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505 乌克兰

奋斗在苏俄 505 乌克兰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21:16:18 来源:笔趣阁SO

好吧,沃兹涅先斯基的身上或许有诸多的缺点,但只有一个优点是维克托比较欣赏的,那就是他敢开口说话,而且敢于坚持他自己的立场。

如今的乌克兰是什么样的情况,维克托相信今晚在场这些人中,有绝大部分是心里有数的,就像沃兹涅先斯基所说的那样,战争对乌克兰的影响非常大,就拿沃兹涅先斯基所提到的“中央黑土区”来说,这片区域当然不仅仅在乌克兰境内,而是指的整个乌克兰平原肥沃的黑土带,传统意义上所谓的“欧洲粮仓”,就是指的这一区域。在乌克兰境内,这片肥沃的黑土区越有两千万公顷左右,站整个乌克兰耕地面积的近百分之四十。

而在去年德军被迫撤出该地区的时候,他们不仅烧毁了一切,还炸毁了第聂伯河上的大量水电站和水库。就拿第聂伯河1号水电站来说,德国人将整个水电站连同蓄水区的水库堤坝全数炸毁了,据说水库被炸毁所造成的洪水,在顶峰时最大流速达到了三万五千多立方米每秒,这种威力的洪泛,其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而洪水泛过的区域,至少短期内是没办法恢复过来的。

就维克托所知,从去年乌克兰解放以来,由赫鲁晓夫同志所领导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政府就在尝试着修复第聂伯河上的各个水库、水电站,但进展显然并不那么顺利。

第聂伯河的洪水泛滥,其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下游的洪灾,还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比如说,第聂伯河上的若干处水电站被毁,直接引发了战后重建工作中的电力不足问题,如果相关设施不能尽快恢复运转,那么乌克兰地区的工业就无法恢复。再比如说,联盟在乌克兰地区拓展农业生产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早在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就形成了一套以第聂伯河为依靠的水利灌溉体系,而德军在撤退的时候,从根本上破坏了这套系统,其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第聂伯河两岸的黑土丰饶区,不是出在洪灾水患之中,就是处在干旱缺水之中,农业生产难以恢复。

按照专家们的评估,乌克兰地区的农业生产要想恢复的到战前水平,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恢复重建。

当然,以上这些还只是说的设施方面的问题,而除了设施的损毁之外,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便是劳动力的缺失。

按照对内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乌克兰重建委员会统计过目前乌克兰的人口,毫不客气的说,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乌克兰整整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被消灭掉了,超过七百的人口损失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这个损失占据乌克兰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七。

除此之外,在战争结束之后的清算中,又有数十万少数民族被迁移出了乌克兰,这使得乌克兰的劳动力缺失问题变的愈发严重,在某些地方,甚至组织不起战前规模的生产活动了。更要命的是,相比起乌克兰来,白俄罗斯的状况更加严重,战争使得白俄罗斯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很多村镇甚至都变成了无人区。

因而,残酷的现实证明,乌克兰地区的农业生产要想恢复到战前水平,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没有两三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去沉淀,这项任务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不过,放在全联盟范围内,现在莫斯科所面临的问题,就是粮食的供给严重不足,毕竟在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两个粮仓绝产的情况下,联盟广袤的领土上再也找不出别的地方可以填补这一空缺了,因此,为了解决联盟公民吃饭的问题,压力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身上。

其实在维克托看来,相比起单纯的榨取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农业生产能力,联盟更应该将目光瞄准西伯利亚、远东等地的农业资源开发上,尤其是远东地区,那里的农业条件还是很优质的,关键在于莫斯科给与的开发力度不够。

实际上,在联盟过去的历史上,再算上帝俄时期,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几乎是从未停止过,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再到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远东的大开发始终都在推进着,但是很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开发的收效方面,始终不尽如人意。维克托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比如说战争,比如说气候因素,再比如说重视力度不够等等等等。

而撇开气候条件不太好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联盟境内,还有一系列气候条件很不错的未开发地区呢,比如说普罗皮亚季河流域的沼泽带,比如说伏尔加河流域的无人区,再比如说顿河流域的黑土地带,等等等等,联盟幅员辽阔,人口却不足两亿,怎么可能在粮食问题上如此的捉襟见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