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16处决

奋斗在苏俄 616处决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既然苏美双方的军事力量保持在一定的均衡水准,双方都不打算借用军事手段来达到目的,那么自然就只能采用外交手段了,因而,首先由莫斯科做出反应,外交人民委员会紧急联系了联盟驻华盛顿大使馆,向美国国会、国务院以及白宫各自送了一份由莫洛托夫同志亲自起草,措辞严厉的照会。随后,就在不到二十分钟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也向克里姆林宫、外交人民委员会送了一份抗议照会。

    目前,在朝鲜半岛三巨里事件的起因、过程等方面,苏美双方各执一词,而且都在各自强调各自信息的真实性,批评对方的所作所为。

    维克托考虑着,接下来的流程可能会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双方各自秣马厉兵,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而另外一个,就是继续通过外交手段和稀泥,最后双方达成一个协议,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去调查这件事。当然,调查这件事是假,拖延时间给双方一个足够缓冲才是真,在调查期间,苏美双方就会在私下里达成某些妥协,最终将事态平息下去。

    趁着瓦图京在场,维克托试探着询问了一下总参谋部的意见,如今的瓦图京依旧是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再加上他也参加了斯大林同志主持的会议,相比他应该非常清楚总参谋部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的。

    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联盟在机构调整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比如说取消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结束了战时国防人民委员部掌控全局的状态,而在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委员会的改组以及军事机构的重组,也开始提上日程。据维克托所知,中央委员会将在接下来的国务工作中,取消人民委员会,代之以“部长会议”这个机构,同时,在原人民委员会的基础上,增强“部长会议”的权限。

    而在军事领... ...域的改革中,除了大规模的裁军之外,联盟在军区建设方面,在海军部、陆军部的重组上,都会有一系列的大动作。

    但是,如今这些改革也好,改组也罢,毕竟还没有具体实施,而在卫国战争期间扩充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军方核心的总参谋部,也依旧是一个实权部门,联盟在军事领域的很多决策,还是出自于这个部门的。因而,在朝鲜半岛这次所发生的“三巨里”事件上,总参谋部的态度也是具有一定分量的。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因为性格的缘故,瓦图京同志在军队的将领体系中,人缘并不是很好,他为人傲气,自认为军事才能出众,并为此瞧不起人......好吧,这些缺点都是别人的评价,具体的真实情况如何,维克托也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军队系统中真的很少有人喜欢瓦图京。

    维克托并不是军队系统中的人,因此,自然也不会与瓦图京存在什么利益纠葛,最重要的是,他是斯大林同志最为信任的年轻人,对于他这样的人,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智慧的人,就不会刻意去得罪他,而瓦图京就是一个不缺乏政治智慧的人,所以,当维克托问及总参谋部的意见时,瓦图京没有太多的隐瞒,直接将华西列夫斯基与安东诺夫等人的意见透露了出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队绝对是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最有力武器,但对于那些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来说,军队则是对外发动侵略,挑起战争的最活跃因素。不幸的是,如今的联盟虽然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但军事实力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如果只看陆军的话,即便是美国人也无法与苏联红军相提并论。横陈在欧洲的数百万大军,数万辆坦克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像戴高乐所担心的那样,一旦欧洲战事再起,苏联的军队确实能够在几天之内... ...便推进到法国海岸,法国所面临的威胁,与当初德国入侵时相差不多,不同的是,这一次英法联军或许连敦刻尔克撤退的机会都不会有。

    面对这样的局面,总参谋部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明确的,可以说是自从联盟的核武器试爆成功以来,红军系统内的鹰派力量便一直在膨胀,其在土耳其、奥地利、伊朗,乃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问题上,始终都有与外交人民委员会不同的意见,他们始终认为外交人民委员会在面对英美的立场上,过于的软弱了。

    此次,在“三巨里事件”的问题上,总参谋部的态度依旧是强硬的,安东诺夫同志在向政治局做出的建议中,提出将第五集团军调动到江原道的高城至金化一线,同时,增加太平洋舰队的在对马海峡、东朝鲜湾一带的活动频率和范围,如果可行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将波罗的海舰队的部分舰艇,调往远东地区。

    当然,总参谋部的意见还有很多条,但总的来说,其宗旨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军事上加大对驻朝美军的威慑,迫使其在随后的谈判中,对联盟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

    以军事手段为支撑的外交活动,说到底就是讹诈,以威胁对方的方式,谋求自身政治目的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这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百试不爽,但在有些时候,它也很可能会真的引发战争,毕竟以威胁为手段实现不了目标的时候,似乎也只有战争这一种手段可以选择了。

    考虑到联盟目前的战后重建状况,维克托认为斯大林同志不太可能会接受总参谋部的提议,说到底,联盟或许在军事上有能力与美国人爆发一场战争,但在经济上,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所以,对美国人逼迫太甚,并不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三个人在... ...楼前平台上聊了一会儿,就在瓦图京同志告辞离开的时候,一辆挂着克里姆林宫内部牌照的伏尔加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了平台的楼梯下方。

    车门开启,一个穿着警卫制服的少尉从车上下来,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快步朝楼梯上跑来。

    “报告,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中央国际部的同志为您送来了文件,”少尉跑到维克托面前,先给弗拉希克将军行了个礼,这才给维克托敬礼,大声说道。

    中央国际部的人可没有随意进出克里姆林宫的权力,他们要给维克托送文件,只能送到克里姆林宫的某个塔楼入口处,然后再由守卫塔楼入口的警卫转交,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送来的文件还要经过警卫的检查,因此,维克托接过来的文件是已经拆了封的。

    不过,类似这样的文件,一般都不是保密要求太高的文件,类似那种绝密文件,是根本不可能以这样的流程送到维克托手中的。

    向少尉道了谢,打发对方离开,维克托才将文件袋内的文件倒出来。

    袋子中倒出来的,是一份影印版的报纸——《泰晤士报》,一份在英国影响力颇大的报纸。

    不过就维克托所知,这份报纸在过去几年里相当的低调,别的报纸都恨不得天天刊登爆炸性新闻,以此来推动报纸销量的增长,而《泰晤士报》则相反,其在过去几年里就恨不得藏到犄角旮旯里,让谁都看不到它们才好似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家报纸在二战爆发之前出现了立场上的问题,他们与张伯伦站到了一起,对德国人在欧洲大陆的各种侵略行径大加粉饰,甚至是歌功颂德,结果,等到英法被德军击溃之后,这家报纸的总部都被愤怒的读者烧毁了,而在丘吉尔上台之后,更是对其展开清算,险些... ...没一波给他弄死。

    不过,在战争结束之后,尤其是在最近这半年里,这家报纸又还阳了,并且开始越蹦越欢实,从这方面来看,只能说大英帝国的民众真的是很健忘。

    将这份影印版的报纸展开,维克托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它为什么会被国际部那边重视了,因为其整个头版的版面,都给了联盟,准确的说,是整版都用来抨击联盟的“兽行”了。

    在头版的版面上,有两张大幅的照片,因为报纸是影印的,墨色比较重,因此,照片中的人物也显得......极其狰狞,之所以称之为狰狞,是因为照片里的人都是被吊死的,他们的脖子套在绳套内,下巴紧贴着胸口的位置,整个下巴都被绳子勒的变形了。

    照片中的人都是德国人,他们是被联盟定性为战犯的德军军官,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党卫军。而报道中的这些照片,反映的是前天,乌克兰方面所处决德国战俘时的情景,该处决决定由乌克兰军事法庭做出,共计四十四名德军校级军官,被一次性处决完毕,他们的尸体挂满了基辅广场的绞刑架。

    《泰晤士报》的记者显然是去了现场,并近距离拍下了这么两张比较惊悚的照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