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09凋0

奋斗在苏俄 609凋0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拉夫鲁申巷,格拉诺夫斯基街医院。

    蒙蒙的细雨中,医院附近的停车场已经被各式车辆挤占满了,而在巷子与阿尔巴特大街、格拉诺夫斯基大街连同的两侧入口处,已经临时建起了隔离岗,荷枪实弹的政治保卫局士兵,将通往小巷内的所有通道都阻截了,现在,这条小巷已经成了封锁区域,没有通行证的人严格禁止靠近。

    医院入口处的遮雨檐下,维克托叼着一支香烟,眉头微皱,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隐藏在面前虚笼的淡蓝色烟雾中,让人看不清他此时的眼睛里藏着什么。

    在他身边,站着一位表情萧瑟,发型有些乱的中年人,此人与维克托一样,也叼着一支烟,只是他抽烟的动作要比维克托更凶,而且一双手还在微微的颤抖,看上去精神似乎有些紧张。

    此人名叫戈尔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现任的秘书长,他与加里宁同志的关系非常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他的升迁轨迹都与加里宁同志有着密切的关联,说白了,他就是由加里宁同志一手提拔上来,也是加里宁同志货真价实的亲信,但遗憾的是,他的职务升到现在这个层次,加里宁同志已经帮不上他更大的忙了,可是在莫斯科的领导核心中,似乎又没有什么人对他感兴趣,并出手拉拢他,因此,他的升迁之路可能也就止步于此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一手提拔起他的人,加里宁同志已经自身难保了,在经过了几个月的痛苦煎熬之后,他那已经被疾病掏空的脆弱身体,终于要彻底罢工了,之前维克托接到的通知,是加里宁同志在中午的时候突然陷入了昏迷,目前医生们正在组织抢救,至于能够抢救过来......专家们的意思是,前景不太乐观。

    加里宁同志毕竟是布尔什维克党的老前辈,老资... ...格了,他在党内的地位或许不是很高,但资历却绝对是足够老的,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他就一直担任着联盟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其与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是联盟两代领导人的亲密战友。

    在过去几年里,加里宁同志一直在与癌症作斗争,从个人意志上说,他无疑是个坚强的人,但在如今的医疗条件下,他的坚强意志对战胜病魔虽然有所帮助,却无法扭转局面,现如今,他总算是坚持不下去了。

    实话实说,维克托虽然与加里宁同志打过很多次交道,但他对这位老同志却谈不上多么的了解,不过有一件事,令维克托对其多少还是有些钦佩的。就是这个看上去总是对斯大林同志唯唯诺诺的老头,却曾经以一种“强项”的方式,驳回了斯大林同志做出的决定,挽救了全联盟范围内超过三万八千个富农家庭,注意,不是三万八千个人,而是三万八千个家庭。

    那是在一九三二年,联盟推行集体农庄制度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决定对当时被开除出集体农庄的三万八千个富农家庭,实施驱逐流放的政策。当时的加里宁是政治局成员,也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因此,按照规则,这样的决策需要征询他的意见。

    那个时候,政治局的所有成员已经都在文件上签了字,认同了这项决议,只有加里宁在上面标注了不同的意见,他签下的意见是:“我认为此行动缺乏根据”。就这样,这份决议又被打了回去,而斯大林同志在重新慎重考虑之后,也取消了这项建议。

    这些都是维克托在整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旧档案的时候,从某些尘封的文件中看到的,放到今天,似乎都是些老黄历了,而曾经那个敢于同斯大林同志唱反调的老同志,不仅没有了当初的锐气,甚至......甚至... ...连喘气都要喘不了了。

    看加里宁同志的现状就知道,不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高,手中的权势有多大,该去见马克思列宁同志的时候,总归还是要去的,没有任何例外可言。

    许是因为时近黄昏的缘故,下了几乎一整天的下雨,竟然有变大的趋势,只是吹了小半天的风渐渐停了,气温似乎也诡异的回暖了一些。

    维克托手中的一支香烟抽完,扭头看向阿尔巴特大街入口处的时候,恰好看到两辆伏尔加轿车一前一后的驶过隔离岗,径直朝着医院这边开过来,在第一眼看到头一辆车的时候,维克托便知道是斯大林同志来了,因为前面那辆车就是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的座驾。

    与后世人们所想象的不太一样,斯大林同志在莫斯科市区内出行的时候,是不喜欢带着大批保镖、警卫的,更多的时候,他甚至连一个警卫都不愿意带,往往就出动一辆车,车上除了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的警卫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随从了,从这一点上说,他这位联盟领袖的做派,可要比美国总统那种动辄前呼后拥的风姿朴素多了。

    几乎就在斯大林同志所乘坐的车子出现在巷口的时候,维克托的身后传来脚步声,那声音显得很清脆,应该是硬皮质的鞋底敲打地板砖所发出的声音。

    维克托下意识的转过身,朝医院敞开的门内看过去,正好看到一个看上去很苍老的女人,在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搀扶下,朝着门口缓缓而来。

    在看到老妇人的第一时间,维克托便急忙转过身,朝着对方微微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老妇人显然看到了维克托的这番举动,她那张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也朝着维克托缓缓点了点头,算是做了回应。

    从维克托的身... ...边直接走过,老妇人没有停下里打招呼的意思,而就在她走到遮雨檐旁边,等着身边那女孩撑开雨伞的工夫,斯大林同志的车也停在了遮雨檐外,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率先从第一辆车上下来,他显然也看到了老妇人,因此,撑开雨伞的同时,先朝老妇人行了礼,这才脚步匆匆的赶到后一辆车边上,替车内的斯大林同志打开车门。

    维克托在遮雨沿下看着,就见斯大林同志从车内弯腰钻出来的同一时间,老妇人也由那女孩撑着雨伞,离开了遮风挡雨的遮雨沿下,就从斯大林同志的车边缓缓走过去,直奔不远处的停车场。

    在与斯大林同志参见而过的一瞬间,老妇人看都没看斯大林同志一眼,更没有打招呼的意思,就那么昂着头走过去,径直的走远了。

    从车上下来的斯大林同志,显然也看到了老妇人,不过,他对对方的态度显然并不在乎,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皱着眉头朝医院大门走过来。

    好吧,老妇人名叫叶卡捷林娜·伊万诺夫娜,和加里宁同志一个姓,她是加里宁同志的妻子,在布尔什维克党内,也是一个享有较高声誉的女人,她的知书达理、和蔼温柔,不仅在布尔什维克党内颇为出名,在曾经的共产国际内部都是颇为有名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与宋庆龄同志的关系非常好,属于知交那种。

    不过,就是这位老妇人,因为在一九三七年的时候批评了当时的某些过激政策,再经过某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渲染,最终触怒了斯大林同志,并由此被流放,直到此前一段时间,由于加里宁同志病重,她才被放回莫斯科,结束了被监禁的生活。

    等到斯大林同志走入遮雨檐下,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才将撑在他头顶的雨伞收起来,维克托上前两步,迎到斯大林同志面前,小声... ...说道:“情况不太乐观,根据马斯科夫同志的建议,中央委员会最好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斯大林同志紧紧抿着双唇,一声不吭,他就像是没有听到维克托这番话一样,直接从他身边走过去,进了医院敞开的正门。

    维克托看了看跟在后面的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见对方朝他暗暗点头,这才松了口气,跟在后面追了上去。

    且不管斯大林同志的脾性如何,也不谈论他与加里宁同志的过往恩怨,仅从一个六十多岁,近七十岁的老人这个角度来看,当他曾经的革命同志,与他同时代的一个人,人生走向谢幕的时候,哪怕仅仅是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态,恐怕斯大林同志此刻的心态也不会好的。

    另外,随着最近几年加里宁同志一直都在闹病,他甚至连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位置都坐不下去了,可他毕竟还是政治局委员,在联盟的核心权力层内,还是占据着一定地位的,而如今的联盟核心权力层,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其架构自有平衡性。不管加里宁同志病成什么样,只要他人还活着,他所支撑的那一部分架构,就不会倒塌,权力架构的平衡就能维持住。

    而一旦加里宁同志过世,这份脆弱的平衡自然也就维系不住了,斯大林同志需要重新考虑这个架构的调整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