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55章 一行报告

奋斗在苏俄 第55章 一行报告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9 16:53:00 来源:ibiquge.com

佐洛乔夫,苏军机械化第15军后勤营地。

维克托蜷缩在丛林一处人工挖掘出来的防空壕内,一边皱眉思索着手中的那份报告如何起草,一边啃着一个硬邦邦的面包。

整片林地内,响彻了37毫米防空炮密集的隆隆声,间中夹杂着战机刺耳的呼啸声,在这该死的前线,苏军的航空兵已经完全失去了制空权,这使得德军战机敢于在一整个白天里,持续不断的来这里进行袭扰。

昨天凌晨的时候,维克托随同由边境地区撤退下来的部队,转移到了温尼基,并在那里遇到了一支正在向东撤退的机械化第15军的运输部队,跟着这支部队,他又撤退到了佐洛乔夫。

直到赶到佐洛乔夫,维克托才算是搞清楚当下整个西乌克兰地区的战况。

就在四天前,按照莫斯科下达的命令,由基辅特别军区改建的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向罗夫诺方向德军发动进攻,并歼灭该部德军,将战线推回到边境地区的命令。

罗夫诺方向的德军,是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由苏军第5、第6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冲入的,他们在这个结合部地域,打开了一个宽50公里的缺口,随后迅速向卢茨克方向推进。

由此,该部德军便在罗日谢、卢茨克到杜布诺一线上,形成了一个深入苏联国境的突出部,而构成这个突出部的德军,主要由其第一装甲集群和第六集团军的一部分部队。

对于苏军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展开反突击作战的机会,如果苏军能够在这个突出部的两翼,展开一个强有力的钳形攻势,那么就有望将这个突出部内的德军合围歼灭。

苏军统帅部显然也是这么考虑的,因此,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接到的命令,便是集中六个机械化军、三个步兵军的强大力量,在该突出部的南北两翼同时发动攻势,歼灭这股深入西乌克兰的德军集群。

但后续战事的发展,完全出乎了莫斯科以及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的意料,因为参与战役的各支部队行动不同步,再加上彼此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各参战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并不一致。有的从23号便与德军展开了激战,有的即便到了今天还没有运动到位,于是,一场合围作战就打成了添油战术,一个反击的机会也彻底演变成了溃败的灾难。

维克托总算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够安然无虞的从鲁德基撤退出来了,因为在他撤退的这段时间里,整个利沃夫方向的德军主力,都在向布罗德、杜布诺方向集中,他们这群小杂鱼,根本就没有人理会。

同时,他也明白了第4机械化军把他卖的有多彻底,就在他接到军部命令,还要在鲁德基再坚守两天的时候,整个第4机械化军的部队,其实已经在向布罗德方向转移了。

不过,这些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维克托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今天早上,他接到了来自基辅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按照这份命令的要求,他必须在明天晚上之前赶到基辅,并将他在此前几天的工作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基辅内务人民委员会。

德国人的空袭终于结束了,丛林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维克托从低矮的防空壕里钻出来,将手中的报告折叠好,放进军装上衣的口袋里。

丛林的空地间,忙碌的士兵们正在搬运着血肉模糊的尸体,苏军在这片丛林内设置了六处防空炮位,而在刚才的空袭中,这些炮位是德军战机攻击的重点目标,在持续不到二十分钟的空袭中,四处炮位遭到损毁,而作为代价,德军也有四架战机被击落。

37毫米防空炮虽然射程有限,但在防控效果上还是很不错的,这是维克托的看法。

“上尉同志,热水准备好了,”瓦连卡一路小跑的从右侧丛林中赶过来,一只手按着头上的帽子,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条毛巾,说道。

维克托点点头,伸手将毛巾接过来,说道:“去检查一些车况,等我洗完澡咱们就出发。”

“是,上尉同志,”瓦连卡行了个军礼,欢天喜地的走了,这个令人整天提心吊胆的地方,他早就不想呆了,尽管基辅也算不上多么安全,但至少要比这里强上许多。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作为他的直属领导,维克托同样不想继续待在这个地方了,糟糕的战况告诉他,苏军在这个地方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多也就是这两天,撤退的命令就会下达。

丛林深处的一片空地上,有几处用碾平的汽油桶铁皮围出来的无顶小房子,这是专门为军官们准备的“浴室”,连续数天的战斗与跋涉,令维克托不仅感觉疲乏,而且身上都快馊了,他能忍受得了疲惫,却不忍受邋遢,所以,在去往基辅之前,他必须洗个澡,换身衣服。

就在维克托忙着整理个人卫生的时候,上百公里外的泰尔诺皮尔,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临时驻地,表情严肃的赫鲁晓夫同志,正在翻看着手头的一份报告。

杜布诺方向的战斗打到现在,莫斯科下达的“三号”作战命令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了,西南方面军并未能达成合围该地域德军的作战目的,更不用说命令中要求解放卢布林的最终目标了。

在作战总结中,作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基尔波诺斯罗列了很多原因,诸如什么部队准备不充分,大量的坦克还处在维修状态,后勤补给不足等等等等,但在赫鲁晓夫同志看来,这些都是客观原因,而仅仅列举这些客观原因,是不能令莫斯科满意的。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如果将这场失败全都归结于客观原因的话,那就说明莫斯科那个刚刚成立的,以斯大林同志为核心的最高统帅部,在制订“三号”作战命令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至少也是不合时宜,没有考虑到前线具体情况的。

所以,在这份作战总结中,客观原因可以存在,但不能占据主要部分,主观原因才是战役失利的最主要因素,这是必须的,是这份报告的主旨。

那么,导致战役失利的主观原因有哪些?很简单,从指挥员的角度来说,就是有些指挥员技战术能力不过关,而且在指挥岗位上玩忽懈怠,麻痹大意,甚至是怯战、畏战,对苏维埃祖国缺乏足够的忠诚。而在士兵的层面上,则是有部分士兵贪生怕死,未战先逃,甚至在军中散播失败论、溃散论,严重影响军队士气。

没错,作为目前的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他甚至可以很容易的举出实例,比如说第31步兵军,在获悉杜布诺方向的战役失利之后,下属部队中在一天内便有上百人逃跑。

必须承认,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这些导致战役失利的主观原因,都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毕竟苏军遭受的是来自德军的突然袭击,在战争爆发之前,苏军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战前动员,甚至没人知道战争将会爆发。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战火,正常人都会产生畏惧的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将主观原因定性为导致战役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只不过在当前的背景下,没有人会去仔细考虑这些问题罢了。

现在,赫鲁晓夫同志面前的报告,来自方面军的各支作战部队,准确的说,是来自各支作战部队的军事委员、政委,按照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下达的命令,所有部队都需要提交这样一份报告,指出在边境保卫战役中,谁的身上存在着畏战、避战情绪,谁在散布失败论、溃败论,哪些人不战而逃或是擅自脱离部队。

当然,在搜集这些坏典型的同时,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也要求各基层部队提交正面典型的例子,军队的政治工作永远是分做两个方面的,有坏的典型,就要有好的典型。如果只有好的典型,就会令指战员们麻痹大意,如果只有坏的典型,同样会令部队充满悲观情绪。

各部队送上来的报告很多,厚厚一摞,但赫鲁晓夫同志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意思,每一份报告他都看得很仔细,他甚至对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做了分类记录。

就在他看到第4机械化军下属第21坦克师提交的报告时,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在这份报告的末尾,几乎是一笔带过的一段内容中,他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塔拉谢夫。

随着这个名字的出现,赫鲁晓夫同志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沉稳、年轻的脸,没错,应该是那个年轻人,他对那个年轻人的印象很不错。

“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塔拉谢夫上尉指挥的内卫部队,在鲁德基地区的防御作战,为我部作战争取了时间。”

报告中提到维克托名字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既没说他所指挥的内卫部队有多少人,也没说他坚守了多少时间,至于战斗的情况,更是连提都没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