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30图洛迪莫行宫

奋斗在苏俄 530图洛迪莫行宫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进入九月份,卡累利阿的天气便开始一天冷似一天,奥涅加湖畔,广袤的丛林正从夏季的苍翠向秋季的枯黄蜕变,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就像是不停变换着的国际局势一般。

彼得罗扎沃茨克郊外,奥涅加湖边的图洛迪莫行宫别墅,维克托坐在一楼大厅的落地窗前,翻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

报纸是今天出版发行的《消息报》,上面的头版头条,刊登了斯大林同志在八月底中央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斯大林同志阐述了联盟社会主义制度在诸多方面的优越性,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要求宣传鼓动部门的工作者们,在培养联盟“四有”的工作中,做出尽可能多的成绩。

同样还是在这份报告中,斯大林同志追忆了刚刚才获得胜利的伟大卫国战争,并有预见性的指出,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准确的说,只要还有剥削制度的存在,战争这种灾难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军事力量的建设,在联盟的政府工作中,必须始终放在一个较为关键的位置上。

没有军事力量的强大,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可言,而没有国家的安全存在,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军事力量的建设,必须放在一系列次要、较为次要,甚至是非主要的国家工作之上,同时,这也就意味着联盟国家建设的重心,依旧应该摆放在以重工业为主的主要工业领域。

这篇报告看到这里,实际已经有两层主要意思透露出来了,一个是斯大林同志拿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或许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就会被逐渐的表述出来,那些理论研究者们,必须尽快跟上节奏。

而另一层意思,就是在持续了长时间的争论之后,联盟内... ...部关于经济工作的各种争论,终于要告一段落了,因为斯大林同志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拍板了,他拿出了最终的意见,那就是联盟的经济工作重心,依旧是重工业,从根本上,各方面的经济政策,应该还是要遵循战前的那一套。

那么,联盟经济领域的各种观点缠斗了那么久,不管是日丹诺夫,还是马林科夫,亦或是沃兹涅先斯基,谁都占据不了绝对的上风,可为什么斯大林同志却突然在这个时候亲自上阵,提出了他自己的一项见解呢?

其实,政治稍稍敏感一些的人,都能从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中,嗅探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而这种气味来自于国际环境,来自于联盟同英美之间正在迅速变复杂的关系。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国际上的局势的确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在意大利,英美加强了对意大利局势的干预,意大利左翼力量所领导的游击队,遭到了全面的镇压。还没等意大利的局势缓和下来,英美又同西进的南斯拉夫人,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导致联盟与英美之间在巴尔干西部地区的对峙。

在希腊,得到莫斯科默许的希腊**,终于打响了反抗英国人干涉的第一枪,随后,希腊内战全面爆发,得到了南斯拉夫支援,并接收了大批苏军装备的希共,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将英国人以及复辟的王室赶出了雅典,即便随后遭到了英国人的反扑,但希共的兵力显然始终占据着优势,如果事态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估计要不了多久,英国人就得被迫离开希腊了。

在越南,随着八月革命的爆发,越共迅速控制了整个北越地区,并顺势宣布脱离法国人的殖民统治,正式独立。紧接着,印度尼西亚也宣布了独立。在南亚地区,对外情报局已经在印度等地站稳了脚跟,由高士等人所领导的印度**,开始加紧活动,并计划... ...在包括安得拉邦在内的一系列地区展开武装斗争。在朝鲜......

总之,随着日本投降,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宣告终结,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这对主要矛盾也消失了,而曾经被遮掩起来的那些次要矛盾,便迅速显现出来,并占据了主导位置。至于越来越明显的那一个主要矛盾,就是联盟所奉行的**意识形态,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所奉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说是全面冲突,其在全世界所有的动荡地区,都是存在的。

也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刚刚进入九月的第一天,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突然代表华盛顿政府向外交人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照会,作为现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先生代表美国国会,向莫斯科提出一个建议:他们希望联盟能够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将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提供的军事援助偿还回去。

好吧,这个要求提出来的有点突然,估计斯大林同志都没有丝毫的准备,而在最初的复杂心态过去之后,估计他老人家是暴怒的,于是,莫洛托夫同志就以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代表莫斯科给哈里曼回了一封信,明确表示,联盟不欠英美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美元、一颗子弹、一粒食盐都不欠,因为在战争中,联盟承担了对抗德军的大部分任务,从而令英国免于灭亡,令美国人减少了损失,更不要说联盟各还在远东消灭了将近七十万的日本关东军。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联盟在战争中所蒙受的巨大损失,考虑到这些现实,英美在战争期间交给联盟的那些援助,只能算是弥补了联盟的一部分损失,所以,这是一种交换,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借贷。

正是因为此间种种事件,令联盟与英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迅速扩大的趋势,而这也令斯大林同志此前对美国人的幻想,凭... ...空破灭了几分,渐渐的,他已经不再奢望能够与美国人,保持那种战争时期的友好关系了,他所期待的,或许就是美苏两国之间,能够和平共处就足够了——说到底,目前联盟的核武器还没有研发成功,因此,在战略性对比方面,联盟还是处于弱势的。

当然,也正是因为对美苏蜜月期的结束有了预见,斯大林同志才会继续坚持他的经济建设方案,毕竟他当初推行的经济政策,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推动了联盟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赢得伟大的卫国战争奠定了先决条件。现在,德国人虽然被打倒了,但联盟的外部危险显然还没有消失,与此相反,现在联盟潜在的敌人变成了美国人,而美国人在工业能力上,可要比德国人强大多了。

如今的维克托待在卡累利阿,离着国际政治显然是足够遥远了,如果不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他几乎就成了时事盲了,眼前能看到的,就是卡累利阿的这么点事。

也是在八月底的中央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在经过了一番连续的讨论之后,有关核电站的选址问题,终于得出了一个维克托最为期待的结果,随后,通过专家们的科考和论证,核电站的建设项目最终被放在了拉多加湖北部的瓦拉姆岛。

瓦拉姆岛就在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只不过是位于拉多加湖上,过去,这座岛曾经是一处宗教圣地,岛上有大量的教堂和宗教设施,只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在经过了二三十年代的一场场风波之后,岛上的教堂绝大部分都废弃了,正是用来建设核电站的最佳地点。

除了核电站项目落户到了卡累利阿之外,由苏联科学院牵头组建的“精密仪器与计算机工程研究所”,也最终选定了彼得罗扎沃茨克作为基地,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高度重视,一项都被称为吝啬鬼的沃兹涅先斯基同... ...志,竟然对这个项目颇为青睐,不管是在经费上,还是在物资的拨付上,都给开了绿灯。

总的来说吧,到目前为止,维克托的工作还基本算是很顺利的,尽管他还没有在卡累利阿地区的官员群体中,树立起个人的威信,但存在感却绝对是有了。尤其是在核电站项目落地的问题上,很多人都在传,说这个项目是维克托从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夫同志那里硬生生抢过来的,仅仅是有这一份战绩在手,卡累利阿地区就没有哪个人敢真正无视他的存在了。

身后传来咔哒咔哒的脚步声,将维克托的思绪从报纸上拉回来。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的玻璃窗,从明镜般的玻璃上,看到索菲亚的影子正从后面走过来。

将报纸折叠起来,随手放在面前的茶几上,维克托挺身站起来,头也不回的问道:“是开会的同志们都到齐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