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28乌克兰

奋斗在苏俄 628乌克兰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夜色初临,红场上的灯光刚刚亮起,古姆商场天顶上的大灯也随之点亮,映照出一个灯火璀璨的夜景。

    黑色的伏尔加轿车转入红场,在克里姆林宫警卫们肃穆的敬礼中,缓缓驶入宫门,而后顺着宫内的甬路向西北方向缓缓行驶。

    车内,维克托坐在后座上,双眼微闭,也不知道是在假寐,还是真的睡着了。

    前天上午,维克托乘坐飞机去了一趟卡累利阿,昨天一天,他先后去了彼得罗扎沃茨克、白海城、奥洛涅茨这三个城市,连续做了三场演说。

    最近一段时间,联盟正在进行第二届最高苏维埃的代表选举,作为曾经的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书记,维克托是彼得罗扎沃茨克选区的参选代表,而他在卡累利阿三个城市做的演讲,也是为了给自己拉票的。

    当然,这种拉票活动其实就是走个流程,维克托本人对选举的结果并不是多么的关注,他甚至对最高苏维埃代表的身份都没什么兴趣,如果不是有任务在身,他都懒得走这一趟。

    如今,经过两天的奔波忙碌,这件事总算是搞定了,而他回到莫斯科后的第一件事,却不是回家好好休息一下,而是马不停蹄的第一时间赶来克里姆林宫,他需要首先向斯大林同志汇报工作,然后才能考虑回家休息这件事。

    对于如今的维克托来说,他首要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苏美两国在朝鲜半岛日益激化的矛盾冲突,以及围绕朝鲜半岛矛盾冲突所展开的一系列谈判。当然,对于全联盟来说,这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就在维克托前往卡累利阿的当天,苏美双方代表便在朝鲜半岛的梁文里展开了第三轮的磋商,苏联一方的谈判代表,是滨海军区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同志,而美军一方的代表... ...则是美军第24军军长、驻韩美军司令约翰·霍奇中将。

    这次的会谈已经是苏美双方代表的第三次会谈了,而此前的两次会谈,都没有达成任何形式的共识,与此相反,莫斯科与华盛顿双方在朝鲜问题上的分歧太大,在维克托看来,即便是在此次展开的第三次会谈中,双方也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扯皮还将继续下去。

    而在谈判桌之外,不管是联盟一方,还是美国一方,都做出了在朝鲜半岛积极备战的姿态。在联盟一方,经由莫斯科批准,梅列茨科夫同志将滨海军区的司令部迁到了平壤,同时,军区的主力部队也随之向朝鲜半岛转移,除此之外,苏军还在中朝边境地区建立起了三个前进机场。

    美国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在获得了华盛顿的许可之后,美军将原本驻扎在日本的第八集团军向朝鲜做了调动,其部分兵力已经进入了朝鲜南部地区。

    除了这种兵力部署的相互威胁之外,苏美双方还在对方的托管区内策动了一系列的暴动。在美方的策动下,原本由朝鲜民族主义者控制的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在其管辖的地区策动了一场反对苏联托管的暴动,参与暴动的除了有民族主义者之外,还有一部分平安南道警备队的成员。他们与当地的警备队、苏联驻军发生冲突,造成四十余人死亡的惨剧。

    而在美国人控制的朝鲜南部地区,此起彼伏的暴动和游行示威,要比朝鲜北部地区严重的多,这种情况从去年岁末一直持续到今年的夏初,而且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之所以如此,可不仅仅是因为有苏联红军以及情报部门的挑唆,还因为美国人在朝鲜南部地区的托管,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美国人为了维持其在朝鲜南部地区的统治... ...直接启用了大批的日本人,从而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在了朝鲜民族主义者的对立面上。

    另外,作为驻韩美军司令的约翰·霍奇中将,其在对朝鲜问题上,有根本性的错误,此人最著名的言论,就是在入朝之前,便对媒体公开宣称:朝鲜是美国的敌人之一,而他在治理朝鲜的政策上,也非常的冷酷、残暴。

    不知为什么,霍奇中将对朝鲜人的敌意,甚至比对日本人的敌意还要重,其在接手了驻朝美军司令的职务之后,不仅继续任用日本人控制南朝鲜地区,还拒绝向南朝鲜地区提供包括粮食在内的基本援助,结果,造成了南部朝鲜地区的大范围饥荒。

    从去年岁末开始,南朝鲜地区就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局面,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大米的价格,比日治时期高了将近十倍,在饥荒最严重的庆尚北道地区,死于饥荒的人不计其数。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加严重的是,因为饿死的人太多,没有人收敛尸体,庆尚北道地区从入夏开始,又出现了大范围的霍乱传染,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便有数千人因感染霍乱而死亡。

    正是这样的局面,导致了南朝鲜地区局势的剧烈动荡,美国人在该地区的统治非常不稳固。

    不过,就维克托所知,美国人显然也意识到了南朝鲜地区所出现的问题,据情报显示,华盛顿已经有了撤换霍奇的计划,同时,他们对南朝鲜地区的基本援助,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相信如果美国人能够将这些政策贯彻下去的话,南朝鲜地区的局势将会在短时间趋向平稳,而这对联盟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

    当下维克托最为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关乌克兰的大范围干旱问题。

    正所谓“破屋偏逢连夜雨”,乌克兰地区的干旱问题,其实在去年冬天的... ...时候,便已经显现出来了,气象部门也做出了相关的预测,而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干旱,乌克兰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应对。

    但不幸的是,此前谁都没想到乌克兰地区今年的干旱会如此严重。去年的整个冬季,从敖德萨到哈尔科夫,从顿涅茨到利沃夫,整个乌克兰范围内,就下了一场小雪,还是在去年的十二初,而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年的四月份,几乎是全乌克兰范围内,都没有再下过一滴雨。

    要命的是,在卫国战争进行的那几年里,整个乌克兰的农业灌溉设施,遭到了彻底的破坏,而在去年短短几个月的战后重建工作中,乌克兰方面也没有在恢复农业灌溉设施的问题上,投入足够的精力,赫鲁晓夫同志所领导的乌克兰整套班子,都将城市重建以及工厂恢复这些工作,放在了灌溉设施恢复的前面,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面对大范围袭来的干旱,农业灌溉设施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滚滚流淌的第聂伯河,也没办法为乌克兰的粮食产区缓解多少干旱的压力。

    按照相关部门的预测,今年乌克兰的农业,注定将要面临另一场全范围的歉收,至少夏收是这样的,至于秋收的情况,则要看这一场该死的干旱会持续多久。

    对于联盟来说,乌克兰这个主要粮食产区的地位太重要了,它的收获状况直接关乎到了联盟的粮食安全问题,其连续两年的粮食歉收,对联盟所造成的影响,是根本无法估量的,因此,斯大林同志,不,不仅仅是斯大林同志,而是整个莫斯科中央,都对乌克兰的领导班子,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关于撤销赫鲁晓夫同志乌克兰第一书记职务的声音,现在也是越来越大了。

    在维克托看来,赫鲁晓夫同志在乌克兰第一书记这个职位上,恐怕是真的干不下去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 ...时候,由什么人去取代他了。考虑到目前乌克兰局势的严重性,维克托认为,接替赫鲁晓夫同志的,恐怕将会是政治局中的某位同志,而且还得是分量足够大的某位同志。

    但可以预见到的一点是,不管是谁去接替赫鲁晓夫同志的位置,他的压力都小不了,因为乌克兰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能够解决掉的,那里的战后重建工作,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乌克兰的粮食产量要想恢复到战前水平,恐怕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维克托私下里做了个揣测,他认为最有可能取代赫鲁晓夫同志位置的,应该是安德烈耶夫同志,毕竟他有足够的有关农业工作的经验,而对于乌克兰的问题来说,现在重中之重的就是农业问题,所以,安德烈耶夫同志就是最佳的人选。可问题是,一旦安德烈耶夫同志调去了乌克兰,那么联盟中央的农业统筹工作,又将交给谁去负责呢?

    好吧,维克托必须承认,他考虑的实在是有些多了,因为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不管谁去了乌克兰,恐怕都与他没有什么直接关联。

    伏尔加轿车缓缓停靠在斯大林同志的办公楼前,维克托将思绪从不着边际的某个地方拉回来,有些慵懒的睁开眼,随后推门下车,径直朝着楼前的台阶上方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