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35联英扼美

奋斗在苏俄 635联英扼美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当然,从表面上看,世界犹太人大会也好,在巴勒斯坦地区寻求犹太人建国的本·古里安那些也罢,都是不支持“伊尔贡”这类极右翼暴力团体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暴力和恐怖活动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犹太人的建国事业,只有通过谈判和全世界犹太人的努力才有希望达成。

    实际上,本·古里安所领导的犹太复国团体,的确与“伊尔贡”组织存在矛盾,不过,这种矛盾并不是因为后者采取暴力手段谋求建国,而是因为“伊尔贡”不肯接受本·古里安这一派别的领导,另外,本·古里安自己的手底下也有一个频繁策动恐怖袭击活动的军事组织,那就是“哈加纳”,这个组织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伊尔贡”组织似乎有了向本·古里安阵营靠拢的倾向,这个现实更是令伦敦寝食难安。

    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在中东的闹腾,只是英国人最近所面临的麻烦之一,在其国内,除了越来越猖獗的极右翼犹太人组织之外,还有一个同样暴力的机构,也在逐渐增加其活动,并试图进一步扩张其影响力,同时,这个暴力机构正在设法与“伊尔贡”这样的极右翼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联合,以便在英国国内策动规模更大,影响力更恶劣的恐怖活动。

    这个同“伊尔贡”组织一样,也在威胁着英国国家安全的组织,它就是鼎鼎大名的“爱尔兰共和军”。

    在惨烈的爱尔兰内战结束之后的这二十几年里,这个曾经令伦敦倍感头疼的组织,又开始出来频繁活动了,而在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令所有人英国都倍感失落的现实,那就是曾经威震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正在以极快速度走向衰落,其用今半年时间所构建的庞大该国版图,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时候了。

    就像是为了... ...印证这个现实,最近几个月里,日不落帝国版图上最大,同时也是最牢固的一块殖民地,也在纷纷扰扰的闹着独立,这块殖民地就是处在南亚的印度。

    当然,相比起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如今的印度问题似乎正在变的更加棘手,因为就在去年岁末的时候,穆罕默德·阿里·真纳所领导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印度中央立法会议的选举中,一举拿下了全部应有穆斯林所占据的议席,完全具备了与尼赫鲁所领导的国大党分庭抗礼的实力。

    要知道,就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前,真纳还是国大党的一员,他的前半生都致力于将印度的穆斯林教徒与印度教教徒团结在一起,并形成合力,争取全印度的独立,其在印度穆斯林中的地位,与甘地在印度教徒中的地位差不多,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全印穆斯林联盟”才能将亲英国的莎菲派从联盟中彻底清理出去,使得“穆盟”最终站到了国大党的一边。

    不过,真纳显然在宗教的问题上太过乐观了,他低估了印度教徒们的排异性,其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当国大党与英国人谈判的时候,穆斯林的利益被彻底的排除在外,尼赫鲁坚持在印度的内阁中,只能由国大党成员,也就是印度教徒担任重要职务,而穆斯林以及穆盟的成员,则被完全排除在政权之外。

    就这样,感觉自己遭到了背叛的真纳,开始选择走另一条路,也就是推动穆斯林单独建国,他放弃了穆斯林教徒与印度教徒团结一致的构想,开始甩开代表印度教徒利益的国大党,转而寻求建立一个独立于印度之外的穆斯林自治领,大家好聚好散,各过各的。

    不过,真纳的想法自然得不到来自国大党内的支持,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领导层们,或许是不喜欢穆斯林的,但他们却还希望掌控着穆斯林人... ...所居住的土地,所以,对真纳提出的新构想,他们不只是反对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安排杀手去干掉真纳......可惜,这事没办成。

    现如今,印度人不仅仅在闹独立,而且,其内部还矛盾重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度半岛带给伦敦的压力,但却在更大限度上搅乱了印度半岛的局势。不要忘了,此时的整个印度半岛还现在饥荒和疫病的泥淖中呢,政治的不稳定等于是给艰难的局势雪上加霜。

    在战争期间,伦敦为了保证其战争的物资供应,不顾印度的大范围歉收,将大批的粮食征走,从而在印度半岛制造了一场数百万人死亡的大规模饥荒,其惨烈程度令人发指。不过,那时候毕竟是战争期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反法西斯战争吸引住了,而作为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一员,支持英国人就是政治正确,因此,在看待其所制造的罪孽时,也是需要带上滤镜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战争已经结束了,曾经的反法西斯盟友变成了如今的竞争对手,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都对英国人继续在全世界掌握大量的殖民地存有不满,伦敦可以说是处在华盛顿与莫斯科的包夹之下,如果在这个时候,印度的饥荒和疫病再长时间的延续下去,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惨剧,英国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全世界都将对其口诛笔伐。

    所以,英国人现在迫切希望缓和印度半岛的局势,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向那些印度人做出某种让步。

    当然,英国人现在面临的压力还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的,包括其中东、在北非、在南欧的影响力,都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坦率的讲,想在的英国人已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考虑到英国人目前这种自顾不暇的... ...局面,再结合联盟与美国人之间在远东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维克托在接受完了质询之后,提出了联盟应该转变外交立场,从战后最初的联美扼英,转变为联英扼美,中央国际部的立场,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外交转变,给美国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在远东的问题上,对联盟做出让步。

    在相关联英扼美的问题上,中央国际部甚至拿出了一份详尽的方案,这份方案将目标瞄准了受美国控制的沙特阿拉伯,准确的说,是瞄准了以阿卜杜勒-阿齐兹为核心的沙特王室。

    作为沙特现任的国王,阿齐兹可不是个普通人,他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便敢率领四十名骑兵去进攻利雅得,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还成功了,而如今的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就是靠着他一战一战打下来的,因此,他其实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事强人。

    类似这样的人,最好的策略当然是收买,将他拉到自己一方的阵营里,不过很可惜,阿齐兹本人是出了名的独裁、**,他对联盟的抵触和敌意是天生的,对这样的人,联盟根本没办法与他打交道。

    另外,这家伙从二十年代开始,就矢志于拥抱美国人的大腿,当年,他可是以三点五万英镑的价格,就将整个沙特的石油勘探权卖给了美国人的,而等到美国人在沙特发现了石油之后,他又毫不犹豫的将沙特全部的石油开采权,都交到了美国人的手里,自己却只是向美国人索要了不到百分之十的开采租赁费。

    必须承认的是,在美国人前往沙特开采石油之前,整个沙特就是片完全由沙子组成的地狱式荒漠,当年的阿齐兹试图去抱英国人的大腿,公开承认英国是沙特的宗主国,可人家英国人愣是没看上他,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由此可见,当时的沙特穷成了什么... ...样子。

    即便是到了今天,沙特虽然从石油开采租赁费上转了不少钱,但真正赚钱的只有王室,在整个沙特境内,大量的部族依旧穷困潦倒。

    在维克托重生之前的那个世界里,沙特男子都穿着长袍,女人都蒙着面纱,一个个裹得真叫一个严实,可是如今的沙特呢,男人没有长袍,基本上就赤身**的,女人也没有面纱,身上存在的布料比男人也多不了多少,这并不是说如今的沙特人不信奉瓦哈比派,更不是说他们的思想有多么开放,他们不穿长袍、不戴头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穷,根本买不起那么多布料。

    另外,作为国王的阿齐兹,对内统治相当残暴,他搞了一个所谓的“伊斯提斯巴赫”政策,凡是敢于反叛他,挑战他权威的部落,就会被他集体灭绝掉,在沙特国内,他的就是真正的独裁者,其独裁程度可以说是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独裁者都要狠毒。

    当然,类似这样的事情,以传播民主为己任的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而华盛顿对沙特的关注,也比对任何地方的关注度都要高,毕竟他们在那里存在着庞大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