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13心累

奋斗在苏俄 513心累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在维克托案头的文件中,附着两个地方基本资料,其中一个是阿加诺泽尔,另外一个则是科斯托穆克萨,在这两个地名中,前者现在还寂寂无名,至于后者,则只存在着两个不起眼的小村镇,以及一个名为“科斯托穆克萨”的小型铁矿选矿厂,同样的毫不起眼。ωωw.ΚAЙδhυ㈤.ιá

而在维克托前世的记忆中,这两个地方都是卡累利阿非常重要的地区,阿加诺泽尔是一个储藏量极其丰富的铬矿产区,其隶属于芬兰科密铬矿床的延伸带,铬铁矿的存储量相当惊人。而科斯托穆克萨的地下则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芬兰人早就发现了这个地方的铁矿资源储藏丰富,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在那里建立采矿企业了,但可惜的是,他们三八年在当地建立了第一个选矿厂,第二年就爆发了苏芬战争,整个地方随后划归了联盟。

在维克托前世的记忆中,科斯托穆克萨的铁矿储量显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得到莫斯科的重视,直到七八十年代,当地铁矿资源才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开采时期,而科斯托穆克萨这个城市,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建立起来的,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个城市的几十万人口就是寄生在当地铁矿上的。wǎp.kāΝsHμ⑤.ξA

是的,维克托目前暂时是将目光瞄准了卡累利阿丰富的自然资源,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要想让一个地区在短期内富裕起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卖资源,当然,这一点的前提是,当地必须有充足的资源才行,而卡累利阿无疑是能够满足这一点的。尽管这种政策不具备任何技术含量,但却是一条绝对的捷径。

在维克托看来,过去几年的战争中,整个欧洲都被打烂了,而随着战争的结束,不管是哪个国家,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战后重建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求... ...最高的就是各类建筑资源,幸运的是,卡累利阿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先天性优势,因为这里不仅有着极其丰富的松木资源,也有亟待开发的铁矿资源,同时,还有同样极其丰富的花岗岩、大理石资源,如果卡累利阿能够将自身的这个优势发挥出来,那么,当地的经济要想发展起来,应该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前世的记忆告诉维克托,在战争结束之后,不仅东欧地区会接受联盟的重建支援,西欧和北欧的国家,同样也会接受来自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处在这个一切都在重建的时代大潮内,维克托认为自己需要做到的,就是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本身特点的政策,并坚定的贯彻实施下去。

当然,对于目前的维克托来说,前往卡累利阿任职之后,还有一个首要的任务需要解决掉,那就是与当地政治势力的磨合问题。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了解,维克托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卡累利阿-芬兰的政治环境,并不像其表面看起来的那般平静无波,在过去几年中,准确的说,是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前,作为卡累利阿共和国的第一书记,库普里亚诺夫与库西宁之间便存在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库普里亚诺夫一直担任着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委员,其在卡累利阿地方干部中的声望日益提升,并逐渐对库西宁构成了直接威胁。

除此之外,库普里亚诺夫本身就是日丹诺夫同志的亲信之一,是标准的列宁格勒派的核心成员,同时,他也是斯大林同志比较欣赏的干部之一,所以,有这种种因素夹杂其中,才使得其在卡累利阿的政局构成中,能够与库西宁相抗衡。

而作为一名新调选的干部,第一次前往卡累利阿地区任职的维克托,不管是在人脉上,还是在政治... ...影响力方面,都没办法与库普里亚诺夫相提并论,这也是维克托已经且必须认清楚的一个现实。

如果放在别的某个地方,类似维克托的这种情况,一旦他顶替了前任的第一书记,那么,作为新的一任第一书记,总是不用为缺少支持者而发愁的,那些有野心、求上进的人,自然而然的会第一时间凑上来,在他身边形成一个新的领导核心。看書喇

但卡累利阿的情况却有些特殊,这里说到底也还是列宁格勒派的地盘,即便是库普里亚诺夫调走了,这个现实恐怕也不那么容易改变,因此,维克托要先在当地打开局面,掌握更大的发言权,工作和决策上不受人掣肘,就必须花费更多的心思,做更多的工作。

维克托为什么要将第二书记的人选定为安德罗波夫?说白了,就是此人年轻,却在卡累利阿地方上有着长期的任职经验,不管是人事方面,还是基本事务方面,他都比较熟悉。与此同时,他的资历又比较浅,虽然已经选择了列宁格勒派的阵营,但却没能被库普里亚诺夫收入核心决策圈子,而是一个游离在外围的新人。一般情况下,类似这种有野心却还没有得到赏识的年轻干部,是最容易拉拢过来的。

除此之外,在对待库西宁同志的问题上,维克托也有了一定的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更愿意同这位老前辈在工作关系上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局面,而在私人的交往上,则是尽可能的敬而远之。

之所以说在私交上要与库西宁保持一个“敬而远之”的距离,是因为掌握着对内情报局的维克托非常清楚,这些卡累利阿芬兰人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相当敏感的。

就目前来说,库西宁在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不仅仅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主席,还... ...是“卡累利阿-芬兰**”的总书记,是当地名副其实的领袖。而作为绝对亲苏的芬兰人代表,库西宁本身在立场上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可以肯定。但是,在他所领导的那些人中,却是不乏立场和思想存在问题的。

之前提到过,在芬兰国内从来都不乏“大芬兰主义”的民族主义者,这些人一直以来都认为卡累利阿应该完全是属于芬兰的。同样的,在卡累利阿的芬兰人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民族主义分子,他们思想中的“大芬兰主义”元素一点都不少,只是他们实现“大芬兰”的方式,与芬兰国内的民族主义者有些差别——芬兰国内的“大芬兰主义”者,希望通过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将整个卡累利阿并入芬兰的版图,而卡累利阿的“大芬兰主义”者,则是希望通过一切手段将芬兰并入卡累利阿的版图,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的芬兰人的“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

看看卡累利阿“大芬兰主义”者的想法,再对比一下莫斯科组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的目的,两者有何区别?是的,没有什么区别,前者是想要将整个芬兰合并过来,莫斯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前者所希望的,是建立一个芬兰的民族国家,而莫斯科的想法,是将卡累利阿和芬兰全都并入联盟的版图。归根结底,莫斯科是在利用卡累利阿“大芬兰主义”者的理念,一旦将来的某一天,芬兰真的并入了卡累利阿的版图,那么莫斯科首先要清算的,必然是那些卡累利阿的“大芬兰主义”者。

维克托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因为对内情报局在卡累利阿的一项重要调查工作,就是监视这些“大芬兰主义”者们的活动,而就维克托所知,“卡累利阿-芬兰**”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被监视的对象。

总之吧,新的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但那种千... ...头万绪的复杂性,已经能够让人感觉到身心俱疲的滋味了。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工作并不是人们不想去做好了它,也不是本身没有能力去做好了它,而是在人们试图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的时候,除了要应付工作本身之外,还有很多与之相关联,甚至是与之毫无关联的事情需要去解决掉,有时候,这些看似与工作本身无关的事情,还需要优先去解决,它们就像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亦或是障碍之类的。

维克托有着长期主持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工作的经历,他的起点很高,几年的战争期间,几乎都在莫斯科工作,是斯大林同志身边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平素往来的,都是类似日丹诺夫、马林科夫他们这样的人,可即便是这样,当他离开莫斯科,前往卡累利阿任职的时候,同样也要面临诸多的掣肘和麻烦。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不想被斯大林同志以及政治局的其他成员认定为无能,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过关斩将,动不动就回莫斯科寻求支援,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