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74未来的“战争”

奋斗在苏俄 674未来的“战争”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过去,联盟的地缘政治战略一直都是瞄向欧洲的,对远东地区的关注严重不足,尽管军方在远东地区的部署有一定的计划,但其重点也一直都是放在了中国以及勘察加半岛区域,对朝鲜半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一旦美军撤出朝鲜南部地区,并将该地区的战略空间割让给联盟,那么军方在远东的战略,或许就要重新规划了。

    至于马歇尔提出的第三项建议,也就是有关中国问题的提议,维克托倒是不太关注。

    在这项提议中,马歇尔重申了他在中国问题上的一贯立场,那就是应该积极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同时,尽快实现中国国内的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他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咨文中强调,中国国内的局势走向,与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息息相关,南京是否会出现一个立场倾向华盛顿的统一政权,对美国未来的地缘政治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情报分析部门对马歇尔在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其实即便是没有情报分析部门的分析,维克托也能考虑的出来,当美国人在朝鲜南部地区的问题上做出让步之后,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利益,自然就会更加的关键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之所以愿意在朝鲜南部地区的问题上对联盟做出让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日本问题上承受了足够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未来的局势具备了一定的信心。

    华盛顿认为在中国国内,他们一贯支持的国民政府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管代表延安的那一方愿不愿意坐到谈判桌上来,愿不愿意将军队的指挥权交出来,南京政府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控制住全中国的局势,或许到了最后,延安的那一方最多也就是依靠苏联的帮助,在东北占据一小块地盘。

 ... ...   所以,只要能够控制住中国国内的局势,那么一个朝鲜半岛的归属,对于华盛顿来说显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甚至在马歇尔的提议中,中国的南京政府大可以将长城以北的地区都交给延安那些人去控制,只要渤海以及山东半岛能够控制在国民政府的手里,那么借助山东半岛与日本岛所构成的岛链,同样可以对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构成包围态势。

    从马歇尔的这一份建言中就能看出来,针对苏美双方在远东的一系列摩擦事件,华盛顿已经对其原有的战略做出了部分调整,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国内局势的未来走向上,认为已经掌握了巨大优势的南京政府,肯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搞定一切。而维克托之所以对这个建议不甚关注,就是因为他非常清楚中国局势的走向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华盛顿所寄予厚望的南京政府,最终恐怕依旧会让杜鲁门先生感觉失望的。

    在马歇尔所提交的三个国策建议中,唯有第二项是维克托最为关注的,是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这应该就是前世那个赫赫有名的“马歇尔计划”的雏形了,在维克托前世的那个世界里,美国人正是凭借着这个规模庞大的援助计划,直接击败了二战后依旧踌躇满志的英法,一举成为西方世界领头羊的。

    在马歇尔所提出的这项建议中,他的“欧洲复兴计划”还没有完全成型,只是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他提出,整个欧洲经过了一场大战,虽然最终击败了德国法西斯,但包括英国在内,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战场战争中被摧毁了,经济凋敝、通胀高企、社会危机等等,这些糟糕的东西成为了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旋律。

    当然,这些并不是马歇尔认为美国应该给予这些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因为苏联在这场刚刚结束的... ...战争中,几乎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德国法西斯,全面展示出了**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在全欧洲范围内,**思潮正在蓬勃发展。

    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即便是在环境最好、受战争影响最小的英国,由波利特所领导的英国**,也在最近两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案的党员人数,已经接近了六万人,同时,在去年举行的英国大选中,还有两名**党员顺利进入下议院,从而帮助英国**获得了下议院的两个席位。

    在荷兰,作为共产国际成员的社会民主工人党,在刚刚结束的荷兰大选中,从原本的寂寂无名,一跃成为全国大选的最大一匹黑马,其党派获得了大选超过百分之十的选票,不仅成为首都阿姆斯特丹地方的最大政党,同时,还在国会二院中收获了十个席位。

    在丹麦,由阿克塞尔·拉尔森所领导的丹麦**,已经成为了丹麦目前的联合政府参与者,其在丹麦国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当然,作为苏联情报机构的当家人,维克托却是对丹麦**的前景不太看好,因为根据对外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来看,作为丹麦老牌左翼政客的阿克塞尔·拉尔森,似乎是美国情报机构的重要成员,只是对外情报局现在还没有掌握切实的证据。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欧洲,“**幽灵”正在四处游荡,它们似乎随便找一个地方就能扎下根,并迅速地发展壮大,用马歇尔的话来说,这对于华盛顿的战略利益,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这种局面,与莫斯科的革命输出政策是高度吻合的,如果华盛顿不能采取措施扼制这一趋势,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整个欧洲都将成为苏联人的盟友。

    若是撇开各自不同的立场,维克托也不得不钦佩马歇尔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而且必须承认... ...的一点是,他所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的确是影响到了未来几十年,甚至是近百年的世界格局。

    在维克托重生前的那段岁月里,欧洲依旧没有摆脱来自华盛顿的控制,欧洲人对美国的好感似乎是深入骨髓的,哪怕油价飞涨、食不果腹,为了节省点电费都要跑出去天天坐公交车,欧洲人也乐意为了美国的利益而出卖自己。

    不要以为美国政府整天挂在嘴上的所谓“基于某某某的国际秩序”是自吹自擂,事实上,他们是真的构建出了这样一种秩序,并且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将这种秩序维持的很好,直到有另一股力量跳出来挑战它。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个所谓的“欧洲复兴计划”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它的根本就在于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提供经济援助的方式,扩张华盛顿的影响力,对于经济上同样存在着困难的苏联来说,确实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它。

    另外,千万不要以为整个“欧洲复兴计划”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赔钱的计划,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美国人在这项计划上的付出,其实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毕竟美国人提供援助也不是没有条件的,要想从他们手里得到资金的援助,就需要向他们放开市场,并且接受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种资源循环的结果,美国政府以援助的形式向欧洲各国提供资金,而欧洲各国需要用这些资金向美国购买一系列的产品,以投入到其国内的战后重建计划里,兜售出了商品的美国企业,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更加充分的就业,还能为美国政府提供更多的税金......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它不仅对欧洲的复兴有利,对活跃美国经济同样有利。

    将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将其中重要... ...的部分做了简要的记录,维克托轻轻叹息一声,将文件合上,轻轻放到一边。

    不管有多么的不甘心,作为一名立足于事实的布尔什维克党员,维克托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便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联盟在面对美国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的,军事上一时的强盛,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尤其是在苏美双方都掌握了核武器的前提下。

    维克托甚至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世界性的大规模热战了,随着核武器的出现,战争的概念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除非是交战的双方都不再考虑人类的未来了,否则的话,核大国之间你死我活的直接战争已经变的难以想象了。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大国对抗将集中在经济领域,或者说是集中在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领域,就像美国人正准备推动的“欧洲复兴计划”一样,哪一方有钱,哪一方在经济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哪一方就可以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同,并对另一方施行战略性的围堵。这种对抗不需要动用战争的手段,仅仅是一个排他性的国际围堵,就可以将一个国家推到死角中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