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421致

奋斗在苏俄 5421致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塞米巴拉金斯克21号,零号地区。完全由花岗岩构建而成,用专家的说法,是可以防核爆的指挥中心内,地下一层。

穿着一身军装的贝利亚同志走在通往地上的楼梯上,作为名义上专门来主持核试爆工作的领导,他的心情现在要比绝大多数人都紧张,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场试验的成败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影响着所有参与核试验的工作技术人员的前途,同样也关乎着他自己的前途。实际上,相比起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来说,试验的成败对他的影响肯定是更大的。

实事求是的说,在核试验成败这个问题上,类似贝利亚、别尔乌辛他们这些做行政负责工作的人,在面对试验失败的结局时,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才是主要的,至于相关的专家、科研工作者,他们并不是主要的责任方,也不会受到多么严厉的处罚,这与后世西方国家的报道并不一致。

其实稍微想想也知道什么是谎言了,类似这些参与研究和试验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要比负责行政工作的人重要多了,如果试验成功了,他们的重要性或许还没有那么高了,但若是试验失败了,情况则完全相反了,毕竟联盟的核试验项目不可能失败一次就终结了,而是需要继续准备下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负责行政工作的人与负责科研工作的人,究竟谁更重要,自然是无需多做讨论的。

从地下一层顺着楼梯走到地上,地上一层的空间是密闭的,出口那道厚重的气闭门已经被锁死了,在试验结束之前是不会开启的。

与一般的楼宇建筑不一样,指挥中心的地上建筑并不高达,占地面积同样也很小,类似于水塔型,只是一楼非常的矮,而且空间密闭。不要以为这样的建筑风格是随便做出来的,相反,这栋不大的建筑是由苏联科学院的一众专家们经过反复测... ...算之后,特意设计出来的,它不仅能够抗住一定破坏力的冲击波正面冲击,还能在外部结构受到损毁的时候,在这个密闭的空间内,迅速注满一种特定的填充材料,从而避免对地下结构造成破坏。

其实,这些准备工作都只是抱着有备无患的态度做出的,从事实上来说,指挥中心距离爆点足够远,完全处在安全的位置上。

【本站首发,最快更新】

贝利亚同志并没有在一楼停下来,而是直接上了二楼。相比起密封的一楼,二楼因为顶比较高的缘故,就显得宽敞了许多,同时,在朝向南侧的方向上,多了几个扣在墙上的圆形金属盖,这些金属盖看上去就像是挂在墙壁上的几口锅一样,当然,那肯定不是锅,而是朝向试验场方向的观测口。

看到贝利亚从楼梯处走上来,两名原本就守在观测口前的士兵,朝他行了个军礼。贝利亚点了点头,径直朝一处观测口走过去。

看到他走过来,一名士兵上前一步,将一个观测口上的圆形金属盖掀起来,露出了金属盖下面的观测望远镜。

如果维克托在这里的话,会一眼就将这些镶嵌在墙壁上的观测用望远镜认出来,这玩意是苏军从德国人那里缴获的,他在柏林的时候,看到过同种类型的——10*80的45度标准型观测望远镜。

贝利亚伏下身子,将双眼贴在望远镜的两个观测口处,紧接着,他便从望远镜的视界中,观测到了核爆中心点那处高高耸立的悬挂塔,此时,一个圆鼓鼓的东西就被吊在那个悬挂塔的上方。而在靠近悬挂塔的一片沙丘处,还停放着十几辆T34坦克以及十几辆卡车。另外,从望远镜中,还能看到了一些散落的牛羊,正在距离悬挂塔不远的地方逡巡。不管是坦克还是卡车,亦或是那些牛羊,都是这次核试验中的试验品。

就在贝利亚试图调节一下... ...观测望远镜,将悬挂塔的情况看得更清晰一些的时候,指挥中心内突然响起了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同时,原本亮着的顶灯也在一瞬间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由应急供电系统支撑的暗灯照明。

贝利亚放弃了调节望远镜的打算,他转过身,顺着来路往地底走去。警报是核试验即将展开的信号,稍后,那些执行挂测和记录人物的工作人员,将会进入他们的工作岗位,包括楼上这一部分地方,而贝利亚则需要到地下的指挥中心去等着,他要在那里接受莫斯科的指示,并准备在第一时间向斯大林同志汇报试验的结果。

相比起地上的观测塔,整个指挥中心的地下部分就宽敞多了,贝利亚通过了指挥中心的气闭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正坐在主席台上的别尔乌辛同志,他正一边抽着烟,一边同什么人通着电话,而在他的身边,便是真正负责此次核试验工作的专家组领导库尔恰托夫同志。

看到贝利亚从外面走进来,库尔恰托夫离开甩开还在通话的别尔乌辛,快步朝着这边迎上来,在两人之间还差着几步远的时候,他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同志,我们的辐射监测设备、放射剂量检测设备,甚至是所有的效应物,都已经完成了部署和测试,仅仅因为综合预演中的一个待试验环节出现简单问题,就将整个试验向后拖延的决定,是无法让人理解的,我们需要保证的是整体试验项目的顺利展开,而不是一个待试验小项目是否顺利。”

贝利亚抬起一只手,在库尔恰托夫的面前轻轻摆了摆,又朝别尔乌辛的方向指了指,随后,也不理对方的反应,便加快脚步从他身边走过去,径直上了主席台。

就在他登上主席台的那一刻,别尔乌辛也正好将电话听筒从耳边移开。

“斯大林同志是什么意见?”走到别尔乌辛旁边,贝利亚... ...问道。

“斯大林同志不同意将试验推后十二小时的决定,”别尔乌辛说道,“他的建议是,如果待试验环节不会对主试验环节构成影响的话,那么试验就应该按时开启。”

语气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个项目背后所背负的巨大政治意义。”

贝利亚松了口气,他转过身,看了一眼跟上来的库尔恰托夫,说道:“准备开始吧,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同志,希望我们能够给莫斯科带去一个好消息。”

此次的核试验项目,并不仅仅是将核弹引爆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测量任务。而在此之前,一个用来测量溶胶浓度的仪器出现了故障,考虑到这种仪器联盟自己做不来,目前使用的这一台,还是从慕尼黑弄回来的,如果要修的话,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作为统管这些试验项目的负责人,别尔乌辛的意见,是将试验发起时间延后,但这个意见遭到了库尔恰托夫的反对。

现如今,斯大林同志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不推迟试验发起的时间,而是舍弃了出现问题的那个附加试验项目。

就像别尔乌辛转述斯大林同志的意见时所说的那样,这次的核试验不仅仅是一场试验,它还是一场对于联盟来说至关重要的政治事件。与维克托和安德罗波夫所探讨的那样,只要这次的核试爆成功了,那么联盟从即日起,很多政策性的东西都将随之转变。

.......................................

基日岛。

黑暗彻底笼罩了小雨中的孤岛,教堂二楼的房间内,维克托在亮着台灯的办公桌前来回踱着步,右手指缝间夹着的香烟即将燃尽,火红的烟头已经隐隐有些烫手了。

十几分钟前,他才将安德罗波夫同志送走,两人在有关宣传鼓动工作的某... ...些问题上,达成了暂时性的一致,安德罗波夫认同了维克托在民族问题上的某些看法,并接受了将相关问题拿到报纸上进行讨论的要求,当然,前提是正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的那场试验必须成功才行。

是的,在维克托前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们对苏联的问题有过各种各样的讨论,但却没有人考虑过核武器对联盟政策的影响。从时间上看,联盟第一枚核弹引爆的时间,仅仅比美国人落后了四年,但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正是这四年的时间里,联盟的对外政策可以说完全是偏于防御性的。而联盟所制定的对内政策,也完全是基于国家军事安全层面的,并为此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现如今,联盟的第一次核弹试爆提前了,至少比维克托前世的时候提前了将近四年,比美国轰炸日本长崎、广岛的时间也晚不了多少,而联盟在这个时候掌握了核武器技术,无疑就在战略上有了同美国抗衡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与西方对抗的能力,在这种局势下,莫斯科的立场又将向何方转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