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99沃兹涅先斯基

奋斗在苏俄 499沃兹涅先斯基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维克托知道,莫洛托夫同志最近一段时间,正在负责与中国谈判代表团的接触,这个中国谈判代表团是由国民政府外交部组建起来的,计划前来莫斯科与联盟洽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相关问题决议的。

    看到斯大林同志的手势,维克托不紧不慢的跟了上去,就跟在斯大林同志的身后,一路朝地下室外走去。

    从地下室出去的这一路上,莫洛托夫同志讲述了与中国谈判代表团的谈判情况,主要是相关协商方面的进展。在此次的谈判中,联盟向重庆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为了敦促苏联尽快向日本宣战,华盛顿也给与了重庆足够的压力,迫使重庆方面接受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款。

    作为一个转世重生的人,维克托自然希望能够改变些什么,但现实是,在这类问题上,他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作为一名旁观者,哦,至多是旁听者。

    对于重生者而言,重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金手指,在很多时候,这个金手指能够改变很多,但在另外一些时候,它又在改变某些事情的时候,表现的无能为力。所以,从这方面看,任何金手指其实都是具有局限性的。

    听着莫洛托夫同志将谈判的事情阐述了一遍,斯大林同志做出指示,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求外交人民委员会尽快就外蒙古的问题与中方达成最终共识——其实,在与重庆签订友好协议这件事上,莫斯科的心态要比重庆更加的急切。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很简单,因为重庆方面对敦促苏联对日宣战这件事,并没有太迫切的感受。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数万万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斗争,如果要将这个时间说得更具体一点,那就是从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而在那一年的德国,希特勒都还没有站... ...到政治前台呢,纳粹党也没有控制住德国的政局。

    从一九三一年开始到一九四五的现在,中国人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斗争了十四年了,原本柔弱的肩膀早就被捶打的足够结实了,而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尤其是其国内兵源的日益枯竭,即便是没有苏联人加入战争,中国抗日战场的全面反攻也已经开始了,假以时日,既兵员匮乏又资源匮乏的日本,即便是不投降也只有战败亡国这一条路可走了。

    归根结底,就目前的重庆政府而言,他们的终极追求目标就是将日本侵略者从中国的国土上赶出去,至于反攻日本本土,则是另一回事了。但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现在就是要迫使日本人投降,因此,他们对苏军参战的要求才会那么迫切。

    而对于莫斯科来说,现在太平洋战场以及亚洲战场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日本人明显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如果联盟想要保障在战后的远东地区保持一定的政治影响力,那么参战就迫在眉睫了。

    因此,说到底,在对日作战的问题上,莫斯科其实在玩一手政治讹诈,关键点在于,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率先扛不住了。

    有些时候维克托自己都在想,历史这个东西其实真的是存在很多偶然性的,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人研发的核武器早那么几个月试爆成功,华盛顿对苏联人对日宣战的需求就没有那么高了,那么,世界战后历史的走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过,试想始终只是试想,它变不成事实,所以也没有意义。

    斯大林同志的注意力显然一直放在与莫洛托夫同志的交谈上,一行人从办公楼里出来的时候,聚集在楼前的人更多了,其中有很多都是穿着军装的将领,维克托粗略的看了一眼,发现了穿着元帅礼服的朱可夫同志以及罗... ...科索夫斯基同志,他们是今天这场阅兵式的主角。

    尽管聚集在楼前的人都是等于与斯大林同志一同去观礼的,但作为主角的斯大林同志,却没有在楼前停下来的意思,他一边跟莫洛托夫同志交谈着,一边从人群中穿过去,只是在经过日丹诺夫同志身边的时候,含蓄的朝他点了点头。

    维克托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但是,当他看到日丹诺夫同志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好看的时候,才突然想到了眼下这一幕的深意—斯大林同志终于在有关莫洛托夫同志的问题上做出了明确的表态,他对老战友莫洛托夫同志还是信任的,因此,不希望有人在有关他的问题上搞风搞雨。

    在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维克托又扭头去找马林科夫同志的身影,结果看了一圈之后,都没有看到他的影子。

    就在维克托试图再仔细找找的时候,一直走在前面的斯大林同志突然放慢了脚步,他侧着身子,朝身后看了看,似乎是在找什么人。

    在走出办公楼的时候,维克托已经刻意放慢了脚步,尽量里斯大林同志和莫洛托夫同志远一些,以便在他们彼此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方便诸如日丹诺夫同志他们这些政治局的成员们插进来,毕竟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直接跟在斯大林同志身后并不合适。

    没人知道斯大林同志在找谁,他朝后面看了一会儿之后,便又重新转过身去,朝着甬路的方向走,而就在他停下来的片刻工夫里,包括伏罗希洛夫、安德烈耶夫等人在内,都很自觉地跟了上去。

    维克托在后面看了看,发现政治局的成员中,包括病重的加里宁同志在内,马林科夫以及赫鲁晓夫都没有到场。

    维克托并不知道今天的阅兵典礼有谁出席,不过按照传统,政治局的成员应该... ...都到场的,他知道加里宁同志没来,是因为他自身病重。而赫鲁晓夫同志没有出现,则是因为今年基辅也要举行胜利日大阅兵,作为乌克兰第第一书记,他必须在基辅主持这场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不知道马林科夫同志去干什么了,为什么在今天这种重要的场合下,竟然看不到他的影子。

    脑子里转着这样的念头,维克托是完全走了神,以至于有人靠到了他的身边,他都没有察觉到。

    “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同志,”身边响起的声音很突兀,以至于把维克托给吓了一跳。

    他下意识的扭过头,就见一个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的中年人,不知什么时候与他并肩走在了一块,有趣的是,在此之前,维克托虽然认识这个人,但却从未与他直接打过交道。

    “你好,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同志,”将思绪从马林科夫同志的身上收回来,维克托偏过头,目视着对方,微笑着说道。

    “你好,”这位凑到维克托身边突然开口的人,正是如今的苏联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他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如此。

    “相比你也了解过一些有关卡累利阿的情况了,”沃兹涅先斯基的谈话风格也是直来直去的,他显然也没有与维克托闲聊的心思,开口便直截了当的说道,“我想了解一下,你对卡累利阿今后一段时间的优先工作,有什么样的想法。”

    所谓“优先工作”,自然就是指的维克托调往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工作之后,首先要抓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维克托皱了皱眉,他心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对方似乎没有权力来向自己质询这么一个问题,说到底,沃兹涅先斯基也只是计委的主任,而不是人民委员会亦或是... ...中央委员会的书记,他在地方领导人的施政问题上,没有施加直接影响的权力。

    不过,心里虽然隐隐有些不满,但维克托还是尽量耐住性子,说道:“是这样的,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同志,按照我目前的计划,卡累利阿地区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战后的恢复工作。”

    “这个回答太笼统了,”沃兹涅先斯基皱眉说道,“我需要你谈的更具体一些。”

    维克托看了他一眼,继续耐着性子说道:“如果说的更具体一些,我想首先应该恢复的,必须是卡累利阿境内的铁路运输,包括从圣彼得堡经彼得罗扎沃茨克、凯姆到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干线以及,从阿尔汉格尔斯克经白海城到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干线。”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另外,从圣彼得堡出发,经彼得罗扎沃茨克到梅德韦日戈尔斯克,以及由凯姆到摩尔曼斯克的两条公路干线。”

    吐了口气,维克托说道:“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甚至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卡累利阿地区的道路运输状况就非常的落后,而这场战争更是雪上加霜。我向梅列茨科夫同志做过一些了解,因此,很清楚那边的交通运输是什么样的状况,在我看来,如果不解决运输的问题,所谓的经济建设就谈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