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83自由法兰西

奋斗在苏俄 483自由法兰西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易北河畔,托尔高的小镇斯特雷拉。

维克托所乘坐的吉普车在水流湍急的易北河岸边缓缓停下来,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警卫抢先一步下车,替他将车门打开,也就是在车门开启的一瞬间,一股煦暖潮湿的风兜面吹进车里,令原本有些昏昏沉沉的维克托顿时清醒过来。

随着五月份的到来,柏林的天气开始迅速转暖,而最近这两天,又有一轮较明显的升温,天气似乎一下变的热了起来。刚才从柏林市区一路乘车过来,维克托坐在车内的后排座椅上,就被灼烤的懒洋洋的,不知不觉中打了个盹。

醒了醒神,从车里钻出来,感受着脚踏实地的感觉,维克托还特意跺了跺脚,同时,就听到河对岸有小号的吹奏声传过来,那音调缓慢、庄重,且带着难以掩饰的哀伤。

手扶着车门,维克托扭头朝号声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就见易北河对岸的岸堤上,一名戴着钢盔的美军士兵,就那么孤零零的站在河堤的基线上,吹奏着一把小号。

维克托能够听出来,这名士兵吹奏的应该是美军的熄灯号,同时,也是所谓的“葬礼号”,是用在美军阵亡士兵下葬时的一首曲子。

随手关上车门,维克托朝着河堤旁边走了几步,从这个位置,就便是用肉眼也能看到,河对岸的旷野上竖着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这些十字架排的很整齐,一些仅穿着汗衫的美军士兵,正在那片插满了十字架的旷野上忙碌着,他们是在安葬自己的战友。

战争摧毁了德国国土上的一切,尤其是在柏林,所有的一切几乎全都被炸毁了,而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在这片国土上最整齐,且是最先被照顾到的,显然就是盟军士兵的墓地了。

对面这片英美盟军阵亡士兵的墓地,粗略看上去至少应该葬了上千人之多,那白花花的一片十字架,看上去真可谓是壮观,... ...但这份壮观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令人悲伤的故事。

当然,相比起英美盟军,红军在攻克柏林的过程中所蒙受的损失更加沉重,至少英美一方没有参与拔除柏林防御的战役,而且,德国人在西线的抵抗并不怎么顽强。

将视线从河对岸收回来,维克托转过身,朝着不远处的一片丛林看了一眼,在那里,有一个临时构建起来的苏军营地。

托尔高在德国的版图上应该算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因为它是德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的交通枢纽,不过,斯特雷拉却只是这个枢纽城市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子,本地的人口都没有多少,而且,随着战争的临近,尤其是苏军向柏林地区的快速推进,镇子上的人也早就逃的七七八八了。

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估计这个小镇永远都不会进入世人的视线,它将始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在世界地图上怎么都不会找到它的所在。但是现在,这个小镇却是出名了,因为就在一周多以前,苏军与英美盟军从东西两侧夹攻柏林,双方的先锋部队就是在这里首次会师的。

迈开步子,维克托朝着河堤下方走去,目标正是不远处的那个苏军营地。

营地的外围设有哨卡,负责哨卡警卫工作的,明显是属于政治保卫局的人,他们身上穿着的制服,并不是属于苏联红军的。

维克托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里,虽然并不直接负责政治保卫局的工作,但他好歹也是委员部的最高领导了,因此,这些警卫都认识他,在他走过来的时候,纷纷向他行礼。

这处苏军营地显然并不普通,因为营地内设置的营房并不多,但是却停满了车,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军用的吉普车,而是轿车,且其中的绝大部分,车身上都沾满了泥土和尘埃,看上去就像是走了很远的路一样。

维克托从营地正门走进去,很快,一名... ...苏军少校便快步迎了上来,他一路小跑的赶到维克托面前,行了个军礼,说道:“首长同志。”

维克托给少校回了个军礼,问道:“安德烈·雅努阿诺维奇同志在哪里?”

他所询问的这个人自然就是指的维辛斯基了,这次,他是以斯大林同志特使的身份前来柏林,参与德国投降签字仪式的,而维克托之所以赶过来见他,是因为他随身带来了斯大林同志下达的最新指示。

“请您跟我来,首长同志,”少校朝着维克托点点头,又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

维克托微微颔首,正准备跟上去,就看到营地正对着营门入口的一栋帐篷里,弯腰钻出来一个人。此人穿着一身法军的制服,满脸皱纹,年纪看上去怎么也有六十多岁了。

尽管离着距离有点远,足有一百来步的样子,但维克托还是一眼就将对方认了出来,此人正是法军的总司令塔西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眼前的这处营地的确很特殊,因为它是专门搭建起来为盟军以及联盟一方谈判代表们议事准备的。

最近今天,联盟与英美盟军之间,就德国人的投降仪式问题又产生了矛盾,英美接受了法国人的要求,将签订投降书的地点,定在了法国兰斯。

这件事令斯大林同志非常不满,他直接通过莫洛托夫向英美提出了抗议,认为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法国人对抗击法西斯并没有提供多大的贡献,而联盟却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重要的是,在击败德国法西斯的过程中,是苏联,而不是盟军肩负了主要的作战任务,因此,德国人投降的签字仪式,必须在柏林,在苏联指定的地方签署才有效,否则,苏联红军就不承认德国人的投降,这场... ...战争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斯大林同志的这番抗议,显然不是说出来吓唬人的,而是真的做出了继续作战的态势,由朱可夫同志所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科涅夫同志所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都重新回到了作战状态,同时,刚刚被任命为柏林城防司令兼柏林苏军卫戍军区司令的尼古拉·埃拉斯托维奇·别尔扎林,也下达了暂缓柏林纾困工作的命令。

别尔扎林同志是原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员,他在接手了柏林城区的卫戍工作之后,首先便将整个柏林所有的权力收缴到了手里,目前正在着手恢复柏林市区正常的生活秩序。

他的工作总的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柏林市内的公共交通已经基本恢复了,有轨电车开始正常运行,同时,一些商店也恢复了营业,市区稀缺的食品供应,也开始有限度的得到了恢复。

说实话,如果在这个时候卫戍军区再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话,估计出现混乱局面的,将不仅仅是一个柏林,而是很有可能会蔓延到大半个德国。

因此,包括英美在内,也不得不对莫斯科做出某些方面的妥协,但他们计划在兰斯接受德国人投降的想法,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意思,这显然也是英美一方的既定原则之一。

今天早上,英美以及法国方面的代表,专程乘坐专机从兰斯赶过来,他们在刚刚恢复了基本运转的腾珀尔霍夫机场下了飞机,随后便直接来了这处营地,与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等人会面,至于维辛斯基,他不仅带来了斯大林同志的命令,同时,也将作为朱可夫的政治助手留在这里,协助他谈判。

远远地看了一眼塔西厄,维克托抿了抿嘴唇,跟在少校的身后走向不远处的一栋营房。

在维克托所掌握的情报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法国人的,准确的说... ...是关于“自由法兰西”这个组织的。

按照对外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显示,作为“自由法兰西”的领导人,戴高乐并没有获得英美盟国的认可,尽管他已经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宣布就任了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总理,但英美都不承认这个所谓的临时政府,尤其是美国人,在华盛顿的构想中,等到战争结束,法国将不会获得独立的机会,而是将作为英美等国分别占领的“属地”。

戴高乐显然是非常清楚英美两国的计划的,因此,他在去年的时候,就秘密去了一趟莫斯科,希望能够获得苏联的支持,在战争结束之后,取得法国的独立。不过很可惜,斯大林同志对法国的未来不感兴趣,因此,拒绝了戴高乐的要求。

此前,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随着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戴高乐很是玩了一波骚操作,凭借几次精彩的演讲和冒险,在法国国内获得了颇高的声望,从而也打破了英美试图控制法国的计划。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仍旧没有得到英美的支持,就像这位塔西厄将军,他就不算是戴高乐的人。

用一句话来总结,戴高乐先生在如今的法国民间,的确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在政军两界,真正支持他的人并不多,所以,他的地位并不稳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