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45敌进我退

奋斗在苏俄 545敌进我退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负责将维克托送往莫斯科的,是一架老式的“加里宁K-5”式客机,这种一九二九完成首飞的客机,是苏联在战争爆发之前,主要是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出产最多的一种客机,到了今天,明显已经有些过时了。

    维克托在彼得罗扎沃茨克登上飞机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凌晨三点钟了,几乎就在他所乘坐的飞机腾空而起,飞往莫斯科方向的时候,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西北,迪化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一架体型巨大的美制B29轰炸机在有些简陋的跑道上腾空而起,径直朝着西向飞掠而去。

    这架属于美军的飞机,是刚刚从重庆方向长途跋涉而来的,它在齐地窝堡机场短暂停留,加了油之后,便毫不停留的继续起飞,直奔中苏边境方向而去,其目标便是哈萨克斯坦境内。

    苏联可能试爆成功了其研发的第一枚核弹,这个消息不仅对于美国,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具备震撼性的,因此,远在莫斯科的乔治·凯南不顾泄密的风险,直接利用大使馆的通讯设施向华盛顿发回了这一情报消息,并建议华盛顿对哈萨克斯坦实施高空侦查,借以确定这一信息的真实性。

    华盛顿方面毫不迟疑的接受了乔治·凯南的建议,并紧急从重庆调动了一架B29轰炸机,携带着相关的放射扫描仪器,从中国西北地区转场,直飞哈萨克斯坦。

    在莫斯科,为了表彰维克托在苏联核武器研发过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所发布的1227号命令,此次的授勋庆典上,授予了维克托一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除此之外,还有五百卢布的奖金。

    也就在维克托获得这么价值颇高的奖章时,华盛顿也得到了从中国境内反馈回来的扫描数据信息......

    华盛... ...顿,白宫的西翼行政楼,椭圆型总统办公室。

    眉头紧皱的杜鲁门端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后面,纹着血丝的双眼透过镜片,看着面前书案上摆放着的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就是从中国境内传回来的,哈萨克斯坦上空地区的辐射频率扫描数据。按照这份数据的现实,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地区上空的同温层内,放射频率高达每分钟上千次,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数据应该是每分钟五十次左右,毫无疑问,这样的测数据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苏联人没有说话,他们的确是在哈萨克斯坦的某个地方,搞了一场核试爆,而且还成功了。

    将数据又看了一遍,杜鲁门抬起头,看了看此刻聚在他办公室中的众人——对于全美利坚来说,这个扫描报告带回来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正如乔治·凯南所说的,它是个灾难。

    此刻,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务院等等,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来了,他们都在等着这位坐在总统办公桌后面的“当家人”拿出举措来。

    没错,苏联人有了他们自己的原子弹,这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来说,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威胁。在此之前,杜鲁门刚刚与金融部门的负责人们做过交流,而在纽约,华尔街的各大银行也在等着华盛顿做出应对,且不考虑战争的因素,仅仅是这个消息传到美国之后,对股市以及金融市场的冲击,就足以令人胆寒了。在过去几个小时里,尽管苏联人在报纸上刊登的消息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经济界的人士已经开始对经济前景失去希望了,似乎在世人的眼睛里,美苏之间的核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最重要的是,如今美国手里真正掌握着的核弹,只有一枚了,在短期内,想要拿出更多的核弹是不太可能的,华盛顿需要时间。而苏联人则是刚刚试爆了一... ...枚,根据专家们的推测,苏联人的手里应该还掌握着两到三枚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核弹,换句话说,在核武器的储备问题上,美国已经落后了。

    现在,整个美国,或许不仅仅是美国,整个选择站在美国一边的西方世界,都在等着华盛顿做出反应。

    轻轻的敲门声击碎了房间内的安静,杜鲁门将双肘撑在桌子上,双手握成拳,撑着下巴,说道:“请进。”

    房门开启,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老妇人走了进来,她朝房间里的众人点头示意,而后径直走到杜鲁门的办公桌旁边,将一张便笺放在了他的面前。

    老妇人是杜鲁门的妻子,贝丝·杜鲁门,她不仅仅是如今的美国第一夫人,同时,也是总统的秘书,平素主要负责替杜鲁门编辑文件、收发信函,算是他的得力助手。

    杜鲁门看了看便笺上的内容,这是一份通知,来自于国会,按照通知的要求,四个小时后国会将会召开质询会议,要求身为总统的杜鲁门对一系列的问题给与答复。

    看着这份便笺,杜鲁门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次的质询会议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在两个小时之前,“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已经联系过他了,要求他亲自参加下午该调查委员会所组织的会议。

    在过去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有大量有关苏联人研发核武器的情报信息传回美国,其中,苏联人刻意隐瞒的东西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从苏联的报纸上摘抄下来的新闻内容,因此,其内容可信度有多高,谁都不好判断。但有几条信息却是可以确定的:首先,苏联人的确是研发成功了核武器,并且还试爆成功了;其次,在苏联人研发核武器的过程中,苏联的情报部门,也就是其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对外情报局贡献颇大;... ...而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出,美国的核武器研发项目中,潜伏着来自苏联的间谍,而且很可能还不是一个两个。

    其实,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这个所谓的“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一直都在炒作**对美国的渗透问题,他们认为莫斯科向美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情报人员以及“宣传鼓动专家”,旨在对美国的社会稳定施加破坏。由于去年美国的游行罢工事件激增,这个调查委员会便宣称,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已经被苏联人控制了。

    当然,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而该部门之所以频繁炒作**和苏联的渗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这一点,懂行的人自然全都明白。

    但是这一次,这个调查委员会总算是找到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切入点,试想一下,美国的核武器研发项目都被苏联人的间谍渗透进去了,那么在其它的机构组织中,难道就没有苏联人的间谍存在了吗?为了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甚至提出建议,要对战争期间每一个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都展开彻底的调查,以确定他们的背后是不是有苏联的背景。

    作为总统,杜鲁门尽管在对待苏联问题上一直都主张强硬一些,但像“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所提出这种的建议,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因为那是疯子才会干的事情,对美国的社会稳定没有任何益处。

    “我知道了,”将便笺随后丢在桌上,杜鲁门看了妻子一眼,说道。

    贝丝·杜鲁门点点头,转身朝门口走去。

    “好啦,诸位,尽管局势艰难,但我们依旧要坚持下去,”等到妻子离开房间,杜鲁门才长出一口气,对聚在他办公室中的幕僚们说道,“... ...现在,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就像之前所提到过的,二战结束前的美国,在对外战略的问题上,意见同样也不统一。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合众国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制定积极对外的政策,抢夺世界霸权。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合众国应该回到战前的状态,重新执行门罗主义以及不干涉政策,继续依托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随着二战的结束,尤其是核武器的成功发明,美国国内显然是看到了称霸世界的希望,因此,主张积极对外的意见,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另一种立场也不是透明的,正是在后一种立场的支持下,美国才会在战争一结束的时候,就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裁军行动。

    但是现在,随着苏联的核武器试爆成功,美国国内在对外政策上的力量对比,又一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主张积极对外的那部分人,开始要求增加军费,他们甚至提议将军费提高3倍,同时,重新扩充军队,以应对苏联人的军事膨胀。而在反对的立场上,那些主张关注国内的声音,则要求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并将美国的军队撤出欧洲——“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让他们自己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