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60漩涡

奋斗在苏俄 660漩涡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经过了四年的卫国战争之后,联盟内部的军人利益集团的确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尤其是在战争进行期间,以总参谋部为首的军人集团,确实是为红军系统争取到了不少的利益,当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在很多问题上,即便是斯大林同志也不得不对军队做出让步。

    比如说在战役的决策问题上,莫斯科战役之前,斯大林同志在这方面是占据着绝对发言权的,部队在战役进行过程中是如何进攻,什么时候进攻,是否撤退,向哪里撤退,类似这样的问题,都需要由斯大林同志做决策,总参谋部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向他提出建议,却没有做决定的权力。

    而在莫斯科战役之后,斯大林同志基本就退出了战役决策圈子,他很少再在那些有关战役决策的问题上发表个人意见,至少,他不会强行要求军队接受他的指令了,更多的时候,他所做的工作,还是在总参谋部的建议下,做出一个形式上的最终决策,说白了,就是总参谋部提出计划,他个人表示赞同,他也不是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不过,最终的决策,始终还是以总参谋部的意见为主的。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是说斯大林同志受到了总参谋部的威胁,而是因为他自己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指挥作战并不是他的长项,所以,更能接受职业军人们提出的建议了。

    事实是,斯大林同志的这一点转变,对于联盟扭转战场局面,最终反败为胜,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一规则到任何时候都是准确的。

    不过,与此同时,历经几年的战争,总参谋部在联盟军中的影响力,自然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显性,当某个人或是某个部门,能够长时间决定某项利益分配... ...的时候,那么就会有无数人逐渐靠拢过来,最终以这个人或是这个部门为核心,形成一个牢固的利益集团——在几年的战争之后,总参谋部就成为了这样一个存在。

    因为这个部门能够决定战役如何进行,也能够决定谁负责指挥哪个地段的战斗,因此,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系列的军队将领向这个部门靠拢,最终组构成一个虽然松散,但却具备足够影响力的军人利益集团。

    在战争后期,斯大林同志显然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限制总参谋部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少的动作,而对朱可夫的打击,其实也是这些动作中的组成部分。

    后世的舆论将斯大林同志对朱可夫同志的打压,定性为嫉贤妒能,定性为他对朱可夫同志个人声望的嫉妒,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正是因为斯大林同志对朱可夫的打击,才令总参谋部这个逐渐成型的利益集团,不得不在更多问题上保持谨慎,不敢踩过界。

    不过,在维克托看来,斯大林同志对军方利益集团的打击,显然并不十分彻底,首先一点,在整个军方利益集团中,真正受到打击的,其实就只有一个朱可夫,尽管朱可夫是军方利益集团的首要代表,但对他的打击,还不足以将这个集团的发展势头按下去。其次,即便是对朱可夫的打击,斯大林同志做的也不够彻底,对于朱可夫这样的人来说,职务的升降其实对其影响并不是很大,尽管他现在被发配到了敖德萨,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敖德萨军区司令员,可一旦斯大林同志不在了,他很快就能重新爬起来。

    说白了,就是只要这个军方利益集团依旧存在,其影响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削弱,类似朱可夫这样的人,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军方利益集团的存在... ...也是勘察加半岛问题复杂化的根本原因,当然,在维克托的认知中,军方利益集团目前插手的问题可不仅仅是一个勘察加半岛,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包括在黑海沿岸地区,包括在苏中边境等一系列问题上,军方利益集团都有把控话语权的**,只是因为斯大林同志个人的权威在联盟内无人可以挑战,所以,他们的表现才没有过于的鲜明。

    但是,维克托的心里却是有所预感,一旦在将来的某一天里,斯大林同志过世了,而接替他的人没有掌握足够的权威,那么军方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干预,或许将无可避免。

    听着前方斯大林同志与莫洛托夫同志之间的交谈,维克托的心思却已经跑的很远了,他总结了一下,就卫国战争后的这一两年来说,联盟内部所蕴藏的危机就已经有很多了:

    首先,战后重建问题中,因路线、偏重所引发的潜在危机,这一点在维克托看来是非常关键的。尽管日丹诺夫同志在联盟中央所拥有的影响力很大,尽管国家计委始终处在沃兹涅先斯基同志的绝对操控之下,但对于战后经济发展领域的侧重点问题,日丹诺夫与沃兹涅先斯基等同志的观点,依旧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受美苏矛盾以及联盟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联盟在四五计划制订过程中,依旧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放在了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对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轻工业,重视度不够。在维克托看来,这对联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其次,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在民族政策方面所犯的错误,这在维克托看来,是一个很致命的疏漏。联盟很重视对各类民族主义的打击,但却忽视了民族主义情绪在党内干部中的滋生蔓延。堡垒总是容易从内部攻克的,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关键一点是,人们总是分不清谁是潜入组织内... ...部的“第五纵队”,而在维克托看来,干部民族化这个毒素,就是潜藏在联盟党内的“第五纵队”,如果不能将其从党内彻底清除出去,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危机,将随时可能威胁到联盟的生存。

    再有,联盟党内各类利益集团的兴起问题,这一现象,是随着卫国战争的爆发而出现的,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随着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组建而出现的。在几年的战争中,联盟为了实现对整个国力的充分动员,将国家的一切权力收归到了国防人民委员部,这种政权组构模式,固然是增强了整个国家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强化了集权的组织结构。且不说战争中出现的军方利益集团,就单说军工利益集团,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全联盟各类型的军工企业被统合起来,它们在相互配合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官僚体系,尽管它们抱团的迹象还不是很明显,但这种趋势却已经显现了出来。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联盟所面临的危机还有很多,比如说外部环境的压力,再比如说粮食供给不足、劳动力严重匮乏等等等等,总而言之,联盟的局势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的平稳,那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下,隐藏的是一个个不断扩大中的漩涡。

    不过,维克托认为,这些问题本身还不是联盟所面临的最大危机,联盟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在于,以斯大林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的确,以斯大林同志在联盟的无上权威,只要他还掌握着联盟中央的领导权,这些问题就都显现不出来。但关键的一点在于,以斯大林同志的健康状况,他还能领导联盟多少年?

    绕着花园转了一圈,三个人重新回到军械库广场前的甬路上,听到前面的斯大林同志与莫洛托夫同志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论有关... ...季米特洛夫同志的问题,维克托才收回了复杂的思绪。

    就目前来说,维克托所能观察到的联盟内部潜在的问题,都不是他所能够改变的,所以说,他要想改变现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决联盟所面临的危机,就必须继续往上爬,不求取代斯大林同志所处的位置,至少也要拥有在政治局中发言的权力,若是连一个政治局中的席位都拿不到,他就根本没有资格对联盟做出任何改变。

    斯大林同志对保加利亚的局势非常关注,主要是他对季米特洛夫与铁托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感觉非常的不满,另外,铁托的大南斯拉夫构想,在保加利亚**内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有市场,包括特拉伊乔·科斯托夫·久内夫在内的一系列保共中央领导人,都逐渐站到了季米特洛夫那一方,这对莫斯科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相对于斯大林同志来说,维克托对保加利亚的局势却是兴趣不多的,事实很清楚,在索菲亚,固然有很多人支持季米特洛夫与铁托之间的联合,但反对他的人同样也有不少,总体来说,莫斯科还是能够控制索菲亚局势的,关键点在于,莫斯科准备在什么时候对季米特洛夫那些人采取措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