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36批判

奋斗在苏俄 536批判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相比起联盟,芬兰只是一个小国,尽管它很顽强、不屈,甚至还曾经做过“大芬兰”的梦,但残酷的现实告诉芬兰人,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是中世纪时期的世界了,在如今这个世界里,小国就是小国,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亦或是地缘政治,都限制了一个小国实现其“大国梦”的可能性。

所以,在无法将自己搬离的情况下,紧挨在苏联身边的芬兰,只能学着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芬兰人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尽可能在保证自身独立性的情况下,求得一个发展自身的机会。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且不管现如今的世人如何看待巴锡基维,在维克托看来,这位忍辱负重的芬兰总理,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为芬兰制订的外交政策,无疑是最符合芬兰实际情况的,而且,他的政策对芬兰的影响将会延续半个多世纪之久。

安德里亚诺夫同志的讲话完成之后,后续走上发言台的,是一个身材不算很高,留着酷似列宁同志的发型,也就是前额部分全秃,头发往回倒着的发型。

根据维罗莱宁的介绍,此人名叫格尔曼·塔瓦贾维,目前担任着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的职务,也就是和莫洛托夫同志负责着同样的工作,不过,莫洛托夫同志是联盟外交人民委员会的人民委员,而塔瓦贾维则是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的外交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双方的等级差的有点多。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 安装最新版。】

看着塔瓦贾维走上发言台,维克托将记录本的名录打开,找到此人的履历,翻开去看。

此时,发言台上的塔瓦贾维抬起右手,用手掌心熨了熨鬓角两侧头发,这才将面前的发言稿展开,开始做他的汇报。

维克托一边听着,一边看此人的履历。

其实,只看... ...塔瓦贾维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肯定是个芬兰人了,而按照履历上的记录,此人于一八**年出生于芬兰塔佩雷,芬兰社会民主党早期成员之一,一九一八年芬兰社会民主党分裂的时候,以该党左翼成员的身份,参与了芬兰**的组建工作,换句话说,此人也是老资格的芬兰**成员了,在芬兰**内的地位很高。

关键一点是,此人与库西宁同志的经历极其相似,他也是在一战结束后,就被投进了监狱,随后逃狱之后,没有返回波兰,而是在列宁格勒参加了十月革命,其后这些年里,他一直都在苏联工作。

毫无疑问,从此人的履历上看,他应该是与库西宁同志同一阵营的,毕竟两人不仅都是芬兰人,而且还长期在一起工作,算是老同事了。

也正因为如此,维克托并没有仔细看他的履历,甚至是看了一半就放弃了,因为这样一个人是不可能与他站到一个方向的。

将记录本合起来,维克托拿起桌上放着的一包香烟,给自己点了一支,刚吸了一口,眉头就禁不住皱了起来。

此时,发言台前的塔瓦贾维同志,正好讲到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党组织建设问题上。

在战争期间,维克托率先向斯大林同志提出了组建基层党组织的建议,在当时,这项工作是首先在军队中展开的,随后,才推行到联盟各部门以及地方基层。最近两年,各个部门中党组织建设工作也开始趋于常态化,每年的各种、各层级会议中,只要是系统性谈论工作安排的,党组织建设的工作都属于重要内容之一。

实话说,这种工作其实偏向务虚的,但也存在务实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务虚话实吧。而在塔瓦贾维的报告中,除了涉及到务虚的内容之外,也涉及到了务实的内容,比如说他所领导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搞了一... ...些什么活动,组织了一些什么学习,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等等。

就个人兴趣而言,维克托对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工作并不怎么重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共和国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权力,他们的工作范围也非常有限,而维克托现在需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按照重要性来排序的话,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工作估计得倒数。所以,按照常理而言,塔瓦贾维的发言是不会引起他的关注的。

但常理在这儿显然被打破了,当塔瓦贾维谈到外交人民委员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时,维克托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他听到了一些有点刺耳的东西。

在谈到发展党员工作的问题是,塔瓦贾维提到了一个“比例”的问题,也就是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会在过去一年中,包括战争期间,在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中,按比例接纳了十七名芬兰族的新党员、四名卡累利阿族的新党员以及三名其他民族的新党员。

维克托抬头朝发言台前的塔瓦贾维看了一眼,随即拿起手边的钢笔,又从记录本的背面撕下一张纸。

听到他撕纸所发出的声音,旁边的库西宁同志和维罗莱宁同志都朝他这边看过来。

维克托面无表情的用钢笔在那张纸上写了一行字,转手递给一旁的库西宁同志。

库西宁同志将纸条接过去,看了看上面写的那一行俄文,皱眉想了想,这才拿起钢笔在上面补充了一行,反手又递还给维克托。

维克托将纸条拿回去,看了看。他之前写的那一行俄文,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吸收新党员的过程中,还有民族比例的规定?”

而现在呢,库西宁同志给出的答复,则是:“原则上没有这种规定。”

维克托又不是政治小白了,他自然明白这个答复是什么意思。“原则”上没有这... ...种规定,并不意味着现实中就真的没有,维克托的理解是,这其中有一个潜规则的存在,也就是在卡累利阿地区,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各个部门机构,其党组织在吸纳新党员的过程中,的确是遵循了一个民族比例的问题,在这其中,芬兰族的党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个比例很可能高达百分之七十,甚至是八十以上。

维克托之前没有负责过地方的工作,因此,他也不知道地方党组织工作的具体情况,但他知道的是,至少在莫斯科,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部,是不存在这种规定的,而中央委员会也从来没有做出过这种规定。

虽然此前没有负责过相关方面的工作,当时,在塔瓦贾维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维克托的心里还是自然而然的也有了一种抵触感,他认为这种规定非常的不负责任,如果任其发展延续下去的话,甚至会对共和国乃至联盟的稳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盯着手中的纸条看了约莫半分钟,维克托重新将钢笔拿过来,直接在“原则”这个词上,用力的画了一个圈。随后,他又沉默了一会儿,又用钢笔在那个圈的下面,画了一个箭头,最后,在箭头的下方写道:“民族平等不等于民族主义”。

钢笔的鼻尖在“主义”后面点了点,又最后补充道:“干部民族化是危险的,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提高重视,下午的会议上我将会谈到这个问题。”

最后一段话写完,他将纸条又递给库西宁同志。

维克托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党务工作,在这方面的所知也比较有限,但前世的记忆以及今生的工作经验,都给了他一定的审视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政治敏感度。

什么叫干部民族化?可以确定的是,在如今的联盟,肯定是没有这个词的,但这个词却很容易理解,仅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了。

所谓的“干部民族化”,就是说领导干部的提拔任命,不首先考虑其实际的工作能力等内容,却要首先考虑其民族属性,如此一来,在干部的个人发展过程中,他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民族属性放大,甚至最终将其摆放到党性原则之上,考虑任何问题,都首先从自身的民族属性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联盟,从布尔什维克党的角度出发。

如此一来,随着这种思想的发展壮大,其最终的引发的结果,必然是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其影响力甚至会超过布尔什维克党在联盟内的影响力,并最终导致整个布尔什维克党的分裂、崩盘。考虑到联盟的性质,尤其是宪法中关于各个加盟共和国权力的规定,那么,联盟的最终分裂也就成了必然。

维克托不知道塔瓦贾维所提到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存在于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但他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思想,这种潜规则,必须受到批判,必须被严格禁止,作为共和国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