中,苏联人也一直在为刚刚进入北平的那些人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类援助,但北平的那些人与国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用乔治·凯南的话来说,北平的那些人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

民族主义这个词,很难说它到底是属于贬义还是褒义的一个词,但放在乔治·凯南的语境里,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即将战争国民政府,并且已经入驻北平的那些人,铁定不会像国民政府那么好控制的。从南斯拉夫的身上,华盛顿看到了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机会和可能性,因此,他们想在东亚地区重新复制这一成功的案例,同样也在北平和莫斯科之间制造一个裂痕。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尽管北平所指挥的大军正在为渡江作战做准备,而根据军方的预估,国民政府的军队也根本没有守住长江防线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北平政府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统一中国大陆,并在立场上彻底倒向莫斯科,但华盛顿就仍旧没有将中国列入“巴黎统筹委员会”的限制名单内。

多说一些题外话,也正是因为中国大陆局势的迅速“恶化”,才促使华盛顿方面修改了其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既定政策,为了能够在失去了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之后,继续保持对苏联的围堵,华盛顿不仅改变了对待日本问题的态度,同时,也改变了对待东南亚各国独立运动的态度。

过去一段时间里,维克托频频接到来自东南亚方面的情报,其中,有关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情报是数量最多的。

从实际上看,印度尼西亚的共运其实已经失败了,而在美国人的协调下,荷兰人正在与苏加诺所领导的印尼政府秘密媾和,与此同时,印尼旨在肃清**的行动,却始终未曾停息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切的背后,必然都有着来自华盛顿的影响。

至于越南,美国人已经彻底撕掉了所谓反对殖民主义的伪装,打着“扼制红色政权蔓延”的幌子,开始支持法国人在越南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仍旧是要在亚洲构建起围困联盟的战略闭环。

总体来说,联盟当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仅没有丝毫的好转,还在继续朝着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而外部局势的持续恶化,又正在对联盟的经济环境构成日趋明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显然是需要在经济政策和发展思路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了,至少,莫斯科需要考虑如何在不与西方国家互通有无的情况下,在一种近乎封闭的状态中发展自身经济了。

车子在轻微的颠簸中缓缓停了下来,维克托的思绪从手中的文件上抽回来,转头看向车窗外,才发现车子已经停在了议会大厦的楼前,一名警卫正朝这边走过来,看样子是准备替他打开车门的。

将手中的文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一股脑装进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维克托钻出车门外。

吹了一路的风,此时面皮感觉有些微微发紧,他抬手在脸上蹭了蹭,正准备迈步走上台阶,就看到台阶上方,一个身材魁梧,体态偏胖的中年人,正快步朝他所在的位置走过来。

“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书记同志,下午好,”迎上维克托的目光,中年人抬手招呼道。

“下午好,麦基宁同志,”维克托的脸上显现出一丝笑容,招呼道。

中年人名叫萨米·麦基宁,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此人不是俄罗斯人了,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此人是芬兰人,准确的说,是苏联籍的芬兰人,他和库西宁一样,曾经也是芬兰**成员,只不过他是在卫国战争前夕,才从芬兰逃到联盟来的,现如今,他担任着维堡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同时,还兼任着列宁格勒州州委副书记一职,其主要负责的工作,与维克托所主要负责的一项工作密切相关,即国家安全工作。

没错,这个麦基宁是联盟情报委员会的成员,不过,他并不属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干部序列,换句话说,他是在对外情报局并入情报委员会之后,才正式加入联盟情报机构的,而其所负责的主要工作,则集中于情报委员会的北欧局。

北欧各国一直以来都是联盟情报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尤其是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联盟对波罗的海、巴伦支海战略地位认知度的提高,北欧在联盟地缘政治战略中所占的篇幅,也在迅速扩大。

波罗的海对联盟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自从帝俄时期,掌控波罗的海航道,便是数代沙皇都不曾放弃过的野望。至于巴伦支海的战略地位,则是在卫国战争期间,全面进入莫斯科中央决策层视野的,而随着火箭技术的一步步发展,控制巴伦支海,也成为了联盟北方地区的战略关键点之一。

而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不管是波罗的海,亦或是巴伦支海,其通行安全都天然会受到北欧国家的控制,因此,联盟对北欧各国的关注度,也在过去几年里迅速攀升起来。

地处北欧的国家不过就那么三四个,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以及丹麦,而随着二战后期冰岛的独立,北欧国家的数量多了一个,但传统意义上北欧所涉及到的地位范围,却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过去几年里,为了强化对北欧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联盟一直尝试着向北欧诸国实施渗透,只不过除了芬兰之外,在其它几个国家所做的工作,都收效甚微,尤其是在挪威和丹麦以及冰岛这三个国家,随着三个彻底投向华盛顿的怀抱,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站到了联盟对立面。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唯一值得莫斯科欣慰一些的,便是芬兰和瑞典这两个国家的立场。

芬兰的情况就不用说了,因为历史上的一系列原因,再加上芬兰与联盟领土接壤,双方共享着超过一千三百多公里的边境线,所以,赫尔辛基在对外立场上,一直都小心翼翼的,竭尽所能的不在任何问题上触怒莫斯科。在过去几年里,尽管本国遭受了战争的巨大破坏,且工业发展始终不太顺利,可芬兰人还是东拼西凑的偿还了联盟所要求的那一部分战争赔款,同时,为了避免触动莫斯科敏感的神经,赫尔辛基在面对着巨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依旧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美国人的邀请,没有加入华盛顿所倡导的欧洲复兴援助计划。

与芬兰相比,瑞典为联盟带来的惊喜显然更多一些。或许是因为在二战中没有受到直接的战争波及,瑞典成为了战后整个欧洲地区经济状况最为完好的国家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斯德哥尔摩对美国人高调介入欧洲事务的姿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瑞典人不仅直接拒绝了美国人所提出的欧洲复兴援助计划,还在过去几年里频频抨击美国人对欧洲事务的介入。

从四六年开始,瑞典便一直在尝试着拉拢挪威和丹麦,试图说服两国远离美国,转而与斯德哥尔摩一道,组建一个基于北欧地区的军事联盟,以共同应对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军事威胁。

其实,瑞典是很聪明的,他们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便意识到,美苏之间的对抗将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美国人对欧洲的渗透,美苏双方一旦爆发战争,那么首先被摧毁的,必然是多灾多难的欧洲地区。因此,要想避免这种美苏争霸,欧洲沦丧的局面,最明智的一个选择,并不是将美国人更多的拉入欧洲,以借助其军事力量来对抗苏联。相反,欧洲人应该将美国人从欧洲赶出去,并凭借自身的团结来抗衡红色苏联。

为此,斯德哥尔摩在过去几年中,不仅频频拉拢丹麦、挪威,还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问题上,公开了表示了反对的态度,瑞典人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并不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相反,这个组织的建立,最终只会将整个欧洲化作核战争的废墟。

当然,尽管瑞典人明确反对美国过度介入欧洲事务,并且始终高举着“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旗帜,但他们在对外立场上,也并未靠向苏联,与此相反,斯德哥尔摩对莫斯科的戒心一项都是满满的,因此,从这一点上看,瑞典人的立场反倒更像是中立的。

但是在对待瑞典的问题上,联盟从未寻求过在斯德哥尔摩建立一个立场完全倾向莫斯科的政府,在莫斯科的决策层看来,联盟对待瑞典,就应该向美国对待南斯拉夫一样,只要斯德哥尔摩不彻底倒向华盛顿,那么对联盟来说,这就是一种外交上的胜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ge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ge7.c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