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22选址

奋斗在苏俄 522选址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沃德拉河畔,普多日。

维克托所乘坐的吉普车缓缓驶入市中心的十月广场,最后停靠在四层的苏维埃大楼楼前。

瓦连卡率先从车上跳下来,一路小跑着绕到后面,替维克托将车门拉开,先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这才小心翼翼的护着他从车里钻出来。

在整个卡累利阿地区转了半个多月的维克托,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不过,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头倒是挺不错的。

他从车里钻出来,双脚刚刚在地上站稳,便迫不及待的长出了一口气,脑子里不知道第几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未来当政的一段时间内,将卡累利阿地区的交通状况从根本上改善一下,至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公路嘉交通网络要构建好,这是最基本的。

在外面跑的这段时间,维克托算是深刻体会到“北国”的交通状况有多么糟糕了,在环奥涅加湖、维戈泽罗湖地区的城市带,竟然连一个系统性的公路交通网络都不存在,即便是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地区,也有很多公路干线都是二十年代修建的,从那时候到现在,连基本的维护都欠奉。

知道在如今的卡累利阿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形式是什么吗?说了可能让人难以置信,在经过了数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之后,曾经的卡累利阿共和国,现在的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竟然主要依靠水运的方式解决物资的运输问题,其原因就是地区内水网纵横,且水运的成本最低。

如果说过去之所以没有修建系统性的公路、铁路网络,是因为这里地处苏芬边境地区,随时可能会受到战争的威胁,所以才没有在交通运输方面多做投资,那么现在呢?难道还有谁认为近几年内,联盟还会有大规模的战事要参与吗?

站在车下,使劲跺了跺脚,又扭了扭已经快要失去知觉的腰,维克托这才抬... ...头去看眼前这栋大楼——普多日一直都是属于联盟的城市,与芬兰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城市内的建筑风格,与奥涅加湖以西的部分城市不同,没有那么多的北欧特色,就像眼前这栋大楼,就是四四方方,标准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

尽管普多加是个市,但全市人口还不足四万,只能算是个小城,因此,包括市委、市人民委员会、苏维埃,都在这一栋大楼内办公。

此时已经临近黄昏,大楼前出出进进的人不少,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匆忙。

维克托扯了扯衣领,朝着身边的瓦连卡使了个眼色,随后,两人便迈步走上楼前的阶梯,直接朝着大楼入口的位置走去。

大楼的入口处有登记室,还有两名穿着内务人民委员部制服的警卫,或许是看到维克托两人面生,其中一名警卫将他们拦下来,询问他们的情况。

维克托没有搭腔,稍稍走在前面的瓦连卡掏出工作证递过去,同时问道:“我们已经约好了同莫斯科过来的两位同志见面,请问你了解情况吗?”

维克托之所以赶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视察当地工作的,他没有那个闲心,更何况在不打招呼的情况去某地视察工作,并不是一个好领导的行事风格,至少不是明智的行事风格。

尽管那种微服私访并借此铲奸除恶的戏码,能让人听的热血沸腾,但在更多的时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很容易引来各方面的反弹,尤其是维克托现在这种情况,别忘了,他还没有在卡累利阿地区建立起足够的个人威望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试图用私访这种手段来抓别人的小辫子,最终只会把他自己给坑了。

今天,维克托之所以赶来普多日,是因为他约了人在这里见面,而且,提前也已经同普多日这边的市人民委员回打过招呼了。

警卫显然是接到了相关的通知,他在看过瓦... ...连卡的证件之后,先给两人行了军礼,随即便转回登记室,拨了一个电话。

过了约莫半分钟,一行十几人的队伍,便急匆匆的从大楼内迎了出来。

这一行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个看上去最多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茶色西装,留着老气的背头,没有戴眼镜,倒是留了一撮小胡子,整个人看上去颇为精神。

维克托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不过,在第一眼看到对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便闪过了一个名字:尼基塔·弗拉基米罗维奇·达拉罗扬,普多日市人民委员会的人民委员,也就相当于是该市的市长,专门主持政务的那个角色。而现任的普多日市委第一书记是阿布里亚金,此人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将养了将近两年了,始终还未痊愈,基本难以正常主持工作了,不过,考虑到他的功绩,共和国中央委员会还没有撤销他的职务,只是由达拉罗扬兼任着代理书记的职务,等于是将市里的政务、党务一起抓了。

党政不分这种情况,也是维克托私下里颇为诟病的,不过,他现在人微言轻,类似这种问题,根本轮不到他开口去讨论,更何况......他现在也是这一弊端的获利者,更深一步去考虑,他甚至还想着将政府的工作也从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那边拿过来呢。

“您好,您好,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书记同志,”第一眼看到维克托,达拉罗扬便快步迎了上来,他一边伸出双手,一边对维克托说道,“之前接到通知,说您下午才会赶过来,刚才我还在与办公室的同志们商量,是不是安排车去迎一迎,没想到您和瓦连卡同志现在就到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同维克托握了手,随即,又转身去同瓦连卡握手。

“之前还考虑去沃德拉看看,”维克托没有摆什么上司的架子,他一边同后面的人握手,一边说道... ...“不过,考虑到科学院的专家同志们可能会提前过来,就暂时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所以,提前了半天。”

语气顿了顿,他又紧跟着问道:“怎么样,科学院的同志们到了吗?”

“已经到了,”达拉罗扬点头说道,“昨天黄昏时到的,一共四位同志,暂时安排在了水兵俱乐部,不过,他们今天上午就过来了,现在正在查阅档案室里的水纹、地质档案。”

维克托点点头,也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说道:“走吧,带我去见见他们。”

“您看,现在时间还早,是不是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达拉罗扬试探着问道。

见他的目光扫过自己下身的裤子,维克托下意识的低头看了看,结果,就发现自己的裤子上有不少泥点,这是上午的时候沾上的,之前还真没注意。

“不用啦,”没有多想,维克托摇摇头,说道,“等见过面再休息也不迟。”

维克托知道,这次前来卡累利阿的科学院专家组非同一般,其中带队的就是库尔恰托夫本人。现如今,在全联盟范围内,一共有十四个工作组在进行选址工作,说真心话,比卡累利阿更符合条件的地方,肯定多的是,不说别的,就说西伯利亚地区,那里符合条件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了。但是话说回来,如果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等问题,卡累利阿还是比较合适的一个选项,至于说最终能不能选在这里,就要看政治上的运作了。

对于这项工作,维克托本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具备知情的优势,还因为他曾经负责过核研究项目的部分内容,参与这个项目的头头脑脑们,他都非常熟悉,比如说负责研究工作的库尔恰托夫同志,比如说负责抓总工作的别尔乌辛同志,再比如说负责特别委员会工作的马林科夫同志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在核项目... ...的研究工作中,维克托曾经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提过不少建议,在过去几年中,他曾经无数次谈到过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甚至连“核讹诈”、“核平衡”这样的概念,都是他提出来的,因此,即便是在斯大林同志那里,他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支持。

总的来说,维克托对将这个项目留在卡累利阿,是抱着必得的心态的。而此次库尔恰托夫同志之所以亲自带队前来卡累利阿,估计也是为了给他一个面子,在过去几年中,维克托可帮了他不少忙了。

见维克托没有心思去休息,达拉罗扬也不再劝阻,他做了个请的手势,亲自带着维克托走进办公大楼,直奔三楼的档案室。

就目前科学院确定的核电站选址条件中,最基本的项有三个:第一,必须远离大城市,考虑到核电站的规模,这个距离应该在五十公里左右;第二,靠近水源,而且最好是靠海,同时,还不能出在飓风频繁出现的沿海地区;第三,选址地区的地下深部,不能有地震造成的断裂带,且地质构造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固性。

库兹涅佐夫等人之所以要翻看水纹和地质档案,就是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