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835 陷阱

奋斗在苏俄 835 陷阱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15:31:15 来源:笔趣阁SO

自从一九三九年联共布召开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直到今年的一九四九年,联盟已经有整整十年的时间没有召开全国性质的代表大会了,换句话说,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会,也已经有十年时间没有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了,当然,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毕竟持续四年多的卫国战争,将联盟的整个建设进程都打断了,从而导致十八大所确定的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未能完成。而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里,联盟的主要核心任务,并不是进行干部队伍的建设亦或是大政方针政策的重新制定,而是要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战后重建的工作中去,因此,早就应该召开的十九大,才会一再被拖延。..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在维克托重生前的那个世界里,有一种说法,说是联共布的十九大之所以迟迟不召开,是因为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阻挠,而斯大林同志之所以阻挠十九大的召开,是为了保持他个人在联共布中央独断专行的权势......好吧,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言之凿凿的,也颇有几分可信,但在事实上,即便是斯大林同志的个人威信足够高,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阻挠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

按照正常的逻辑,只有在斯大林同志个人威望不足,无法对布尔什维克党施加足够影响的情况下,才会有阻挠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企图,可问题是,一旦他的个人威望无法有效控制局面的时候,全国代表大会是不是能够召开,也由不得他说了算了。就像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一九五七年,以莫洛托夫、马林科夫以及卡冈诺维奇等人为首的主席团成员,试图罢黜赫鲁晓夫,其结果,便是引发了大量中央委员的串联,最终,由中央委员会做出决策,将莫洛托夫等人在内的主席团成员拉下了马。

由此可见,若是斯大林同志在党内的威信不足,不足以牢牢控制局面的话,那么他想要阻挠全党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些能够在党内对他地位构成威胁的人,自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他直接掀翻在地。

而反过来,若是他的个人威望足够高,可以牢牢控制住局面的话,自然也就没有必要阻挠代表大会的召开了,换句话说,在过去十年里,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未曾召开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其根本原因只是没有召开的必要,或者说是条件不许可罢了,与斯大林同志个人的意志关联不大。

重生到这个世界已经足够久了,维克托自然不会再将前世那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他现在真正关心的,是布尔加宁所提出的这个建议,会不会在政治局以及中央委员会中获得通过,以及一旦建议获得了通过,新的代表大会又将在什么时候正式召开。

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布尔加宁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召开新一届党代会的建议?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从宏观的方面来讲,从一九四六年开始到现在,第四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联盟已经完全医治好了卫国战争所造成的创伤,受到战争破坏,甚至是被战争摧毁的地区,得到了有效的重建;受损的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得到了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回到并超过了战前所拥有的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水平,较战前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总而言之,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所仓促制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很顺利,很成功。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由于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联盟并未召开过全国性的党员代表大会,因此,在国家由战争状态向和平时期过度的过程中,便缺少了一个统一思想,确定理论路线的过程,从整体上来看,在过去几年里,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思想其实是比较混乱的。

在卫国战争结束后的这几年里,联盟内部在理论方面占据主流的,当然还是斯大林同志所推行的理论体系,也就是所谓的斯大林主义理论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理论观念,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丹诺夫同志的理论体系。如果对日丹诺夫同志的理论体系做一个概括的话,大致的内容就是:经济上,主张更多的发展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外交上,尽可能缓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政治上秉持更加开放、民主的氛围等等等等。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上的不统一,才在联盟内部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比如之前的列宁格勒事件,其实就是由这种思想不统一所直接造成的。

布尔加宁在向政治局提交建议的时候,便明确的提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思想必须达成一致,联盟只能有一条路线,只能秉持一个方针,也只能有一个声音,否则的话,就容易造成混乱的局面,而新的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就是为了实现统一思想的目的,结束此前的混乱局面。

布尔加宁同志提出的这个建议对不对?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决策层所实行的方针路线,总归是只能有一个的,政府可以实行多项政策,但却不能同时实行多种基于不同施政目的的政策。

那么,布尔加宁同志所提出的这个建议,真的完全是站在联盟利益的角度上提出来的吗?这个答案却是否定的,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条建议,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目的,那就是对马林科夫加以限制,甚至是在马林科夫与斯大林同志之间制造矛盾。

就像之前数次提到过的,随着日丹诺夫同志的病逝,马林科夫已经成为了斯大林同志最有可能选择的接班人,甚至可以说,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而为了能够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今后几年里,马林科夫必须逐步的扩张其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影响力,增强个人威信,最重要的是,他需要逐步的形成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让党内的同志们明白,一旦他成为联盟的国家领导人之后,准备做些什么,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带领整个联盟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联盟推行的一直都是斯大林主义政策,现在,随着斯大林同志日渐苍老,斯大林主义政策显然也已经有些过时了,过去一些被隐藏起来的社会矛盾,在最近几年里,也开始逐渐的显现出来,可以说,如今的联盟已经有了施行某种改革的必要,而日丹诺夫同志生前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朝着这方面努力的。

一如此前所说的,在如今的布尔什维克党内,尤其是在地方干部的群体中,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察觉到了单纯推行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他们迫切希望中央领导层能够做出一些改变,以解决甚至是缓和这些弊端所造成的矛盾,日丹诺夫同志在党内威信的迅速提升,其实就是因为获得了这些人的支持。

因此,如果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马林科夫想要得到党内更多人的支持,从而树立起自己的绝对威信,那他就必须做出改革的姿态,必须对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联盟所一直尊奉的斯大林模式,做出一定的修改。

如果说布尔加宁的这项提议晚几年提出来,也就是说将此次党代表大会向后推迟几年,等到斯大林同志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中心,马林科夫逐渐接过权柄的时候,再召开这次会议的话,那么,马林科夫自然可以顺应党内多数人的意见,提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施政理念。但是现在呢,斯大林同志依旧还是联盟中央的最高领导人,他依旧是党的领导核心人物,在未得到他本人认可的情况下,马林科夫是不可能推翻斯大林模式,大张旗鼓宣扬他自己那一套理论体系的,他更不可能用自己的理论体系来全面替换斯大林模式。

因此,如果党代会在最近两年里召开,即便是马林科夫能够以斯大林同志接班人的身份,在党代会上做主要报告,以宣扬和阐述他个人的施政理念,其所宣布的理论体系,也只能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而理论路线的总体思路、主要方向,都不可能出现重大的改变,毕竟他需要考虑会不会招来斯大林同志的反弹。

而若是他所推行的理论路线,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却拿不出足够多的属于他个人的东西,那么其在党内的威信就难以树立起来,甚至可以说,党内的很多干部同志,会对他的执政预期感到失望,如此一来,他不仅无法扩大其在党内的影响力,甚至还可能因此而失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