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91火箭

奋斗在苏俄 591火箭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与身后的贝利亚同志说着话,马林科夫同志走进维克托的车厢,他扭头的瞬间看到站在桌子旁边的维克托,直接说道:“有北欧的地图吗?维克托。”

维克托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走到车厢右侧,摆放在角落里的一个保险柜旁边,蹲下身子摆弄了一会儿,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黑色的档案夹。

“怎么,和丹麦人的谈判不顺利?”拿着档案夹,维克托转身回到办公桌旁边,他将档案夹上的封扣打开,抽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牛皮纸地图,一边展开铺在桌上,一边笑着问道。

维克托拿出来的,正是一份北欧地区的详细地图,如今这年月里可没有卫星测绘那一说,因此,类似这种地图都是比较宝贵的。在卫国战争之前,联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内以及周边地区,实话实说,当时的北海以及大西洋地区,并不是联盟重点关注的地区,因此,相应的军用地图也比较匮乏。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联盟的视野终于跳出了曾经那片偏狭的地区,开始向全球展望,所以,对各类地图的搜集工作也相应展开。

但测绘地图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绘制之外,还需要实地的核实和校正,其本身是一个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工作,而维克托现在所用的这份地图,也不是由联盟自己主导测绘的,而是来自于情报部门,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从英国人的手里窃取的。

“任何谈判都不可能顺利,”马林科夫同志笑了笑,他随口说了一句,迈步走到维克托的旁边,低头朝地图上看去。

维克托先是朝着贝利亚同志点了点头,随即也将目光投向桌上那份地图。

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基于一种常识,维克托的脑子里其实是有一份世界地图的,当然,只是很基本的世界地图,在这幅基本的地图上,欧洲大陆的基本构成是比较清... ...晰的,但若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详细情况,就非常的模糊了,最重要的是,类似维克托前世的那种身份,他所能接触到的地图,基本上就是平面地图,其对地理的阐述与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差距的。

就拿丹麦这个国家来说,对于那些熟悉了平面地图的人来说,它与俄罗斯之间的距离就太远了,两者之间根本不应该有什么联系。而在实际上呢?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列宁格勒,直线距离只有1143公里,这段距离比从北京到上海都要近了将近一百公里。

而维克托摆在桌上的这份地图,就是一份军事地图,从这份地图上,看丹麦对联盟的重要性,就非常的直观了,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作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整个波罗的海海峡都被丹麦扼住了,海峡的入口处横亘着博恩霍尔姆岛,只要在这个岛上建立一个军事基地,便可以将整个波罗的海的出入口堵住,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除此之外,整个丹麦的国土,就像是一对舒展开的双臂,它将整个卡特加特海峡涌入了怀中,而这个海峡则是波罗的海海峡的延伸线,从北海进出波罗的海的船只,必须要经过这个海峡,而横贯日德兰半岛的基尔运河,便是绕过这个海峡的唯一捷径。

在过去几年的卫国战争中,联盟感受到了波罗的海舰队对联盟北方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联盟的军队建设方案中,有着大批的陆军部队将被裁撤,但航空兵和海军则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而在这其中,波罗的海舰队的加强,便是重中之重的一部分。

从地理位置上看,尽管联盟地缘辽阔,整片国土横跨欧亚,广阔的国土面积为联盟的军事防御提供了优越的缓冲地幅,联盟在历史上能够两次击败侵略者对莫斯科的进攻,都是因为地缘辽阔的缘故,但就地缘而言... ...联盟的地理位置并不算优越,尤其是对海军建设而言,条件非常不友好。

从远东地区来看,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范围,受到了日本的扼制,舰队进出太平洋,不管是津轻海峡,还是宗谷海峡,都是一个易于扼守的“鸡脖子”;而从南部来看,黑海舰队的活动范围,又受到了土耳其的扼制,博思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又扼住了其进出地中海的咽喉;从北方来看,波罗的海舰队的活动范围,则受到了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的扼制,其中,尤其是丹麦的扼制力最强。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大陆型的国家,联盟与日本、美国以及英国这样的海洋型国家不同,其缺乏开放性的军事港口,海军要想进入大洋活动,必须突破一定的岛链封锁,因此,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联盟不是没有战略眼光,也不是不知道发展海军的重要性,而是自身在发展蓝水海军的条件上先天不足,最终只能放弃。

就目前而言,联盟在未来军事发展的思想领域内,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主要是海军发展所受到的地理限制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其次,火箭技术才刚刚进入实弹发射试验环节,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没有体现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日趋明显了,那么联盟在军事发展的思想上,肯定会有一个最终的定型,即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空天军以及导弹部队的发展上,同时放弃对海军水面舰队的大规模投入,转而集中力量发展潜艇舰队的建设。

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维克托盯着地图想了很多,直到马林科夫同志开口,他的思绪才被拉扯回来。

“维克托,你切实主持过一段时间的火箭技术研发工作,对这方面的东西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马林科夫同志眼睛盯着桌上的地图,他将双手撑在桌沿上,思索了良久,才吐... ...了口气,问道,“在你看来,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的任务有可能完成吗?”

他举起右手,在面前做了个意义不明的手势,强调道:“可以从莫斯科直接发射到伦敦的火箭,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武器库中吗?”

莫斯科到伦敦的距离不到两千五百公里,只听马林科夫同志这么问,维克托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是中央委员会在经过之前的讨论之后,最新下达给火箭技术研发部门的命令,即要求研发射程超过三千公里,有效载荷超过三千公斤的火箭,这样一款火箭,就可以将三吨重的核弹头,直接从莫斯科丢到伦敦去。

如今,联盟进行火箭技术研发的部门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科罗廖夫同志的研发小组,一个是德国人格罗特罗普所领导的研发小组,前者的研发代号是“r”,后者的则是“g”。

总体而言,科罗廖夫同志所领导的研发小组,在研发进度上是保持领先的,这一次在卡普斯金亚尔所实验的,就是这个小组研发的“r-3”火箭,预计射程为九百公里,有效载荷超过了一千五百公斤。至于格罗特罗普所领导的研发小组,他们研发的火箭代号为“g-4”,目前还没有进行试射试验。

而马林科夫同志口中所说的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就是指的科罗廖夫。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所要实现的目标,可不是射程三千公里,”维克图笑了笑,说道,“他的目标,是要将一枚火箭射到外太空去,所以,三千公里只是一个保守的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马林科夫同志的目光看过来,那视线中带着几分责怪——是的,在如今这个年月里,尽管科罗廖夫同志已经通过一系列的视线,证明了火箭技术所能带来的超远射程,但将火箭投送到外太空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不... ...了的,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理想,而不是可以实现的未来。

面色一整,维克托说话的语气陡然间严肃起来,他说道:“而且,我认为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他已经用实际的成功做出了证明,而且,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现实是,既然火箭的射程能够达到九百公里,那么就能达到三千公里,五千公里,甚至是一万公里,换句话说,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从莫斯科打到伦敦,而应该是从联盟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成功打到美国。”

“你总是这么乐观,维克托,”听了他这番话,站在一旁的贝利亚同志笑了笑,随后伸手在他肩膀上轻轻一拍,说道,“不过,乐观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性的问题。”

维克托微微一笑,没有争辩,他相信未来能够证明一切。

“至少它现在解决不了丹麦人的问题,”马林科夫同志眉头微皱,说道,“而且,即便是认可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的观点,我们也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拨付给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