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19理论

奋斗在苏俄 519理论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在这篇主要用来阐述政治见解的采访中,维克托首先给出了一个愿景式的蓝图,用他的话说,就是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建设成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地区”,是他以及以他为首的新一任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在今后几年中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完成这个任务,他有着十足的信心。

随后一部分的文章内容,就是维克托关于“先进的现代化地区”的具体阐述。用他的话说,一个所谓的“先进的现代化地区”,应该具备至少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即: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而集中的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以历史人文为核心的软实力、团结进步的社会政治氛围。

在这四个基本条件中,第一条就不用说了,用维克托的话来讲,就是任何地区的发展建设,都应该经济先行,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做铺垫,那么任何其它形式的建设都是无根之萍。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其它的任何问题都谈不上。

而在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的建设方面,维克托的主张是,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由科技和人才来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已经得到了显著的体现,事实证明,谁掌握了科技的先进性,谁就能站到领先的地位上,这个领先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方面,同样也提醒在经济方面。

为此,维克托计划在未来几年中,以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凯姆、孔多波加等城市为主,投入足够的教育建设资金,设立一系列理工技术类院校,同时,计划与苏联科学院合作,在共和国内建立与电子、医药、机械制造相关联的“实用性”研究院所,所谓的“实用性”,就是如何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投入民用。

什维尔尼克刚刚看到这里,就听到不远处的斯大林同志已经挂上了电话,他急忙将... ...注意力从报纸上挪开,扭头看向正快步走回来的斯大林同志。

“感觉怎么样?”走回到沙发旁边,斯大林同志双手扶着膝盖,缓缓坐到沙发上,他看了一眼正将报纸放回茶几上的什维尔尼克,问道,“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你觉得维克托在这篇报道中提出的几个观点怎么样?”

什维尔尼克看似不经意的瞟了一眼对方,沉吟片刻,笑道:“我只看了一部分,有关经济建设和科研建设的这两部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这个年轻人在有些问题上的看法,要比老同志们更加的新锐,更加的朝前。”

其实,从前两部分来看,什维尔尼克也看不出什么超前或是新锐的地方,毕竟维克托所提到的这两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可以被看做是老生常谈。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在构想中提到的“实用性”研究院所,因为在苏联的科研体系中,科研就是科研,新技术投入民用这方面的研究,都不属于科研的范畴。

什维尔尼克之所以给出这么高的评价,主要还是为了迎合斯大林同志的喜好,他很清楚,这份采访稿在登上报纸之前,肯定已经给他看过了,现在,这篇报道既然登上《真理报》,而且,斯大林同志还对版面的安排心存不满,那就说明他本人是非常看好这篇报道的,在这个时候,什维尔尼克可没兴趣逆着他的情绪来。

“不不不,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在这个问题上给出评价,”不过出乎什维尔尼克意料之外的是,斯大林同志对他给出的评价并不满意,他伸手按在报纸上,将这份报纸又重新推回到什维尔尼克的面前,说道,“你继续看下去,看下面的那一部分,我认为下面的这一部分才是重点。”

“哦?”什维尔尼克愣了一下,他伸手将报纸重新拿起来,低头仔细去看... ...“说的我也有些好奇了,”一直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加里宁也凑过来,他咳嗽了两声,一边凑着看报纸上的内容,一边说道,“对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我还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年轻人......”

对于这番话,斯大林同志没有反应,他吸了口烟斗,说道:“在维克托提出的这份工作计划中,提到了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你们可以重点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此时,什维尔尼克也正好看到这部分内容,也就是有关第三部分工作重点:以历史人文为核心的软实力建设。在论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维克托提出了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他认为联盟的建设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为满足公民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文明建设,而另一部分就是为满足公民精神生活需求的精神分明建设。

在这篇报道中,维克托没有更深入的解释这两个名词的概念,但类似这样的名词,显然也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至少什维尔尼克与加里宁都理解了其中的用意。

维克托认为,在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今后一段时间具体工作中,宣传鼓动部门就应该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作为重点,其任务是配合地区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相应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苏维埃合格公民。在这里,维克托无形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四有”公民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显然也是他的首创。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相应理论的构建都是极其重要的,能够在这方面做出建树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比如说列宁同志,再比如说布哈林同志。当然,相关的理论要想在联盟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也需要得到主流的认可,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 ...不管是什维尔尼克还是加里宁,都想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维克托在采访中透露出来的这几个理论性的概念,究竟是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还是只有几个单独的名词。

遗憾的是,文章中对这些新的理念名词涉猎不多,更没有深入的去讨论,所以,如果是仅从这份报纸上看的话,也就只能了解到一点皮毛。

“精神文明建设?”将报纸上的内容看完,什维尔尼克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果向更深入的理论领域去拓展,宣传鼓动的相关工作中,甚至可以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空虚状态相关联,并由此来论证我们在制度方面的优越性。”

就像之前所说的,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在制度上并不具备任何优越性,与此相反,在意识形态输出领域,真正占据优势的反而是苏联。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战前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还包括一战、二战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西方国家内部,有很多人认同苏联模式的先进性,真心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一种制度,这也是左翼运动在战后蓬勃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同样的,在意识形态对抗领域,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比资本主义先进的例证也是很多的,在思想、精神方面,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有那么高自杀率?为什么会有那么人追求低俗音乐、低俗文化之类的东西?没别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思想空虚。

那么反过来,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解决这个思想空虚的问题呢?说实话,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理论中并没有具备针对性的论证出现。

在这里,虽然什维尔尼克没有搞过宣传鼓动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但他依旧还是敏感的察觉到了这个理论的重要性... ...因为它可以拿来填补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精神、思想领域的一项空白。

一言以蔽之,就是工人阶级如何在实现物资极大丰富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怎么保持这个先进性,保证工人阶级不会走向堕落?现在答案有了,在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将无形的思想工作视为有形的建设项目。

听了什维尔尼克这番话,斯大林同志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伸手将报纸接过来,又低头自顾自的看了一会儿,这才说道:“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我已经交给了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同志,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系统性的论述,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什维尔尼克与加里宁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就是苏斯洛夫,一个虽然同样很年轻,但在理论研究领域却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