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一脚

奋斗在苏俄 第一脚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15:31:15 来源:笔趣阁SO

至于在工业领域内,列宁格勒的工业发展也不是毫无问题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当前的列宁格勒,仅仅是糖果厂就有二十四家之多,大大小小的伏特加酒厂,也有将近三十所,而这些糖果厂和酒厂中,有很多过去都是诸如化肥厂、化工厂之类的企业。

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列宁格勒将一定的企业经营权下放,当时,借助军管部门从德国运输来的设备,这些企业纷纷转型、转产,进而在列宁格勒催生了一大批的糖果厂、制酒厂。

当然,考虑到列宁格勒毕竟只是联盟的一个州,其在全联盟的宏观经济中虽然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大占据的幅面也不至于太大,所以,整个列宁格勒在战后涌现出来的这些糖果厂、制酒厂,还不至于对全联盟的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可这种社会生产仅仅依靠市场来调解的局面,总归还是展现出了一定弊端的。

从全联盟的范围内来看,国家的所有制形式总归是公有制的,换句话说,联盟大大小小的企业,始终都是依靠着国家拨款来运转的,如果在单一公有制的形势下,单方面强调市场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其导致的一个最直接后果,便是在资源浪费的同时,伴随着对国家资源的大量无效占用。

就以制酒业来举例,在联盟内部,任何人都知道苏联人,或者说是俄罗斯人对伏特加酒有多么的钟爱,在联盟成立的几十年中,在其国内的市场上,伏特加始终都是供小于求的,在联盟各地的黑市上,出现最多的商品,就是那种家庭作坊自制的劣质伏特加,可即便是那种东西,依旧是供不应求的,因此,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只要是生产伏特加的制酒厂,其商品总归是不愁销路的。

如此一来,在市场的支配下,大量的生产资源必然会向制酒行业集中,如果国家不加以控制的话,各地窜起的酒厂将是一个海量的数字,考虑到联盟的公有制属性,其结果就是将大量的国家资源都引向了制酒行业,从而在制酒这个行业中,挤占大量的国家资源。

与此同时,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无限量供应的话,也总会有饱和那一天的,若是大量的国家资源都投入到了制酒行业内,那么早晚有一天,联盟市场上涌入的伏特加,将会超过人们的需求,甚至是远超人们的需求,并最终导致海量的伏特加酒难以被市场消化,并最终导致大量的酒厂破产倒闭,从而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最重要的是,如果制酒业过度膨胀的话,还将消耗掉难以计数的粮食,而联盟的粮食并不怎么充裕,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都是联盟核心决策层高度关注的一个点,因此,制酒业过度发展的趋势,也是联盟核心决策层所不能允许的。

归根结底,列宁格勒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看上去似乎切实有效,但在这份有效的背后,其实也是潜藏着一定隐患的。现在,列宁格勒的发展之所以总体看上去是积极的,向上的,并不是因为沃兹涅先斯基所奉行的那一套就是真理,它只是因为列宁格勒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时间尚短,那些隐形的矛盾暂时都被掩盖住,尚未爆发出来罢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伏尔加轿车在静谧的街道上缓缓前行,听到车外响起的鸣笛声,维克托抬起头,朝车窗外看了一眼。

此时,车子已经驶上了开阔宽敞的涅瓦大街,视线透过车子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街道向阳处时不时就会闪现出来的告示牌,那些告示牌还是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设置的,上面的警示语是:“大家注意!这侧道路如果发生空袭,就会非常危险”。

这些告示牌是当初按照库兹涅佐夫的命令设立的,而到了现如今,这些警示牌还在,可作为挽救了列宁格勒的英雄,库兹涅佐夫却已经被撤销了一应职务,尽管针对他的审判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在维克托看来,此人的下场恐怕是好不到哪去的。

在任何形式的政治斗争中,都没有无辜的人,维克托对此深以为然,所以,他不会对库兹涅佐夫的境遇感到惋惜,当然,他更不会对此人抱以同情。

收回投到车窗外的视线,维克托重新看向垫在膝盖上的文件。列宁格勒此前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不管是文化领域内的,还是工业、农业生产领域内的,都必须做出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对于经济领域所应施行的政策,维克托暂时还没有头绪,主要是他从未具体负责过经济方面的工作,因此,也缺少属于自己的经济观点和主张。另外一点,他毕竟才刚刚到列宁格勒赴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莫斯科有很多人正在盯着他呢,在这种时候,莽莽撞撞的提出属于自己的经济理念和构想,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因此,维克托现在的想法,就是认为应该给列宁格勒旧有的经济举措踩刹车,让一切都缓下来,慢下来,然后接受马林科夫同志的相关主张,在列宁格勒尝试着推行其所奉行的那一套措施。

维克托非常清楚,尽管他现在已经就任了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同时,还实际控制着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但要说他就此便掌控住了列宁格勒的局势,就实在是过于乐观了,说到底,列宁格勒总归是列宁格勒派的大本营,他作为一个外来者,要想完全掌控住这里的局势,还是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和工夫的。

最重要的是,他还需要来自于莫斯科核心领导层的支持,以避免别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手伸到列宁格勒来,因此,能不能获得马林科夫的支持,对于现在的维克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在过去这些年里,维克托尽管没有太多主政地方的经验,但有些该明白的事情,他还是非常清楚的。说到底,做任何工作,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稳步慢行,谋定而后动,才是一个聪明人的选择,而具体到列宁格勒这个地方,维克托的想法就是,自己首先要掌控住整个列宁格勒派,至少是要团结住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从而在列宁格勒牢牢站稳脚跟,然后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行自己认为切实可行且正确的政策、方案。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无根浮萍,根本立不住。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就当前来说,维克托在列宁格勒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文艺界,乃至于整个文化界的乱象。

摸摸口袋,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维克托直接在文件的对应位置添加批注。

批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重新审查列宁格勒形形色色的文化沙龙、俱乐部,尤其是那些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地下酒馆,该查封的查封,该关停的关停,自今而后,工农民警总局必须配合文化部门,对这类场所严加管控;第二,强化对报纸、杂志,尤其是书籍类出版物的意识形态审查,对所有宣扬世界主义,鼓吹犹太复国主义,宣传民族主义的文章、报道、书籍,一律予以封禁、没收处理,并追究相关作家、主编的责任;第三,在全列宁格勒州范围内,展开长期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在维克托看来,列宁格勒不管是在工业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在农业上存在的问题,甚至是社会治安中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多么严重,多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反倒是这个思想文化上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立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很多时候,文人就是贱皮子,但凡给了他一个蹬鼻子的机会,他就能窜到人脸上去。就像在列宁格勒,这里的文化氛围太浓厚了,以至于浓厚到了过头的地步,所以,维克托的第一脚刹车就准备踩在这方面,他要给列宁格勒高涨的“文化气息”降降温。

伏尔加轿车开始缓缓减速,并最终停靠在了议会大厦的楼前,没等瓦连卡下车,一名站在楼前阶梯旁的警卫快步走过来,替维克托打开了车门。

弯腰从车内钻出来,维克托先朝着警卫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这才迈开双腿,快步朝着大楼入口处走去,车上随身携带的文件,自然有瓦连卡替他带过去。

从正门进去,内里便是一个宽敞的一楼大厅。此刻还是上班时间,大厅内往来的人不少,但气氛却极其的安静,尽管地板是抛光的石材,可走在上面的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尽可能不弄出半点声音来——过去几个月里,列宁格勒的政治氛围高度紧张,那种风雨欲来的高压,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公务人员都能感受的到,因此,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小心,唯恐惹祸上身。

随着维克托的上任,尽管这种紧张的气氛松懈了一些,但畏惧的情绪,仍旧没有从所有人的心目中消退,而这也是议会大楼内异常安静的最根本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