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123个问题

奋斗在苏俄 6123个问题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斯大林同志的作息习惯非常不好,喜欢熬夜,且喜欢在熬夜的时候喝酒、抽烟,这对他的健康危害很大,说实话,如果不是身边有大量联盟最好的专家、医生,替他尽最大可能的保养着身体,他的体格肯定不可能像现在这般的健康,当然,就维克托所知,斯大林同志现在的体格也算不上多么健康,他身上的基础病、老年病着实不少。

    不过,在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上,斯大林同志身边的专家们可不是没有提醒过他,只是他自己很难做出改变罢了,而且,斯大林同志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轻易接受别人的提议,在身体没有出现大问题之前,任何人对他的劝说,都不可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昨晚斯大林同志一宿没睡,维克托同样也是一宿没睡,前半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他全程参加了,当然,在书记工作会议上,他只有列席会议的资格,也就是说,只能听而不能提出属于他自己的意见,而这样一个资格,对于绝大多数联盟的干部来说,也是梦寐以求的,且不说别的,至少在旁听这个会议的时候,能够了解到斯大林同志对某些干部的真实看法,从而也能最直接的了解到,斯大林同志喜欢、欣赏什么样的人。

    在昨晚的书记会议上,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的几位书记处书记,主要讨论了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这四个加盟共和国的党委干部问题,顺带着也讨论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这两个州的干部人事问题。

    在相关的讨论中,斯大林同志明确表示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他对这些加盟共和国、州,在过去一年多的工作里,有了诸多的不满。比如说,他认为赫鲁晓夫同志在乌克兰战后重建问题上表现的不好,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总是抱怨、叫苦,总是只考虑乌克兰自... ...身的那些小问题,却看不到全联盟范围内的大局;他认为哈萨克斯坦的党组织内出现了不可救药的惰性,身为第一书记的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波尔科夫同志也好,身为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阿比迪萨梅特·卡巴霍帕耶夫也好,都没有了布尔什维克党员应该具备的进取态度,将一切工作和困难都丢给了莫斯科;他认为格鲁吉亚的民族主义问题正变的愈演愈烈,在第比利斯,似乎隐藏着一个阴谋反党集团,他们正在积极策划着切断第比利斯与莫斯科的联系。

    在乌克兰的问题上,显然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不管有什么样的客观原因,至少有一点是真实可见的,那就是在经过了一年的恢复之后,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去年的秋收,整个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向莫斯科上缴的粮食,还不到战前水平的四分之一。而进入开春以来,根据乌克兰冬小麦的种植情况预估,今年的夏收,乌克兰的粮食统购任务仍旧难以完成,而这些都将给联盟的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所以,斯大林同志对赫鲁晓夫的不满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哈萨克斯坦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也是一个粮食的问题。

    哈萨克斯坦土地贫瘠,当然,不仅仅是哈萨克斯坦,中亚的几个国家大体如此,他们本国的粮食生产无法养活现有的民众,因此,每年都需要来自莫斯科的粮食补贴,否则的话,那边就会有人被饿死。

    在此之前,也就是新的五年计划出台的时候,斯大林同志曾经提出过在中亚地区实施大范围垦荒的建议,力求利用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中亚地区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从而减轻联盟的整体负担。但这个提议受到了中亚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质疑,其中就包括了波尔科夫和卡巴霍帕... ...耶夫两人,他们认为受哈萨克斯坦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仅仅依靠加盟共和国自身的耕地,要想养活其境内的民众,根本就不现实。

    除此之外,卡巴霍帕耶夫还抱怨了莫斯科推行的民族迁移政策,认为联盟将大量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迁往哈萨克斯坦,不仅使得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民族问题变的日益复杂和尖锐,还增加了当地原本就非常困难的粮食供给问题。按照卡巴霍帕耶夫的说法,在过去几年里,联盟向哈萨克斯坦迁移了数十万少数民族,而对他们的粮食补贴,却始终没有增加,这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波尔科夫和卡巴霍帕耶夫所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绝对不能算错,但问题在于,斯大林同志所提出的,在中亚地区实施大规模垦荒的建议,同样也没有问题,也不能算错,而包括波尔科夫与卡巴霍帕耶夫在内的中亚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垦荒扩大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心存抵触,却一门心思的寻求来自联盟的粮食补贴,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的确是缺乏进取心了。

    当然,维克托做过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尽管时间很短,可也算是有了地方工作的经验,他非常清楚,加盟共和国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一项来自莫斯科的政策,要想执行下去,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其中,还有可能会牵扯到多方的利益,非常复杂。

    就拿卡累利阿来做例子,如果当初的维克托要想在卡累利阿推行积极垦荒的工作,他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来自卡累利阿各地方的抵触情绪。

    这份抵触情绪从何而来?

    很简单,自从联盟成立以来,卡累利阿的粮食问题就一直是以来联盟补贴的,这在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已经形成... ...了惯例了,卡累利阿当地的民众也都形成了习惯,他们可以用平等的价格,在国营的粮食供给商店内,购买到他们所需要的粮食,而不用自己考虑粮食生产的问题。

    现在,联盟要在卡累利阿地区推动垦荒运动,那么随着农田的增加,卡累利阿地区曾经可以得到的粮食补贴是不是还会有呢?如果没有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当地的粮食价格会不会暴涨?会不会出现饥荒?会不会有人饿死?说白了,就是一旦推动了垦荒运动,卡累利阿当地的粮食供应模式就会发生改变,变化意味着不确定,而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稳定环境中的人,是没有谁会喜欢不确定因素的。

    最重要的是,联盟现在的民族政策存在很大问题,各个加盟共和国内,都存在着民族自决、民族自治的政策,就像卡累利阿地区,那里的主要民族是芬兰族,他们才不会替俄罗斯族亦或是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人去考虑,既然能够从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那里得到足够的廉价粮食,为什么他们自己还要非力气去耕种呢?至于说享受粮食补贴会不会给那些外族人造成负担,又与他们芬兰人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地方利益、民族情绪,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地方政府的领导人,使得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的会从自己本地出发,而不是从联盟的大局出发。

    联盟的危机藏在哪儿?毫无疑问,就藏在这里,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所酝酿的越来越浓烈的民族情绪,对于一个邦联制国家来说,这两大问题就是国家分崩离析的最直接因素。

    站在维克托的角度,他自然能够感受到这种危机的存在,但他同样也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感受到这份危机,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嗅觉敏感,而是因为他有着前世的记忆,... ...是个重生者,他是根据前世联盟最终解体的命运,倒推出的这两个危险因素,而类似斯大林同志他们这些联盟的决策者,没有他这样的优势,因此,自然也感受不到这份危机。不仅如此,如果他在此时将这两个问题拿出来大谈特谈,说不定还会被当成是危言耸听。

    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上,维克托只能保持缄默,他需要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再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掉。

    至于“第比利斯反党集团”的问题,这个也不必详细的谈了,那浓浓的火药味,就是斯大林同志朝着贝利亚同志开枪时所散发出来的,书记处的每一位副书记都能领会到其中的深意,考虑到贝利亚同志并不是中央书记处的副书记,昨晚也没有出现在斯大林同志的办公室里,所以,斯大林同志实际上是在提醒主抓国家安全工作的库兹涅佐夫同志,告诉他,他坐上这个位置已经有半年时间里,其针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整顿,也该开始了。

    而且,斯大林同志还给库兹涅佐夫同志出了个主意,如果直接从内务人民委员部下刀有困难的话,也可以选择从格鲁吉亚那边找突破口,总而言之,他这个副书记必须要有动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