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43以退为进

奋斗在苏俄 643以退为进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维克托同样也是起身于国家安全系统内的,而且他也曾经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中担任过职务,就因为这一点,在卫国战争期间,每一个与他打过交道的军队将领,对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好感,当然,那些将领们敌视的并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那个部门。

    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在离开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之后,在维克托所接触的干部群体中,依旧将他视为内务人民委员部成员的人,已经完全没有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按道理来说,维克托在离开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之后,能够消除掉别人对他的敌意,而贝利亚同志同样离开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可为什么人们对他的敌意不仅丝毫没有降低,反倒像是越来越强烈了呢?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点,三十年代中后期的肃反扩大化运动中,维克托所处的地位还太低了,一个大士能有什么样的存在感?他又能同什么样的案件存在关联?但贝利亚同志就不一样了,且不管他在肃反扩大化运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至少,他在那个时期位高权重,因此,哪怕他什么都没做,也免不了有人会迁怒于他。

    其次,维克托地位的蹿升,是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更准确的说,是在他负责统领整个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之后。而在这一时期,联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对外战争上,其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政治矛盾,完全被对外战争的矛盾掩盖了,国家安全部门的主要职能,也主要转向了战争,转向了对外,它在国家机构中的主要职能,与肃反扩大化时期是截然不同的。

    说白了,就是在维克托统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期间,这个部门基本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对内调查... ...至少,它没有被用作迫害某一类人群的工具。最重要的是,在维克托担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主席期间,非常重视对国家安全工作的形象宣传,一部部电影,一本本,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特工人员,塑造成了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国家英雄,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会作为一个机构,其对外形象与内务人民委员部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中的一些部门,绝不像其宣传中所展现出来的那般光明,比如说对内情报局、意识形态保卫局,它们的职能仍旧是对内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其实是将内务人民委员部原有的职能接管了过去,但宣传工作一直都是这样的,将丑陋的一面隐藏起来,同时竭尽所能曝光光鲜的一面,从而将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光鲜的那一面上,这就是成功的宣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维克托不像贝利亚同志那样,过度贪恋其在国家安全部门中的影响力,他也从未将国家安全部门的权力,作为其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的工具。另外,他在如今联盟的权力核心中,也没有占据太过关键性的位置,至少,他对政治局的那些同志们,不具备任何威胁性。

    维克托现在的发展思路其实很明确,他就老老实实躲在马林科夫同志与贝利亚同志的阵营内低调的发展,竭尽所能的苟着,同时,踏踏实实的工作,勤勤恳恳的付出,并以此在斯大林同志的面前刷存在感。他现在才三十出头,已经是进入了中央委员会的直属部门担任一把手——中央国际部就是直属中央委员会领导的外事机构,作为中央国际部的主席,维克托在职务上的地位,其实要比部长会议下属某个国家部委的一把手更高一些。

    另外,他在党内关键性的部门,中央书记处担任重要职务。如果他能够... ...在这样的职务上平平安安的干上几年,还能在斯大林同志的面前,保持住“自己人”的形象,那么如果快的话,差不多五六年,甚至是三四年之后,他说不定就能在中央委员会中获得一个更加重要的职务,比如说组织局成员之类的。到了那个时候,他就算是进入第二梯队的靠前位置了。

    “拉夫连季,或许,你应该慎重考虑一下维克托的建议,”马林科夫同志并不知道维克托的脑子在想些什么,但维克托所提出的这个建议,却是非常稳妥的,因此,他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对面色难看的贝利亚同志说道,“也许,适当的沉寂一段时间,对你重新获得斯大林同志的信任,是有所帮助的。”

    的确,不管贝利亚同志在斯大林同志那里丢了多少印象分,只要他能够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低调一段时间,斯大林同志还会重新将该有的信任还给他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贝利亚同志在联盟中央领导层中的敌人太多了,除了马林科夫同志,他已经孤傲到没朋友的份上了。就像之前所说的,像他这样的人,斯大林同志几乎不需要耍什么手段,只要找个由头,在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对他展开一番批判,就能轻而易举的将他按到泥里去。

    同时,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贝利亚同志在斯大林同志眼里,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之一,因为对方的命运都被他牢牢掌握在手心里了。

    那么,既然如此,斯大林同志又为什么要针对贝利亚同志,并竭尽所能打击他在国家安全部门的影响力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固然有斯大林同志对贝利亚同志的忌惮,但也有合理权力层政治斗争所带来的影响,或许,还可以将它看作是斯大林同志准备给贝利亚同志提个醒,让他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类似于打一棒子,然后再给个... ...枣吃的手腕。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斯大林同志毕竟岁数大了,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不是那么全面了。他与日丹诺夫同志关系非比寻常,在政治局的老同志们日渐衰老无能的情况下,日丹诺夫同志的表现自然是越来越亮眼,从某种程度上,又深化了斯大林同志对他的信任。

    看看卫国战争结束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日丹诺夫同志所领导的列宁格勒派膨胀的多么迅速?他们掌握了计委,掌握国家安全部门,掌握了宣传鼓动部门,甚至将触手伸到了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层,以及部长会议的决策层。

    维克托为什么会选择与日丹诺夫同志妥协合作?不就是因为对方势头太猛,他不得不做出避让吗?

    但维克托相信,斯大林同志毕竟还没有老糊涂,他在短时间内对日丹诺夫同志的信任,可能会超过对所有人的信任,甚至会高到一个无法想象的层面上,但只要时间久了,等日丹诺夫同志的声望达到一个层次的时候,斯大林同志自然会出现警惕心理的。

    举个例子,就像是老皇帝在活着的时候,让位给太子一样。他或许会在感觉自己老了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准备将皇权交给太子,自己退位颐养天年。但是等到他真的退位之后,随着群臣叩拜的对象变成了太子,众人恭维的目标不再是他,要不了多久,他就会产生后悔的心理。

    想想看,那些退休的官员是什么心态?不要以为他们都能云淡风轻,说实话,人走茶凉所给人带来的心理落差,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坦然接受的。

    所以,维克托才会给贝利亚同志出个主意,让他短时间内离开莫斯科,出去避避风头。维克托相信,当莫斯科的权力核心中,没有了与日丹诺夫同志唱反调的声音,没有了与列宁格勒派... ...作对的势力存在,斯大林同志很快就会感觉到异常的,他或许不会对日丹诺夫同志产生忌惮的心理,或许也不会刻意打压列宁格勒派的影响力,但出于一种本能,他会将那些曾经与日丹诺夫同志唱反调,与列宁格勒派作对的人或势力,重新提拔起来的。

    因为他需要在政治局,在莫斯科的权力核心中,形成一种基本的平衡,如果整个莫斯科都是日丹诺夫同志和列宁格勒派的声音,那对联盟来说,或许就会是一场灾难。

    人要懂得进退,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白“退”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退出”,而是迂回,所谓的“以退为进”就是这个意思。

    在贝利亚和马林科夫两位同志的面前,维克托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清楚,因为他知道,这两位同志并不是真的不聪明,只要能够冷静下来,该想到的问题,他们都能想到。

    面对马林科夫同志的劝解,贝利亚同志沉默了许久,最终他也是什么都没说,只是伸手将那份文件拿过来,摸索着口袋,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支钢笔,随即,就那么刷刷的两下,在文件的最下方签上了他的名字。

    “后天我会申请去远东,”将文件丢到面前的茶几上,贝利亚说道,“希望那里的情况不会太过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