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04格局

奋斗在苏俄 604格局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在对待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问题上,美国人现在的态度的确是比较积极的,他们甚至是在有意的推动这一情绪,支持阿拉伯世界的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

    当然,美国可不是反封建、反殖民的国际斗士,更不是活雷锋,他们之所以积极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斗争,是为了构建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全新国际秩序。

    作为后发的资本主义强国,当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取得一定地位的时候,当年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已经把这个世界瓜分完了,于是,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美国人开始推行约翰·亚当斯的学说,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在道义上反对殖民主义,并信奉国与国之间,应该在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和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友好往来。

    当然,美国人所谓的“道义”,其实就是推动一种全新的美式殖民主义政策,他们在中国问题上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这种“道义”的最真实体现。

    说一千道一万,美国人的反殖民政策,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打破以英法为主的旧有国际秩序,构建一种由他们说了算的全新国际格局,在维克托前世的那个世界里,这一切都得到了证实。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这样的,在一定时期内,整个世界的秩序和格局,就是由当时的最强国家来制订的,而制订这个秩序和格局的最强国家,就是世界霸主。当新的霸主出现,并开始挑战旧霸主地位的时候,其所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在军事上将对方彻底打垮,而是要将其构建的国际秩序和格局打碎,再按照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秩序和格局。

    美国人在中东支持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冲垮英法在阿拉伯世界制订的秩序和格局,然后再根据自己... ...的利益需求,来构筑全新的秩序、规则,这是美国制订中东政策根本出发点。而要做到这一点,美国人自然少不了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在战后的中东,其实是在扮演一个类似于解放者的角色。

    不过,“扮演”的总归是假的,在骨子里,美国的政治家们,首先要考虑的,始终都是美国国内的民意,是美国公民手中的选票,是那些能够决定他们政治前途的富豪们怎么想,因此,当犹太人联合会通过游说机构,将犹太人建国理念推送到国会和白宫的时候,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又成了美国对外的一项基本立场。

    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与犹太人族群是难以相容的,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这件事,反对意愿最强烈的不是英国,而是整个阿拉伯世界,而对于巴勒斯坦来说,那些遍布在他们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就是阻挠巴勒斯坦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美国人一边支持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一边却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正如维克托所说的,美国人在政策上走出了一条自相矛盾的路。

    当然,如今这种矛盾还没有凸显出来,主要是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情绪,虽然已经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影响力还不够大,由哈桑·班纳所创建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才活动了十几年时间,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埃及境内,且其主张和行事风格,也还不像后世那般的激进,至于那种更加极端的组织,还没有在阿拉伯世界中出现呢。

    最重要的是,虽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这件事,目前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但事情总归还没有办成,阿拉伯世界中虽然反对的声浪不小,可也没有发展到互不相容的程度,所以,华盛顿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其中东政... ...策中存在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只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顺利建国,这种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将立刻爆发出来,从而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中东格局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也就是所谓“苏伊士运河危机”事件之后,当时的英法联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埃及,在整个中东地区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随后,赫鲁晓夫执政的苏联政府,先给以色列发去了照会,威胁本·古里安,宣称如果以色列不结束战争,其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继续存在,将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这导致以色列迅速接受了联合国有关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停火协议。

    之后,莫斯科又向英法两国发出照会,直接威胁将对英国和法国实施核打击,迫使时任的英国首相艾登与法国总理摩勒,紧急向华盛顿求援,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美国的核庇护。

    但在此次事件中,美国人对英法的行为也存有不满,华盛顿虽然口头上对英国做出了承诺,但却大肆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动荡,大幅贬值,在英国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的时候,又否决了其所提出的援助请求。最终,迫使英法两国退出了埃及,结束了战争。

    这一事件,彻底终结了战后英法两国艰难维系着的中东格局,虽然美国人巩固了其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影响力,但却也在阿拉伯世界的年青一代中,招致了大范围的敌视情绪,此后若干年,中东各国相继爆发革命亦或是政变,利比亚、伊拉克、伊朗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了中东普遍性的反美倾向,而苏联则趁此之际大举介入中东事务,心满意足在这片充满“黑金”的土地上,踩上了一只脚。

    其实,站在维克托... ...这个重生者的角度上看,对他重生前的那个时代来说,二战结束后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的确都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拿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来说,其对中东格局的影响,几乎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维克托重生前的那段岁月里,巴勒斯坦地区的硝烟都一直在蒸腾;还有英法两国,正因为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其遭受了来自苏联**裸的核威胁,却又得不到来自美国的坚定庇护,所以,两国才奋起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尤其是法国,其一直主导的欧洲自决、自主倡议,其实也是从这个时期烙印进骨子里的;最后就是中东地区的混乱以及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普遍仇恨,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酝酿的。

    将自己对美国中东政策的看法简单讲述了一遍,维克托说道:“我的看法是,阿拉伯地区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从短期来看,或许的确会得到美国人的迎合,因为这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考量。但从长远来看,美国人需要建立起来的,是他们在中东地区的霸权,考虑到华盛顿与犹太人联合会以及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密切联系,阿拉伯地区的民族主义,终将触动美国人在中东的利益。”

    “所以,”语气顿了顿,维克托最后总结道,“美国人支持的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是可以受到他们控制的那种民族解放运动,但阿拉伯人的诉求却是真正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自决,其双方的利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关系,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的。”

    “我赞同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的看法,”此前一直保持着沉默的葛罗米柯同志,在这个时候开口说道,“美国人在其制订的中东政策上,确实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基点,我相信,基于犹太人在美国国内所占据的政治地位,包括杜鲁门在内,任何一任... ...美国总统,都不能忽视与犹太人之间的关系。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这件事,必然会触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神经,仅从这一点上说,华盛顿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毫无隔阂。”

    语气加重,葛罗米柯同志最后说道:“这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地方。”

    斯大林同志认可的点了点头。

    “我的意见是,为了进一步催化美国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对外情报机构,应该加强在阿拉伯国家中的意识形态输出,”维克托接过话题,继续说道,“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是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我们不仅应该支持阿拉伯人的反帝、反殖民斗争,还应该支持他们的反封建、反剥削斗争。只要我们能够将工作做到位,那么美国人对阿拉伯世界民族主义的看法,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而,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引发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

    “再有,”维克托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们应该从整个地中海的角度来考虑,或许,可以推动成立一个地中海国家联盟,从而将欧洲与北非联系起来,考虑到我们在欧洲所占据的有利地位,这个联盟的成立,应该可以为我们在中东、北非地区施加影响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